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阐释了词的女性化特征的前提下,主要描述了北宋词的女性化特征演进历程。笔者先对北宋词史链条上的每一个词人的风格进行个案梳理,然后用史学模式和史学思维重新构建北宋词女性化特征发展流变的整体框架。柳永、东坡、美成等的个案研究意在梳理出词人之间在词风上互相传承的关系,以此归结出词的本质属性--女性化特征的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2.
唐宋词在当时的传播形式分为五种:第一、传唱。根据唱词环境又可细分为宫廷、公私宴会、市井、军营传唱。第二、传看,其中士大夫之间的唱和、寄赠是传看形式的主要表现。第三、题壁、题画、刻石。第四、结集。结集又分别集和选集。第五,买卖,这种传播形式少见,但意义很重要。探索唐宋词在当时的传播形式,对于词学研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可以最大限度地还原唐宋词在当时的存在形态,尽可能地恢复当时的词坛面貌。其次,可以透视出词体文学的文体观念在唐宋时期的逐渐形成过程。再次,还可以看出唐宋人对词作态度的演变。此外,对于一些基础性的研究,比如考证、校勘、编年工作也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3.
文学的传播与接受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愈来愈受到学术界的青睐。就词学领域而言,出版的学术成果业已不少。陈水云等著《唐宋词在明末清初的传播与接受》就是其中一部优秀的著作。作者之所以选择传播与接受作为词的研究视角,主要是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试图打破文献、创作、理论相隔离的做法,想通过传播与接受的视角将三者的研究相打通,二是试图改变词史上先后代序的研究思路,将唐宋词与明清词放在同一个研究平台上进行综合考察,做到古今贯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明词成为词学领域新的学术增长点,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唐宋词研究者的持续助力。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宋词研究在进入21世纪后面临的诸多困境:文献的完整、知识的密实、经典的稳固、范式的成熟等从多个维度制约了唐宋词研究的活力。事实上,明词作为唐宋金元词在时间上的接续者,是我们在通代视域下重审唐宋词的一个重要参照系。它所积累的知识资源与经验视角有助于我们转换思维方式,重新探究唐宋词研究中仅靠同时代文献无法解决的难题,重新评价唐宋词研究中的一些“平庸”问题,理解并反思现有唐宋词研究话语中的明清词学元素,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唐宋词研究的活力。  相似文献   

5.
吉林师范大学的孙艳红教授虽为后学,但近年来著述颇丰,围绕词史方向发表了大量研究成果,其中带有个人著作里程碑性质的,当属《唐宋词的女性化特征演变史》这部扛鼎之作.该书2014年9月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全书十七章,洋洋53万言,是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优秀成果.通读全书,能够感受到作者用力甚勤,全面梳理了唐宋词本体特征的发展演变过程.读来给人视角新颖、体察入微、行文酣畅之感,实为近年来少有的新人耳目之作.笔者试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谈个人之浅见.  相似文献   

6.
好的文学作品选本,不仅能为读者提供对某一时期、某一文体、某些作家和某些流派的一般性知识了解,更应该给读者以新的启迪和感发,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这应该成为评价和衡量文学作品选本优劣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7.
由词之为乐的时间性特点,反观唐宋词中大量的咏物词,则更易看出词人拥有的充满音乐节奏的审美心灵。在这种心态下,离形写音,化空间为时间,在管弦声中聆听物的节奏,成为词人谋合词体体性的艺术精神,亦展现出与徒诗不同的审美特征。由此,那种仅关注于"物",而求形神兼备,进而关注于"情",而求言外之意,距离歌场下的"物"感,终是隔了一层。  相似文献   

8.
唐宋词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之一,长期以来受到广泛关注。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8月出版的许兴宝氏著《人物意象研究——唐宋词的另一种关注》是唐宋词研究的新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9.
《望江南》是唐宋词坛存词数量最多的一支“金曲”词调.关于其音乐渊源和创调时间,历代主要有创调于隋炀帝、李德裕和开元教坊三说,而以开元教坊采录或创制最为信实;以敦煌词《望江南》“敦煌郡”双调体一首为最早,李德裕《谢秋娘》佚词和白居易《忆江南》三首,以及晚唐皇甫松等《梦江南》等词,皆为《望江南》之改名与异名.关于《望江南》词调的声情特征,通过对所属宫调和歌词字声等方面的考察,可获知它具有清越、和婉的总体特征,兼具南吕宫“感叹伤悲”和大石调“风流蕴藉”的审美风情.  相似文献   

