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成兴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5)
本文在对大量史料整理、分析后,提出:迟至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已经认识到潮汐现象,但还不能对其成因进行科学解释;东汉王充第一次将潮汐与月亮的运动联系起来,唐代窦叔蒙又极大地发展了这一理论,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到宋代我国的潮汐理论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取得了丰硕成果,居世界领先地位;明清时期对潮汐的认识同我国古代其它科学学科一样,在缓慢向前发展,直至与近代科学合流 相似文献
2.
黎威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Z1)
对于中国古代科学的认识,目前存在不同的看法。争论的焦点集中在中国古代究竟有没有严肃的自然科学。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古代思辩哲学对古人认识自然的影响等几方面阐述了作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程千帆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5)
古代小说的名目及萌芽状态的论理最早见于西汉末年刘歆所著《七略》.《七略》原书虽已散佚,但它的基本内容仍保存在班固《汉书·艺文志》里.刘、班认为九流出于王官,“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这话非常简略,故余嘉锡教授曾做了篇文章,对此加以考释,详尽可信,同志们想已读过,这里无须重复.《七略》和《汉志》著录的小说已经亡佚,就佚文来看,其内容与我们今天的小说概念是不相当的.但它是小说的源头,是后来许多杰作的起点.经过志怪、志人、传奇、话本、章回直到后来受西洋影响而兴起的现代小说,小说的形式和内容不断地变化着,它的范围不断在缩小,又不 相似文献
4.
段海蓉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1)
本文认为,中国古代诗歌理论对诗本质的探讨并不仅仅局限于“诗言志”和“诗缘情”两大说,从钟嵘的“滋味说”、皎然的“意境说”、……到王国维的“境界说”,反映了中国古代诗歌理论史上由表层到深层探讨诗歌审美特质的过程。而对诗歌审美特质的认识,反映了中国古代诗论家们已不再是仅仅局限于从作者的角度,而是从作者和读者共同的角度去探讨诗的本体问题了。 相似文献
5.
许宏香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4):83-86
抒情是诗学研究的重要范畴,中国古代抒情理论的发掘和整理需要新眼光和新思路的介入。以感物统摄古代抒情理论指涉的抒情起始阶段,其实质是心物关系的一种表达,推崇顺物之自然,感物的对象包括自然现象和社会事物,并偏重前者,结合论述感物的相关理论资料,指出感物在理论上的强调直接影响到中国古代抒情作品的风貌,即注重自然而然的抒情效果,排斥反思性的抒情,作品自然天成的同时,也缺乏内在情感的张力和层次。并以感物牵引出赋比兴等关联概念的分析,初步探讨感物抒情传统的文化学成因。 相似文献
6.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
中国阶级社会的早期,生产力低下,大自然的变化,如一次罕见的旱涝灾害或山崩地裂,一种疾病的流行,对一个地区或一统治实体面貌、命运的改变有决定性影响,这种状况直接作用于人们产生出变化观念。阶级社会的政治斗争与军事对抗产生出来的胜利与失败、毁灭与新生等等更给人们以深深的变化思想烙印。 相似文献
7.
赵正来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4(4):17-21
自然环境与社会意识形态规定着时代的自然审美观,自然审美观制约着以自然美为素材的文学与绘画艺术的创造。中国艺术家把审美眼光集中地投向自然,在自然美欣赏中,总是把人摆进去,从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情感状态出发,寄情于景,移德于物,然后在物我交融中见出人的品德、情感来,这绝不仅仅是移情于自然,更是一种精神感应。 相似文献
8.
林圣学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1)
计划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在一百多年前所作的科学预见,在当今世界上已经成为现实,半个多世纪以来,计划经济的实践已经显示出它的巨大的优越性和生命力。计划经济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它还将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学习和掌握马、恩关于计划经济理论的精神实质,对于坚持计划经济制度,指导计划经济实践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湘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
走向形式──对中国古代文论的一点思考李湘1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又是能动的。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需要借助人类创造的语言符号系统来进行,并通过概念来表述。由于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当人们以此去把握无限的对象世界时,也会对对象加以某种程度的限定,... 相似文献
10.
阎斌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4)
关于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长时期以来,流行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特指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而象苏联和中国这样的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是超出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的。并认为,迄今为止,所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建立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都没有达到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水平。这些认识,我认为是不全面的,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1.
