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工作:实施精准扶贫的推进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工作是实施精准扶贫的推进器。这是因为,社会工作凭借其独特的专业理念和方法,在实施精准扶贫中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专业优势。当前,我国实施精准扶贫主要面临着政策、对象、资源方面的三重困境。精准扶贫要走出困境,必须有社会工作的专业介入。社会工作的专业介入有利于优化精准扶贫的政策选择、提升精准扶贫对象的脱贫能力、激发精准扶贫对象的进取精神、整合精准扶贫社区的社会资源。在实施精准扶贫的过程中,只有科学运用社会工作的扎根理论,积极倡导社会工作的助人自助理念,切实践行社会工作的增权理论,充分利用社会工作的优势视角,才能发挥社会工作的独特功能和专业优势。  相似文献   

2.
专业社会工作参与精准扶贫的可能性与可及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精准扶贫是针对我国当前复杂的贫困情势做出的战略部署,与传统的扶贫模式相比,精准扶贫更加关注个体的疾苦、社会公正与科学的方法。精准扶贫与专业社会工作的内在契合性为专业社会工作参与精准扶贫提供了可能;同时专业社会工作对精准扶贫中的重要作用,使专业社会工作参与精准扶贫实现了可及。精准扶贫也对专业社会工作的未来发展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3.
精准扶贫的社会工作参与--兼论实践型精准扶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准扶贫在很大意义上是在系统实践中的瞄准,是实践型精准,精准扶贫是有方向的系统实践。社会工作与精准扶贫具有同构性,也有自己的特点,这表明社会工作在理论与实践上能对精准扶贫做出自己的贡献。社会工作参与精准扶贫,要与作为服务对象的贫困群体及作为扶贫开发主要系统的政府部门合作。社会工作参与扶贫开发、精准扶贫需要制度上的创新,也需要社会工作加强自身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4.
实践与理论之间的“断裂”制约着社会工作站的可持续发展,合理的功能与定位有助于实现社会工作站实践效能最大化。F镇社会工作站的实践表明:乡镇社会工作站的核心功能目标应为推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参与型治理格局;核心行动策略为“参与式增能”,将传统的社会工作专业关系拓展为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目标系统和行动系统间的多重关系;实践架构为通过个体、人际、组织和社区参与四个维度实现参与式增能的总量递增,以达致服务与治理的双向融合。“参与式增能”为当前乡镇社会工作站建设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行动策略,增能的实现程度还有赖于基层社会治理多主体合力助推。  相似文献   

5.
李静 《社会工作》2009,(11):31-32
在经济欠发达的广大农村地区,社会工作如何发挥其专业特长,以何种方式及模式介入农村社区建设,实现其特定价值?湖南省石门县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现实状况出发,探索并寻找相应的突破口,形成了一套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运行模式:“县乡村三级联动”管理模式和“民间协会”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6.
面对实习机构专业性匮乏的困境,现有的社会工作实习模式存在一定的不足。南京N学院社会工作系进行了增能式实习模式探索,也就是向实习机构输入社会工作的理念、方法和技术。其途径是:进入机构前,对机构的专业能力进行评估,找到双方的接入点,制定增能计划;进入机构实习时,对机构进行社会工作专业理念、方法和技能的培训、演示、模拟训练;实习结束时,对增能结果进行评估和跟踪指导。这一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使机构社会工作专业性得到了成长,实现了学生专业实习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MSW学位教育的推广表明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取得了较大发展。不过在具体教学中,社会性别主流化这一重要的理论分析视角尚未受到相应的重视。我国MSW教学实践中有必要将社会性别视角引入,培养有社会性别意识和理论素养的社会工作者,在具体教学中探索“赋权增能”方向的社会工作介入方式,进而提升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的培养效果。  相似文献   

8.
精准扶贫内涵与实务:社会工作视角的初步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准扶贫源于领导说法和政府文件,是扶贫开发进入攻坚克难阶段的重要战略。精准扶贫之“贫”、“扶”和“精准”均有多重解读。鉴于精准扶贫和社会工作的同构品性,社会工作实务的对象、主体、目标、方法和伦理的要素特点,社会工作实务的需求评估、方案制订、计划推行和评估总结的阶段技术,均可以成为精准扶贫达到理想效果的重要参鉴。  相似文献   

9.
邓遂 《社会工作》2012,(4):58-61
对临海贫困家庭进行社会工作介入有着特别的学科意义与现实的社会意义。目前行政主导扶贫模式虽有快速脱贫优势,但也有其潜在问题。针对临海家庭具体致贫原因,社会工作拥有多种合适介入模式与工作方法。社会工作专业使命与学科特性决定了社工扶贫模式相对于行政主导扶贫模式而言,无疑是一种集专业性、高效性、长效性等多种优势于一体的社会反贫困机制。走社工扶贫模式的社会扶贫道路是社会发展趋势,也应是中国社会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0.
温静 《社会工作》2009,(16):37-40
灾后学校面临一系列新的问题,需要社会工作的专业介入,对于介入策略,宏观层面要注意对学校社会工作价值观念、伦理守则的坚持与把握;中观层面要采取措施为志愿服务的连续性提供保障;微观层面要综合利用各种学校社会工作的方法。“抗震希望学校社工志愿服务项目”实施以来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要在实践中探索适合灾后学校的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1.
成元君 《学术交流》2007,(9):132-135
全面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检讨原来的城市反贫困政策。目前的城市扶贫,仍没有脱离依赖政府的救济式扶贫理念的羁绊,将会造成福利的惰性,导致城市贫困的固化。而依赖市场的基础作用,是不会自动消除城市贫困的。若使所有社会成员都能公平分享经济与社会发展成果,克服城市反贫困政策的局限,需要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在政府自上而下保障制度设计中添加自下而上的行动设计,建立以"关怀为本"的城市社会工作行动体系;通过评估优势资源,关注优势潜能,培育优势能力,把外生性帮助转化为城市贫困群体的自我发展能力;可使有限的扶贫资源高效运作,提高城市扶贫的绩效,进而促进社会整和,增强社会凝聚力。  相似文献   

