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君毅的人生观是建立在其心本体论哲学的基础上的,他对人生的一切看法和观点都强调了心的主导作用.他认为,生活之价值在于如何启迪人生的智慧、发现人生的真理、保持宁静的心境、确立自我之精神、体验价值之存在、发现人生之价值;要注重心灵之发展,心灵存在于自然世界中并在自然世界中发展、应注重心灵之自我肯定与自我超越、心灵在精神世界的发展.对自我生长之途程,唐君毅提出了十种生活内容之形态,即十层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2.
在精微的哲学深思和人生体验中,唐君毅构建了心本体的哲学体系,实现了“道德自我”——“仁德”——“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的层层晋升,从高悬于天际的道德心灵,最终走向了永恒理性和现实人生的融合,在理与情的结合中强调了生命在物我感通基础上的圆融。在这个基础上,他指出中国艺术精神之根本在于物我相忘以通情,中国艺术的心境关系实为一感通关系,中国艺术精神是以心物交融为核心的感通之德。感通之德的提出既是唐君毅对中国传统游艺精神的承继又是他对中国艺术精神的创新性解释,既具有极强的时代意义又是对中国文化精神探求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3.
“心本体”论是唐君毅美学思想最重要的哲学基础。这种观点以人类的心灵活动为“体”,以各种文化意识为心灵活动之“用”。唐君毅认为心灵和精神的求美活动是生命的意义所在,对自然美、文艺美、人格美的追求是心灵自我超越的上升历程,也是完善道德自我的重要途径。同时,他还论述并分析了美的本质、中国艺术的精神、中国悲剧的特点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4.
唐君毅指出,人的心灵对于有价值的对象会自然产生爱慕之情,这种好善恶恶、愤悱向上之性情的自然流露,是一种即知即行的心灵活动。它所感知的价值理想,作为既真实又应当的命令,先实现于内心,再求被实现于现实世界。人的生命心灵中原始的至性至情能超越"我执"的限制与封闭,而达至我与他人他物的同情共感。这便是"分别我执"的超越,也是心灵的感通。唐君毅指出最充实圆满的宗教精神能展现天地人三才之道,源于人之精神超越性的最高表现。他以"超越的感通"来表示人的这个超越向上的向度。我们可以用唐君毅描绘人之仁心客观化为天心的历程来表示人在此的超越性。这是一种对人本身之"无限心量之具体内容"的深切领悟。如此向上超越感通的信心便是来自于人性中愤悱向上的好善恶恶之性情。  相似文献   

5.
唐君毅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哲学家,也是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其道德观是建立在其心本体论哲学之基础上的,他对道德生活本质、道德自我在宇宙中的地位、现实世界之物质是精神之体现的论述,以及希望建立一个充满高尚理想与道德价值的社会的思想,对于我们当今构建和谐社会无疑具有积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6.
冯友兰与唐君毅在相近时期先后完成道德哲学的著作《新原人》和《道德自我之建立》,冯友兰重视道德之理、社会规律和人的觉解,有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之分;唐君毅关注心之本体的自觉,论述心能“超越现实自我限制”。冯友兰主张恶的根源在于颠倒了“真我”的主从次序,唐君毅强调人的自我陷溺。冯友兰和唐君毅皆承认超道德的领域,它又不离于日用平常。  相似文献   

7.
心本论是唐君毅哲学思想的基础,而陆王心学则是其直接理论来源.他的心本论有三个重要环节心体存在之发现;心体超越之证明;心境关系之展开.唐君毅以现代心理学和西方哲学改造传统儒学心性论,使得他的心本论超越了陆王心学,具有明显的现代特征.  相似文献   

