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侗款制度是侗族传统社会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社会制度。侗款制度在侗族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今天还在侗区继续发挥其整合社会秩序的部分功能和作用,“老人协会”、“乡规民约”是其与现代社会调适后的表现形式;社会控制功能配置最齐全;影响社会层面最广泛,效果也最突出。侗款制度、侗款文化、侗款组织也是侗学研究中较热门的课题,有的学者认为侗族制度文化就是侗款文化,  相似文献   

2.
侗款是侗族的传统自治和社会管理制度,其内容主要包括款组织和款约,具有社区联盟协商治理的性质。作为我国少数民族的原生政治制度,它具有独特性、协商性、平等性的特征。侗款作为侗族社会的政治传统,在当代侗族地区仍有重要价值,一是有助于完善侗族地区村民自治;二是有助于侗族民众的族群认同,构建和谐侗乡;三是有助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四是有助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的落实。  相似文献   

3.
黄梅 《民族论坛》2013,(7):45-47,51
侗族乡村社会传统权威主要指侗款制度所树立起来的权威,它是在没有建立国家政权或是国家政权无法完全渗入的时期,对侗族乡村社会的管理与控制。但是,随国家政治权威的不断深入,现代国家政权体系对乡村社会的管理与控制也日益增强。因此,在侗族乡村社会出现了传统权威与现代国家权威体系"双重权威"并行的新情况。两者的互动,有效维护了侗族乡村社会的稳定,促进了侗族乡村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建国前,广西大瑶山瑶族的社会组织是石牌制度,其头人叫石牌头人;大苗山融水苗族是"寨老制"或竖岩组织,寨老是这一组织的首领;三江侗族的是款组织,款有款首,也叫寨老.根据文史资料,石碑头人、寨老和款首,是村寨的自然领袖.何谓自然领袖,如何看待其权力和地位,及其对民区域自治的意义,本文就这些问题谈点看法.自然形成,这是村寨自然领袖的总特征.具体说:(1)他们不是自封的,也不是世袭的,而是在村寨群众信任基础上推举的.(2)被推举为村寨首领条件,除了苗族、侗族中有是否长者的资历限制外,不受财产多寡的限制,凡带头遵守本民族村寨的法权习惯,办事公道,有判断力.能言善辩,并  相似文献   

5.
<正> 即使从宋代文献较多地记载侗族款组织活动算起,侗款的历史也至少石一千年了,而且实际上它的历史会更早些。长期以来,侗族社会的政治、经济,侗族人民的生活习俗、道德规范、思维方式,无不与款有关。有的同志说侗款制是侗族文化的最基本牲征,确言之有理。①然而,关于款的名称,即它的含义是什么,是侗族固有词还是借词,目前学术界还众说不一,很有必要讨论讨论。何谓款?大致有以下五种说法:1、据说,很多研究侗族的学者认为,由于侗族款约这种口头法规已形成了较完善的“条款”,因此称之为‘“款条”,其词也称“款词”,所以“款”这“词的发音是来自汉语措词②。有的说“款”是个古代  相似文献   

6.
侗族春节习俗丰富多彩:吃泡汤、敬诸神、埋柴火、喝油茶,其中尤以正月里热闹非凡的种种活动最为有特色,这些活动把侗家人能歌善舞的长处发挥到了淋漓尽致。侗族正月的活动很多,有文娱活动、社交活动、祭祀活动等。  文娱活动最精彩,有唱侗戏、踩堂哆耶、对唱大歌、打赛年锣等多种形式。  侗戏发源于贵州省黎平县,由侗族人吴文彩首创,后来流传到贵州的榕江、从江,广西三江、龙胜和湖南通道等侗族聚居区。仅黎平一县就有235个侗戏班(队)。各县侗戏班(队)春节期间活动频繁。在本村演出或受外寨邀请到外寨演出,既演传统剧目,…  相似文献   

7.
乡村振兴促进了少数民族村寨的旅游开发。民族饮食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本文以柳州三江侗族聚居地程阳八寨景区为例,通过田野调查对景区内饮食资源的呈现方式及其规律进行研究。程阳八寨侗族饮食有百家宴、侗族油茶、侗家三宝等,经过研究发现侗族的饮食呈现方式为:宣扬手工、古法的制作工艺、强调“侗不离酸”的传统民族饮食观念、打造以游客为主的旅游饮食活动。其呈现方式具有以下特征:饮食制作过程简单化、节庆饮食日常化、饮食活动表演化。对侗族村寨景区中饮食资源的研究可以推动侗族民族饮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其他少数民族村寨的合理开发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侗族有许多好的风俗习惯。这些世代相传的传统习俗反映了侗族人民的审美观点和道德规范,蕴含着丰富朴素的精神文明内容。其一是文明礼貌。侗族是一个讲究礼仪的民族,尊敬老人,孝敬双亲,亲密和睦是传统美德之一。侗家村寨,凡有公务或矛盾必须征  相似文献   

9.
<正> 侗族从什么时候开始有款组织?人们众说纷纭,大致有以下五种说法:(1)侗款制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2)侗款产生于原始氏族社会的晚期。持这种看法的人较多,只是在表述时略有差异罢了,如有的说它是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原始氏族公社解体以后出现的,有的说它可能是原始社会末期,血缘氏族公社瓦解之后,逐步形成以地缘关系所组成的农村公社的残存形式,有的说它产生于侗族农村公社形成之后;(3)侗族社会的款组织应当产生于唐代以前;(4)它来源于羁縻州峒制度;(5)款的雏型已早在侗族初民的氏族社会存在,到宋代已有发展,并出现较高一级形式的款组织。  相似文献   

