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2 毫秒
1.
基于社会支持网络视角深入探讨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难问题,以大学生弱势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难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尊重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差异性,从政府支持、信息支持、市场支持、社会支持、高校支持和家庭支持等六个方面,寻找具有针对性的系统化解决对策,完善大学生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网络的顶层设计,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系统化的社会支持,将社会支持转化为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内驱力,提升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2.
关注大学生弱势群体维护高校稳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生弱势群体是指大学生中因家庭经济困难、心理障碍、生理缺陷等原因使自己在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上处于弱势地位的群体.大学生弱势群体对高校政治稳定的影响, 对教学和生活秩序、校园治安等方面的影响不容忽视.从维护高校稳定出发, 对如何关心大学生弱势群体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大学生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总水平与心理韧性总体情况显著低于大学生非弱势群体。针对492名自认属于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学生社会支持分析发现,这一群体在专业、家庭结构和家庭教养方式上均存在差异;在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心理韧性分析中发现,则存在家庭教养方式上的差异;大学生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与心理韧性呈显著正相关,其中对支持的利用度对心理韧性的影响最大。通过分析大学生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和心理韧性,能够很好预测职业自我效能;社会支持不仅能够直接影响职业自我效能,而且还可以通过心理韧性间接影响职业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4.
当前,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生率普遍呈现上升趋势。家庭、社会及个人因素是大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正确对待大学生心理障碍,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抓好高校心理咨询工作,是做好大学生心理障碍调适工作的三项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5.
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和“学生生活应激量表”(SLSI)普查大学生3558名,检测其心理障碍并拟合其应激模型。结果显示,10.7%有心理障碍,33%为亚健康状态;女生、农村籍、系多子女、低收入家庭学生心理障碍检出率较高;严重障碍学生的显著症状为:自我问题,交往问题,情绪问题;挫折、变化、压力和自我强加等应激源和情绪反应、生理反应、行为反应等应激反应诱发大学生诸多心理障碍;UPI所测心理障碍和SLSI所拟应激模型为大学生心理咨询和干预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学习心理障碍问题也随之产生,并且日益凸显出来。在对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大学生学习心理障碍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学习方面存在多种心理障碍,主要来源于社会、家庭和自身等方面,可以通过采取多种有效的教育防范措施,对学生的学习心理进行积极的心理辅导,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7.
高校弱势群体的心理障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大学校园内出现了一大批弱势群体。弱势群体的存在给高校的管理带来一定的压力。通过分析高校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心理障碍,并提出一些有效措施,可以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论大学毕业生弱势群体的针对性教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学生弱势群体主要是指生理残疾、学习成绩差、专业能力低、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群体。而大学毕业生弱势群体大部分往往是从大学生弱势群体中产生的,由于他们面临毕业和就业的选择和压力,容易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更是各方面关注的热点。重视大学毕业生弱势群体,解决他们学习、生活存在的问题,已成为高等学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任务之一。大学毕业生弱势群体的针对性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要给每个人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关注他们身心的健康,这也是把大学生培养成为能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之才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心理障碍对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学业、交友、谋职和工作等都造成具大的隐形危机。它也是高校暴力事件、自杀事件的根本原因。构成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主要是:家庭原因、个性原因、学校原因和社会原因。对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探索、分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开展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弱势群体是指在经济、心理、学习、人际交往、就业等方面处于不利境地的一部分大学生。大学生弱势群体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不仅影响自我健康成长,也给高等教育带来负面影响,同时也给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大学生弱势群体心理问题主要表现自卑焦虑型、交际困惑型、情感受挫型、网络迷恋型和人格分裂型。大学生弱势群体心理问题的成因主要来自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解决大学生弱势群体心理问题应该在经济上的资助,完善贫困大学生经济资助体系;在心理上的救助,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在思想上的帮助,强化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就业上的扶助,需要政府、社会一起予以特殊的援助。  相似文献   

11.
了解了成教学生心理压力和心理障碍及其关系。采用SCL-90测验成教新生321人。统计分析了其心理健康资料,结果显示:53.4%的学生有重生活压力,43.9%的学生有重学习压力,生活压力主要分布于农村和低收入家庭的学生;约6%~9%的学生存在强迫症、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症、敌对等心理障碍;学生心理障碍对其心理压力有回归函数关系。通过学生心理自助、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询,可缓解其心理压力并解除其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中央和各级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进一步加大,独立学院中家庭困难学生比例也在逐年增加。家庭困难学生的资格认定是实现有效资助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如何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体系和构建科学合理的救助体系是我们目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笔者在深入研究独立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形成原因的基础上,全面剖析认定工作现状,并进一步探讨如何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  相似文献   

13.
应用症状自评量表等4个国际通用心理问卷对高校贫困大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发现,36.5%的贫困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甚或心理障碍,其中:个性内向者在强迫症、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5个因子分上高于个性外向者;农村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总分和客观支持分高于城市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者比存在心理健康问题者自觉有更多的主观支持及支持利用,且应对方式积极主动。建议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自立教育,着力塑造他们的良好个性,帮助他们树立进取的社会心态。  相似文献   

14.
高校贫困新生心理障碍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以SCL—90(Symptom Checklist 90)筛查出来的82名具有不同程度心理障碍的大学贫困新生进行了面谈和追踪访问,发现经济压力夹杂在各种生活事件中,增加了大学贫困新生适应大学生活的难度,贫困新生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偏执、抑郁,并且性别之间存在差异,需要加强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  相似文献   

15.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女生是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通过调查了解她们发展中面临的困扰,分析指出促进她们的科学发展,应改进经济资助,强化精神扶持;增进人际交往,提高社会化技能;以学习为先,素质拓展为重;加强心理援助,妥善干预。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由于人际交往心理问题而引起的校园惨案愈来愈多,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健康以及成才发展造成严重影响。高校辅导员应采取树立榜样,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关注弱势群体等方法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问题进行调适,帮助学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大环境的改变,我国高校出现了新型的弱势群体.这些新弱势群体类型有:富贵弱势型、学习上进弱势型、校园亚文化弱势型等.高校新型弱势群体的出现,不利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我们要多方面、多层次地分析思考,要因型施教,要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的教育链,三方齐抓共管,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教育的发展和社会分化的加剧,教育的社会分层功能与农村学生的社会流动日益受到人们关注.当前,农村学生在社会流动与社会地位获得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以城市教育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及重点学校制度的行政约束、高等教育分层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对文凭筛选功能的影响、高考和就业场域潜规则的干预和农村社会文化价值体系的制约,教育所铺架的向上流动的阶梯出现了明显的短路,农村学生不管在高等教育数量获得还是高等教育质量获得方面,均处于相对劣势;农村大学生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们的阶层地位仍然较低,非正规就业居多、职业地位低、收入低、被限制在边缘行业,结果导致部分农村学生弃考和辍学.  相似文献   

19.
心理和谐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在心理和谐思想的指导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考虑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硬件与软件、中国与外国这六大关系;要求心理健康教育要坚持正面教育、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处理好教育模式与医疗模式、关注职业倦怠等;要求心理健康教育从人文关怀的角度重视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重视抑郁症和抑郁倾向等严重的心理障碍症、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关怀儿童青少年中的弱势群体、关注灾后受灾群体的心理疏导等中国社会面临的现实问题;心理健康教育也要求在重构和谐的经济社会的人文指标体系中,特别要重视人类发展指数、幸福指数、信任(信仰)指数、儿童青少年发展指数、教育发展指数等,旨在推进我国人民的心理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