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陶行知全集》第十一卷上,登载了陶行知先生1920年3月21日写给“日昌先生”的一封信,这是陶先生致“日昌先生”的第二封信。同时还附了“日昌先生”先后致陶行知的三封信,信末署名均为“乡教弟柯”。柯即柯临久,亦即“日昌先生”,那么,他为什么自称为“乡教”呢?  相似文献   

2.
弘扬周敦颐“诚”的做人治学的宝贵精神李邦国周敦颐(1017一1073)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和文学家,博学多才。他一生只作过州县小吏,晚年在庐山北麓建“濂溪书院”,讲《易》其中,并终老于此,人号“濂溪先生”,可说得上是一位民间学者。但其人风学...  相似文献   

3.
白鹿学规蓝田乡约指南宋反动理学家朱熹制订的《白鹿洞书院教条》。白鹿洞原址在江西庐山五老峰下,相传唐朝李渤曾在此隐居,后来改建为学館。南宋时,孔老二的忠实信徒朱熹曾在这里讲学,史称白鹿洞书院。朱熹在白鹿洞书院讲学时,亲自订了一套反动学规,规定了学生“修身”“处世”“接物”等必须遵守封建教条,为反动统治阶级培植忠实奴才和帮凶。蓝田,地名,即今陝西省蓝田县。乡约,同乡人共同遵守的规约。据《宋史·  相似文献   

4.
潘懋元先生是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奠基人.他深知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对于完善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意义,对民办高等教育发展问题进行了前瞻性的思考,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笔者从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必然性、性质、人才现、立法、评估指标体系及经费等层面对潘懋元先生的民办高等教育思想进行梳理,其教育思想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对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调研了江西部分书院遗址的现状,发现有独立存在、坐落于村落、坐落于学校等几种情况,大多破败凋零.江西书院遗址有特殊文化价值:儒学教育的“道场”,尚学敦教的园地,教育传承的见证,古代教育和革命教育结合的基地,有着自然与人文融合的独特景观.本文认为要从杜绝拆毁破坏,依托学校保护,建设地方文化中心,探索改造新农村的新路径,开设传统文化讲堂,进行特色旅游等方面对书院遗址进行保护利用,为发展和繁荣文化服务.  相似文献   

6.
桂岩书院是江西书院史上第一所具有教育功能的私家书院.它始建于唐代,历宋元至明,屡次在高安境内华林山南麓兴复,为家族及地方培养了大批科举人才,开启了一方崇学重教的传统,在中国书院史的开篇之章占有重要一页.  相似文献   

7.
书院在我国教育史上是别具一格的学校。它多半由私人或地方自筹经费,以德高望重的学者为“山长”、“洞主”,自定学规,在教学上注重自学,注重“穷理”,以学“为人”为主旨,讲求修身、处事、接物。书院也是当时著名学者会萃之地。一些著名学者,曾以书院为收藏图书,著书立说,聚徒讲学,宣传学术主张之所。如果主持书院的学者属于某一学派,这个书院也常成为这学派的活动基地。有的书院也议论朝政。它在我国学术  相似文献   

8.
熊希龄一生创办过数以百计的学校,对教育进行过许多改革,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尤其是他的一些教育主张,内容丰富,识高意新。去虚求实破旧立新甲午中日战后,民族危机迫在眉睫。中国踊现出了一批维新变革志士,力图改革清朝政治,以“救亡图存”、“变法自强”为己任。而“图存”、“自强”的首要任务是“兴学”、“育才”,故改革科举制、改革旧式书院教育、设立新式学堂,便成为一种新时势和新潮流。熊希龄顺应新潮,于1897年10月创办湖南时务学堂,大胆提出了改革旧式书院教育的主张,其目标在于改革旧式书院偏狭的“举业”教…  相似文献   

9.
一、弘阳教创始人辨析 弘阳教创立于明万历年间。关于其创始人,学术界有两种不同意见。喻松青先生认为:“弘阳教(或红阳教),万历年间河北永年韩太湖所创。”濮文起先生也认为“红阳教的创立者为明直隶永年曲周人韩太湖。?另一种意见认为弘阳教“由‘飘高倡教’,飘高即山西省洪洞人高阳。”这两种意见孰是孰非呢?笔者认为弘阳教创始人应为明代北直隶广平府曲周县第二疃人韩太湖,试辨析之。  相似文献   

10.
今年5月11日至13日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举行了钱穆(宾四)先生百龄纪念学术研讨会。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台、港和中国大陆的42位学者参加了会议。其中有台湾“中央研究院”的四位院士许倬云、余英时、严耕望和金耀基,有钱先生任教北大时的老学生何兹全、柳存仁,西南联大时的老学生李埏,江大时的老学生刘家和,新亚书院的老学生孙国栋、逯耀东等。钱师母胡美琦及钱先生的男女公子钱行、钱逊、钱易也参加了会议。会议高度评价了钱先生一生的学术成就和创建新亚书院的贡献,并就钱先生的史学、经学、子学、儒学和教育思想展开了讨论。在最后的晚宴上,钱师母向与会学者赠送了“钱穆诞生百年纪念邮票”。  相似文献   