10.
侗款制度是侗族人民为了维护村寨秩序、解决纠纷、协调各种关系而建立起来的政治规范。它以款首的选举产生极其职责、鼓楼会议的召开、款约的制定和执行得以运行,支撑这一运行的基础则是由民间权威的合法性、"补拉制度"、独特的政治生态、多神信仰的侗族文化构成。  相似文献   

11.
<正>侗戏是侗族文化艺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相传侗戏是在清朝道光年间(1830年前后)由贵州省黎平县腊洞寨人吴文采等在侗族说唱艺术的基础上创建的。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已  相似文献   

12.
贵州省榕江县“七十二寨”侗家姑娘盛装,工艺精巧且色彩浓重、艳丽,堪称侗族民间工艺一绝。  相似文献   

13.
杨军昌  杨芳琴 《民族学刊》2023,(11):125-135+170
“北侗九寨”是贵州省锦屏县西北部由九个侗族传统村落通过长期的交往交流而形成的典型的侗族山地文化区。历史上该地长期为自组织的传统社会,即通过非正式制度,特别是“款”“联款”组织以及寨老、款(团)首等乡绅的作用实现乡民社会的治理。清代,面对动荡的时局和诸多影响地方秩序的社会问题,基于力量对比、秩序维系和图存发展等方面的考量,“北侗九寨”地方“精英”引入国家力量,在特定时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相向互动及资源的有效整合,从治理秩序乱象以宁村社环境、修路建桥以利内外交通、兴起团练联防以御外患护家园、开展婚俗改革以纯社会风气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方面,对九寨一带的乡村治理及其秩序重构进行梳理。以碑刻与文书文献呈现出的清代西南民族乡村社会治理为个案分析,撷取可借鉴的经验,以期为当下实现民族乡村的有效治理、推进乡村振兴进程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14.
在历史上,维系侗族社会生活的最高权威不是个人,而是"非人格化"的约法款,"有款无官"是款民的意识形态基础.侗款制度包含着现代法治的基本精神和价值底蕴,其"立法"民主、"法律"至上、人人平等、"司法"廉明、全民普法等积极因素对中国的法治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环保在侗乡     
黔、桂、湘、鄂四省(区)的侗族地区山青水秀,林海茫茫,植被完好,是百鸟禽兽栖息的乐园。长期以来,生活在这里的侗家人养成了爱护环境的良好美德。 护寨树 侗旅有句俗话:“大树保村,长老保寨。”在侗乡,不论你走到哪村哪寨,环境都普遍优雅,寨中有竹林,寨后龙山栽树,那些高大挺拔的树郁郁葱葱。四季沉静,时常听到鸟的叫声。为啥侗族环境保护得这样好呢?侗家人早就有爱护环境的意识,侗族原始民间法律“侗款”中严格规定:禁止砍伐村寨龙山上的树木,不准捣树上的鸟窝等,违者会受到谴责和惩罚。树木在侗家人眼里是幸福美好的象征。长期以来,人人栽树、管树、爱树,形成了良好的风气。有趣的是一些人还把大树当“神”,拜大树为保爷,视其为镇邪保平安的“吉祥树”。 护寨桥 在侗乡,“逢山必有路,过水必有桥”。当你来到侗乡时,到处可以见到横跨于河溪之上的木结构楼阁式桥梁,有的称为风雨桥。侗家人建房立寨很讲究地势风水,当村  相似文献   

16.
侗款的历史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侗族历史上没有本民族的文字,所以侗款的成长变化过程没有留下详细的文字记载。自秦汉以后,侗族与汉族人民的交往日益频繁,侗族社会内部的一些情况,也开始在汉文古籍中得到了记载。尽管这些记载零零碎碎,有的还带有某种阶级偏见和民族偏见,但是,  相似文献   

17.
黔、桂、湘、鄂四省(区)的侗族地区山青水秀,林海茫茫,植被完好,是个百鸟禽兽栖息的乐园。长期以来,生活在这里的侗家人养成了,爱护环境的良好美德。护寨树:侗族有句俗话:"大树保村,长老保寨"。在侗乡,不论你走到哪村哪寨,环境相当优雅,寨中有竹林,寨后龙山栽有树,那些高大挺拔的树郁郁葱葱,时常听到鸟的叫声。为啥侗族环境保护得这样好呢?侗家人早就有爱护环境的意识,侗  相似文献   

18.
粟丹 《民族论坛》2011,(4):46-47
寨老作为当代侗族社会的非正式权威,在村寨管理和纠纷解决中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与传统社会的款首比起来,寨老的作用还是弱化了很多。  相似文献   

19.
<正> “款”是侗族地区原始组织的称谓,它是侗族社会特有的历史产物。大约在原始社会末期,侗族社会内部,以地缘为纽带,形成了一种带有军事联盟性质的社会组织,统称为“款”。款一般有四级组织集合而成。这四级分别是小款(一个自然村寨)、中款(邻近的二或三个村寨联合而成)、大款(区域性的联合组织)和联合大款(所有大款的联合)。款组织内德高望众的人担任款首,他们实行带有氏族部落性质的民主议事制度,还订有严格的款规,称为侗族款约,又叫约法款,并共同发誓严格执行,如有违者,必受到严励惩罚。款约在侗族地区世代相传,已成为该民族的习惯法。调节着本民族的  相似文献   

20.
正在中国社科院学者邓敏文先生和吴浩先生的专著里,侗乡被称作"没有国王的王国"。侗族的传统社会构建由家庭、房族、爪、村寨、小款、大款构成,其中"款"是侗族社会的核心组织,其形式有一些原始氏族公社和部落联盟的特征,"小款"联寨,"大款"联营,是村寨之间有民间自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