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亨利·摩尔艺术的独创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俊平 《阴山学刊》2002,15(1):49-50
亨利·摩尔是 2 0世纪公认的雕塑艺术大师 ,他将自然形体与人体之美巧妙结合 ,表现人类强大的生命力 ;雕塑形态的竖向变横向 ,拓宽了雕塑语言的新视域 ;雕塑与环境同质同构 ,相得益彰 ,形成全新的公共艺术观  相似文献   

2.
巴金散文中的个体生命意识与他对人类的爱是相通相容的.巴金渴望人类自由与平等的生命意识是个人的“爱”的潜能和自我意识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相融合的结果;其崇尚自我牺牲的生命意识则源自他的“爱的永生”和“生命的永生”的信念.晚年,他出于爱和真诚在《随想录》中对自己在“文革”期间沦为“奴在心者”和“说假话”进行了严厉的批判,使个体生命精神升华到了一个伟大的境界.  相似文献   

3.
沈从文在中国现代文坛独树一帜.他从"人与自然契合"的生态理念出发,以"乡下人"的眼光审视着乡村世界与都市人生,在小说创作中凸现出鲜明的崇尚自然、敬仰生命、推崇自然人性和营造诗意生存的精神家园和自然家园的生态意识,具有独特的人类思考价值和文化批判意蕴.  相似文献   

4.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是20世纪英国一位具有独创性的伟大作家.他认为,自然是人生命的源泉,是人类努力追寻的伊甸园,但是,它正日益遭受现代社会工业文明的侵袭和破坏,人的自然本性也在这种侵袭中变得萎靡不振.重整乾坤的唯一办法就是重建人与人之间和谐自然的关系,而这取决于两性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5.
廖建平 《江汉论坛》2003,(11):65-67
钱穆的人类生命观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探讨了人类生命与自然的关系,认为人类生命是从宇宙大生命中分得的小生命,这种生命虽然相对于自然来说很渺小,但他可以用从自己生命活动中产生出来的人文对抗自然;探讨了个体生命与人类生命、他人生命的关系,认为人类生命寄托在个体生命中,要通过个体生命表现出来,人类生命是个体生命有价值的依据,个体生命之间应该保持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精神属性是人类生命的最高本质。钱穆的人类生命观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D.H.劳伦斯的诗歌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所表现,关于自然尊严、人类处境以及社会异化颇多论及,他对生态问题的文学思考具有现代价值。劳伦斯诗歌既彰显自然中所包含的神秘力量与生命之间的平等关系,也对工业化进程下的自然生态怀有深深忧虑,其诗歌的奇崛意象和对比结构属于生态审丑,传达出劳伦斯对生态问题的文学思考。  相似文献   

7.
沈从文的生命哲学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崇尚生命的自然状态;二、珍惜生命和保护生命的尊严;三、爱是生的一种形式。在《边城》里,沈从文为他的生命哲学作了一次诗意的阐释。  相似文献   

8.
沈从文在中国现代文坛独树一帜。他从“人与自然契合”的生态理念出发,以“乡下人”的眼光审视着乡村世界与都市人生,在小说创作中凸现出鲜明的崇尚自然、敬仰生命、推崇自然人性和营造诗意生存的精神家园和自然家园的生态意识,具有独特的人类思考价值和文化批判意蕴。   相似文献   

9.
白奚 《河北学刊》2001,21(2):107-109
在儒家"仁民而爱物"的古老思想中,蕴涵着与现代生态伦理相契合的合理因素."仁民而爱物"的思想,是将人类所特有的道德情感贯注于自然万物,要求人们把万物当成自己的同类甚至血肉相连的一部分来爱护,强调人对自然万物负有不可推卸的道德责任.作者认为,科学的态度辅之以儒家式的道德意识和生命情怀,应该是现代人类对待自然万物的最合理的态度.  相似文献   

10.
佘正荣 《江汉论坛》2007,(10):64-70
内在价值论不能证明人类对自然负有道德义务,而只能说明非人类生命是具有生物程序性的内在目的的生物主体.生物主体的目的性因缺乏主观性和社会评价系统,不能成为生态伦理中的道德主体,但生物主体具有成为道德主体关心的道德对象的可能性前提.人类对自然的义务根源于生命共同体中人类生命与非人类生命利益的相互依存关系,以及对这种利益关系的价值评价.人类对自然的义务包括对所有非人类生命的直接义务,也包括对它们生存的生态环境的间接义务.  相似文献   

