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论满族民歌     
一探讨满族民歌之源是一个十分困难的问题.一方面现有民歌史料有限,另一方面年代久远,许多满族古歌已经失传.从现有的各类满族民歌来看,萨满教神歌是一种年代久远的满族民歌样式.它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满族早期民歌的某些特征,是我们研究满族古歌,探求满族民歌之源的极好材料. 萨满教是一种古老的原始宗教.它的基本内容是万物有灵、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及巫术.满族及其先人对萨满教的信仰是由来以久的.从先秦到清代,他们虽然历世几  相似文献   

2.
满族民歌:民族文化的别样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满族民间文学极具特色,它直接反映了满族的民族文化、民族性格、民族情感和民族理想。在清代,满族民歌小调盛极一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除在东北地区和京畿一带广为流传外,还随着八旗驻防流传到全国各地。有的与当地民歌相融合,有的仍保持原来的曲名和民族特色。歌词初为满语,后渐用汉语,有些民歌保留了满语衬词,还有的歌词为满汉合壁——满族民歌在中华民族浩如烟海的民歌中占有一定地位,反映了满族人民剽悍骁勇、精于骑射的民族传统和惩恶扬善、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同时也展现了白山黑水的地理、气候风貌,充满浓郁的…  相似文献   

3.
满族     
满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之一,人口二百四十余万,主要居住在我国东北的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约占满族总人口的83%;其余星散杂居在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及北  相似文献   

4.
民族历史研究工作指导委员会于四月底至六月初,邀集北京、天津、辽宁、吉林、云南等地的有关历史学家和满族人士,连续五次召开满族史学术座谈会,讨论了有关满族历史上的若干问题。关于满族入关前的社会性质关于满族入关前的社会性质问题,实质上是满族是否经过奴隶制的问题,会上一种意见认为:早在十四世纪末,作为满族直接先世的明代女真人就已大量掳掠、买卖人口为奴,各部酋长就是奴隶的所有者,奴隶被使用于家务劳动和农业耕作,“役使多端,不堪其  相似文献   

5.
满族姓氏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满族姓氏,今天人们的认识比较模糊,甚至有的满族人也讲不清原委。满族姓氏不同,不仅居地家世互异,而且习俗亦有差异。因此,搞清满族的姓氏,对研究满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以及清史等都有其重要意义。我从六十年代中期以来,在东北三省、河北、北京等省市二十余个市县对满族历史、文化、风俗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资料中有关满族姓氏的材料,参阅有关文献,重点对满族姓氏的特点、渊源、演变等情况,做一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6.
辽宁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辽宁大学历史系和辽宁省政协民族工作组于十月下旬在沈阳联合举行了关于满族历史问题的科学讨论会,出席会议的除上述三个单位外,还有辽宁省民委、省委党校、文史馆、沈阳师院等若干单位的有关人士和当地满族知名  相似文献   

7.
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三声、四声音阶的满族民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满族音乐是吉林地方音乐的代表,满族民歌是满族音乐中最具代表性的音乐形式。对满族民歌进行研究,不仅能够使我们从音乐风格方面对满族文化进行了解,并且其研究成果也能够为音乐创作而服务。在对满族民歌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不禁发现,满族民歌的旋律基本以五声音阶为基础,但其具体作品中也存在着三声、四声等多样的音阶构成现象。那么,以三声、四声音阶构成的满族民歌究竟有什么样的特征?其音乐语言在如此简单的音阶下如何发挥作用?以上两个问题是文章中要具体阐述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8.
李燕光、关捷教授主编的我国第一部满族史专著《满族通史》,日前由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满族通史》系统阐述了满族历史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内容,对满族新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八旗制度、满族与其他民族关系等重大问题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本书从清史中分离出来,突出了满族本身的特点,"上三旗"与"下五旗"分列专题论述,为满族史研究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9.
李劼 《民族研究》2001,(5):103-103
由辽宁省民族研究所所长张佳生研究员主编的《满族文化史》,日前由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关于满族文化史研究成果的集大成之作。从该书的内容来看,主要包括了满族的八旗制度、兵家谋略、法律制度、教育、科技、文字、文学、书画、音乐、舞蹈 、民俗、宗教、姓名、家谱和园林等,并侧重于对满族在中华文化各领域突出的贡献和相关研究成果的介绍,结构体系完整,学术视野开阔,文献资料丰富。作为一部全面展现满族历史文化研究成果的学术专著,该书表现出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其一,作者从一个相当广阔的学术视野来理解文…  相似文献   

10.
满族的萨满教变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满族的萨满教经历了一个相当复杂的动荡、规范过程。在她不同的历史时期,萨满教显现了几种不甚相同的典型面貌,它既包括对金以来女真文化的承继,也有满族特有的至上而下的典例化了的传统,还有“返朴归真”的萨满教反复现象。所有这些变化和运动都是紧密地与满族特殊的历史道路相联系的。  相似文献   