11.
编者按:浙江树人大学副校长徐绪卿同志的论著--<新时期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7月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共分四个篇章,计38万字.第一篇:"十一五"期间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对策;第二篇:民办高等教育研究;第三篇:民办高等学校发展研究;第四篇:民办高等教育个案研究.该书由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创始人、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潘懋元先生作序,他认为:该书反映了浙江树人大学2000年以来快速发展的轨迹,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它的出版发行,既有现实意义,也有较好的历史观照价值.为使读者更好地了解该书的特色和亮点,本刊特别刊出方集理先生为<新时期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一书撰写的书评,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问津书院因孔子“使子路问津”于此而得名,吸引诸多学者赴此拜访、祭奠、兴修书院.书院始建于宋末元初,存在七百多年,在明代中后期发展为著名的书院.书院的修建与发展,和地方士绅的支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士绅们活跃于地方社会,积极参与地方文化建设,推动了当地教育发展,教化地方子民,并确立地方文化秩序.  相似文献   

13.
元代书院考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元代书院考遗王风雷综观元史研究和中国教育史研究,对元代书院的考察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人们对元代书院的认识,仍缺乏一定的深度。例如,张正藩先生在其《中国书院制度考略》一书中,泛泛地谈了元代书院的一些情况,未进行深入展开;王颐先生对元代的书院进行...  相似文献   

14.
广东新会书院,位于江门市新会区,“新会书院”四字为广州光孝寺原主持铁禅和尚题写.书院的前身是明代新会县衙所在地.民国初年,袁世凯为筹集军费,要求各地变卖公产,当时的新会县知事蔡国英便以县衙破旧为藉口公开变卖.开平余姓大族遂欲竞投此地,新会社会明达得知后即动员本地乡民筹款、说情,决心不让外县人占了便宜,最终投得这块宝地,并决定兴建书院,为新会培养人才,惠及各乡子孙.书院1918年动工,1927年落成,因由各个氏族出资合建,故初名“阖邑书院”,院内曾供奉全县94个姓氏3721个神位,故期间又称之为“百姓祠”.  相似文献   

15.
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官僚人事制度.在以中正定品、吏部选官为特点的这项制度中,中正根据乡论、清议对官僚候选人所下的品第亦即“乡品”是极为重要的环节.然而,学术界对“乡品”有着不同的称谓,如“人品”、“资品”、“中正品”等.对各类称谓所使用的史料进行的探讨,得出如下结论:首先,现有史料不足以支持“人品”、“资品”、“中正品”对中正品第的内容和性质.其次,此三者具有明显的共性,即意在否认或者减低地方社会舆论亦即“乡论”在中正品第中的作用.是重视地方社会还是重视王朝在九品官人法中的作用,这种思路上的不同是“乡品”与上述概念之间形成分歧的根本原因.其三,南朝时期乡里社会的舆论依然在发挥作用.当乡论、清议对“乡品”这一贵族仕宦的最基本要素产生影响时,自上而下的皇权也就无法彻底贯彻.贵族一方面依附于王朝,一方面又超越了王朝或皇权,这正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社会的特质所在.  相似文献   

16.
白鹿洞书院志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白鹿洞书院的历史有多种记载,其中书院志的编撰是一种重要形式。它不仅有利于保存历史材料,总结历史经验,而且为书院生徒提供了重要教材,因此修志工作受到历代主持者的重视。纵观历代修志情况,自弘治七年(1494)洞志第一次刻印以后,有正德、嘉靖、万历、天启各一次、康熙二次,前后六次重新修志活动,从而形成了七种白鹿洞书院志。此外还有众多的增补本、重刻本、递修本。远远超出了《白鹿洞书院古志五种》(中华书局1995年版)主编者朱瑞熙先生所讲的“十一种版本”。准确地说,初修、重修的主要版本有七种,在它们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南人”辨     
屈原《思美人》有“观南人之变态”一句。王逸、朱熹将其中的“南人”,释为“楚”或“楚国”,姜亮夫先生《屈原赋校注》驳它说:“楚与郢都,皆屈子宗邦,岂得斥为南人”?驳得甚为有理。王夫之、蒋骥将“南人”解为“郢中”的“党人”。姜先生没有驳它,近年出版的聂石樵先生《楚辞新注》还采用了此说。其亦属误解。案屈原之诗,凡指郢中之群小,自有其习惯  相似文献   

18.
地方学校自唐代创立以来,到了明代已发展得十分完备。明代的地方学校种类繁多,有府、州、县儒学,有社学,有义学、乡学,有书院等。明代地方学校的广泛设立为明中央政府培养人才、选拔官吏,巩固中央政权、教化人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晏阳初以“四教三式”为核心的乡建思想具有的科学性与民主性既是其乡建思想的宗旨,也是其手段、方法与目的。其科学性主要表现为乡建思想内容的科学性、乡建方法的科学性、科学的实践观与提倡“科学简单化”,其民主性主要体现为民主是乡建思想的重要宗旨以及他提出的“第五自由”与强调“民治”的重要性等方面。科学性与民主性是晏阳初乡建思想能从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李白为什么自号“青莲居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白有“谪仙人”、“酒仙翁”、“青莲居士”三个别号,就中以“青莲居士”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后人常称李白为“李青莲”。 李白为什么自号青莲居士呢?明人陈继儒《眉公秘笈》云:李白“生于彰明之青莲乡,故号青莲。”把青莲居士和青莲乡挂起钩来,持此说者颇多,例如,《辞海》“青莲乡”条云:“唐时属绵州昌明县,即今四川江油县南青莲场。诗人李白幼时随父自碎叶迁居于此,故自号青莲居士,人称李青莲或青莲学士。”游国恩先生等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二册云:李白“诞生于中亚碎叶,五岁时随父迁居四川彰明县的青莲乡,因自号青莲居士。”我认为,这种说法缺乏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