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6 毫秒
1.
和谐世界战略理念鲜明而集中地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整体性精神.建设和谐世界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包括宇观层面--和谐世界、宏观层面--和谐地区、中观层面--和谐社会、微观层面--和谐组织、渺现层面--和谐个体这五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层面的系统构建.构建和谐世界是一个不断推进的历史过程,重在建设.  相似文献   

2.
儒家和道家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两个主要流派,它们对和谐社会的构建都有独到的见解,对古代中国的政治发展以及现代社会政治构建都有深刻的影响.儒家的和谐思想的精髓主要表现为身心和谐(自我和谐)、社会和谐(政治和谐)、中庸之道(人际和谐)和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几个方面;道家关于和谐思想的精髓主要体现在自然无为、道法自然、相反相成、“柔弱”之道等.儒道两家对和谐的理解既有相同点也有差异,但都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有着很好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构建和谐社会的心理学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石国兴  曹保刚 《河北学刊》2005,25(5):199-202
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心理和谐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体现。它表现为个体内部心理和谐,人事心理和谐和人际心理和谐。和谐社会和心理和谐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和谐社会是国人心理和谐的前提;国人心理和谐状况制约和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和谐社会的构建呼唤和谐网络建设,而和谐网络建设也高度契合和谐社会的内在诉求。在理论内涵、功能界定、价值追求和性质定位上,构建网络和谐与构建现实和谐有着相似的路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视域下谈网络建设,就是要从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重视和谐网络的构建,强化网络管理的和谐理念,努力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5.
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和谐劳动观的思想发源。马克思和谐劳动观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和谐劳动是一种"快乐体面的劳动"、和谐劳动是一种"公平正义的劳动"、和谐劳动是一种"自由创造的劳动"。马克思和谐劳动观对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大的价值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6.
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易 《兰州学刊》2009,(12):47-50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根本精神,探究和谐的传统文化渊源,分析贵和重谐的文化传统,对于加深对和谐社会的理解,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有价值的思想资源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司法和谐问题成为法学界研究的重要问题。尽管理论界对于司法和谐的内涵进行了较为深入细致的研究,但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于司法和谐问题依然存在认识上的误区。目前存在着三个认识误区:混淆司法和谐与案件审结方式的关系;将司法和谐片面地理解为个案和谐,片面强调结果和谐,忽略了司法和谐应该是公正合法基础上的和谐。认清这些误区,有助于更深刻、更全面、更辩证地认识司法和谐的内涵,从而通过司法实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8.
党内民主和党内和谐不仅是理论问题,而且也是现实问题.中国共产党既有过去对党内民主理论与实践的探讨,也有当前对党内和谐问题的思索.党内民主是党内和谐的前提、基础,没有党内民主,就不可能有党内和谐.只有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内和谐建设,才能推动党和国家的事业向前发展,才能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论和谐社会中的法治和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和谐社会与法治的关系是目前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学者们对此作过诸多非常有价值的探讨。然而,关于和谐社会中的法治和谐却鲜有人提及,我们认为对该问题的忽视在研究和谐社会与法治的关系上不能不说是一个缺陷,必然不利于促成和谐社会的构建。为此,我们从和谐社会中法治和谐的涵义、我国法治和谐存在的问题、法治和谐的实现路径等方面对设定的命题进行了系统探讨。认为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讲,必须通过饱和法律规范的总量而实现法治和谐;通过建构法治内部之理性关系而实现法治和谐;通过深化法治的社会功能而实现法治和谐;通过强化法治信仰而实现法治和谐;通过提升法治的国际地位而实现法治和谐。  相似文献   

10.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和谐首先就意味着与社会发展的和谐,并体现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和谐家庭建设就是要把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落实为和谐的家庭人际关系;而实现家庭和谐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家庭成员人格的和谐.家庭与社会发展的和谐、家庭成员关系的和谐以及家庭成员人格的和谐共同构成和谐家庭的内涵和构建的三个维度.  相似文献   

11.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是建立利益协调机制的伦理基础.罗尔斯《正义论》提出的两个著名的正义原则给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带来种种有益的启示.那就是,和谐社会的建设路径是结构和谐、制度和谐、分配和谐,其中合理的阶层结构是社会和谐的前提,正义的制度是社会和谐的保障,正义的分配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郭建宁 《学术研究》2006,(11):32-3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的新主题,而中国传统“和”文化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资源。本文以文化哲学的视野,从和谐的文化精神、和谐的价值理念、和谐的哲学思维三个方面,论述了传统“和”文化对于确立现代新思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论文强调要立足时代,立足实践,培育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使建设和谐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3.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培养社会人的心理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表象和实质之分。和谐的社会现象是和谐社会表象,社会人的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质。只有社会人心理和谐,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和谐。公平、正义是心理和谐的平衡点,治政和谐是心理和谐的保证。作为治政者,要注意培养社会人的心理和谐,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4.
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则是和谐校园构建的重要"章节",本文从理论和实践出发,阐述了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三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的和谐教育理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祥军  王金龙 《理论界》2006,(6):118-119
和谐教育要解决的问题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与方法为指导,探索学校教育因素合理配置与协同运行的机制,促使教育整体结构达到优化组合。和谐教育要达到的目的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谐,也使每个学生情感、意志、性格形成的过程和谐;不仅使某一时期和谐,也使学习阶段全过程和谐;不仅使教与学和谐,也使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和谐,充分发挥教育的综合影响力,促进学生基本素质获得全面和谐,充分发展。人的和谐发展是构成和谐社会的最重要的微观基础,可以这样认为:实施和谐教育,是科学育人,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的三个层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和谐社会,本质上就是人的和谐,人是类性、群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所以,和谐社会也就有类的和谐、群体的和谐、个体的和谐这样三个层次。类的和谐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作为整体的内部和谐;群体的和谐表现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和谐以及国家内部各群体之间的和谐;个体的和谐则表现为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和谐以及个体内部的身心和谐。  相似文献   

17.
对构建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校园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有之义.和谐的高校师生关系是实现和谐校园的前提和关键.要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高校师生关系,需要从校园文化建设、教育方式、学生和教师自身素质提高等方面抓起.  相似文献   

18.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健康发展的标志.和谐社会是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和谐.女性"就业边缘化",会影响社会群体功能的和谐协调,会影响男女发展的和谐协调,会影响两性社会地位的和谐协调,会影响家庭生活状态的和谐协调,会影响社会整体的和谐协调.高度重视女性"就业边缘化"现象的解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9.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键在于人的生态意识和道德素质的提高.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为重点,以提高人的生态道德素质为目标,重视和加强生态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20.
该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法考察了112位民营企业家的应对方式和自我和谐以及二者的关系.结果发现:(1)民营企业家最常用的应对方式是解决问题和求助应对,很少使用自责应对;(2)民营企业家的自我灵活性较高,其自我不和谐主要表现在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上,亦即对自我经验的不合理期望;(3)应对方式对民营企业家的自我和谐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尤其是解决问题应对可以显著地预测民营企业家的自我经验和谐以及自我灵活性.研究认为,改善民营企业家的应对方式可以促进其自我心理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