12.
闫伟 《社会工作》2008,(13):56-56
在中国大陆有没有农村社会工作?很多学者、专家都有不同的看法,所以对什么是农村社会工作有不同的定义。假设中国农村社会工作是存在的,那么笔者觉得这其中有三点是需要明确的:第一,这是在中国,中国的农村问题一直以来受到世界的关注,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受到国家的重视;第二,中国农村,农村的问题是什么,农村社会工作的主角是谁等;第三,社会工作,社会工作如何介入农村的问题,怎样促进农村的发展。《农村社会工作》让我们走出了课堂,对农村的现状进行有益的探索。在学习课程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3.
MSW学位教育的推广表明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取得了较大发展.不过在具体教学中,社会性别主流化这一重要的理论分析视角尚未受到相应的重视.我国MSW教学实践中有必要将社会性别视角引入,培养有社会性别意识和理论素养的社会工作者,在具体教学中探索赋权增能方向的社会工作介入方式,进而提升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的培养效果.  相似文献   

14.
社会工作在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上的重要作用已受到关注,但对其实现路径的研究仍非常欠缺。企业履责的三重动机理论为社会工作精准促动企业履责提供了理论指导,社会工作可针对企业履责的工具性、关系性与道德性动机发挥专业优势,有的放矢,更为精准促动企业履责,主要实现路径包括:需求引导、利益激发、关系协调、团体约束、理念教育、文化倡导。探究社会工作精准促动企业履责的实现路径,有利于推动社会工作介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理论研究与实务工作,更好地发挥社会工作服务于改善民生及参与社会治理的独特专业价值。  相似文献   

15.
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的介入是社区矫正的应有之义,也是完善社区矫正制度的重要途径之一.社会工作专业价值伦理有助于树立以人为本的社区矫正观;社会工作专业助人方法和技巧的运用有助于提高社区矫正工作效率;社会工作的介入有助于提高社区的资源整合能力.基于我国现阶段社区矫正工作尚不完善、专业化程度不高的现状,应该重视社会工作在社区矫正中的作用,构建社会工作视角下的社区矫正模式.具体途径为:加强对当前非社会工作专业背景的矫正工作者进行系统的社会工作价值伦理专业知识和工作方法的培训;引进专业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充实社区矫正工作岗位.  相似文献   

16.
社会教育学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外的第三个独立的教育领域,也是面向儿童青少年和家庭服务的社会工作,其主要功能是补充和协助家庭教育以及学校教育。成都市锦江区华仁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在国内率先推动“社会教育学”领域的建立与发展,探索和创立一种崭新的华仁工作模式。本文以“华仁模式”为例,从社会教育学的视角探讨儿童青少年和家庭专业工作作为一个综合性服务领域的理论基础、功能定位、实践操作和职业发展。在界定基本概念并阐述“社会教育学”与“社会工作”关系之后,从以下几个层面分析了“华仁模式”的主要特点:应对隐性社会问题、理论基础、功能定位、服务内容、反思性视角、本土文化视角、对专业性和专业素质的理解,并分析“华仁模式”对国内丰富和发展社会教育学领域的推动意义。  相似文献   

17.
廖鸿冰 《社会工作》2015,(5):109-117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社会问题不断增多,催生了社会工作职业的发展。但是与职业化发展要求相比,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仍然存在着实践教学滞后、实务教学不足等问题,难以满足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的需要。因此培养真正符合职业发展需要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应采取实践取向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湖南女子学院社会工作专业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遵循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地推进实践教学模式,形成了“434”实践教学模式,即“四个体系”、“三个课堂”、“四个阶段”的内容体系。该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成为培养学生具有实践能力、职业能力与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较好地推动着专业教育与职业化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8.
玉苗 《社会工作》2016,(4):102-109
当前,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存在冷热双重境遇,不利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本文以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为指导,认为场域内权力的合谋和失衡是造成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双重境遇的根源,提出政府为场域内弱势行动者增权,促进场域权力平衡,推动社会工作专业良性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姚霞 《社会工作》2009,(14):24-27
全面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反思原来的反贫困政策。目前的反贫困,仍没有脱离传统的救济式反贫困理念的羁绊。克服反贫困政策的缺陷与不足,需要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是修正与弥合目前社会救助制度弊端、提升贫困群体“自助”能力的重要举措。本文将全面分析社会工作介入反贫困的必要性以及社会工作在反贫困领域中的作用,希望引起人们对社会工作在反贫困行动中的功能的认识,在反贫困政策设计和具体实践中注意发挥专业社会工作的功能,以期从社会工作专业化的角度发现反贫困行动新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20.
农村人文贫困与社会工作的介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贫困的认识,逐步由单纯的经济范畴走向政治、文化等多维层面.人文贫困成为21世纪困扰人类的世界性社会问题,也逐渐成为学界共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现阶段我国农村贫困主要是人文贫困,农村居民人文贫困的实质是农民资源缺乏、能力不足、社会地位低下、发展机会丧失、缺少话语权等.社会工作是应对社会问题的制度化方法,社会工作的发展史充分体现出其反贫困的专业本质,其助人自助的服务理念及其人道主义价值观和实务工作方法,为其介入农村反人文贫困提供了现实契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