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岱舆对“太极”的看法有三:一是认为,真主乃“太极”之主;二是认为,“太极”生有形天地万物;三是认为,“太极”与“人极”具有相通性.王岱舆的太极观是他融合伊斯兰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他的这种融合也体现了回族穆斯林的文化认同,即从宇宙观或世界观的方面看体现了回族对伊斯兰文化的固有认同.从其所运用的概念范畴等看,体现了回族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学的认同.  相似文献   

2.
陆九渊哲学想思就总体言,应归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一)是太极,而不是心为万物的本源。陆九渊肯是“太极”为万物的始祖,是世界万千现象的终极原因。他借用《周易》太极说,指明“太极”历经阴、阳五行的衍变,最终变出一个色彩班烂的物质世界,而阴阳、五行、万物一本於“太极”。“二气五行,化生万物,五殊二实,二本则一。曰一、曰中,即太极也”(《与朱元晦书》《陆九渊集》,卷二)。  相似文献   

3.
王夫之不仅继承了中国朴素唯物主义的传统,而且还在多方面向辩证唯物主义迈出了探索性的一步。其中之一,就是他对“气”这一哲学范畴的新规定。王夫之和以往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一样,把“气”看成世界的本源。认为“气”无处不有,无时不在,而动、静则是“气”的本质属性。他说:“太极之在两间,无初无终而不可间也,无彼无此而不可破也,自大至细而象皆其象,自一至万而数皆其数,故空不流而实不窒,灵不私而顽不遗,亦静不先而动不后也。”(《周易外传》卷五《系辞上传》第九章)“太极”,就是阴阳  相似文献   

4.
“太极”是中国古代易学史和哲学史上一个有着核心地位的重要范畴。先秦时期的“太极”当是空间义,而汉唐时期诠释“太极”的主流观念是物质构成与宇宙演化意义上的“元气”论。到了宋代,对“太极”的诠释有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即由具体的“气”转变为从形而上的义理和本体上来对其予以诠释。太极“元气”论,逐渐被太极“性”论、“理”论等扬弃甚至消解。在这个过程中,湖湘学派的代表人物张栻的观点很有代表性,他不但消解了太极“元气”论,而且将其转化为太极“性”论,对朱熹的太极“理”论有重要启示意义,对中国古代哲学的形上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人们通常将梁漱溟归于文化保守主义,但他不同于一般的保守主义。梁漱溟不仅拒绝国粹派维护旧有文化的努力,而且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自己的独特体认,他在审慎地探讨东西方文化得失及根源的基础上,主张排斥印度文化意欲向后的路向,对西方文化“全盘承受”,“根本改造”,批评地重新发扬光大中国文化。他认为,中国文化因其“文化早熟”、“理性早启”而未能成就它应该成就的东西,按此意欲持中路向自然独立发展,不可能产生科学、民主和资本主义。梁漱溟文化思想中包含着诸多矛盾和缺陷,如他最终把孔子儒学当作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兴旺发达的灵丹妙药,但是他“注重传统文化,顺应时代潮流”的精神和努力是令人钦佩的,有助于今天的文化和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6.
《周易》与中国文论的诗性之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易有太极,始生两仪。幽赞神明之易象及元气浑一之太极,既为人文之元,也是中国文化的诗性之源。因此只有回到《周易》,才能真正寻到中国诗性文论的文化之根。诗性文论与《周易》的血脉相承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诗性文论的本体之“道”,源于易之“太极”的自然本元性和原始混沌性;二是诗性文论的思维之“方”,源于易由两仪、四象而太极的整体、直觉和象征性体认;三是诗性文论的言说之“法”,源于易说太极的诗画相谐、言象互济。  相似文献   

7.
蔡清是明代中期著名的理学家、易学家。太极观是其最有特色的思想。太极是蔡清理论的最高本体,蔡清认为太极应该是阴阳对待流行整全之理,一方面用“无有个极”来描述太极的本体性、超越性和形上性,另一方面用“莫大之极”来描述太极的全体性、普遍性和绝对性。太极是阴阳二气之本体,可以兼有阴阳而为全体。而阴阳作为形而下的气,并不完全等同于太极,只是内含有太极之理,是太极之理在事事物物上的展现。在构造自己太极观的同时,蔡清也对朱熹理先气后、太极不能动静的思想进行了折中修正。  相似文献   

8.
"仁者"的自得与落拓--论孙犁创作的两个世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犁的文学创作体现着作者复杂而深刻的文化世界———“仁者”的世界。他的家庭出身、生活和文化经历等 ,造就了他的文化品格 ,也深刻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他在“文革”前的创作是处于“仁者”的常态 ,在创作题材的选择和处理上 ,在艺术风格、审美特色上 ,都体现出这一文化特征。“文革”对孙犁的生活和创作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使他的“仁者”特征呈现出变异和扭曲 ,并有所缺失 ,但核心始终未变。孙犁创作的两个世界 ,折射出时代政治文化的嬗变轨迹。  相似文献   

