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红楼梦》原著及英文译著为语料,围绕"心"的思维隐喻及汉文化特质,进行了汉英语料的分析、对比和求证。结果表明,汉语中习惯将人脑思维的各种概念图式映射到"心"上;"心"的思维隐喻包括"心"为思官和"心"为知官;"心"的思维隐喻在英语译文中无一例使用对应词heart。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思维之"心"是汉文化的哲学体验和认知世界的方式,在英语文化里,"心"并非思官与知官。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借鉴前人对情感隐喻的研究成果,以宋词为语料,从认知和文化两个侧面对“愁”的始源域做对比分析,表现了宋词中“愁”的隐喻的普遍性和系统性。研究表明隐喻植根于我们的身体经验,体现了隐喻思维的普遍性,同时也表现出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和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3.
吴澄论“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代理学家吴澄的心性论内容丰富,寓意深远。吴澄从心能弘、心即仁及心具道三方面,结合“仁”、“道”、“理”等重要范畴对心性之可能及其形上根据进行充分论述,并以“弘”强调主体的道德自觉在心性之动态展开与现实呈现过程中的重要性。吴澄以“弘”统贯心的三种基本含义(即知觉之义、主宰之义以及道德之义),并以“仁”为本心之全德。在此基础上,吴澄通过对“心”的辨析疏理,为心学正名,将心学纳入儒家道统,体现了其弘扬心性的治学取向。  相似文献   

4.
"心"作为身体隐喻中至关重要而不可或缺的概念已引起国内外语言学界不同程度的关注与聚焦。通过审视"心"词汇共时语义范畴的发展历程及其内部认知机制,分析汉语中"心"隐喻义群网络的投射模式,深入研习催生义群网络的中国古典哲学缘起。  相似文献   

5.
文章利用北京大学语言中心CCL语料库有关嗅觉动词“嗅”的语料,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嗅觉动词“嗅”的语义演变,探究其演变的内在隐喻机制,同时指出,动词“嗅”发生了由感官领域到心理领域的隐喻投射。  相似文献   

6.
了解"心"的隐喻结构对认知"心"的隐喻内涵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心"的隐喻空间结构在划分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其次对其空间划分进行了重新界定,明晰了空间观,同时将时间观引入其中,形成了"心"的隐喻结构的时空观。然后,从认知角度出发,借助人的感官认知和思维认知功能来划分映射到"心"上的源域,涵盖了人类认知途径的"视觉、味觉、嗅觉、听觉、触觉、思维"。这种隐喻结构划分具有很好的包容性和自洽性。  相似文献   

7.
英汉人体词“heart”和“心”认知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词多义是语言中非常重要和非常普遍的现象,由于语言的基础是词汇,而词汇的核心是词义,因此词义由一词一义演化为一词多义反映了认知主体认知和思维的发展。而人体词作为人类认知世界的起点,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元概念","心"和"heart"作为非常重要的人体器官,均被英汉民族当做了思维器官,同时,隐喻和转喻一直以来均被当做修辞手段进行研究,本文试图从认知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二者被认为是一词多义演化的认知机制,因此对比"心"和"heart"词义演化过程不仅能揭示词义演化的路径,而且对英汉民族的认知思维也有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8.
隐喻和转喻是人类认识世界和表达经验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模式,是新的语言意义产生的根源。“控”的网络新义的产生,既有人类隐喻思维的作用,也是人类转喻认知的结果。“控”基于与日语词“コン”读音的相似性、语义的相关性,经过转喻→隐喻→转喻的认知转化,完成了隐喻义和转喻义的概念化过程。  相似文献   

9.
体验哲学是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认为人类概念的形成依靠人的身体和心智的体验,依靠人与物质世界的相互作用,强调意义源自人的身体体验。文章在收集和归纳英汉语“下(DOWN)”的空间隐喻基础上,尝试探索“下(DOWN)”的空间隐喻在英汉语中的认知模式和分布格局,挖掘其内在的体验哲学根基,剖析“下(DOWN)”的空间隐喻背后深刻的体验认知理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Lakoff提出的概念隐喻和架构理论为基础,选取中国日报网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有关“一带一路”语篇为语料,采用隐喻识别软件对其中的概念隐喻性表达进行提取,着重分析其隐喻架构的认知机制。研究表明,“一带一路”语篇中运用了大量的航海隐喻和人体隐喻等来对所表达的理念进行多维构建,挖掘隐喻架构和对受众接受度和认知力带来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从“耳”来看转喻和隐喻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喻和隐喻长久以来都只被人们看作是两种修辞方式,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才被上升到认知方式的高度,并被认为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基本方式,二者在人类思维方式的形成以及概念化的过程中起着基础性作用。近年来隐喻和转喻的相互关系引起了国内外认知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从"耳"的语料出发,研究"耳"的相关语料所体现出来的隐喻和转喻的相互关系,证明隐喻和转喻之间存在一个模糊地带,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即转喻-隐喻连续体的存在,并且在某种程度上,转喻相比隐喻在人类的认知上更为基础。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抽象概念"词语"的中英跨文化语料,采用Lakoff的认知体验哲学观点,考察了"词语是食物/饮品"和"词语是物体"等10种概念隐喻.揭示了人类以已知喻未知、以熟悉喻不熟悉、以简单喻繁复和以具体喻抽象的隐喻思维模式.并从原型理论的角度分析了"词语"概念的隐喻延伸及其范畴化,给出了"词语"的认知模型和语义结构.  相似文献   

