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国由于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存在双轨制利率,使得货币政策利率传导具有市场化利率渠道和管制利率渠道两条途径。将2007年央行正式推出Shibor作为分界点,把利率市场化进程划分为利率市场化初期和深化期两个阶段,运用VAR模型,分别对两阶段中的利率渠道和信贷渠道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得出各渠道传导的有效性及其在两阶段中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管制利率渠道有效性强于市场化利率渠道;从对物价的影响上看,利率渠道较信贷渠道发挥着更重要作用;深化期较初期管制利率渠道有效性明显增强,市场化利率渠道有效性有所提高,信贷渠道有效性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2.
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将会面临许多困难 ,由于利率长期处于管制状态 ,一旦管制取消 ,利率必然上升。对中央财政而言 ,由于财政赤字较高 ,如果利率升高 ,必然加重中央财政债务负担。对中央银行来讲 ,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发育不完善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 ,由于利率———汇率机制的作用 ,很可能造成人民币汇率的不稳定。对于我国的商业银行业来说 ,进入WTO金融服务自由化以后 ,利率波动造成的利率风险 ,与外资银行之间的恶性竞争等 ,都会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定。因此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只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如果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转向利率 ,则需要利率市场化为依托。因此 ,利率市场化是使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制定更加科学以及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得以完善的先决条件。同时 ,利率是资金的价格 ,利率市场化是金融市场得以蓬勃发展的必要条件 ,它有助于银行和企业尽快建立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经营机制 ,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当然 ,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还需要其他相应的改革 ,如国债市场有待完善 ,利率结构扭曲也有待改变等 ,这些都是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时应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协整检验和Granger Cause检验,比较分析1994-2008年中国货币政策主要传导渠道效应,认为信贷渠道和货币渠道共同发挥作用,但信贷渠道起主要作用,利率途径、汇率途径只是作为辅助机制、补充机制而存在。进一步,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产生差异的原因,并提出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我国通货紧缩的现状,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方面采取了下调利率、增加对金融机构的再贷款和再贴现等多项措施,但经济系统对此反应平淡,经济增长缺乏持续的推动力.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从中央银行到企业之间,传导机制出现了严重的障碍,从而影响其效力的充分发挥.因此,在定性分析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协整理论对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实证研究,表明我国的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股票价格渠道、汇率渠道、预期渠道三者共同传导的.  相似文献   

5.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跨国公司在全球进行融资时会比较各国融资成本,因此,各国的贷款利率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各国利率之间存在内在联系。文章对美国国内贷款利率与中国国内贷款利率进行了协整分析,通过实证检验发现,由于中国经济实际开放性所限,中国国内贷款利率水平受国际贷款利率影响存在三个月左右的时滞。此外,在我国汇率改革之前,我国贷款利率与国外贷款利率之间关系微弱。但是,自从我国进行汇改之后,我国贷款利率与国外贷款利率之间关系紧密,两者之间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价格水平实现了由通货膨胀向通货紧缩,再向适度和显著通货膨胀的转变,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规则和传导机制也发生了显著变化。通过估计向量自回归模型、描述冲击反应过程和进行预期误差项方差分解等方法,发现信贷传导渠道仍然是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传导渠道,货币政策通过信贷传导渠道对实际经济行为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国证券市场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一般理论研究认为证券市场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渠道,但实证分析表明,中国货币政策只有通过货币供应量作用于证券市场的效应明显,而传导过程中的“q”渠道和“财富效应”渠道等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因此,必须注重从宏观环境改革入手培养和发展中国的证券市场。  相似文献   

8.
货币政策的股票市场传导渠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货币政策通过股票市场传导的渠道有 :托宾的 q理论、财富效应渠道、流动性效应渠道和股票市场渠道。随着股票市场的日渐发展 ,在我国具备了构建货币政策的股票市场传导渠道的条件 ,但也存在阻碍。尽管如此 ,我国也可以通过金融体制改革 ,推动股票市场的市场化 ,构建新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明了目前我国利率的特征和现状,分析了利率市场化的障碍,进而提出了利率市场化的目标,步骤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防范及利率市场化条件下金融产品的定价等方面论述了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利用隐含期权的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等利率风险管理的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我国利率市场化步伐的加快,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里程。利率市场化改革中贷款利率的放开是我国利率改革的一个历史标志,是存款利率放开的前奏,它显然对于金融市场、商业银行、企业等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无疑也会给金融业带来更多的风险,面对贷款利率放开后的一系列影响,我国应该转换政府职能、提升银行综合业务能力、完善相关配套制度等,以保证利率市场化的平稳过度。  相似文献   

12.
利率传导机制是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有效调控的关键,而我国长期以来以直接控制信贷规模为手段,对利率实行严格管制的货币政策已不适应金融改革的发展。当前我国实行利率市场化还有很多困难,但是,由直接控制到间接控制,由浮动管理到完全市场化体制改革是货币政策转型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利率自由化改革的理论和实践证明,银行自身、借款企业和储蓄者三方面的因素都可能加剧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从而使得利率自由化进程中更易发生银行危机。因此,进一步深化银行和企业的改革,加强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监管,对于有效防范和化解我国利率自由化改革中的银行危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经济转轨国家利率市场化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率市场化为经济转轨国家金融深化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契机。通过对中、东欧和亚洲典型经济转轨国家的利率市场化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在经济转轨过程中,选择渐进式或激进式转轨路径的依据是本国的宏观经济环境;产权制度的变革是经济转轨国家利率市场化的根本制度前提;利率市场化的效果直接影响了经济转轨国家的银行效率。  相似文献   

15.
在目前我国利率弹性低、利率对调节社会经济作用不明显的状况下,有人提出了加快我国利率市场化,以提高利率弹性的建议.利率市场化的成功是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的,然而我国目前还缺乏一定的必要条件,这样就会在我国推进利率市场化时给我国的企业、银行系统、资产市场和国家财政带来负面影响.本文将着重分析我国当前对加快利率市场化的所具备的和缺乏的必要条件,并分析了当前条件下推进利率市场化对企业、银行及银行系统、资产市场及我国财政可能造成的负面效应.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养老金体制的制度变迁,增加了居民预防性储蓄.利率下降,消费和投资并未增加,利率下降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弱化,利率机制存在着非对称性.为此,应从扩大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政府明确承担转轨成本以增强养老金体制的可信度和增加个人账户投资收益率入手,减少预防性储蓄,进而疏通利率传导机制.  相似文献   

17.
商业银行如何应对利率市场化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率市场化是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然发展.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将在经营收益,利率风险,业务创新能力等方面面临巨大的挑战.面对这一系列的影响,商业银行必须采取措施,如加强成本控制,加大对信贷风险,利率风险的管理等,以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我国经济、金融形势 ,认为我国中长期应采取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而今年宜适当扩大货币供应量 ,采取适当的货币政策。同时对降低利率背景和结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利率市场化是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近年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的加快,农村信用社由于网点少、规模小、实力弱、抗风险能力低以及特殊的制度体系和市场定位,其经营风险、利率风险也不断暴露出来。首先介绍了中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然后从利率风险、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以及业务创新能力和盈利模式方面分析利率市场化对农村信用社的不利影响,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