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展开对个体的规训,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中展示了不同时代权力对个体的规训,其中视觉的规训有着不同的形式.社会的发展并没有促进个体的自由,而是规训得更加彻底,这其中视觉的规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吉志鹏 《社科纵横》2009,24(2):82-84
福柯认为现代社会是靠法制与规训双重控制的社会。福柯在其权力理论的基础上从“非中心化”的视角和权力运作的过程来探讨法制与规训理论的运转机制和实现手段。在福柯看来现代社会的控制是法制与规训相互配合,并且侧重于规训;规训是从监狱的管制扩展到了整个社会;规训是一种“生命权力”其目标在于对个人身体的控制,规训是一种全方位的民主化的政治技术。  相似文献   

3.
理论与实务的分裂状态让社会工作者容易忽略社会结构与个体价值之间的辩证关系,使社会工作在实践中显现出"安抚型"的价值取向.这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社会工作的专业使命.在后结构主义视野下,个体价值是多元的,而非臣服于总体社会结构.福柯以其知识考古学、权力谱系学和自我技术(生存美学)解构了现代社会的各种"权力",这对实现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的有机融合、重构社会工作的价值取向提供了可能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民政社会工作者身处民政系统中,兼具社会工作与行政的双重属性,是我国社会工作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中国社会工作动态调查(CSWLS2019)中民政社会工作者数据模块为依据,基于个体"主位"视角,从个体维度、专业维度与组织环境维度对民政社会工作者的行业特征进行系统描述与分析.研究发现,民政社会工作者处于基层民政领域,受...  相似文献   

5.
福柯《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似韵 《社会》2001,(6):32-35
福柯(MichelFoucault1926~1984)对现代性的解剖 ,以及他对权力、知识和主体的分析都独树一帜 ,颠覆了传统见解 ,也引起了诸多争议。《规训与惩罚》一书出版于1975年 ,在该书中 ,福柯综合了他早期著作曾涉及的论题 ,运用谱系学的方法 ,集中对现代社会的权力运作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他考察了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这段时期 ,近代的监狱史、惩罚史和规训纪律社会的形成史 ,从历史的角度对监狱的诞生进行了阐述。可以说他有关监狱谱系学的分析 ,最终旨在阐明现代社会中作为权力对象和工具的主体的形成及处…  相似文献   

6.
民族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在中国实施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基于社会工作是一个以价值为本的专业,价值体系的构建对民族社会工作尤其具有重要意义。民族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包括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少数民族的价值观、社会工作者个人的素质三方面的内容,其中,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是基础,少数民族的价值观和社会工作者个人的素质则是民族社会工作在实务中的具体考虑。  相似文献   

7.
身体在后现代的遭遇——以福柯的刑罚哲学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身体的现代性的最根本表现是身体对灵魂的造反,从作为刑罚对象的身体的具体形态演变来看,即为刑罚的人道化要求在现代获得了正当性并确立起支配性地位.然而,在福柯看来,刑罚人道化这一现代性要求和表现实际上掩盖了身体被规训的事实,刑罚的现代性背后隐含的是权力和知识的统治原则和统治技术.现代性启蒙发现了自由的身体,福柯的后现代性启蒙则发现了被规训的身体.身体自由彰显的是欲望的个体,欲望是自然性的欲望;身体被规训体现的是社会性的个体,社会性要求必然会对身体欲望产生抑制.因此,在现代性充分发展的现代社会中,身体的现实处境便是身体自由与身体被规训处在永远也解决不了的双重性纠缠当中.  相似文献   

8.
陈宇  黄子源 《社会工作》2023,(5):93-102+109-110
随着中央社会工作部的设立运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更加凸显。而社会工作队伍建设的难点是治理社会工作职业性别失衡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直接原因是社会工作者技能性别化。这一进程从童年开始,由父母长辈言传身教,经社区族群的议论督促、学校教育分化和传媒舆论导向,到职场规训应用和固化,以及主体全程与之能动交互,构成完整的规训链条和建构过程。研究发现,社会工作者性别技能的历史成因受民族习俗与父权文化的影响,现实动因则是雇主或资本对父权红利、性别租金的追求。因此,只有革除落后习俗、父权文化和资本价值观,并对社会工作赋权增能提值,才能有效解构性别技能,消除父权和性别桎梏,释放性别平等红利,促进社会工作服务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张欢  陈月 《社会工作》2021,(5):28-41
职业初期的经历对社会工作者的职业生涯影响深远,但已有研究对社会工作者职业初期,尤其是其抗逆力机制涉及较少.文章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深入访谈11名从事社会工作职业3年以内的社会工作者,研究分析其在进入社会工作职业后面临困难和挑战时,抗逆力的整体和过程性作用情况,以及其中的相互作用,探索社会工作者在这一时期的抗逆力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必须重视发挥职业初期社会工作者自身抗逆力以有效应对工作中的困难和挑战,积极适应社会工作职业.具体来看,个体中的风险性因素包括专业能力欠缺、影响工作顺利开展的个人特质;环境中的风险性因素包括一系列的职业困境和挑战,这些困境和挑战打破了社会工作者原有平衡.而应对这些困难时,社会工作者可利用的保护性因素包括个体和环境两个方面,个体内在保护因素包括认同感、目标感、乐观感、主动性和反思能力等,来自环境的支持包括朋辈群体、家庭、老师、机构、社会政策等方面.通过不同方式的应对,在社会工作者抗逆力作用机制下,实现对平衡的重构、恢复和丧失性重构.  相似文献   

