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教师角色冲突的作用及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社会成员,教师在社会生活中拥有多种社会身份,同时扮演着多种社会角色。但是,在学校生活和教育情境中,教师的基本角色是教育者,具体说来,包括以下角色:知识传播者、班级管理者、社会代表者、家长代理人、模范公民、心理调节治疗者、研究者、朋友等。由于个人在复杂的社会活动中往往需要同时扮演若干个角色,而这些角色对个人均有不同的要求,当这些角色对个人的期望、要求发生矛盾难以达成一致时,就会发生角色冲突。人们普遍认为教师职业是角色冲突的一种典型情境。学者吴康宁指出:“没有任何其他社会成员在群体中兼有的不同角色像教师在…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会流动的现状与趋势初探刘祖云众所周知,社会流动是指社会成员的社会位置的变更。从个人层面上看,社会流动既表现为个人社会地位的变化,同时也表现为个人社会角色的转换,实质上是个人社会关系的改变;从社会层面上看,社会流动表现为人们在不同的行业、地区和单...  相似文献   

3.
一、角色理论与角色意识教师作为角色身份的出现源于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乔治.米德首先将其引入社会心理学,并创立角色理论。教师角色是指在教育系统中的教师所表现出来的由其特殊地位决定的符合社会对教师期望的行为模式。教师生活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拥有多种社会身份,也就是说,每个教师都在不同层次、不同侧面的教育生活中,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行使着不同的行为。对于教师的不同角色,人们有不同的要求,甚至对于同一角色,不同的时代也会有不同的要求。教师通过学习、职业训练、社会交往等了解社会对教师角色的期望和要求。美国心理学家林…  相似文献   

4.
中小学教师工作负担过重,既损耗教师内在的生命活力,又影响学校整体教育质量乃至教育组织系统的健康发展。以整体和系统的视角来剖析教师过重工作负担与教育系统内外部诸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可以发现,由于教师的工作负荷沉重、工作时间过长、工作形式繁杂以及由此带来的负面工作情绪等,导致教师生命系统失衡,偏离教书育人的使命。追溯其根源,既有内生性的教师多重角色与学习匮乏的冲撞,也有外源性的学校效益和考评压力、行政部门干扰专业自主以及家长短期过高的功利性期望。国家相关部门应系统施策,创建多元支持体系、优化考核评价机制、明晰育人主业主责以及推动家校社整体联动,以实现教师减负的真正落地和教育系统的全面更新。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分工高度发这的今天,每一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从事着不同的社会工作,担负着不同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因此,社会对每一个人的素质要求也就不尽相同。然而,田于每个社会成员都是该特定社会的成员,社会对它的每个成员又都有着一定要求,并不因为社会角色的不同而有所差别。所以,每个社会成员还同时必须具备作为一个普通社会成员所应具有的、为社会所接受的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6.
冯军 《南方论刊》2004,(12):42-43
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不断更新知识的需要。我们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要以远程教育网络为依托,形成覆盖全国城乡的开放教育系统,为各类社会成员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服务。”电大作为开放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加快电大系统建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各类社会成员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服务呢?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进入现代社会,西方女性解放、女权主义观念的输入,女性的社会角色发生较大的变化,传统的母教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当代中国社会出现了生养分离、母教缺失的问题。中国当代母教要寻求新的发展,应回归优秀母教文化传统,向传统寻求发展的智慧;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予以重新估价,给予家庭教育尤其是母教以应有的权重;提高母亲的教育素质,保证母教良好运行。  相似文献   

8.
人类社会的群体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社会成员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基础上所形成的、有特定群体目标的有机整体.根据构成群体的原则和方式的不同可以把群体划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正式群体是指由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正式结构,其成员有固定的编制,并占据着所规定的地位,扮演着安排好了的角色的群体,如政府、机关、学校班级等.非正式  相似文献   

