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科举制度诞生于隋朝,至唐代体制逐渐完备。从此,文人与科举之间就产生了“剪不断、理还乱”的情丝。唐传奇作品多取材现实生活,涉及爱情、历史、政治、豪侠、梦幻诸方面,全方位地展现了唐代的社会生活。本文拟通过唐传奇作品来探讨唐代科举制度影响下的文人心态。  相似文献   

2.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强大王朝,其文人、士大夫风气,亦为历代文人所称道。其实,唐代士风并非都是盛唐气象,亦有其阶段性变迁的特点。大致而论,盛唐前,士风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盛衰转折期,则以低沉、悲凉心态为主;中唐一度崛起,士风回升,无条国势已去;晚唐士风则以矛盾、颓废心态为主调,哀婉地吟唱着唐王朝的挽歌。任何王朝,其士风转变与国势变迁互为因果,士风既是国势强弱的“晴雨表”,又是王朝兴衰的“催化剂”。唐亦然。  相似文献   

3.
黄滔是唐末闽籍文士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家,其人生经历与生活心态亦可为其时闽地文人的缩影。以黄滔24年科举生活中及稍后所创作的诗文为例,对其读书与科举心态加以研究,可以管中窥豹,探究唐末一代闽籍士人之风貌。  相似文献   

4.
唐五代小说中的“马嵬情结”是指马嵬事变发生后至五代期间的小说作者对唐明皇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生前死后的爱情生活经历、结局的强烈而持久的关注,以及在小说行文中对李杨故事的评判。“马嵬情结”在唐五代小说中有多种表现形态,其中所反映出来的对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态度是复杂矛盾的,体现了唐五代文人士子的怀旧心态、矛盾心态、好奇心态及世俗化的审美倾向。  相似文献   

5.
从二苏题画诗看元祐文人心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文人题画诗于北宋元时期创作颇盛。以二苏为文学宗主的元文人在对艺术的审美体验中表现出强烈的“自寓”倾向 ,反映出在党争的时代背景下 ,元文人对个体精神自由的追求和党争前途的担忧 ,而这一点正是元文人在进行题画诗创作时的主要心态。  相似文献   

6.
清中叶通俗小说对女性的关注,一方面是明清之际思想解放思潮的反映,另一方面是文人精神世界的外在呈现。文人小说对情爱的重视往往与文人所渴求的知遇之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与此相伴的对名利的淡薄,反映了清中叶文人所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以及面对如此现实的无夸和自我排遣心态。所有这些又与通俗小说的文人化自我表现相关。这些小说对情感与欲望的界定也具有鲜明的文人特色。对情与欲的分辨,既是哲学思想的反映,也体现了文人的矛盾心态。  相似文献   

7.
文人心态研究是集行为方式与价值观念、理性认识与感性体验、现实生活与精神创造等多种要素为一体的一种综合性研究。唐代文人的思维方式富于诗性特征 ,其心态独具风采 ,但迄今没有受到足够的关注 ;唐代与我们这个时代在文化发展上有不少相似之处。研究唐代文人心态 ,对我们深入理解当时的文化奇迹和正确把握今天的文化重建 ,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电视采访必须注意采访过程中的心态视角,而采访者仰视、平视、俯视三种心态在观察事物中位置,是采访者正常、平稳积极状态下的采访过程。“仰视”心态,体现采访者谦虚好学、锲而不舍的精神,是采访者的基础和根本;“平视”心态,尊重人格、平等待人、真诚地广交朋友,既不妄自菲薄  相似文献   

9.
北齐汉族文人始终处于鲜卑皇族和武人的压迫之下,高氏政权排斥汉族文化,轻侮汉族文人,造成北齐汉族文人与皇族的疏离心态和文化本位的失落;而战争的频繁、政局的混乱、统治者的暴虐,又造成北齐汉族文人惧讥畏祸、止足全身的忧惧心态。  相似文献   