10.
社会工作专业能否有效地承担现代社会治理、传递公共服务的职能,关键在于拥有一支量大质优的社会工作者队伍.因此,在当前专业社会工作者流动性居高不下的背景下,探讨影响专业社会工作者留守本职工作岗位的原因便成为专业社会工作建设的重要议题.为探索影响专业社会工作者留守本职工作岗位的因素,本研究以上海市14名一线专业社会工作者为研究对象,通过一对一的深度访谈方式收集资料,然后使用定性比较分析法(QCA)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即便存在对薪酬不满、对社会工作职业的感知较低等因素的前提下,只要能够获得政府扶持或者家人支持就能够保证专业社会工作者留守本职工作岗位.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国内社会工作界对实务领域中伦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深入,深切感到要为案主提供有效的专业服务,社会工作者必须坚守为案主保密这一专业伦理原则。那么,社会工作者如何坚守为案主保密原则?本文借用《美国社会工作  相似文献   

12.
刘龙强 《社会工作》2014,(1):118-127
在专业嵌入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工作机构作为一种新的社会要素逐渐被政府所认可,开始介入基层社区服务。在政府权力不断渗透的过程中,社会工作机构日益变得官僚化和行政化,逐渐走向以管理为中心的运营模式。在以管理为中心的社会工作机构中,一线社会工作者及其专业服务活动成为被管理的对象,服务对象在此过程中也被客体化,从而造成以服务为中心的专业在机构中日渐式微。在以管理为中心和以服务为中心两大运营模式的博弈中,一线社会工作者处于政府、机构与社会的强权力夹缝中,专业的归属感和尊严较低。本文从组织环境的角度出发,分析了造成社会工作机构当前处境和运营模式的各种环境因素,并希望在此基础上,探讨从政府、服务对象、机构自身以及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等四方面进行改变,最终重塑以服务为本的社会工作机构运营模式。  相似文献   

13.
2008年5月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后,社会工作界积极介入到灾害救助过程中.从这次地震灾后社会工作的介入来看,作为以助人为宗旨的社会工作在灾害救助领域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社会工作在这次灾后援助过程中还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不少社会工作者被拒之门外,不少社会工作组织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许多找到"位置"的社会工作组织与个人在提供专业服务方面也出现了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进程方兴未艾。实际社会工作从业人员如何转变为专业社工,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和社会培训机构如何把握专业社会工作者的标准,解决这两大问题的关键在于,尽快制定和建立职业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标准和考核评价体系。作为整个社会工作者职业制度体系的核心机制,职业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标准和考核评价体系,为职业社会工作者提供了从业标准和实践规范,从而为打造一支高水平、强素质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提供了科学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5.
从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和福柯的空间规训理论出发,就新媒体空间"童年资本化"生产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新媒体空间"童年资本化"生产表现为经济生产、权力生产、意识生产三大形式,呈现出了当代消费社会中童年消逝的现况.对此,可尝试从建立完善的监视机制、制定刚性法律法规制度、确立童年赋权的"反意识锁链"三大途径构建新媒体空间"童年资本化"规训理路.  相似文献   

16.
在香港社会工作领域学习和工作的过程中,时常有机会接触到一线的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和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无不感受到社会工作作为一项成熟的专业和职业在香港近几十年全方位的发展,例如教育、社会认同、政府支持等方面,现简述如下以期与大家讨论共享。  相似文献   

17.
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进程方兴未艾。实际社会工作从业人员如何转变为专业社工,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和社会培训机构如何把握专业社会工作者的标准,解决这两大问题的关键在于,尽快制定和建立职业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标准和考核评价体系。作为整个社会工作者职业制度体系的核心机制,职业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标准和考核评价体系,为职业社会工作者提供了从业标准和实践规范,从而为打造一支高水平、强素质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提供了科学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8.
对社会工作介入灾后恢复重建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拯 《社会福利》2009,(1):22-23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许多从事社会工作教育的院校,社会工作组织与社会工作者出于职业使命与伦理良知纷纷奔赴灾区参与抗震救灾,但不少社会工作者却被拒之门外,不少社会工作组织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许多找到"位置"的社会工作组织与个人在提供专业服务方面也出现了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诸多原因中,对社会工作如何介入灾后恢复重建从理论上缺乏系统思考、从实践上缺乏政策与制度支持是其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9.
朱静君 《社会工作》2011,(23):26-27
社会工作实务发展过程中,中央、省、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都很宏伟,具体到哪一年全国有社会工作者多少人、各省市社会工作者有多少人都写进了文件,像广东珠三角提出了“十二五”社会工作人才规划每万人要有五个社工。在社工数量上设定了下限的同时,需要对这支宏伟的社会工作者队伍之于社会管理、民生的作用有清醒的认识——如何能从实际的工作领域中拿出相应的岗位用于配置社工。从社会服务的延伸和补充到专业社工取代现在基层政府面向弱势群体的服务性岗位,是必然的逻辑过程。  相似文献   

20.
董国强 《社会工作》2011,(15):53-54
近年来,随着国内社会工作界对实务领域中伦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深入,深切感到要为案主提供有效的专业服务,社会工作者必须坚守为案主保密这一专业伦理原则。那么,社会工作者如何坚守为案主保密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