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威尔逊的国际政治思想具有多种源流。欧洲自由主义政治理论使他对民主国家间的和平共处抱有信心。植根于美国白人文化中的“天定命运”观和对边疆学说的接受影响着他对美国在世界事务中作用的看法。长老派家庭的宗教背景是构成威尔逊国际政治思想的哲学来源。  相似文献   

2.
20世纪初,一些美国精英倡导法律国际主义理念,即通过发展国际法和构建一个以国际法院为核心的国际司法机制来维护世界和平。成立于1910年的卡内基基金会,在前国务卿鲁特、国际法学者斯科特等人领导下,迅速发展为法律国际主义的旗舰组织。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冲击,该阵营内部出现分裂。新成立的强制和平联盟为法律主义的国际秩序思想引入了集体安全与武力制裁因素,而这是卡内基基金会所反对的。双方由此展开了激烈的外交大辩论,一度主导了美国国内关于战后国际秩序问题的讨论。但是,随着威尔逊倡导的自由国际主义的兴起,法律国际主义的影响力迅速下降。直到20世纪20年代共和党执政后,法律国际主义的影响再起并塑造了美国对外政策的法律主义取向。  相似文献   

3.
从20年代末至冷战初期美国人对斯大林主义和苏联对外政策的四种主要看法是:民族布尔什维克主义观点、“热月”观点、“进化”观点和极权主义观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和战时,在美国占支配地位的是“热月”和“进化”观点,认为苏联的对外政策主要是自卫性质的,从而为同苏联结盟提供了理论依据。战后民族布尔什维克主义和极权主义观点逐渐占了上风,它们特别强调苏联对外政策的扩张主义性质,从而为“遏制”政策的形成制造了舆论。不论哪一种解释,都是为特定的政治目的服务的。  相似文献   

4.
威尔逊政府为维护和扩大美国在华利益,放弃其对外传播美国式民主的“理想主义”外交原则,无视中国民主运动向前发展的趋势,支持袁世凯帝制运动的政策。帝制运动失败后,威尔逊政府又未能正确地总结其政策失误原因,在对华政策上继续不支持中国的民主革命力量,转而注重协调与其他列强的关系。可见在与国家政治、经济利益相冲突时,美国要求其他地区、国家接受美国式民主制度的外交政策就需让位于现实利益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美国政治文化中的清教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教是美国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美国政治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重要影响。美国的政治文化主要内容包括个人主义、美国例外论、自由主义、平等、法治。而清教的"人性恶""、契约思想""、因信称义""、上帝选民"等主要思想深刻地影响了美国政治文化。这对于我们理解美国政治体系、国内政治以及外交政策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全球主义是战后美国特有的一种全球策略思想。一般来说,策略思想包括三个问题:第一,要达到什么政治目的和外交目标;第二,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和目标,如何加强自身实力,如何部署军事力量;第三,如何具体运用和调动力量。第一个问题是对外政策,第二是战略,第三是策略。所以说,美国的全球主义是三位一体的,即包括外交、战略和策略,其主要内容是全球遏制政策、全面威慑战略和世界经济政治学。  相似文献   

7.
当代美国政府的对外文化战略及其实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早在二战期间,美国政府就着手制定了以促进世界向“民主”方向发展、确立美国在战后世界的领导地位为主旨的对外文化战略。冷战期间和冷战后,美国政府以对外输出美国文化价值观和大众文化产品为主要形式,积极推进其对外文化战略。表面看来,美国对外文化战略所宣扬的自由民主思想、社会个人的理性选择等内容,符合人类普遍追求的某些基本价值,美国在推行其对外战略时往往也是以”救世主”的面目出现的,但实质上,美国的对外文化战略是为其整体对外战略———其终极目标是实现美国一统天下的全球霸权———服务的,文化只是其推行对外政策的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8.
美国文化产业与对外文化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文化产业在当前的全球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它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在对外输出文化产品的过程中,不断地传播美国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不仅为美国带来了巨额的经济利益,而且也带来了更重要的政治利益和国家文化利益。本文通过分析美国文化产业与美国对外文化战略及关国政府的关系,表明美国文化产业日益成为美国政府执行对外文化战略乃至全球战略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9.
张磊 《兰州学刊》2008,(2):50-52
美国国内政治中利益集团的数量之多,参政范围之广,在世界范围内可能无出其右。它们可以通过对决策机构、政党内部成员、社会舆论等多方面施加作用以达到影响国家政策从而获得自身利益的目的。文章以美国对外政策的制定过程为切入点。结合几个具体的案例,探究了美国利益集团在美国政治生活中的手段、地位和特点。  相似文献   

10.
"政治正确"是美国文化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关键词,指在学术观点、政治、社会生活中遵循扶持弱势和边缘群体如黑人、妇女和同性恋,尊重各少数族裔文化即多元文化主义的"总路线"。"政治正确"在美国开始于1960年代,是左派运动的产物,自1980年代以来逐渐成为美国社会的主流话语。"政治正确"在美国曾引起社会和学界的广泛争议,它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坚守社会道德底线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美国文化马克思主义从政治实践向文化领域的退守。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末美国经历了思想、观念、人口、经济、技术和社会关系的巨大变化 ,采取了对外扩张的政策并卷入到了世界政治和世界战争中 ,而这有其历史传统、经济需要、国际竞争、政治环境、宗教宣传等方面对美国帝国主义的成因和根源  相似文献   