10.
词虽然经历了晚唐五代、两宋的演进,但其反省并不自觉,而是自然而然的。到了清代,词得到了重新认识。清词的整个轨迹,并没有独出异军,另立旗帜,它的演化轨迹和晚唐、两宋的演化轨迹相符合,却并不是重复,而是遵循着这个轨迹有了突破和变化,因此,可以认为清词的发展是在《花间》、两宋词的轨迹上的演化。经过这样的演化,清代词人才真正理解了词这种文学体式的特殊之处何在,从朱彝尊到张惠言,这一轨迹非常清楚。所以,清词之所以有如此辉煌的成就,不仅是因为宋人的词发挥有所未尽,而且是因为小词的美感不容易被认识,而清朝的词人不但发现了词的这一种特别的美,而且对这种特别的美开始有了一种美感特质的反省和认知。  相似文献   

11.
<花间集>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人词集,在其创作中保留了唐诗创作的若干痕迹,并在词牌、意象等方面具有独特之处,一定程度对宋词和元散曲产生影响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邓乔彬先生是当代著名古代文学及绘画艺术研究专家,在古代诗词及批评、诗画比较、文艺与文化关系、画论与绘画、二十世纪古代文学学术史研究等方面建树颇丰。《唐宋词艺术发展史》(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是邓先生最新推出的一部全面观照唐宋词史的力作。该书密切关注词的艺术本体,分别从音乐文化、宫廷文化、进士文化、士大夫文化等多重角度探讨词的起源、词体生成及其艺术发展,理论体系周密;在论述分析唐宋词史上的重要理论问题和大多数作家作品的过程中,斟酌古今,参以己意,所作评断皆的当精审;全书内容翔实,资料丰富,  相似文献   

13.
论词体诗化理论对宋词题材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体诗化理论是影响宋词题材构成的最直接的重要因素。与词体诗化理论发展相应,不同历史阶段的宋词题材构成也发生显著变化。这种变化在诗化派、曲词派两派理论家的创作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欧阳修词作为婉约的典型,但它并不流于纯粹的花前月下,而是有一层浓郁的生命意识。这一对时光的感叹和对生命的审视,体现了欧阳修的深情和博大,并给我们今天于生命的意义以某种启发。  相似文献   

15.
论李清照词与苏东坡影响──兼论“易安体”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清照是宋词“婉约之宗”,她主张词“别是一家”,应抒写个人的离愁别恨和身世之感;但南渡后,在现实中备受国破家亡、夫死遭诬和颠沛流离的生活磨难,而在词中自然接受了苏轼豪放词家国精神的影响,创制了她独特的“易安体”,形成其既婉约哀怨又豪放沉郁的统一格调。  相似文献   

16.
《词学论考》(延边大学出版社 2 0 0 1年 9月第 1版 )是孙克强教授近十年来所发表优秀论文的合集。集中所收论文发表于《文学遗产》、《文学评论》、《中国韵文学刊》等重要学术刊物 ,并多次由《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复印转载、为《新华文摘》摘要。同时 ,这些研究成果受到学术界的重视 ,一些研究观点已为研究界所肯定 ,并被征引。孙教授近年来相继出版了中国古典美学著作《雅俗之辨》(华文出版社1997年 )和词学文献著作《唐宋人词话》(河南文艺出版社 1999年 )。此二著与《词学论考》一书相得益彰 ,表现出孙教授的治学特点 ,正如著名学者…  相似文献   

17.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是随着《四库全书》的编纂而逐步编修出来的,其分类之严明,论述之谨重,大体代表了封建社会晚期正宗正统的学术思想以及当时知识界的学术水平。其中集部提要对古代词体作家作品的批评所体现的美学观念很值得关注和研究,本文将其归纳为三个要点:本色观念、雅俗观念、兼美思想。认为它集词体产生以来各个时代词论家之众说而融会贯通,对我们今天的词体研究和批评仍富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词是我国独有的文学样式,随之伴生的理论自成体系。本文认为,李清照的《词论》是词的独立宣言;《花间集序》划清了词与宫体诗的界线;辛弃疾对词学有贡献;针对着词作堆积材料的弊病,张炎在《词源》中提出了“清空”说和词创作的系统理论。  相似文献   

19.
历来关于蒋捷词派归属问题争论不断,根据《竹山词》文本归纳出的"贺新郎"、"霜天晓角"、"瑞鹤仙"、"高阳台"、"秋夜雨"5种词调为蒋捷的常用词调。虽然"贺新郎"为豪放派的常用调,但不能因此断定蒋捷属于豪放词派。通过对《竹山词》常用词调的进一步考察可以发现,蒋捷转益多师,广泛学习,对于艺术风格的追求趋于多样化,这与南宋末年词风的多样化是一致的。当然,因才力所限,蒋捷未能熔铸众长进而形成自己的主导风格,最终仅是一位百炼未能成钢的"杂家"。  相似文献   

20.
文章论述了姜夔词作清空的风格特征 ,认为其特征主要表现在意清境空 ,节奏跌宕流转 ,语感质朴玲珑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