10.
以宋濂的人生起落为主线,从人生期待与角色扮演两个角度,可探讨其仕明前后的心态变化。儒者身份和济世情怀是宋濂弃元仕明的主要原因。明初,宋濂因政治影响而逐渐丧失儒者身份,沦为“文人”角色。这种不以文人自期而终归文人的心态变化,造成了宋濂文章由沉雄尚气到中正典雅的演变。由此,可以进一步探讨宋濂文学思想的形成以及元明之际文化思潮的变动。  相似文献   

11.
运用萨特的"自欺"理论,分析了中国文人对死亡从认识走向认同,从"自欺"走向直面的过程,同时批驳了关于古典文人死亡意识的两种错误观点,进而从正反两个方面揭示了现代死亡意识的建立对于新文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山东柳子戏传统剧目为中国近、现代文艺画廊增添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有些甚至是文艺史上从未出现过的女性形象。对比传统文艺史家所认为的中国女性现代意识与女权意识从“五四”开始的观点,柳子戏因其传统剧目中的女性典型形象为开拓生存空间与展露性别意识做出的努力而成为中国传统戏曲的特例,站在了中国文艺现代转型的前列。  相似文献   

13.
武举制度从唐代就开始设立,历经各个朝代的更迭,其武术理念对清代武术发展有很大影响.文章从武德,武术哲理化派别以及和气功相交融方面做出一定的阐述,旨在了解清代武术发展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淮河流域尚武之风源远流长,武风兴盛延续至今.近百年淮河流域武学兴盛、武林英才不断涌现,武术组织不断健全,武术活动增加,武术竞赛形式多样.淮河流域的尚武风气并未消减.然而近百年的发展表明,传统武术日益冷落,武术文化传承被冷落,武学发展起伏变化.从传承发展地域文化的角度看,淮河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创新,不能丢掉其尚武文化这一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韩国的跆拳道运动在中国迅速市场化发展,其成功的经验有:明确的宣传定位、文化象征定位、传承主体的定位、运动功能定位、需求定位等;集中管理、连锁培训、自主经营的良好的经济运作模式也是其成功的条件。中国武术市场化运作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在其市场化进程中呈现弱化趋势,借鉴跆拳道的成功经验,寻找中国武术市场化发展的出路,为中国武术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武侠小说为何走俏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武侠小说走俏市场是一个毋容置辩的事实。其原因不应仅仅从时代的经济、思想、政治和文化等各种外部因素中去寻找,而应着重从武侠小说自身所蕴含的武侠精神、人生思想和艺术审美价值来探讨。作者着重就武侠小说中的武侠精神和人生思想作了初步的阐述,见解新颖,富有思想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7.
清朝末年,清政府深受内忧外患。地方督抚的权力开始膨胀,打破了清初的绝对皇帝权威,他们开始对旧有的武举制度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武举的存废问题上与清朝中央势力展开三个阶段的争夺:其一,督抚上奏,谨慎处理;其二,危机重重,有效采纳;其三,困境革新,废除武举。最终,清政府在地方督抚的强烈要求下废除了武举制度。  相似文献   

18.
普通高校武术教育、教学的现状与改革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我国普通高校武术教育现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革的应对策略:制定完整的高校武术教育发展战略,建立完善的武术教师在职培训机制,武术教育与终身体育相结合,建立各种武术协会和武术俱乐部。  相似文献   

19.
回族武术是我国传统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文化底蕴。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有3项少数民族武术,其主体内容均与回族有关。回族武术的形成有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留存状态和发展现状在其漫长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多元的文化系统。  相似文献   

20.
女性意识与妇女成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女性意识是妇女成材的内在动力.文章重点分析考察了三种主要女性意识与妇女成材的关系一、女性的主体意识即女性作为主体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的自觉意识.它是激发妇女追求独立、自主,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的内在动机;二、女性的自我意识,即女性的自身认识,是女性对自身存在的特殊性的探秘,它观察到的不再是男性眼中的女性,而是女性眼中的自己.它既是女性对男性经验的一种积极有效的否定,也是女性的一种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三、女性的平等意识,即女性对现实生活中从属地位和一切歧视现象与行为的意识敏感性,以及对女性应该享受和男性同等的权利与地位的确切认知.其中,主体意识是妇女成材的关键;自我意识是妇女成材的前提;平等意识是妇女成材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