12.
玻利瓦尔主义是拉丁美洲一体化的理论基石,它与作为美国对外扩张政策理论基础的门罗主义,有着本质的不同。普雷维什主义是在新的经济、政治和社会背景下对玻利瓦尔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拉丁美洲的一体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它以怎样的方式发展,将取决于拉美各国如何应对和解决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政治和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13.
反多元文化主义与美国的忧患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一股反多元文化大潮席卷美国。反多元文化主义在文化观、非洲中心论、双语教育、配额制的政策与实践、政治正确等问题上向多元文化主义发起挑战,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美国历史传统、生活方式、主流文化以及教育理念的地位和评价。这股浪潮不仅反映了当代美国新保守主义势力的强大,也折射出了美国深远的忧患传统,揭示了美国社会文化发展的趋向。  相似文献   

14.
于海峰 《理论界》2023,(8):75-82
多元文化主义的兴起受宏观时代与短期促发因素以及文化多元论思想之影响。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内,它顺应社会多元发展趋势,对现代国家建构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发展需求作出一定的回应。但作为认知、协调国家或社会内部各文化或族裔群体关系,以及各文化或族裔群体与国家或社会关系的理论学说、意识形态及政治实践,它也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其哲学内核未能完全回应外部质疑;其内部理论流派林立,观点相左,主张对立;其政策实践已在当代西方国家中暴露明显的兼容性和普适性问题,引发“承认文化差异之政治”与“现代宪政主义之政治”的冲突,导致诸多国家在处理“一体与多元”“共同与差异”关系时陷入进退维谷之局面,甚至威胁到国家政治共同体的稳定与统一。因此,我们对其应持谨慎态度,不可武断否定,更勿盲目推崇。  相似文献   

15.
美国对外政策实践的逻辑是以捍卫和输出美式民主、价值观为目的,以武力等为手段。分别从自由的不同维度,围绕美国对外政策实践的逻辑,论证了自由是美国对外政策实践的思想基础和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16.
从杜鲁门主义到艾森豪威尔主义战后四五十年代美国中东政策浅析崔广彬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成为世界军事、经济实力头号强国,争当世界霸主、推行霸权主义便是美国在战后奉行的主要对外政策。由于中东的战略地位和石油资源,美国便把攫取和控制中东作为其全球战略的重...  相似文献   

17.
美国是发达世界的“无冕之王”,在20世纪出尽了风头,有些学者把20世纪称为“美国的世纪”尽管是一种夸大或炫耀,与实际显然不符,但并非完全是无稽之谈。美国在这百年期间先后从一个经济大国跃升为政治大国,在当今的信息时代,美国的这种地位似乎尚未动摇。美国正是依靠着其在国际竞争中的种种优势,以各种手段把其全球政治、经济等利益化为现实。在此过程中,美国文化在外交活动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点在冷战后的美国对外战略中体现的更为明显。美国政府决策者有意识地将美国文化作为“征服”他国的“先行”,致使“文化输…  相似文献   

18.
文化是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制定的重要变量。即物主义、"甘え"心理、集团主义是日本文化的核心内容。即物主义重视现实、实用和实证,它使日本的外交政策带有浓烈的现实主义色彩,同盟是维护国家利益的权宜之计,而它恰好与日本现实的机会主义相吻合,与此同时重视经验、重视实证的传统使有着丰富国内派阀政治经验和长期对外结盟经验的日本进一步强化了结盟意识;"甘え"就是想依存他人,寻求一体感这样一种欲望和打算,它加剧了日本人的结盟偏好;集团主义使日本人意识到了集体的力量,在对外政策中更容易选择结盟。  相似文献   

19.
多元文化主义继承发展自文化多元主义,它要求主流社会承认民族及身份认同的差异性,支持“政治正确”,确保少数族裔及弱势群体的文化同主流文化的平等地位,进而主张对他们进行倾斜性照顾,并鼓励其以群体身份来进行政治动员。随着多元文化主义影响力的日益扩张,保守主义思想家不得不对其进行反击,双方在文化领域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斗;同时,民主党出于理念和利益方面的原因,与多元文化主义结成了联盟,同样由于理念和利益,共和党则对多元文化主义予以强烈反对,两党之间的矛盾日趋激化;此外多元文化主义还冲击、消解了美国的政治共识,挑战了美国传统的政治社会秩序,正是通过这三重理路,多元文化主义引发并加剧了美国的政治极化。在特朗普执政时期,其对多元文化主义的限制及民主党的反击使美国的政治极化更加严重。从短期来看,美国的政治极化会继续向前发展,而从长期来看,美国政治极化如能化解,也将经历长期而痛苦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传统国家利益思想是俄罗斯对外思想和政策的重要组成和影响因素.其形成原因可从地缘环境、经济状况和文化渊源上分析,主要内容包括:国家至上和国家主义;君权神授和专制主义:危机意识和军事主义;小农观念和民族主义;救世思想和国际主义;意识形态与制度主义.这一思想具有双重性的特点,并对现当代俄罗斯的内外政策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