9.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遭遇到工作能力受到限制、缺乏提高教学质量动力的尴尬情况,只有确立和谐教学工作环境才能从根本上解放教师的学术生产力。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和谐教学工作环境的要点包括:以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身体因素为主的教师全面发展的目标预设;以促使其真正承担起崇高的国家使命和社会使命为指导思想;以政府与学校的干预和管理、社会力量的参与以及学科自身发展和学界人士的持续奋斗为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劳动力资源配置市场化程度将不断提高。一位社会成员如何赢得新的职位?怎样使自己在新的职位上取得更好成就?这是一个如何成功扮演职位角色的问题。一、恰当的职位角色期望角色理论告诉我们,人是具有能动的独立思考能力的,因此每一位职位角色扮演者都受自我意识的支配。面对某一特定的职位,角色扮演者事先总要有一番自我评估,总要对自己将承担的职位角色进行一番设想,并对自己将扮演的职位角色的社会效果进行能动的预测。这种能动的、充满人性活力的心智过程,就是职位角色的自我期望,或称自我设计…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阶段特有的国情,规定了中国选择渐进型现代化模式的必要性。不仅如此,中国所特有的人伦型社会,有深厚基础的集权制政体和旧的事物的某些积极作用等特点,也决定了中国选择渐进型现代化模式的可行性。这一现代化模式具有如下特点:1.注重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基础性条件;2.注重发展的有效性;3.采用先易后难的渐次推进的改革策略;4.强化作为社会控制中心的政府系统的权威与行为。顺利实施这一现代化模式,须采取如下措施:1.使广大社会成员不断受益;2.建立有关社会问题的预警系统;3.提高政府系统的廉洁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论公民意识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明确指出,实现以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教育水平、民主法制观念为主要内容的公民素质的显著提高,是今后十五年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公民素质的显著提高必须基于公民意识的普遍觉醒,因此,在全社会培育和增强公民意识,是摆在每个社会成员面前的历史性课题。一、公民意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公民是社会成员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基本角色,公民意识是个人对这一基本角色权利与义务自觉认识的一种现代社会意识。公民意识展现着公民的精神风貌,是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社会学与伦理学相结合的角度,基于个体存在价值合理性基础层面,研究社会角色化问题。本文认为个体角色化过程,一方面是个体社会化、从社会获得其存在合理性基础的过程;另一方面,其又隐藏着个体对存在本真意义认识缺如、个性缺失之可能,应对个体社会角色化持理性的态度。  相似文献   

14.
由学生角色过渡到教师角色,青年教师在注重教学实践的同时,仍需进行新的系统的理论学习,坚持走一条实践、学习、再实践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我国经济结构、社会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着高等教育发展进入转型期,高等学校发展模式,由注重外延式发展转到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由飘忽不定、模糊发展转变为“规划”发展。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应着力解决人才培养质量、创新能力和社会影响力这三个影响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问题,把着力点放在加强制度建设,建立激发机制;创造有利于教师创新的软环境;科学设定发展目标;认真设计行动策略;切实将规划落实在行动中上。  相似文献   

16.
知识社会学的角色范式提出理解教师角色的一种理论框架,即社会圈子、自我、地位和功能所构成的理论分析框架。学术资本主义背景下,教师的社会圈子、自我、地位和功能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转变。教师参与知识方式、依赖知识类型的转变,导致教师角色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7.
汉唐学官考     
“学官”自汉代出现后,就存在两层含义,一是学校校舍。进一步引申为指代官方学校;二是以儒经为教学内容的官学教师。自汉以降。第一层含义基本未变,但应用范围缩小;另一层含义随着官学的增多,范围日益扩大,在唐代基本定型,后代相沿不变。学校的含义日益被教师的含义所取代。  相似文献   

18.
郑瑞侠 《理论界》2006,(2):179-181
中国早期文学社会边缘角色的界定,主要是从社会分工的角度出发,即根据社会成员当时所充任的具体角色来确认他们是处于边缘还是中心。早期文学社会边缘角色的最大特点,就是兼有哲学家的身份,他们所从事的具体职业和他们所谈论的要言妙道形成巨大反差,从而使人物形象更具独特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9.
王怀章 《理论界》2004,(1):99-99
对于在风景名胜区圈地兴建别墅,或是“出让”甚或“买断”风景名胜区的报道在前些时候的新闻报道中经常可以看到,人们对此已经见怪不怪了,算不上什么新闻了。然而,在这种现象的背后却是一个关乎每一个人切身利益的社会公共资源的分配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众所周知,风景名胜是国有资源,属于社会公共资源,其所有权自然是由所有社会成员共同享有,其产生的利益理应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分配;各级政府部门只是代表社会成员行使对这些社会资源的管理和使用的权力,没有社会成员的授权,政府部门是没有权力出让或出卖这些公共资源的…  相似文献   

20.
商业生态系统理论及其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复杂的适应性系统,商业生态系统不仅与自然生态系统不同,而且在成员的地域性、成员间关系、涉及的行业、知识共享、控制机制、价值形成、创新等方面与集群、价值网络也有所不同,它具有自组织、涌现性、协同进化、适应性等基本特性。商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可以从两个视角加以考察:根据系统内成员关系的紧密性和重要性,商业生态系统可以分为核心生态系统、竞争系统、支持系统、社会以及自然环境系统等四个子系统;根据在各自商业网络中扮演的角色不同,企业分为网络核心型、支配主宰型、坐收其利型和缝隙型四个类型。企业因商业生态系统的阶段不同以及各自扮演的角色不同而具有不同的预期和战略。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的发展方向主要表现在对商业生态系统中子系统的研究、商业生态系统的模拟与仿真以及其他理论在商业生态系统视角下如何发展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