13.
隐喻是人类认知的手段,身体是原始思维的起点,二者结合形成的人体隐喻贯穿于人类认知建构和发展进程的始终。身体部位“胸”是人体躯干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以此为源域的隐喻建构在汉英语中广泛存在。研究以CCL和COCA语料库搜集的“胸(breast)”隐喻词簇的语料为基准,对比分析相关表达,发现汉英语言立足共同的具身性认知,共享四大“胸/breast”隐喻意象,即悲痛懊恼、感情居所、空间位置和身体器官;基于文化脚本的宏观差异,汉英语料亦体现出气度隐喻、器官辐射范围和动作隐喻等区别性用法。  相似文献   

14.
"空间-时间"隐喻是人们理解时间概念的一种主要方式,以Lakoff为代表的认知语言学家提出了时间隐喻的分类,即自我移动隐喻和时间流动隐喻。在此基础之上,本文结合英、汉两种语料,从观察者、时间等认知焦点及跨文化角度对时间隐喻进行了系统性、全方位的分析,并根据时间空间化的横向和纵向模式,提出了自我移动隐喻的"前/后"及"上/下"模式、以观察者为中心的时间流动隐喻的"前/后"及"上/下"模式、以事件先后顺序为中心的时间流动隐喻等模式,进一步深入探讨了时间隐喻的运作机制以及对人类思维的影响,验证了"空间-时间"隐喻的多重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15.
当代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再是附属于语言的一种比喻方式,而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工具和重塑人类经验的过程.本研究借鉴新的隐喻理论,通过大量的医学英语文献语料的收集和分析,对医学语篇中的“疾病是什么”隐喻表达式及相关的概念隐喻进行一次较为全面的探讨,利用使用中的语言实例分析对比隐喻,提供认知解释,从而为隐喻在医学科技语篇中的大量存在找到了其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6.
张载的哲学思想具有原创性,通过文献分析与比较论证,对张载独特的诠释学思想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张载的诠释思想集中体现为“心解”二字,“心解”具体表现为“濯去旧见以求新意”的诠释目的,张载以“濯旧求新”的模式实现对孔孟之说的传承,他从观书和求理两个角度强调了求新的必要性,“开昏蒙”是求新的直接目的,朱熹对张载这一诠释目的十分推崇,多次阐释这一思想;张载以“心解则求义自明”为诠释原则,他认为心有“天心”“地心”之别,其中“人心”是张载心论的主体,具有德性之心与知觉之心的二重含义,“心解”中的“解”是“心”的知觉能力,合“德生之知”与“见闻之知”才能“求义自明”,通过“德性之知”收摄“见闻之知”形成“自诚明”,强调宏阔的“天人合一”宇宙意识,建构细密的“致知穷理”的知识理性;以“心解”为基础,共同指向张载“为往圣继绝学”的治学理念与人生抱负,可见他的“心解”诠释学既是一种认知性的理论,又是一种指向个体自我修身的实践理论,其从继承性、创造性、延展性方面提升了孔孟以来的儒家文化,更是在身心实践上对圣贤意志的体贴与发扬。  相似文献   

17.
隐喻被认定为语言演化中语义拓展的核心途径。文章在全面收集、整理“心”词群的基础上,结合足量的语例,微观审视汉语共时语义范畴的发展历程,探究蕴含其中的隐喻投射范式及其理据性,在客观世界与语义系统间搭建起认知的桥梁。  相似文献   

18.
隐喻是人们思维、行为和表达思想的系统的方式。空间隐喻是人类认知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一个认知域,是语言中最基本的隐喻类型。通过对空间隐喻中的典型性词语“up”和“down”进行认知研究,揭示了空间隐喻现象的四大隐喻认知功能,即情感表达功能、数量表达功能、社会地位显示功能和身体状况显示功能。  相似文献   

19.
现代认知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工具,是人类思维的基本方式。隐喻同人类的身体体验紧密相关,同时隐喻体验的背后具有文化特殊性。通过概念隐喻理论,从体验认知的视角,归纳比较出汉英语中“山”和“mountain”的隐喻映射的异同, 并讨论了其异同的认知和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20.
“思”是中国哲学的重要术语。在古汉语中,“思”的本义是心脏(心)的活动。在古人看来,心或心脏不仅能为生存提供动力,而且具有思维的功能。这意味着心的活动具有两个维度,即生存与思维。从生存的角度来说,心的活动是情绪性活动;从思维的角度来看,心的活动是理智化活动。也就是说,“思”首先指情绪性活动,其次才是理智性行为。这和现代思维的内涵大相径庭,我们常常将“思”等同于思维,这并不科学。思的双重内涵及二者间的关系揭示了理性思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