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民谣作为民间舆论的主要形态和载体,是表达民心、民情的一种社会现象,它的传播不仅对社会产生一定影响,而且对政令实施也起到了一定的监督作用。宋代政治氛围相对宽松,社会自由度较大,民众可以较为自由地议论朝政、批评官员。民众常以民谣作为载体向统治阶级表达看法与观点,抒发内心感受,其中既有赞美亦有批判。而统治阶级内部也常采用民谣进行政争,赋予其特殊含义。此外,朝廷也会通过民谣来体察施政行为是否合乎民意,以期在决策中形成与民间舆论的一种良性互动,以此来安抚民众,巩固基层统治。  相似文献   

2.
宋代俸禄制度非常复杂 ,变化较多。尤其宋代俸禄优厚 ,出现“高薪养贪” ,仕风日坏 ,从而加速了宋代的灭亡。因此有必要了解宋代禄制的沿革变迁及其特点 ,并从中总结经验教训 ,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对移是宋代地方官调换差遣的制度,执行者是地方的监司、知州。作为地方政治空间中的对移处分,固着于北宋后期,并在南宋时期制度化。从相关对移处分法令中,可以发现对移是对庸懦地方官员的较轻处罚,具有及时性,但处罚力度要远低于因违法而受到的奏罢、弹核。《名公书判清明集》中诸多对移处分事例的记载,可见"州县自理之案"的对移处分是地方行政空间中监察制度的重要形式,也影响着宋代地方州县政治的运行状况。  相似文献   

4.
宋代中央行政体制演变初探贾玉英(河南大学历史系)宋代中央行政体制比较复杂多变,它是宋代乃至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学术界对这一问题,尚无专论。本文拟就宋代从二府到三省、枢密院体制的演变过程及其意义,作一初步探讨。从二府制到三权分立制的演...  相似文献   

5.
《江西社会科学》2015,(12):115-121
宋代商人通过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各种救助、灾荒之时减价出粜米谷或无偿赈济、对贫困无力者宽免逋欠、捐资社会公益事业以及对同业伙友进行救济等形式,成为宋代社会救济体系中一支重要力量。这既是宋代商人随着自身财富力量的迅猛增长,希图通过施善行为获得社会认可、提高社会声誉,进而为自己在乡里社会中争取话语权而创造条件的目标诉求,也反映出商人阶层的崛起已是宋代社会结构中最不容漠视的显著变化,体现了商人公共参与能力和公共参与意识的增强。在实际效果上,商人的施善行为也使社会资源的分配在社会各阶层成员间得到了某种程度的调节和平衡。  相似文献   

6.
宋代乡村精英与社会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宋朝乡村社会中 ,乡里和都保甲制的头目 ,宗族和家族的族长、家长和房长 ,一部分居住于乡村的形势户、士人和一些僧道 ,构成宋朝的乡村精英 ,并成为介于专制政府和乡村广大民众之间的中间枢纽 ,填补了国家行政和广土众民之间的“权力空隙”。这一社会群体在两宋时期的社会控制中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 ,既体现出国家行政权力向基层社会延伸的努力 ,又显现出国家对乡村社会控制的强化 ,而所有这些都对赵宋王朝的长期延续和社会发展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7.
《社会科学战线》2021,314(8):102-111
  相似文献   

8.
宋代的“冗官”是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已有不少学者著文论述。但是,很多学者把冗官与闲官等同看待,对闲官也持全盘否定的态度,这是值得商榷的。事实上,闲官在宋初就产生了,而冗官在北宋中期才形成;闲官是作为一种制度存在的,冗官则是官僚体制恶性发展的赘瘤。北宋中期以后,闲官既是冗官的组成部分,又是缓解冗官矛盾的重要措施,二者是既有区别又密切相关的两个问题。闲官与两宋存亡相始终,历三百年之久,并非偶然,这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9.
《宋代皇亲与政治》评介胡小鹏随着宋史研究的日趋繁荣,我们对宋朝政府和社会的理解日益广泛深入,相对来说受到忽视的是宋朝宗室。比如就宋代的政治制度而言,外朝即官僚制度,是研究者们楔而不舍的永久性话题,至今已取得令人瞩目的丰硕成果;至于内朝即皇亲系统,则“...  相似文献   

10.
陈乾康 《天府新论》1994,(3):F003-F003
评《宋代皇亲与政治》陈乾康综观宋代政治制度史研究,外朝即官僚制度,堪称热门话题,长期以来研究者云集。至于内朝即皇亲系统,则“门前冷落车马稀”。四川师大历史系张邦伟教授新著《来代皇亲与政治》(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版),其实亦可更名为《宋代内朝...  相似文献   

