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感觉结构”是英国新左派理论家雷蒙·威廉斯文化唯物主义理论中的一个关键概念.该概念是对“个体-社会”二元对立所带来的现代性问题的一种理论回应,但也同样体现出它自身作为一个现代性框架之下的解决方案的固有困难.换言之,威廉斯试图用感觉结构来回答启蒙叙事的一个核心问题:人何以自由以及基于其上的人之交流何以可能?然而,现代性的叙事使他无法真正摆脱“个体-社会”视野.从而,感觉结构力图建立的共同体只能是威廉斯的一种调解性的理想构型.  相似文献   

2.
哈耶克方法论个人主义的基本内涵及其认知经验基础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古典主流经济学的"方法论原子主义"与哈耶克的"方法论个人主义"有根本区别.哈耶克方法论个人主义是一种以个体"互动-关系"为基本内涵的方法论个人主义,并在其经济学思想中有体现.基于哈耶克的《感觉的秩序》,阐明哈耶克方法论个人主义的微观经验基础来源以及被后续经验学科证实的相关观点,总结哈耶克方法论个人主义及其认知(心智)理论与当代经济学关于个体心智和行为调整的各种跨学科研究之间可能需要深入探讨的几方面问题,以进一步廓清国内学界在该问题上仍可能存在的模糊认识,补充对《感觉的秩序》的相关研究,有利于国内经济学跨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3.
该研究对20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获得如下两个结论:感觉寻求及压力应对人格的某些因素在性别、学历、是否独生子女、生源地上存在显著差异;感觉寻求这一人格特质与个体的压力应对人格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个体满足自身刺激需要的不同模式对个体的压力应对有着截然不同的影响,倾向于进行冒险活动的个体,在压力应对方面存在优势;而通过违反社会规范甚至违法等方式来满足刺激需要的个体,在压力应对方面表现不佳.  相似文献   

4.
采用中国数据,就健康冲击、“能力”投资及其与贫困脆弱性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1)健康冲击会影响个体在消费与能力投资之间的资源配置决策,当个体受到财富约束、面临冲击致使收入下降时,个体会偏重当期消费,能力投资不足;(2)个体层次的健康冲击对个体或家户的劳动所得产生负向影响,对于低收入者,这种影响则更为严重,而在面对社区层次的冲击时,非劳动所得与劳动所得都将显著下降;(3)负的健康冲击会导致个人生产性支出与健康投资下降,这主要是因为负的冲击严重影响个体财富约束使得个体只能偏重当期消费,贫困和低收入人群一旦遇到负的健康冲击,很可能落入贫困陷阱.本文主张采取公共政策以促使个体能够向“能力”投资分配更多的资源,减除贫困脆弱性.  相似文献   

5.
个体和集体的关系问题是一切伦理价值观的基本问题.人类在处理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上一直存在着两种对立的本位或路向:东方路向--以集体为本位来处理个体与集体的关系,推崇集体主义;西方路向--以个人为本位来处理个体与集体的关系,奉行个人主义.它们不可能趋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和谐应当成为处理个体与集体关系的第三种路向.从哲学、政治文化、经济、历史发展、社会现实等视角看,和谐本位具有合理性和必然性.  相似文献   

6.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前后,先锋小说的叙事迁徙进入新历史话语场域,叙述"历史"崇高客体祛魅之后的个体感觉体验的个人史迷踪,偶然、反讽的个体微观表述遭遇甚至消解革命、历史、战争等宏大进程的命定劫运.考察格非的民国叙事的新历史小说,多面的历史敞开感觉、记忆与相互辐射交应的话语通道,书写的探险拓展了纸上王国的边界.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利益和审美的角度论述了诗歌由个体承担的理论前提.文章认为,由个体承担的诗歌自觉疏离群体代言诗,有效克服认同谬误,追求写作的独立自足性,从而为诗歌艺术在审美领域的探索提供了更大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就所关注的问题而言,<生化人宣言>在不少方面都似乎是未卜先知,预示出了很多问题.但是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特别是互联网、万维网以及一大批网络化信息设置的出现,个体的人或生化人已不再是适宜的分析单位,生化人也不再是让人充满热情的隐喻.在生化人停滞不前的地方,认知域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9.
数字化时代,技术化感知造成了个体感性的贫乏与感觉异化,个体感觉方式依托虚拟的数字界面,身体降格为神经生理层面的数字机器,感知、经验以及理解现实生活的能力逐渐弱化。感觉能力的弱化伴随着经验的均质化倾向,个体也因此隐秘地沦为技术治理的对象。当代美学需要越过哲学美学坚硬的理论话语,重返感性现场,把“感觉与意义”从抽象的形而上学禁锢中解放出来,研究感知及其意义以及在此基础上情感的生成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10.
感觉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现象.感觉虽有客观根源,但感觉与客体没有一致性,这是感觉与认识的一大区别.现代物理学中的观测结果与经典物理学中的观测结果一样,都是试验者即主体与被观测对象即客体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感觉现象,当然有客观根源,绝不是主体自生之物.因而现代物理学没有也不可能否定唯物主义认识论.  相似文献   