8.
从儒学义理内涵看,儒学具有信仰和超越性的双重内涵,儒教为“本心本性即天心天性”的天人合德之教,儒学既是一种哲学理论形态,又是“儒教”,仁心本性为一切宗教精神与信仰之根源。从祭祀礼仪制度层面看,“三祭”是具有宗教意义的活动,重对神的报恩。天地、祖先、圣贤的图像存在于现实世界的自然与历史秩序之中,可使人超越当前现实世界,又可使心灵不陷溺于对超世的想象中,实现现实世界与超现实世界在纯宗教心灵观照下的不脱节。因此唐君毅认为儒学具有宗教性,儒家的超越智慧涵盖了西方的宗教智慧。  相似文献   

9.
从儒学义理内涵看,儒学具有信仰和超越性的双重内涵,儒教为“本心本性即天心天性”的天人合德之教,儒学既是一种哲学理论形态,又是“儒教”,仁心本性为一切宗教精神与信仰之根源。从祭祀礼仪制度层面看,“三祭”是具有宗教意义的活动,重对神的报恩。天地、祖先、圣贤的图像存在于现实世界的自然与历史秩序之中,可使人超越当前现实世界,又可使心灵不陷溺于对超世的想象中,实现现实世界与超现实世界在纯宗教心灵观照下的不脱节。因此唐君毅认为儒学具有宗教性,儒家的超越智慧涵盖了西方的宗教智慧。  相似文献   

10.
方东美和唐君毅都是学贯东西的现代新儒家学者,晚年都在大致相同的生活环境中从事哲学玄思。他们都突破了传统的以道德为标准来衡量人生境界的局限,而从道德、认知、审美、宗教等不同角度来思考人生境界问题。他们都把人生境界看作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以现实的物质世界为基础,而以追求理想的精神生活,达到与宇宙精神合一的形上境界为归宿。但他们在建立人生境界理论的方法、线索、角度、类型、思想来源等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1.
罗汝芳认为天地之性人为贵,只有先重视人的存在,才能去追求道与心。在求道的过程中,人是自由的,道内在于人自身,是人规定了道的性质,人可以让自己超出感觉的限制,从而达到精神的解放,最终完成道的规定。求道的过程就是人自身的生发过程。而道在于人,人的本性的具备与完足就更重要。它让人的存在成为一种带有美的愉悦的存在。罗汝芳要求人们将自身活动同自然和生命的自觉发展相联,在日用之中、在生活之中完成道,让平静心灵和自然本性的自足完善代替求富求仕成为人生最高的追求,这样的生活是审美的生活,人的存在都是自由的存在,也是审美的存在。  相似文献   

12.
"心灵环保"是相对自然环保、生活环保而言的心身修养。中国哲学很重视心灵环保活动与功能。心灵不仅有知、情、意的功能,还是人完满自足的精神本体。但认识的偏狭、物欲的侵扰使得心灵的完满还只是一种潜在的可能,尚需通过格物、内省等修养方式促使心灵自我实现、自我提升。中国哲学中的这种关注人生、关怀生命的精神价值资源,有益于人们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化生存环境中调适心灵,安顿生命。  相似文献   

13.
唐君毅《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是一部忧患之作,他在后序中谈到现在的社会在他的心灵九境中,属于“由观照凌虚境,而向其下之感觉互摄境,以高速的外转、下转”的过程,其后果可能会造成人类的灭亡。本文引述马克斯.舍勒与福柯的相关论述以与唐君毅相对比,指出他们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性,以证明唐君毅“心通九境”中的忧患意识内涵的丰富与深刻,应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鲁迅诗人气质的形成源于西方科技文明的引介直接刺激他的想象力及其独异的思维方式,同时西方个性主义思潮注重思索人生内部生活的幽深庄严对鲁迅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鲁迅这种不是诗人身份却又颇具诗人气质的创作表现为他往往由事物表面而趋于本质的思索的深切性,由传统维度的习见而寻求本我心灵的独见,以哲人的观察与思考开掘人生内面,不满足客观地描述生活,而是从更深层的情感把握与抒情节奏上去审视生活,注重精神的发扬与个人意志的发展,使自我的艺术追求最终成为一个富有哲学力量、饱含反省、自省意识的诗性盎然的独特世界。  相似文献   