9.
王振复 《学术月刊》2024,(1):141-154
中国美学具有独特的范畴体系。作为中国文化所特有且与审美相联系的一种知识结构,它是一个动态四维的逻辑网络。此即:一个逻辑原点:无极;二重哲学本体:绝对之无的本在性无极,与相对之无的次在性太极的对应结合,以无极为“一级本体”、太极为“二级本体”;三大人文支柱:历史哲学意义的“道”、文化意义的“气”与审美现象意义的“象”的三者相和;四为基层建构:由“道、气、象”三者构成其各自所统摄的范畴群落及其相融。中国美学范畴体系,具有有序而深邃的思性诗性化、诗性思性化的人文特点,渗溶着中华文化所特具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10.
袁传志 《理论界》2022,(8):38-45
“太极”和“诚”是周敦颐哲学的两个核心概念,而周敦颐对这两个概念的论述却存在复杂性。总的来看,“太极”和“诚”之间的关系具有多层维度,二者之间既有统一性又存在差异性。分别来看,“太极”既具有宇宙生成本原的意义,又具有万物本体的特征。而“诚”作为本体既生成于作为宇宙本原的“太极”,又挺立为与人相关的道德与价值本体。从本体的角度来看,“太极”是本然世界的“万物”之本体,“诚”是意义世界的“万事”之本体。此两种进路之间的统一和区分,体现了周敦颐哲学从宇宙论中开出本体论的开创性,这亦是周敦颐“太极”“诚”思想被确立为理学开山的理论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1.
<正> “无极”一词不见于儒家经典,它出自《老子》和《庄子》。宋儒周敦颐在其《太极图说》中讲“无极而太极”和“太极本无极也”。由于他用语简略含混,这两句话既可理解为:在太极之上还有“无极”(即所谓“自无极而为太极”),太极源本于、植根于无极;也可理解为:太极的特性是(“本来是”)无极,如朱熹说的,太极是无形  相似文献   

12.
视觉文化在二十世纪末成为学术界的热门话题,引起了多学科领域学者的关注.W.J.T.米歇尔是视觉文化研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视觉文化应当“去学科化”或成为解构学科的行动,他因最早提出“图像转向”而闻名世界,认为这种转向正在人文学科及公共领域内发生,是继语言学转向后的方法论转向,并将其图像理论应用于“展示观看”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3.
袁忠 《船山学刊》1995,(2):91-101
有关梁启超的文化学说的研究,较多集中于他的文化史、中西文化细致比较层面,这方面他的贡献无疑是重大的,有许多甚至是拓荒的工作,但我们也不能忽视他对人类文化的总体性把握,对文化现象的形上思考。考察其文化哲学将有助于认识他的生活历程、学术思想乃至政治倾向。 “流质易变”(康有为语),“首鼠两端”(革命党人语),“务广而荒”,“太无成见”(自语),这就是梁启超的规定性,考其一生,政治思想一改再改,政坛活动翻云覆雨,著作繁杂且存抵牾。  相似文献   

14.
对孔子教育思想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他在教育方面的表现尤为成功和卓越,他的“有教无类”、“诲人不倦”、“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至今还闪耀着睿智的光辉。通过研究孔子的教育思想,剖析这位伟大教育家的言行,找到其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以及他对世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朱汉民 《湖南社会科学》2009,(5):I0001-I0001
一千年前,周敦颐因对道的强烈渴望而“推本太极”,并作《太极图说》,从而为新千年的中国文化思想建构了一个“推本太极”的道学体系;一百年前郭嵩焘、谭嗣同因发现了天地的剧变,意识到“天变道亦变”的道理,而致力于新道论的建构,谭嗣同《仁学》为新世纪中国建构了一个合中西、融古今、贯科学与人文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6.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精神家园,是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源泉。中华民族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霜雪雨而历久弥新,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根本原因在于中华民族拥有强大的文化基因。而中国“前轴心时代”和“轴心时代”的先秦元典为中华文明的进步与繁荣提供了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合一衍万”的先天象数学、天地万物“本一气”、“一阴一阳之谓道”三个方面论述了邵雍的象数学实际上是宇宙生成论的观点,并阐发了邵雍的“太极”的内容为“恍惚阴阳”,是物质气,而不是通说的“虚无的太极”或“主体精神”,天地万物本源于物质气;揭示了邵雍在卦象中的“一阴一阳”和天地人物之道体现的“一阴一阳”中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相似文献   

18.
李白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灿烂星河里一颗最为光彩夺目的星辰,而“气”是打开其诗歌炫彩世界的一把金钥匙.李白诗歌体气充盈,大气包举,浩然之气贯长虹,自由之气震华岳,狂放之气冲牛斗,孤独之气惊风雨.他诗歌的独特之“气”神光刺目,让人不可逼视,也给他的诗歌带来了惊人的气韵之美.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球化、现代化、市场化、信息化的到来,在传统文化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共有精神家园受到了严峻挑战.当代中国人精神家园的守护,关键是要呵护文化建设的本土化.当前,中国文化建设的本土化存在着缺失的焦虑与危机,这与含糊理解文化本土化内涵、难以肃清“复古”和“西化”两种极端思维、难以摆脱文化“背反心理”以及盲目提出与“世界接轨”的想法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必须立足本土语境,在文化自觉中守护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保持适中的张力,在文化交流中提升文化免疫力,在文化创新中提升文化竞争力,在文化自信中树立文化价值典范.这些实践路径既是呵护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本土化,也是守护当代中国人精神家园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的农业思想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他的“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思想、“粮食是基础的基础”的思想、“农民物质利益”的思想,就是他在吸取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养料的基础上,不断地去粗取精、继承超越而发展起来的,使毛泽东的农业思想既具有浓厚的民族性,又具有坚实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