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4 毫秒
1.
试析日本人的色彩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人传统的色彩观在注重感官直觉的基础上以审美为主要内涵,以华丽与素雅并立为主要特征.色彩是日本人用来表达情感和展示美感的重要手段.日本人的用色准则是对于无彩色情有独钟,对于彩色注重搭配,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达成和谐.日本人色彩观的形成与日本的地理环境、社会结构和宗教思想息息相关.同时,这样的色彩观对日本人的生活及文化心理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由于特定历史原因 ,除个别时期外 ,1 949— 1 976年中国的技术观在很大程度上是毛泽东技术观的体现。毛泽东技术观的演进 ,不仅直接影响着新中国技术政策的制定 ,而且也规定着中国技术发展路径的选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内 ,毛泽东的技术观随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而有所差异 ,但政治统帅技术基本上是其技术观的根本点。受此影响 ,建国后毛泽东的技术观呈现出矛盾性、从属性和突变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后现代知识观其非确定性的理论来源,在古代、近代、现代等传统知识观中都有迹可循,特别是继承和张扬了现代知识观中一些主观性和相对主义等非确定性的思想.它并非完全摒弃了以往的知识观,对近代知识观有一定程度上的继承,不仅在发展中出现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中较多的吸收了现代主义中的因素,在早期以否定性面目出现的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也有继承性一面.后现代主义思想家们的共同倾向是对力图构建一种有着确定性和统一性的理论和知识大厦的基础主义进行批判.后现代知识观和传统知识观之问是一种否定性的继承关系,在否定的基础上进行某些继承,继承的结果是远离了现代性,表现为一种断裂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康有为扬弃了洋务派的器物科学观,对科学的本质特点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对科学方法和精神也有所认识,并以之为武器对中国古代科学观中的一些消极倾向进行了批判。康有为提出了一系列可行的政治变革主张,为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和支持。他对科学和民主进行了探讨,成为五四科学观的先声。康有为的科学观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科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庞玉枝 《社科纵横》2008,23(11):160-162
毛泽东和邓小平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的体育观,这种体育观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体育观的组成部分.他们在体育的价值观、群众观、实践观、政治功能观等方面提出了不同的见解,这种不同的见解既表现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体育观的继承性,又表现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体育观的与时俱进性,具有一脉相承的内在联系.总体而言,毛泽东的体育观理论性强,邓小平的体育观实践性强,研究他们的体育观,有利于加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体育观的研究,拓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视域;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的体育理念和体育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6.
孙文营 《社科纵横》2004,19(6):11-12
马克思社会主义观的本质属性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具有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二是以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其最高的价值追求。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制度设计都是服从和服务于其本质属性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所遇到的挫折根本原因在于背离了马克思社会主义观的本质属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马克思社会主义观的本质内涵出发 ,结合中国国情 ,制定出合理的、灵活多样的制度设计 ,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 ,实现了对马克思社会主义观的复归。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社会主义观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已成为我们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如何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成为摆在我们党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邓小平始终以全球化的眼光来审视中国的事情,并在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应对全球化的科学构想,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全球化应对观。论文从五个方面论述了邓小平的全球化应对观思想,研究邓小平的全球化应对观,对于我们今天进一步把握全球化的进程和实质和应对经济全球化问题的战略思路,都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王艮、何心隐、李贽等人为代表的泰州学派学者通过对"心"(天理、良知)的自觉改造,逐渐把心中之理的内容由封建伦理道德准则改造成人的自然生活、感性欲望,进而对道德理性与感性欲望的关系、个体与群体的关系问题作出了不同于正统理学理欲观的回答.他们肯定欲的天然合理性,反对天理对人欲的绝对限制,肯定个体的价值,提倡自我意识和人格尊严,初步提出打破封建等级区分的平等要求,反映了当时先进知识分子对旧的社会秩序和传统道德的反思,形成了具有启蒙意义的理欲观.  相似文献   

