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康德的道德哲学中,法则的创作者和立法者并不是相等同的概念。康德将上帝理性和人类理性都看作立法能力,但不承认它们是创作法则的能力。因为它们所确立的法则并不针对具体的情境和内容,而是从其概念中分析出来的。与之不同的是,人的自由意志在面临具体情境时,应当将其行为准则普遍化为法则,这才是创作法则的活动。这两种法则之间是一和多的关系,并且对应于理性对意志的立法和意志对理性法则的执行这两种活动。创作法则的活动的实质在于,意志在执行理性法则的同时就包含着立法的意义。康德的这两个层面的立法思想延续了哲学史上自然法与人定法的区分传统,而其创造性价值就在于将自然法和人定法的统一性纳入人类自身甚至个体内部。  相似文献   

2.
西方自然法思想可以在功能作用上划分为保守与革命两大截然相反的传统,它在古代社会直至中世纪基本保持了一种无害的相对低调的姿态。但在十七、十八世纪人的理性光环照耀之下,西方自然法的客观意义转换为主观意义,自然法被改造成了“自然权利”并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锐利武器。这就是自然法思想的近代革命,也成为自然法历史的辉煌顶峰。不过,近代自然法思想的内在逻辑则预示着其革命后的必然命运走向。  相似文献   

3.
黑格尔和马克思对“市民社会”认识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西方近代政治思想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对“市民社会”这一概念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最初在自然法哲学家那里,市民社会是作为与自然状态对立而与政治国家等同的概念;在黑格尔那里,市民社会发展成同政治国家对立但从本质上依附于政治国家的概念;而马克思则把市民社会看成是独立于政治国家并决定政治国家的概念。  相似文献   

4.
《太平经》以“元气”为核心,通过构成论层面上的“元气行道,以生万物”与修养论层面上的“抱元气于自然”两个维度来构建自然观念,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思想。《太平经》中的“自然”具有原则义与实体义两重含义,“自然”的实体义是对原始道家个体精神的继承与发展,也是道家哲学与汉代元气学说、儒家名教思想沟通融合的结果。同时,《太平经》在构建自然观念时,也出现了“自然”与“道”在逻辑关系上模糊不清的问题,这既是其思想内容杂糅的表现,亦是其思想本身所具有张力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自然法概念的梳理,基于自然法作为评判实在法好坏的道德标准这一意义,肯定了中国自然法思想的存在,进而对中西方的自然法思想从价值取向、主要特征等方面入手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分析,以探寻两种不同法律文化之间的深层差异.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当前民族研究领域关注度较高的两个基本概念,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基础性问题研究的重要内容。为此,有必要回顾梳理以往对“中华民族”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的研究,考察这两个概念内涵的基本特征,辨析其内在的历史继承发展关系,探讨其在工作实践中的时代运用语境和用意。从基本特征、历史关系与运用语境三个向度阐明“中华民族”与“中华民族共同体”两个概念内涵的异同及其内在的相互关系与具体语境运用中的区别,有助于把握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追求团结进步的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历史实质,有助于深刻领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意义,从而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古代道家“法自然”思想是否为西方“自然法”学说的讨论的基础上,分别论析了道家“法自然”思想以及西方“自然法”学说的意蕴,并对其进行比较,指出两者在对待法律的态度、思考天人关系的模式以及文化要义诸方面的不同,进而论证了道家“法自然”思想非西方“自然法”观念。  相似文献   

8.
思想史上一般认为,从古希腊起源的自然法学说在近代初期发生了明显的转折。本文考察17世纪自然法观念的转变与同时期科学革命之间的联系。在阐明有关人的道德秩序的自然法学说与关于外部世界秩序的自然观之间同构关系的基础上,从两方面分析科学革命和近代自然观对自然法观念所带来的影响。一是自然法学说背后的本体论界定,尤其是“自然主义”的人学理论和机械论下的自由观念对自然法进路和功能的影响;二是自然法学说的认识论对自然科学方法的模仿。本文以托马斯·阿奎那、霍布斯、洛克的自然法理论为中心,分析影响的具体理路。  相似文献   

9.
霍布斯与洛克是古典自然法学派最具代表性的两位人物。他们自然法思想的形成与其所处的历史时期及社会政治、经济条件密切相关。霍布斯与洛克同属自然法学派,其思想有着共同的价值基点。但他们关于古典自然法的几个重要组成部分如自然状态、自然法内容、自然权利、社会契约的具体内容等方面却存在着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10.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单纯物同人、牛、马一样具有“种—个体”的概念关系,真正作为实体存在的单纯物是诸如“这一滴水”或“这一个土”的单纯物个体。然而,单纯物的个体究竟与诸如“这一个人”或“这一匹马”的复杂物个体不同,其特殊之处在于,即便构成单纯物个体的各个部分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仍无碍于保持其自身的同一。虽然连续性对单纯物个体的判定具有重要意义,但单纯物个体的同一性并非根源于某一具体个体的质料的连续性,而更有个体形式的统一性作为其连续性的基础。当我们试图理解这种个体形式时,要进一步诉诸个体功能概念。唯有具有功能统一性的单纯物,才是真正的个体实体。  相似文献   

