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劳动力成本是指企业(单位)因雇佣社会劳动力而支付的费用.劳动力成本是劳动核算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反映劳动力成本的发展趋势和变化规律,分析劳动力成本变动对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影响乃至于对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影响,可为党和各级政府制定劳动政策提供重要依据.劳动力成本核算的中心指标是劳动力总成本.劳动力总成本是指各企业(单位)在一定时期内为雇佣一定数量的社会劳动力而支付的全部费用,劳动力总成本包括四项基本内容:职工工资总额、职工福利基金、职工保险金和公积金以及职  相似文献   

2.
文章考虑数字化转型与劳动力技能结构互动现象,基于互补理论构建了劳动力技能结构促进数字化转型的全要素生产率效应微观机制。同时,基于2010—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高等技能劳动力与企业数字化转型存在互补效应,能够显著促进数字化转型的全要素生产率效应。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行业、大规模企业、年轻企业和中西部地区高等技能劳动力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互补效应更强。  相似文献   

3.
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分割状况导致收入差距不断增加,将收入流动性与收入极化指数的测量相结合,可更好地分析不同劳动力市场领域收入极化产生的原因。使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的微观数据,将极化指数P分解为结构化流动性极化指数PS(工资水平的变化)和交换流动性极化指数PE(个人的社会地位、职业特征的流动变化)两个部分,结果表明:学历和雇佣形式劳动力市场领域产生收入极化的主要原因是结构化流动性,而交换流动性是职业性质和企业所有制劳动力市场领域产生收入极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丁大建 《统计研究》1990,7(2):15-18
一、劳动力产业结构转变的一般理论描述劳动力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劳动力按其所属的产业部门进行划分而形成的劳动力在各产业部门间的分布、构成和比例关系。这里必须首先明确国民经济部门是如何划分的,本文采用三次产业的分类方法,把全部经济活动分为第一产业——广义的农业;第二产业——广义的工业,第三产业——广义的服务业。(一)劳动力产业结构的类型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90年代中后期兴起的并购浪潮的运作实践结合我国购并现状,系统分析了企业并购并动因及其理论构架,指出构建三维创新系统将有利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其战略性并购将是新旧经济相互融合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6.
一、鸡西市外出劳务取得的成绩及横向比较差距 2005年鸡西市农民外出劳动力为62077人,占全市农村总劳动力的24.5%,其中:有组织输出劳动力为3622 人,经培训输出劳动力54582人(外出到本县的25299 人,外出到本省的14069人,省外的15214人)。全年农民外出劳务收入38351.6万元,占农民所得总额18%。  相似文献   

7.
风险投资,是一种风靡全球的投资方式。国际上权威机构的定义分别是:根据全美风险投资协会的定义,风险投资是由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中的一种股权资本;相比之下,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的定义则更为宽泛,即凡是以高科技与知识为基础,生产与经营技术密集的创新产品或服务的投资,都可视为风险投资。  相似文献   

8.
知识型企业的定量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知识型企业的理论界定 (一)知识企业存在和发展的三个条件 1.技术创新 独创型作为知识型企业的生命,它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技术创新是企业家抓住市场的潜在盈利机会,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建立起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从而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工艺)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或建立企业的新的组织,它是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  相似文献   

9.
环境规制是影响劳动力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已有研究大多着眼于环境规制和劳动力就业规模之间的关系,但将视角放在劳动力就业技能结构层面的研究较少。为此,在阐述环境规制对劳动力就业技能结构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基于2004—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普通最小二乘(OLS)模型、面板固定效应(FE)模型和受限因变量(Tobit)模型估计环境规制对劳动力就业技能结构的直接影响,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构建多重中介效应模型分析环境规制对劳动力就业技能结构的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运用OLS、FE还是Tobit模型,环境规制对劳动力就业技能结构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环境规制显著促进劳动力就业技能结构高级化;环境规制不仅直接通过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路径分别促进劳动力就业技能结构高级化,还通过促进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进而实现劳动力就业技能结构高级化;在上述的三条传导路径中,环境规制直接通过产业结构路径对劳动力就业技能结构的正向作用相对较大,直接通过技术创新路径对劳动力就业技能结构的正向作用相对较小。据此,进一步从政府层面提出因地制宜适度加强环境规制力度、加大技能培训和教育投入力度、加大对企业...  相似文献   