11.
作为当代批判理论的代表性作家,阿甘本以"装置"思考生命权力对个体感觉方式的钝化问题,推动了当代批判理论经由生命政治、感觉政治转向审美政治,感觉及其意义的社会发生机制是审美政治的深层逻辑.阿甘本以贴近生活形式的潜在性感知推动当代批判理论的审美政治转向,审美政治逐渐融入日常生活的经验语境,赋予审美参与并改写社会实践的现实介入性.当代批判理论下沉于生命基底之处的感觉方式,其审美介入性在权力治理等议题上具有激进的理论锋芒.  相似文献   

12.
不能不感到沮丧,似乎只有在个体的生命消灭之后,个体的价值和意义才可能在“类”的面前得以确立并认可;换句话说,个人的选择与自由思考以及独创精神才可能被赋予价值和意义。似乎王小波在生前并非是独一无二的,只有在他死了之后才能被追认为独一无二。王小波的非凡才情与独一无二自然表现在生前,我几乎能够想像生前的王小波那孤独无依的苦痛灵魂在繁华无比的都市街头无处安栖的情形。假如我哭王小波哭的绝对就是这种苦痛情形。但是我不哭,我要笑,我为王小波的小说笑,为了王小波的小说的“有趣”,为了中国终于有了王小波这样的小说…  相似文献   

13.
唐萍 《家庭科技》2021,(8):60-61
脑卒中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 缺乏价值感.脑卒中患者大多存在神经功能缺损的情况,可能出现运动障碍、语言功能障碍、肢体瘫痪等表现.这些患者可能会有无能的感觉,进而出现悲观自卑的情绪.例如,存在言语障碍的患者无法与人正常交流,会感到烦躁、孤独、悲观;存在感觉障碍的患者,由于自己感觉异常,也会发生忧郁、烦躁的情绪.这些人会从心理上拒绝和亲朋好友接触,担心被人笑话,对生活逐渐失去信心.由于自身缺乏价值感,不知道自己活着的意义,因此有些患者还会出现自杀的倾向或行为.  相似文献   

14.
潘华琴 《人文杂志》2007,(3):105-111
文学言语的私有性特征是架构文学与个体生命之关联的桥梁。论文通过在文艺学领域内对维特根斯坦关于私人语言不可能性论证的推演分析指出,个体生命在突破语言规则、习俗、惯例等束缚之后才能实现私人感觉的有效表达,即私人感觉的个人化表达。文学言语是私人感觉个人化表达的范例。这也正是文学言语私有性的实质所在。  相似文献   

15.
我栖居北京已多年,尽管早就拥有所谓含金量颇高的“北京户口”,尽管可能没有经历不少外地人闯荡京城遭逢到的艰辛和坎坷,但我和大多数漂泊于京城的“外省人”一样,在这座城市似乎依然难觅“诗意地栖居”的感觉。对我个人而言,北京的魅力主要就是她得天独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郁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社会学与伦理学相结合的角度,基于个体存在价值合理性基础层面,研究社会角色化问题。本文认为个体角色化过程,一方面是个体社会化、从社会获得其存在合理性基础的过程;另一方面,其又隐藏着个体对存在本真意义认识缺如、个性缺失之可能,应对个体社会角色化持理性的态度。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由三个方面讨论与治学有关的问题,即思想、材料、文体,大致对应于桐城派所谓的义理、考据、词章.文章认为思维能力、认识能力作为"能力"更有基础性,"问题意识",系于理论视野与"理论能力".文献的钩稽与整理应力求取精用宏,陈寅恪所提倡的以"新材料"研求"新问题",黄侃所强调的"发明",是材料阐释与运用中应当追求的境界.本文还认为,对材料的感觉往往正系于文字感觉.衡度一项具体的研究成果,文体或许不具有重要性,而对于学者的养成,文字能力却可能有关键意义.在一个文学研究者,文字感觉与文字训练,决定了能否真正进入文学,以及在文学研究中所能抵达的边界.  相似文献   

18.
岳谦厚  田明 《天府新论》2009,(1):134-137
近代邮政在中国建立及其发展是以一种悖论形式完成的,邮政网络的拓展使社会交往变得更丰富更频繁,进而深刻改变着私人领域的交往方式,而公共领域亦借此得以张扬.但正如硬币之两面,在完成交往形式转化之时,社会书信等载体的交往又不得不赖于第三者即邮政系统,而国家对之控制力的日益强化则又使个体私密发生随时随地被暴露之可能.这种多重的邮政悖论折射出国家与社会或国家与个体间的繁杂关系.  相似文献   

19.
历史主义者通常认为,历史处理个体而科学关注普遍事物.但在今天,很少有哲学家会赞同历史主义者在历史与科学之间划出的界线.公认的批评是,只有诉诸普遍事物,才能表达关于个体的知识.本文尝试通过对个体概念的分析来复原历史主义者的论点,这一分析较之传统的历史主义者在论述历史书写的性质时所给出的分析更接近原义也更为准确.在本文中,莱布尼茨的实体或单子概念被证明是十分有用的.  相似文献   

20.
德育对每一个个体来说,除道德完善的功能以外,还具一种享用的功能.德育享用性的前提是德育要具美感,德育主体感觉其优美愉悦德育才可亲可爱.德育美学增强德育可享用性,德育可享用增强德育的吸引力和效度.笔者从事大学德育教学近20年,以德育美学实践印证了德育的个体享用功能事实与价值所在,而且认为如果从德育个体享用功能出发来设计德育教学更符合德育的原貌,符合人性的追求,其效度很理想,非常受学生欢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