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反垄断法中经营者集中审查制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营者集中审查是我国反垄断法中反垄断审查的重要制度。通过对2009年我国商务部否决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案以及所涉及的经营者集中审查制度的实体和程序方面的合法性分析,反映出我国反垄断审查制度在相关市场的界定、经营者集中申报资格、程序的细化、调查等方面仍存在问题,建议完善的方面包括:以不同行业来定明经营者集中不同申报标准;强化基本控制标准的指引性,在实施条例或指南中细化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在判断是否会严重妨碍有效竞争时应考虑的影响市场竞争因素;以20%-35%作为我国界定市场份额的安全港标准来考虑市场份额及对市场的控制力;以市场份额标准为主,辅以HHI标准并结合其他因素来计算市场集中度;还应从是否对其他经营者造成人为壁垒,是否增加其他经营者的沉没成本,集中后的技术优势是否成为妨碍其他经营者进入市场等重要因素来考量。 相似文献
2.
论美国反垄断法的豁免制度及其适用限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为美国的“经济宪法” ,反垄断法原则上适用于所有的经济领域与经营活动。但由于种种原因 ,国会和联邦最高法院在谢尔曼法通过以后 ,逐渐缩小了反垄断法的司法管辖 ,对工会组织、农业合作组织、职业体育运动、保险业与对外贸易领域等方面实施反垄断豁免 ,从而建立了反垄断法的豁免制度 ,同时对反垄断的豁免适用也作了诸多的限制。 相似文献
3.
在反垄断法理论研究中,豁免和适用除外是两个重要而不可回避的术语,但学界对两者的使用较为混乱却是不争的事实.对两者关系的论述意见不一,彼此的内涵也纠缠不清,这不利于反垄断法理论的确定性和统一性.如果要得到一个合乎语言逻辑、满足理论研究需求的结论,我们需要在基本制度层面上使用"豁免"概念,并依据其产生的不同将其分为法定豁免和酌定豁免.由此,我们可以将"适用除外"纳入法定豁免,从而实现两个术语合乎逻辑的共存和使用. 相似文献
4.
在反垄断法中,适用除外与适用豁免制度是协调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冲突、实现竞争政策对产业政策合理兼容的基本制度途径.适用除外是竞争政策对产业政策的无条件让步,在现代社会下,这种方式日渐式微;相反,适用豁免是对产业政策的有条件兼容,是各国法律常用的实现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发展的基本方式.从发挥适用除外与适用豁免制度的政策协调功能角度来观察,我国反垄断法的相关规定应作一定的改进. 相似文献
5.
论企业共同研发行为的反垄断豁免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共同研发往往因具有降低和分散研发中的风险与成本等积极意义而受到反垄断法的豁免,同时由于反垄断法律规定往往比较抽象和原则,所以一些国家为便于实施反垄断法,一般发布大量指南和规章来规定共同研发的豁免条件、共同研发协议类型化、适用豁免制度需考虑的因素以及相关程序制度等内容。我国反垄断法中也有关于对企业共同研发进行规制的内容,但是其为原则性规定,操作性较差且程序安排上欠妥。我国应该借鉴国外已有法制经验来完善我国企业共同研发的反垄断豁免制度。 相似文献
6.
资产剥离作为经营者集中反垄断控制措施之一,在美欧等国家和地区有着丰富的立法与实践经验。我国反垄断法在经营者集中控制措施中也引进了资产剥离制度。本文将以美国和欧盟为例,考察资产剥离制度的立法渊源及其制度演变,并通过比较借鉴美国和欧盟的成功经验,分析其中的规律性,为进一步研究该项制度在我国的运用提供实践素材。 相似文献
7.
协调效应是反垄断法之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2017年9月8日商务部发布《经营者集中审查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但没有对协调效应及其认定作出规定。经营者集中不批准的情形包括共同市场支配地位或协调效应的市场形态。认定构成共同市场支配的要素包括反复的相互作用,达到协调的参考点(价格、产出、市场份额),折现因子,可信的惩罚机制,监督背离协调行为的市场透明度,协调的结果不会被外部竞争者打败,并购和协调效果之间存在因果联系。确定共同参与经营者集中或协调效应的步骤:确定调查的协调理论,评估是否协调效应在并购前市场重复发生,以企业属性标准和市场标准确定寡头数量,适用协调效应测试。达成协调的考察标准包括企业属性标准和市场标准,应完善考察标准的考虑要素。 相似文献
8.
出口卡特尔是出口商之间设定价格同盟、建立排他性出口销售的横向协议.为了增加出口,维护本国利益,世界各国反垄断法对本国出口卡特尔普遍予以反垄断豁免,具体方式包括明示豁免、模式豁免和非法定豁免三种.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一方面应不断完善反垄断法中的出口卡特尔豁免实体和程序规则,另一方面应积极加强双边、多边的国际协调与合作,尽量避免外国对我国出口卡特尔提起反垄断诉讼. 相似文献
9.
彭越林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20(12):100-103
反垄断法是规范市场行为、维护竞争秩序的“市场经济宪法”;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是反垄断法中最能体现其特征的制度之一。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具有立法形式多样性、立法内容普遍性和变动性等法律特征。在经济全球化和法律趋同化的进程中,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也会逐渐趋于协调,发生一些重大变化。探讨和研究其发展趋势,对我国构建反垄断法律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经营者集中反垄断规制模式发端于工业经济时代,遵循的乃是静态的、结构主义的、价格主导的规制理念.这与知识经济时代所要求的动态的、行为主义的、创新主导的新型反垄断规制理念已经格格不入.在肯定传统的分析框架仍然能对知识产品和知识市场一般性适用的前提下,需要对具体的操作细节加以改良和优化,包括淡化相关市场的界定、弱化市场份额和市场集中度指标的作用,更多地考虑“创新”因素及其可能产生的单边效应,并积极引入创新型的效率抗辩法律制度等. 相似文献
11.