11.
“丁口之赋”是宋代五大赋类之一。宋代的丁税,包括各种身丁钱、米、绢等。另外,封建国家榷盐制度下的以人丁为据的食盐抑配俵散,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等价的交换,实为一项寓税于价的课征,在宋朝的财政收入中占据了一定比重,有时甚至直接转变为“无名横赋”,也应归入丁税范围内考察。  相似文献   

12.
有宋一代 ,女主临朝称制多达九人 ,为历朝所罕见。在宋代祖制家法与官僚体制的制约下 ,女主听政不仅没有酿成政治动乱 ,相反却成了巩固赵宋皇权统治的有力支柱。究其原因 ,乃是宋统治者建立了一套颇为系统完善的垂帘听政制度 ,然史家迄今并无专文论列 ,本文就宋代垂帘制的缘起、嬗变及防范后妃、外戚篡位乱政的措施作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13.
火灾,它与水灾、地震、雷击、虫灾等自然灾害一样,往往有巨大的破坏力,给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危害。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统治阶级往往出于自身政权“长治久安”的考虑,对以扑救火灾为内容的消防管理工作,给予一定的重视。赵宋政权入主中原以后,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对待消防工作和建立消防制度,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机制。长期来人们几乎忽视了对宋代消防制度的探讨,本人不揣学识浅陋,就读书所得,仅对宋代火灾的概况、宋代消防制度与管理及由此得到的几点启示,作一述论,不当之处,请读者多加指正。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清楚地认识宋代的火禁制度,需要运用历史学研究理论与方法,从火灾前防范、救火过程到火灾后惩治进行系统考察.从史实中可见,宋代火禁制度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发展,一是加强防范,如规范日常用火、在火灾发生前设置防火机构、准备救火器具、倡导以砖瓦代替茅草作为建筑用料以防止火势蔓延等;二是京师和地方各有不同的救火机制,两者都运行有序;三是追究火灾肇事者、失火处的负责官吏、趁火打劫者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5.
我国行政监督制度创新的路径依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行政监督制度创新既要遵循其制度变迁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历史路径,又要防止陷入一种低效锁定的恶性循环之中。通过对我国行政监督制度变迁的历史逻辑分析,我们发现,我国行政监督体制具有独立性和依附性、至上性与广泛性、人治性与法治性等内在紧张,并形成了我国行政监督制度变迁的锁定性路径。因此,在遵循我国古代行政监察制度变迁路径的前提下,要着力破解古代行政监督制度变迁中形成的低效锁定的依赖性路径,才能推进当前我国行政监督制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宋代潮州地区活动与宋代潮州社会的相关问题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7.
宋代谢表为臣僚所上谢皇帝恩惠之文书,包括官员升迁除拜、谪降贬徙,或生日受赐酒醴、封爵追赠等。谢表虽为例行文书,但臣僚常借以委婉地表达自己的心情,而官员个人的文学素养、仕宦经历、性格魅力等也会对谢表的内容有所影响。宋代谢表除表示谢恩外,还有一定的政治功能,它既可以"文饰己过"或"诬毁"他人,又可成为政敌攻击异己的文字证据。  相似文献   

18.
张大均在《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3期《论政治体制改革的社会政治心理基础》一文中指出:社会政治心理与社会政治理论是双向互动的关系。一方面社会政治理论既可高扬又可贬抑某些社会政治心理;另一方面,社会政治理论的长期延续可以积淀为社会政治心理。如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通过对政治体制改革大政方针的传播和实施,使改革成为人们的内心需要,这样既可使广大群众正确认识改革,又能逐步培养群众新的政治观念、  相似文献   

19.
郑强胜 《中州学刊》2001,(5):133-137
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转型期,与汉唐社会相比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各种社会问题相继产生.在诸多社会问题中,基层社会问题尤为突出,主要表现在民间宗教和秘密结社、民变、兵变、械斗、复仇、溺婴、弃子等.导致这些问题的出现,既有制度方面的原因,也有思想方面的原因,还有宗教政策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一般认为 ,宋朝承隋唐、五代之制 ,又略为损益 ,建立有比较严密的监察制度。但如果认真剖析宋之监察体系 ,其弊端颇多 ,主要表现为 :第一 ,从机构设置上看 ,监察机构重叠 ,上下间又互不统属 ,监察职能为之分割或壅滞 ;第二 ,从监察官员的职权上看 ,受宋代职官体系中官阶与差遣分离的影响 ,出现了名为监察官而实际不司监察的情况 ,削弱了监察职能的发挥 ;第三 ,从监察官员的选任上看 ,宋循汉唐成制 ,选任一些资浅阶低的官员执行监察 ,但他们缺乏权威 ,难孚众望。下面允许我们从这几个方面陈述一下自己的管见。一首先 ,宋代中央及地方监察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