15.
李吉林从普通小学教师成长为教育理论家 ,除了天时、地利、人和之外 ,其个人品质也是至关重要的。对儿童深沉的爱是其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的不竭动力 ;童心使她能用儿童的眼睛看世界 ,体察儿童的心灵世界 ;充满诗意的心灵使其发现教育、自然和生活之美 ,引导学生体验美的世界 ;她勇于实践 ,善于思考 ,理论联系实际 ,在实践中发展理论 ,此其智慧之心 ;她锲而不舍、持之以恒 ,终臻成功佳境 ,此其恒心。爱心、诗心、童心、慧心和恒心构成其自成高格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16.
淳朴的底色     
尚辉 《华人时刊》2005,(4):56-57
当都市文化享受丰裕而时尚的物质文明时,人类精神家园反而荒 芜了。这种精神的颓废,一方面表现在人们相互之间的冷漠和真诚的 缺失,另一方面则体现为心灵的自我蜷缩和现实中难以实现的自我膨 胀。因此,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所有的艺术作品,都以审美的主观 性取代审美的客观性,自然的美,生活的美,是视而不见的,甚至以心 理变态和精神疾病反对和谐、抒情的视觉审美,以抗争"存在"和文化 "批判"而片面追求张力及视觉冲击。但当物质文明完全塑造了现代 人的生活方式的时候,满目人造与虚拟的世界反而造成了灾难性的身 心疲惫,这就是人们偶尔的乡村之居、山水之游能够娱悦心性的重要 原因。  相似文献   

17.
《珠玉词》的雍容娴雅是晏殊作为宋代承平时期的卿相自有的一份风度。而那种诗意的光辉则源于他对生活纯美的注视。这种纯粹的审美关照,没有任何功利之心,他对自然、对人生的提升,也正是词人内心世界(心灵)的写照。  相似文献   

18.
隐逸诗人陶渊明以他自然,真淳的诗风,安贫乐道的人生体悟,在中国文学史上彰显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在追寻人生自我价值的道路上,时官时隐的陶渊明在矛盾中寻求到了心灵的归宿.对于田园世界的探寻,儒家的"独善其身"和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都对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发现了田园世界的美,以苦为乐,沉醉其中.陶渊明的田园世界有着独特的诗化的审美意象,与酒为伴,以菊为友,快意山林,乐守田园,为后世隐逸诗树立了典范,从而开创了田园诗派,同时也为士大夫文人建立了一个桃花源似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9.
苏格拉底的本体思想从自然哲学当中脱离出来,不仅在于他发现了人类无法通过求助于外而真正认识世界的本体,同时还由于在他看来,“心灵”作为世界的本体并不是客观存在的外在事物,而是人们的精神,并且这精神具有规整万物的作用。苏格拉底本体思想的变革,最重要的在于他提出了“善”的概念。我们可以发现苏格拉底在“善”的概念中引入了“自我”的概念,如果说“善”的概念并没有将苏格拉底的本体思想同自然哲学家的本体思想区别开来,那么“自我”的概念则佐证了“善”的本性是“心灵”中的绝对理性,是存在于人类精神之中的世界的本体。苏格拉底不仅仅将伦理学引入了本体论,同时也将认识论与其紧密结合。因而,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苏格拉底的思想实现了古希腊哲学的本体思想从求诸于“外在世界”到求诸于“人的心灵”的变革。  相似文献   

20.
高校人文教育的目标应定位于在学生中提倡一种关注人生和世界存在的基本意义,不断完善和发展内心积极的价值需求,并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努力实践这种需求的精神。在人文教育的具体实施中,传授人文知识要以培养人文精神为宗旨,要把人文教育与大学生在生活、学习中的实际行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发挥现有理工科教师在人文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