9.
实践观作为指导实践的一种理论,与实践一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演进,在当代人类的实践观已由自然中心实践观、人类中心实践观过渡到和谐实践观。和谐实践观是对以往实践观的扬弃,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全面把握,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注重改造与保护的统一,倡导实践目的、手段、结果的和谐性。和谐实践观能够有效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各种危机,对于环境的改善、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冯友兰是程朱理学一脉的现代新儒家学者,但对非儒学术尤其是道家思想也很重视,提出了自己完整的道家观。以20世纪50年代为界,冯友兰的道家观分为早晚两期。冯友兰的晚期道家观对先秦道家的合法性、道家的起源和发展、老子哲学、庄子哲学、稷下黄老之学等问题和学派进行了系统阐释,这对深入把握道家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11.
该文从中美两国会计准则差异的角度对网易公司被纳斯达克停牌的案例进行分析。分析认为,网易公司被停牌的原因不能简单地归结为财务造假,它还和中美两国的经济环境不同、会计准则差异有关,特别是在一些新业务的处理上两国准则规定差异比较大。本案例对于相关准则的制定和在异地上市的公司对会计准则间差异的处理有宝贵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梁启超于世纪之交 ,基于中国多民族的历史特点与世界发展大潮 ,将中国历史上公羊学派进步的民族观与西方近代的民族、民族主义理论相融合 ,比较系统地探析和阐发了自己对民族问题的一系列看法 ,形成了竞争进化的民族观、多元结合的民族观、动态平等的民族观、文化交融的民族观。充满了忧患意识和爱国情怀 ,贯穿着现代的变革意识和发展意识 ,表现了积极进取和乐观向上的民族精神。他不仅将民族一词首先引入我国 ,较早地将西方关于民族、民族主义的界说引进思想界 ,而且将引进传播与创新相结合 ,赋予民族、民族主义更科学的理性精神 ,更具东方特色。针对民族危难加深的严峻现实 ,他率先提出合汉满蒙回苗藏组成一个大民族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撰写了中国近代关于民族理论问题的开山之作 ,对中国民族研究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郑安文 《社科纵横》2013,(9):157-160
成功观是人生价值观的一个具体体现。主要反映人对成功这一概念的体验和认识。当代大学生在成功观问题上存在诸多误区,如:把上名牌大学与成功划上了等号;把高学历与成功划起了等号;把权力、金钱与成功划上了等号;把成功与失败完全对立起来等。只有不断探索对当代大学生及时进行"成功观"教育的路径,帮助大学生走出对于成功认识的误区,树立科学的成功观,才能有助于其快乐健康地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4.
刘国习 《社科纵横》2014,(7):100-106
唐才常的日本观有其学问、个性与地域文化渊源。他主张中国在工务、商务、交涉、军事、政治、法律等方面借鉴日本经验。鉴于沙俄的严重威胁,他提出联日联英以拒俄的战略主张。他的日本观有古与今、中与外、东与西交汇时期的各种印记,更大程度上是一种中国观,也是一种基于中国文化批判的有意识的工具性的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15.
应玲 《生存》2020,(7):0090-0090,0102
近年来,国家高考英语命题新动向要求高中英语教学将读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有目标、有意识地阅读文本,并进行实用或创新地写作训练,以阅读促写作,以写作促阅读。《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倡导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英语学习活动观,为整合课程内容、实施深度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英语读写教学的效果提供了可操作的途径。针对高中英语读写教学问题,基于新课标学习活动观理念,笔者以高中英语课本为素材,以学习活动观为理据,探讨英语读写教学,将高中英语学习活动观运用到读写教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16.
当前,对科学技术本性的理解趋向于多元化。经济的、政治的和认知的科学技术观是在传统的话语体系中出现的,其是非对错姑且置之不论,但它与后现代文化的和宗教的科学技术观在立论和叙事体系上,却迥然不同。这是两类性质不同的科学技术观,迄今为止,围绕它们的分歧和对立一直众说纷纭。笔者则更关注两者之间的某种兼容性。  相似文献   

17.
徐艳  吴德勤 《社科纵横》2010,25(4):111-113,127
本文以弗洛姆深刻的生存思想与自由观为研究对象,将弗洛姆的生存思想与其自由观进行关联分析,努力打通"重生存"和"积极自由"、"重占有"与"消极自由"之间共同的内涵本质。接着进一步通过对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重占有"与"重生存"之间逻辑关系的分析,引导出真正自由地选择真正生活的可行之道。  相似文献   

18.
利玛窦在中国长期传教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儒学观。这种儒学观具有宽容性 ,这可从他对偶像崇拜、祭祖尊孔等仪式的态度中窥见一斑。同时 ,他对灵魂不灭和天堂地狱的诠释使其儒学观也极具功利色彩  相似文献   

19.
孙全胜 《创新》2011,5(2):26-28,126
毛泽东的知行统一观是毛泽东用中国哲学范畴对认识和实践统一理论的概括,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而提出的科学的认识论思想。马克思的早期实践观是针对近代理性行而上学而提出的,它认为"实践"是一种对象性的活动,包含着"感性是活动的,活动是感性的"两层含义。毛泽东的知行统一观与马克思早期实践观存在诸多契合点。  相似文献   

20.
穆勒逻辑观反映了英国社会从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转型的价值体系重建的要求,表现出人在认知与选择过程中所特有的一种内在精神活动。在穆勒那里,逻辑既是科学认识、获取知识的重要工具,同时,它也内蕴着对社会发展与人的生存方式不可或缺的思想力量,具有滋养人文情怀、规约公共理性的特质,是人们论证思想、智慧交往以及理性自由的必然选择。显然,穆勒逻辑观旨在激发人们对逻辑精神的深度认知、彰显逻辑精神的公共意识、追求逻辑精神的思想价值。挖掘并呈现穆勒逻辑观在社会转型期的价值追求,对于发挥逻辑精神所特有的融科学与人文于一体的作用,进而为社会发展奠定公共理性基础具有不容忽视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