11.
华兹华斯的一生与美丽的大自然有着不解之缘.华兹华斯的<抒情歌谣集>中的一些诗篇和他的长篇自传体诗<序曲>都展现了诗人在美丽自然中得到的欢愉.华兹华斯谱写一曲曲乡野的欢乐颂歌,旨在给读者带来愉悦和智慧,使读者的灵魂得到升华,并以此拯救人类的灵魂.他那些表现欢乐的诗篇充分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眷恋之情和对人类的爱.  相似文献   

12.
在汪曾祺看来,生命有其社会性的一面,也有其自然性的一面.人类只有在原初的生命状态下,内部精神和外部行为才能与自然完全契合,这种生命道德的原初形态是生命的本真.汪曾祺以"有益于世道人心"为出发点,在文本中自觉地传达出由道德情感提升为道德境界的伦理型生命价值观.这既是传统的回归,又是一种地地道道的现代思想,从中可以透视出来自中国传统生命观与西方生命哲学的综合性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科学的角度深入阐述了中世纪哲学家、医学家伊本·西那在世界范围内的声誉、对科学的贡献,以及对生命真谛的认识和他热爱自然、热爱人类的思想.  相似文献   

14.
廖杏 《理论界》2009,(10):126-127
瑞士雕塑家阿尔伯特·贾科梅蒂独创的螳螂似的踽踽独行的人物造型,在理念上得益于他对雕塑空间概念的逆向思维和艺术上的创新精神,在思想上源于真正的艺术家对个体价值和人类命运的思索,在造型上表达的是现代社会里个体对生活的认命、人与人的距离以及人类的无根性,这个主题已超越了西方、东方的地域界限,因而具有普遍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被称为生物技术世纪.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不断为人类改造自然、改变自身提供着巨大的自由空间.有识之士以"二次创世纪""重塑地球""扮演上帝的角色"等等言论表达人类的自信与担忧.众所周知,生命科学以其重塑生命的不可逆性对自然和人类后代发挥其不可预期的影响,所以,人类必须担负起对自然和自身生命的伦理义务,强化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16.
时海燕 《齐鲁学刊》2008,42(3):79-82
自恋是一种局限于人类自身狭隘之爱的心理变态状态,是人性的扭曲和爱的麻木。自然界中的各种危机,尤其是生态危机是人类过分爱恋自己的逻辑后果。要化解人类的自恋情结,就必须回归自然,爱自然,与自然交往,和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7.
沈从文是一个崇拜自然的作家.沈从文式的自然崇拜不仅与西方近代启蒙思潮中的"泛神论"有关,更源于他对作为中华古老文化孑遗的巫楚文化的直接承传.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上,滋养了沈从文这位有着深挚的对于自然的"泛神信仰"的文学赤子的,乃是历史上的湘西社会--那片"人神和悦"的自然家园.<边城>的悲剧是人类自然情感和道德情惑冲突的悲剧,预示了人类文化的走向.  相似文献   

18.
按照他者伦理,以往人们都受到自我学的支配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对自然进行肆意的征服与改造,从而造成了对自然的破坏.实际上,自然是绝对的他者,超越于人类的认识和支配之外,不是满足人类需要的对象,而是人类欲望和向往的对象.欲望并不意味着人与自然彼此隔绝,人就在自然之中,人与自然面对面.自然通过面貌将自己的生死存亡交付给人类,在面貌的召唤和人类回应之间,人类担负起了为自然的责任.  相似文献   

19.
《道德经》蕴涵着丰富深刻的“天人合一”整体观思想、“损有余而补不足”的生态平衡思想、“知止知足”的生态保护思想及“贵身、爱身”的热爱生命思想.这些尊重自然与保护自然的思想和现代生态学观点有着深刻的一致性,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与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可资借鉴的重要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20.
阿斯塔菲耶夫是一位具有人类意识的当代苏联作家,他在一生的创作中,对人类宇宙世界进行了深邃而有诗意的思考,他追求自然的和谐、人类的和谐、宇宙万物万事的和谐,他的作品是现代人类悠扬的“田园牧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