11.
满族的先世东北女真人共同体形成的漫长历史表明,无论是黑龙江省松花江中下游依兰地区,还是吉林、辽宁东部的长白山地区,都只是部分女真人的生存之地,而不是全部满族发源地。不能以皇太极"御制"和清代康、雍、乾几代皇帝宣扬的《三仙女故事》等钦定之作,作为满族与皇族爱新觉罗氏源起的依据。它们只能是元明时期斡朵里女真或建州女真之一的满人爱新觉罗氏祖居之地、发祥之地。是数百年间生活在东北各地的女真人,在16世纪初形成了民族共同体满洲人,白山黑水才是满族的源起之地。  相似文献   

12.
满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具有悠久历史和璀璨文化的少数民族之一。为了弘扬满族文化,振兴民族经济,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7月21日至22日,举办首届“满族艺术节”。这在全国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13.
十六世纪末期,居于今天辽宁新宾县境的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起兵。到十七世纪初,努尔哈赤基本统一了建州和其它女真各部,建立国家,奠定了满族的宏基。随之,以“七大恨”为由,又兴兵伐明,进驻辽沈。皇太极继承其先父的遗志,继续伐明。最后,以满族为主体的清军终于入关亡明,统一了中国。获得这些巨大的胜利,除了当时双方的政治、经济等种种社会原因外,满族固有的“骑射”旧俗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清代的皇帝都把“骑射”列为“满族之根本”两大要素之一,强调“骑射必强”,不可“废武”。可见,“骑射”在满族发展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满族是中国56个民族中人口较多、文化多样化的少数民族之一,在辽宁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岫岩满族民间刺绣是一种十分深受百姓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满族刺绣是在汉族刺绣的基础上慢慢发展变革而来的。2008年岫岩满族刺绣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满族刺绣展现的不仅仅是刺绣视觉感的美丽效果,更是展现出满族姑娘心灵手巧和智慧。  相似文献   

15.
满族是中国56个民族中人口较多、文化多样化的少数民族之一,在辽宁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岫岩满族民间刺绣是一种十分深受百姓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满族刺绣是在汉族刺绣的基础上慢慢发展变革而来的.2008年岫岩满族刺绣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满族刺绣展现的不仅仅是刺绣视觉感的美丽效果,更是展现出满族姑娘心灵手巧和智慧.  相似文献   

16.
宁安满族关氏家祭礼俗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受多种因素影响而逐渐形成的.正是在满族古老的萨满教信仰,独特的生产、生活习俗和社会历史条件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祭祀风俗.宁安关氏家族是满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从其家祭礼俗中,我们可以管窥到满族古老风俗发展、演进的文化轨迹.  相似文献   

17.
长白山的甘甜乳汁养育了勤劳的满族儿女,也培育了满族人勇敢善良的美德和多才多艺的技能。满族剪纸就是近几年在这里挖掘、发现的。我国剪纸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原,1400年以前南北朝时期就出现了,但满族剪纸的历史并不悠远。据考,满族剪纸出现在后金皇太极时(公元1626年——1635年)女真人(即满族的前身)开始造纸之前。那时的剪纸是用动物皮、麻布、植物叶子等物剪刻成粗犷的图案,贴或缝在衣服、枕头上,有的还贴在墙、窗户或家用器具上,以其作装饰。在长白山区,也有用玉米窝、红辣椒、枫树叶、桦树皮等作材料剪贴成多种多样的剪纸,红红绿绿,十分好看,别具浓厚的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18.
辽宁组在11月24日至26日在渖阳举行了为期3天的工作会议,会议中着重研宄了:满族现况如何体现、满族和汉族互相融合何时开始和怎样正确反映这一融合过程、以及有关历史方面的几个问题。关于满族现况如何体现,大家认为应该是结合满族和汉族互相融合,尤其是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满族和汉族一起共同进行革命斗争和生产劳动的事实去阐述满族的现况,不应该也不可能把它从和汉族互相杂居、密不可分的环境中分割开来,因而,说明现况应该就满族所处地区的社会发展总情况出发,从而体现出满族在其中所作的贡献和它自己的发展。关于满、汉两族何时开始互相融合,有的认为在清朝的晚期,有的认为在民国以后,还没有一致的看法。抱着后一种看法的人,理由是,在作为维系满族统治阶级统治地位的一些上层建筑物(如八  相似文献   

19.
满族的兴起,始于17世纪初,明代末期。满族起源于明代三大女真人,即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的分化和重新结合,这是女真人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飞跃。她的崛起,是中国历史上一件大事。了解满族崛起的历史基因,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从明初起,在明政权的羁縻统治下,散处于黑龙江、松花江流域的女真人,由于生产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生育与教育这两个角度较系统地论述满族的育子习俗。文章从古代东海窝集人的柳崇礼仪、金代女真人的萨满求子至清代满族婴儿“落草”、“命名”、“跳喜神”、成年礼等具有代表性的育子民俗活动的探讨中,揭示了满族的生命意识和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