竞争法在我国兴起时间并不久,理论界对许多基本问题的研究尚不充分.我国把竞争法主体称为经营者.总的来说,理论界和实务界对经营者的定义存在矛盾的地方,这同时也导致了在司法实践中认定经营者的混乱.我们应当把竞争法中的经营者定义宽泛化,使其适应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不论其行为是否具有营利性,也不管其行为责任主体是否具有相应的营业资格和取得合法的营业执照,或者按规定办理了相关登记手续,只要行为主体实施了法定限制和禁止的不正当竞争或者垄断行为,我们就应该认定其违反了我国竞争法的规定,进而可以适用竞争法来规制. 相似文献
12.
王学良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19(5):63-65
反垄断法律制度能否有效地得到贯彻实施,国家能否有力地保护竞争和抑制垄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法律责任制度。本文从民事责任应采用双轨制归贵原则、强化行政垄断主体的法律责任、在刑法分则中增加垄断罪条款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力争能为我国将来合理设计具有中国特色的反垄断法法律责任制度提供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公司并购中的反垄断豁免制度是反垄断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它存在的正当性理论基础在于社会本位观和利益均衡论,在价值取向上的最大目标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其经济目标是要达到有效竞争的状态,法律基础是合理原则.在借鉴国外反垄断立法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公司并购中的反垄断豁免理由,正确处理公司并购中的反垄断及其豁免的关系,以有效发挥反垄断法对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垄断是从自由竞争中成长起来的,但如果不对这种因竞争而导致的垄断加以规制,则其必然走向竞争的反面。因此,19世纪末以来,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制定了旨在保护竞争、反对限制贸易自由和垄断的法律——反垄断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以及加入WTO后面临的国外垄断经济实体的入侵,我国也已出台《反垄断法》,但针对现阶段实际国情,如何细化我国反垄断法的条文,建立健全相关具体制度,使之转化为“活法”,则是我们必须要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经济全球化正在引导一场轰轰烈烈的法律变革运动,而反垄断法作为市场竞争秩序的重 要维护者,同样也不能回避这一最具挑战性的世纪话题。但我国的反垄断法迟迟未能 出台,由此对企业合并进行规制这一当前刻不容缓的事情也不能作出相应的 明确规定。针对这一现状,并结合经济全球化形势下企业并购所出现的特征对我国企业并购 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从维护公平竞争和为算法运用创造良好环境的角度考虑,反垄断法应当加强对算法运用的规制。基于各种算法的特点、限制竞争情况以及境外反垄断实践,轴辐类算法共谋应当成为反垄断法规制的重点,尤其是对于其在反垄断法上行为属性的认定。从各类垄断行为的构成要件和轴辐类算法的特点看,绝大多数限制竞争的轴辐类算法共谋可以归入垄断协议的范围,偶尔也可能构成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或者经营者集中。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轴辐类算法共谋可能同时触及多种垄断行为,究竟是按照多种行为分别处理还是仅仅按照其中一种行为处理,要考虑当事人是否重合、各种垄断行为涉及的法益、行政处罚的原则要求和轴辐类算法的特点等要素。 相似文献
17.
试论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促进经济发展角度看,反垄断立法迫在眉睫。反垄断法作为经济法的核心,对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代世界各国的反垄断法,实际上都是在竞争和垄断这两极之间选择一个平衡点,那就是都规定了反垄断的一般原则,并列举了一些法律所禁止的垄断行为,并同时又规定了大量的适用除外。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从竞争法的发展历史考察了反垄断法中包含适用除外制度的历史必然性,并分析了其存在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此外,还分析了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的价值取向和适用原则,为立法提供了依据。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的范围是与实际联系比较密切的部分,决定了反垄断的范围,在本文中也有所论述,是立法中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反垄断法》实施已十年,然国内关于事后评估研究鲜见,迫切需要对过去的执法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尤其是占比例最大的无条件通过案例因为缺乏对外公布的详细审查信息引发社会和学界诸多争论。采用事件研究法获得的事后评估结果显示,国情和经济发展的特殊阶段性使然,我国的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具有以下特点: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主要采用社会总福利标准,同时也非常注重消费者福利的保护,赋予消费者福利一个很大的权重;会受到产业政策的影响;无条件通过的经营者集中案例总体上不存在显著选择性执法问题。但由于《反垄断法》的实施尚处于初级阶段,存在很多不完善之处。随着经验的逐渐积累,执法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并越来越注重对消费者福利和竞争的保护。及时就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进行事后评估,分析执法情况和执法标准,有利于引导企业的经营者集中行为,对完善反垄断执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为走出垄断协议案件难以取证、难以查处的困境,我国反垄断法引入了宽大制度,但有关规定如宽大制度的免责幅度、适用要件、适用程序等存在很大不确定性,阻碍了宽大制度的有效实施。我国应当明确宽大制度适用的主体要件、行为要件和责任范围,增强宽大制度的可预测性;应当引入宽大申请登记制度、健全宽大申请受理程序、建立宽大申请获批准后的追踪制度,加强对宽大申请者的程序利益保障;应当设计有梯度的责任减免幅度和有威慑力的制裁措施,并合理限制反垄断案件执法机构的自由裁量权,确保宽大制度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