10.
文章基于社会交换理论,考察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契约履行与组织绩效间的跨层次关系.以51家企业、1015位员工为研究对象,HLM分析结果表明:(1)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角色内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具有显著的跨层次促进作用;(2)心理契约履行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韩小亮 《统计研究》1985,2(4):38-40
国家统计局《工业统计主要指标解释》中规定:“工业产品生产能力是指企业生产某种产品的全部设备的综合平衡能力,即企业生产某种产品的全部设备(包括主要生产设备、辅助生产设备、起重运输设备、动力设备及有关的厂房和生产用建筑物等)在原材料、燃材、动力供应充分,劳动力配备合理,以及设备正常运转的条件下可能达到的年产量。”这就是说,企业的生产能力是在充分合理地利用生产资料,采用完善的工艺和先进的生产劳动组织方法的条件下计算的。  相似文献   

12.
杜华 《统计与决策》2005,(17):139-140
一、企业成长理论与企业多角化发展 (一)企业成长理论及其发展趋势 根据有关企业管理理论,现代企业成长是指现代企业在盈利性和社会性相统一基础上的多目标结构引导下,为了生存与发展,与企业的经营结构、组织结构、空间结构和技术结构等结构发展变化相适应的企业规模增长的机制和行为.从企业经营的内容来看,企业成长主要有三种类型:扩大原有产品的生产,即规模型成长;进入新的产业,即多角化成长;向上下游扩张,即纵向成长.  相似文献   

13.
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构造我国劳动力市场过程中,劳动力市场信息的统计和利用是一个薄弱环节,不利于劳动力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因此,构建一个与劳动力市场相适应的有效的劳动力市场统计信息系统是一项急迫而又艰巨的工作。一、劳动力市场统计信息已成为企业、个人及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企业是劳动力资源配置的载体,作为劳动力市场需求主体的企业,也是劳动力资源的需求者和使用者。随着企业用人自主权不断增强,由国家新分  相似文献   

14.
文章针对企业劳动力数量的选择与控制,建立了劳动力数量选择的数量模型进行分析.劳动力数量的选择主要通过因子分析法得到内部系数即各部门权重;根据历年数据统计分析得到外部系数,建立劳动力数量选择模型.企业劳动力数量的控制,主要是根据企业近期发展目标选择控制点,将所得劳动力数量和控制点进行比较,从而对劳动力数量进行有效控制.在综合分析企业劳动力选择与控制模型基础上,对其进行了优缺点评价.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产业组织理论视角出发对我国高校出版产业进入、退出壁垒进行实证量化分析,剖析其中出现的问题及形成原因,从而提出完善我国高校出版产业壁垒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传统产业的提升和改造作用十分巨大。本文详细分析了杭州余杭区涉农企业电子商务运营情况,认为涉农企业电子商务发展前景良好,但也存在劳动力成本高、物流部有待完善等问题,提出组织培训,积累涉农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人力资本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蔡宁  王发明 《统计研究》2006,23(4):39-44
一、引言2004年以来,关于中关村企业创业成本攀升,企业死亡率不断上升的说法开始见诸一些媒体。有报道说中关村IT企业的“生命周期”非常短,中关村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为3·5年,每9分钟就有一家企业面临倒闭,在1~5年间约有20%~30%的初创企业面临倒闭,因此,有人认为中关村的发展面临着危机。由此可知,对北京中关村高科技产业进行组织死亡率研究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已有的企业层面上关于企业死亡问题的经验研究中,主要将企业失败或组织死亡归因于管理者的经验不足或能力不佳(Baum,1996)。组织生态理论则是由组织背景或者环境的角度检验组织的死…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为视角,分析了我国劳动力价格量化的可行性以及当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以马克思劳动力理论为指导,构建了最低工资模型、劳动力产权、教育为参考变量的劳动力定价模型。  相似文献   

19.
组织认同心理和行为结构方程全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组织认同心理和行为分别构建测量方程,心理对行为的影响构建结构方程,运用结构方程建模(SEM)进行检验,得到了转型时期中国企业员工组织认同的全模型,拟合结果比较满意,内容效度和结构信度较高,并分析了影响组织公民行为的心理因素,获得了与理论假设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比较劳动生产率、二元对比系数和二元反差指数是二元经济结构的三个主要测度指标。由于二元反差指数采用部门产值(或收入)比重与劳动力比重之差来反映二元经济结构,而不像比较劳动生产率和二元对比系数采用部门产值(或收入)比重与劳动力比重之比来反映二元经济结构,使得二元反差指数的意义不像比较劳动生产率和二元对比系数的意义那么直接和明晰。本文从数学、逻辑和理论三个角度分析二元反差指数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