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闫艳 《唐都学刊》2012,28(6):110-113
走绿色发展之路是当前世界各国的共同任务。2011年3月,我国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确立了"十二五"期间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导向。"绿色发展"被明确写入国家发展规划并独立成篇,表明我国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心。为了更加  相似文献   

2.
《社科纵横》2016,(1):1-4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五大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我国在"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着力点,对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同志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作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在他的带领下,我党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一化三改"的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他将"建立"和"建成"、"不发达"和"比较发达"社会主义进行了明确地划分。迫于历史条件的局限以及主观认识的不足,他将"大过渡"与"小过渡"相混淆,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危害。这启示我们要以本国的生产力发展状况为基础,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4.
我国地方社会科学院从设立至今已经有30年的历史,现已成为服务地方党委、政府决策和经济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智囊团"和"思想库",堪称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一支中坚力量。目前我国地方社科院正在走向一条以"智库"建设为目标定位,推动学科建设、选人用人、课题管理全方位创新的体制机制创新之路,以期推动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社科纵横》2016,(9):36-39
"一带一路"是我国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大倡议,在时代发展绿色化潮流和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必须以绿色发展新理念指导"一带一路"战略规划,把绿色发展的理念和要求融入到"一带一路"的战略理念、战略目标、战略措施等领域和环节中去;把绿色发展的实践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移、合作园区建设、资源、能源合作、对外投资等领域实现生产方式的绿色环保;通过强化绿色发展的制度建设和机制安排,为实现"一带一路"的绿色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相似文献   

6.
李世兰 《探求》2014,(4):91-96
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经历了从"允许存在"到"有益补充"再到"重要组成部分"的曲折过程,历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非公思想也在不断演进,党的非公理论的不断创新将非公有制经济从制度外引入制度内。然而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还面临着一些外部性和内部性的制约,为此,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需要从意识形态上重新认识其重要性,需要政府和企业分工合作共同促进。  相似文献   

7.
"双一流"建设是新时期为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水平制定的项目,该项目不仅能加快我国高校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步伐还能为我国普通高校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本地高校在发展"双一流"建设的过程中应当抓住机遇,寻求实现高质量发展.故此,该文详细介绍了"双一流"项目的基本情况以及"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新的发展路线,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8.
"十一五"末期,世界经济陷入整体性衰退,我国外向型低端产业面临巨大压力,出口形势相当严峻.已有的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阶段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现实发展的需要,更不能完全作为"十二五"时期我国制定外贸发展战略的理论依据.因此,我国必须跳出"比较优势陷阱".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综合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9.
建国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从"均衡发展"、"非均衡发展"到"非均衡协调发展"的演变历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给东北经济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均衡发展"战略为东北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非均衡发展"战略实施时期东北经济发展相对趋于缓慢;"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给东北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必将促进东北经济的全面振兴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和谐"、"共赢"是新世纪我国外交工作的新理念。把握当前国际社会的发展规律,正确认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是提出这一外交新理念的理论基础;中国传统文化"和而不同"的思想,是提出这一外交新理念的文化渊源。我国的外交实践充分体现了"和谐"、"共赢"的外交新理念,取得了丰硕的外交成果。奉行"和谐"、"共赢"的外交新理念有利于树立我国良好的国际形象;有利于促进中国自身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和平稳定,从而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提供前提和机遇。  相似文献   

11.
我国企业绿色经营管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企业绿色经营管理模式是我国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构建我国企业绿色经营管理模式的主要对策和措施是:制定企业绿色发展战略,推行企业绿色管理,建立企业环境管理体系,加强技术创新、产品开发、生产和营销过程的绿色化管理,大力倡导绿色消费,尽快制定绿色优惠政策和相关法规等。  相似文献   

12.
绿色消费与我国旅游业营销战略探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绿色消费市场正在全球蓬勃兴起,绿色消费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作为天然环保型的旅游业,面对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的现状及绿色消费浪潮,迫切需要实施绿色营销战略,需要认真分析旅游业的绿色营销行为及其相关影响因素,通过开展绿色教育、营造绿色企业文化、设置绿色组织、实施绿色促销等途径,制定相应的绿色营销战略,以推动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周民良 《创新》2011,5(5):40-44,127
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已是当前全社会的普遍共识。但目前我国的政策重点主要强调生产环节的节能减排,而如何促进消费环节的节能减排,发展消费型低碳经济还没有引起充分重视。但随着扩大内需政策的实施,把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重心由生产环节转向消费环节显得十分重要。加强低碳消费政策研究,积极推进绿色出行、绿色居住、绿色生活方式,对于实现全社会的节能减排目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瞄准世界城市建设的高端形态,依据北京现有的科技资源,找出促进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的关键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建立区域绿色产业创新评估系统,植根于本地市场,绿色关键创新技术的应用。基于对关键问题的分析研究,提出北京以创新促进绿色发展的基本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5.
南宁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化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区作为南宁市工业项目的重要载体,对南宁市工业经济乃至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我国实行"地根紧缩"政策的情况下,南宁市土地利用指标捉襟见肘,不能满足项目落地的需要。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高低,对南宁市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从我国近代建馆热潮看当今的图书馆工作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生在我国近代的建馆热潮是历史文化的具体表现之一,它为社会进步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通过对此种现象的剖析与思考,相信对当今我国图书馆工作的创新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女性职业生涯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女性约占我国总人口的一半,我国女性职业生涯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影响女性职业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与性别相关的社会传统文化的影响,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公共政策对妇女职业权利保障的弱化,具有示范性的成功职业女性形象稀少等都是障碍性的因素。促进女性职业生涯的发展,是当前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韩勇  虞斌 《学术交流》2003,(7):54-58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深入 ,国际贸易壁垒发生了结构性变化 ,绿色壁垒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较高的隐蔽性和保护的有效性 ,正日益成为制约我国农产品出口发展的主要障碍。我们应认真研究基于绿色壁垒的市场准入制度 ,积极推行农业标准化工作 ,完善我国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 ,加快绿色农产品技术创新 ,创造绿色农产品发展的良好环境 ,建立农产品外贸应急体系 ,为绿色农产品生产经营提供资金、政策等全方位的支持 ,保护我国农业及食品行业整体利益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绿色食品市场营销网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和发展绿色食品营销网络对于推动我省绿色食品产业 ,实现战略升级 ,开拓国内外市场 ,促进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 ,扩大和提高我省绿色名牌产品和龙头企业的影响和市场竞争力 ,引导消费需求 ,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建立和发展绿色食品营销网络要从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加强市场管理力度 ;培育和发展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网络 ;加大扶持生产、加工、企业和加强市场准入等方面入手 ,其中转变观念和与世界市场规则接轨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20.
刘助仁 《创新》2007,1(1):97-102
农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如何保障农业发展,公共政策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因为公共政策显得如此重要,世界各国尤的是大国其政治和经济体系已经发展了一种精细而复杂的公共政策,以推动农业发展。国外的许多经验对于我们解决农业问题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