邹挥先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992,(3)
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是社会主义时期指导妇女解放运动的纲领性文件.他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妇女运动的实践,高度概括地阐述了妇女解放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号召“全党全社会都要树立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为中国妇女运动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具有极其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曹阳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5)
最近,由于考古学领域的新发现,在中国城廓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还有许多问题是不能仅仅依赖考古学方面的发现就解决的,而且考古学方面的发现也产生了新的难题,而要研究这些难题,在许多方面必然要依靠历史地理学的综合研究及历史资料的处理方法。出于这种意愿,本文以南北朝都城为重点,围绕着中国古代城廓制度和模式,从新的角度出发,重新探讨汉代到隋唐期间各个朝代的系列关系。 相似文献
13.
胡建次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5(5):121-124
我国古代文论言意之辩的承传,主要体现在两个维面:一是言能尽意论的承传;二是言不尽意论的承传。上述两个维面,表面似相互对立,实则相互依托、相互共构、相互生发,它们构架出了我国古代文论言意论的基本轮廓。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古代文论兴感论的承传,主要体现在三条线索中:一是物感论维面的承传;二是兴会论维面的承传;三是“兴”与“感”相结合论维面的承传。古代文论兴感论的承传轨迹,呈现出梯度拓展、充实和不断深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李健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105-112
中国古代感物美学的人与物在文学艺术审美创造和审美体验发生的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是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其实,这就是一种生态关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古代感物美学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意蕴。中国古代的感物美学类型是生态的,无论感物兴情还是托物寓情,都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生态意蕴,其所引导的审美创造和审美体验的发生过程都具有生态的意义。中国古代感物美学的方法是生态的,虚静、神思、妙悟,每一种方法都内蕴着意义极其丰厚的生态智慧。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范仲淹《岳阳楼记》等中国古代文献为主要对象,讨论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忧”、“愁”和“忧患意识”等概念的文化内含,及其与现代西方文化中相关概念的差异。作者的主要观点是:“忧郁”(melancholy)是西方文化进入现代历史运动中的产物,科学的发展和人与宗教的分裂是忧郁产生的两个基本根源;尽管古代中国有这些情感色彩相近于“忧郁”的概念,但由于中国封建文化的独特背景,它未具有现代性文化内含的“忧郁”观念。 相似文献
17.
张礼刚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1):29-32
在现存史料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社会对开封犹太人的认识与态度。宋朝时期,犹太人以朝贡的方式与宋政府建立了友好关系,宋政府同意其"留遗汴梁",从而开创了两个民族友好交往的新篇章;元朝时期,犹太人属于色目人,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但其某些习俗和生活方式与主流社会发生了冲突,元政府在尊重其社会地位的前提下,对犹太人及其他一些少数民族的习俗进行了干预和调整;明清时期是开封犹太人的变革时期,开封犹太人采用"适应性"策略融入主流社会,并得到主流社会的充分认可,他们逐渐被中国的主流文化所同化。 相似文献
18.
陈涛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7(3):169-170
为了总结前人图书校勘理论,通过对相关历史文献的分析,将古人的校书理论总结为六个方面:一、充分认识到图书校勘的重要性;二、认为图书校勘的前提之一是校勘者具专门之学;三、指出校勘的原则是不可以对原书妄加修改;四、总结出校对有死校和活校两种方法,认为活校是校对的最后目的;五、主张校书时要总结、分析书籍出错原因,并建议校书者应该久任;六、认识到校书是一项无止境的工作。了解这些理论认识对今天的图书校对工作有不少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耿日旺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7(2):50-51
结合运动实践和体育教学对跨栏跑起跨腿技术的重要性进行研究分析,提出栏感是跨栏技术中心理能力的标志性概念,指出对起跨腿技术的掌握是提高跨栏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前,在我国的立法实践中,有关具体行政行为的不作为的规范尚不够明确。最高人民法院的《关于贯彻仲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话干问题的意见试行》对具体行政行为表述为:国家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或者个人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行使行政职权,针对特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就特定的具体事项,作出的有关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的单方行为。显然,(意见)将具体行政行为视为行政主体行使职权作出的行为,对行政主体未履行职责的不作为也是具体行政行为未作解释。在理论上,法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