11.
洛克的法律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欧洲法律思想史上,洛克第一次从理论上论证了“天赋人权”原则,这是其社会契约论自然法思想的核心内容。由此出发,他提出了“主权在民的法律观”以及系统的自由学说,阐明了法律与自由的关系。洛克是近代资产阶级法治原则的主要倡导者之一,他主张实行法律的统治,为防止滥用权力和专横,提出了分权理论  相似文献   

12.
严复是推动达尔文进化论在清末民初中国传播的重要思想家,但其进化论(天演论)并非对达尔文学说的照搬,而是中西思想资源与晚清历史语境的多重融合。严复一方面融合达尔文自然选择理论与道家“去伦理化”的自然观,揭示出以竞争与优胜劣汰为特征的残酷世界秩序;另一方面又融合斯宾塞的“直接适应”理论与儒家自强不息的道德理想,阐明了残酷法则下人类主观努力的重要意义。严复也摈弃了斯宾塞强调个体自由竞争而拒绝国家干预的立场,做出了适合中国语境的创造性理论转化。因此,严复天演论不仅展现出自然与伦理复杂的二元结构,也将达尔文主义从“优胜劣汰”的强者哲学转化为“争以自强”的弱者哲学,成为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重要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自然法中公认的元概念是“天”,具体存在三种表达。天道是一种自然法则,道家是较为完整纯粹的自然法思想的代表,其中庄子讨论了“恶法非法”等涉及自然法价值的命题,但对实证法影响不大。天谴是一种政治法则,由董仲舒将阴阳家和儒家学说相融合形成,阴阳家也蕴含较纯粹的自然法思想。天理是一种社会法则,由朱熹等理学家抽象而来,为君主、官吏和百姓所共享,体现了儒家自然法思想。儒家局部蕴含着一定的自然法思想,对法律实证化具有重要作用,但将儒家整体视为自然法主义,进而将其与被视为实证法主义的法家二元对立并不准确。虽然中西自然法皆源于自然规律,但中国古代自然法以儒家为载体,在向以人为中心的“人法”转化的过程中,既没有发展出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以限制君权,也没有进化出财产权理论以保护私权,国家基本法律制度主要围绕维系君权独尊的目标而构建。儒家蕴含的自然法成分具备有限的工具理性,整体上存在碎片化缺陷。但中国古代自然法对民众守法意识的形成影响深远,依然可为当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提供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4.
卡特福德认为两种语言间不存在实体特征完全吻合的对等词。英语与汉语在一定语境中的对等词,其概念意义并非完全对等。正确区分词语的概念意义和语境对等词是准确翻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提要]法国政治话语中的“solidarité nationale”,字面之义为“民族团结”,但并非汉语语境下通常所表达的含义,其实质是“国民团结”,它折射出法兰西资产阶级共和派所主张的公民民族主义与工农劳动阶层的“团结主义”诉求之妥协。文章阐释了法国“国民团结”概念的内涵及其思想根源所在,指出法兰西资产阶级民族建构思想以及十九至二十世纪之交的工农劳动阶层“团结主义”运动,是法国“国民团结”内涵主要体现国家对国民个体的经济社会救助而非聚焦于族裔群体关系的两大原因。  相似文献   

16.
郭象哲学与山水自然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美学史上,关于山水自然的发现一直是一个重要论题。文章提出如下观点(一),庄子所讲的是自然而然的“自然”,是精神境界的“自然”,这与作为山水景物的“自然”不能完全等同。因此,庄子哲学并不能直接导致对山水自然的发现。(二),郭象认为,当下存在的个体之“物”是自在、完足的,“物”之后什么也没有。从美学上讲,这就使感性事物摆脱了道家之“道”、儒家之“德”的主宰。这一思想对于中国美学中山水自然的发现具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7.
西方自然法经历了四个阶段,新自然法产生于20世纪初,是西方法律思想史上的重要思想,它是一种“理性、正义和道德”的法律,其思想强调的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其思想中的正义、平等、道德、秩序等与我国现在和谐社会的特征相契合,对于这些思想的吸收和借鉴对我们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自然状态下人与人之间存在着敌对关系 ,理性的生活要求人们遵循自然法 ,这样的秩序有赖于“利维坦”的权威来保障。国际社会无法产生“利维坦”这样的最高权威 ,因而长期处于无政府的冲突状态 ,每一个国家为求得安全只能求助于对权势的追逐。这一思想构成了近代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渊源。  相似文献   

19.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网恢恢,疏而不失”以及“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是老子自然法思想的基本主张。崇尚自然法则,主张法网宽疏,强调德要从法,是老子自然法思想的主要特点。老子的自然法思想对于现代社会的国家治理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这就是要维护法律的权威,制定和实施良法,法治和德治相结合。  相似文献   

20.
后期维特根斯坦批判了自己前期的意义图象论,提出了语言的意义在于对其的使用这一观点。将意义与语言使用联系在一起必然牵扯到语境这一要素,而维氏将语言游戏看作是语言与活动的相互交织,以及将一种语言看作是一种生活形式的对语境的哲学思考为后来语言学家从理论建构角度研究动态语境开启了新的视角。通过对维特根斯坦思想中的两个重要概念——"语言游戏"与"生活形式"以及它们之间辩证关系的考察来审视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语境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