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雷雨》是著名剧作家曹禺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话剧作品。它最重要的成就,是塑造了众多的具有强烈时代特色,内涵丰富而且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周朴园就是突出的一个。作为旧中国二十年代的资本家,周朴园这一形象,浸淫着浓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时代  相似文献   

2.
杜甫诗和关汉卿杂剧都塑造出众多的平民形象.他们塑造的平民形象既有相同点,又有明显的差异.杜甫在其塑造的平民形象中渗透了寒士意识,体现出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期的鲜明特征.关汉卿在其塑造的平民形象中渗透了市民意识,体现出中国古代文学蜕变期的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3.
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以他那饱含感情的如椽彩笔,为我们塑造了一系列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白浪如山”的长江,“咆哮万里”的黄河,“势拔五岳”的天姥山,“飞流直下”的瀑布加……境界阔大,气象雄伟,再现了祖国大好河山之壮美;“横戈从百战”的戍卒,“卷帷望月空长叹”的思妇,“低头向暗壁”的新娘,“鼻息于虹霓”的无赖……个个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然而,刻画最成功、塑造最丰满、形象最鲜明的莫过于抒情主人公的自身形象。 这个形象是一个封建社会失意文人的典型形象。他自负傲岸、狂放不羁,有着宏伟的抱负、伟大的气魄、强烈的个性、炽热的感情、激烈的内心矛盾、不屈的叛逆精神和酷爱自由、追求光明的愿望。中华民族之赤子,封建朝廷之逆臣,加上豪放之性格,便  相似文献   

4.
赫哲族民间故事中的形象塑造具有个体形象鲜明化和单一化和与群体形象的丰富化和类型化的特点 ,在对比对立中表现对生活的鲜明态度和审美评价 ,表达对真善美的执著追求。  相似文献   

5.
论《史记》汉初“三杰”形象的典型意义陈兰村,张金菊文学作品中典型的塑造有各种不同的方式.其中有一类作品.作者直接根据真人真事,把他们的经历和事迹、遭遇和命运,经过艺术的概括和加工,塑造成非常生动的艺术形象。传记文学中的形象乃至典型的塑造就是通过这种方...  相似文献   

6.
文学通过语言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它与语言的运用密切相关.谐音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常常用于文学作品中.本文从语言的运用、形象的塑造和人名的谐音寓意三个角度来探讨谐音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及表达功效.  相似文献   

7.
在19世纪俄罗斯作家中,屠格涅夫以擅长塑造少女形象著称。他在诗体小说《巴拉莎》、著名的特写集《猎人笔记》、六部长篇小说以及《阿霞》、《初恋》、《春潮》等中短篇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令人倾倒的俄罗斯少女的艺术形象。如孤苦而善良的露克丽亚、外表纤弱而心地纯洁、刚强的阿霞、《罗亭》中的娜达利亚、《贵族之家》中的丽莎、《前夜》中的叶琳娜、《处女地》中的玛利安娜等等,都写得个性鲜明,跃然纸上,犹如一颗颗熠熠生辉的明珠。百余年来,她们一直为广大读者所喜爱,具有着永恒的魅力。  相似文献   

8.
"形象文本"这一概念是指那些把形象和文本结合起来的合成的综合性作品,它有助于人们进一步深入考察视觉艺术中语言与图像的关系问题。一般来说,在形象文本中,视觉媒介与语言媒介往往并置于同一个空间中,异质的媒介不是相互"竞争",而是相辅相成,共同完成艺术形象的塑造。  相似文献   

9.
文学作品艺术魅力的主要因素是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乃是文学作品的生命。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的突出成就之一就是塑造了一批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在《格萨尔王传》中,从天界到人间,从龙宫到地狱,塑造了近三千个艺术形象。在一部文学作品中,塑造如此众多的艺术形象,无论在中国文学史上,还是在世界文学史上都很罕见。这不能不说是文学史上的一个惊人的奇迹。当然,问题不在于数量的众多,更重要的是不少人物形象塑造得相当成功。这些人物活生生地站在人民中间,成为某种力量的化身和某种意识的代表,史诗中每个…  相似文献   

10.
<正> 长篇小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用深沉的画笔,创造了许茂这样一个在十年浩劫中心灵创伤很深、被扭曲了性格的农民。在他的身上,显现着十年浩劫的阴影,飞溅着时代的浪花。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许茂的形象是一个塑造得比较成功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深刻的社会意义的艺术形象。一许茂在我国当代文学的画廊中是一个不同凡响的人物形象,他象《创业史》中的梁三老汉一样,在文坛上刚刚出现,就使广大读者击节赞赏,倾心而爱。这个艺术形象之所以产生如此强烈的艺术效果,就在于小说独辟蹊径,敢于创新,在生活的滚滚激流中,对人生作了  相似文献   

11.
曹禺同志新编历史剧《王昭君》的发表,给社会主义百花园增添了一朵色彩瑰丽的奇葩。本文拟就这个戏的题材演变、形象塑造和创作方法作一些探讨,并试图提出一些建议,以期在舞台上看到更为完美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2.
论谢冰莹的《女兵自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夫泽 《湖南社会科学》2003,(1):125-127,64
《女兵自传》是谢冰莹的代表作之一。作品体现出三大鲜明的特色 :一、具有鲜明的时代感 ;二、塑造了鲜活的“女兵”形象 ;三、具有真实感人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3.
丁玲是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塑造女性形象成绩斐然的作家之一。她以一系列多姿多彩、血肉丰满的女性形象的塑造,鲜明而真实地反映了时代的面貌,提出了许多十分敏感的社会问题,显示出自己独特的艺术才华与个性。本文试图对丁玲笔下女性形象系列的艺术个性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新文学史上,塑造寻求个性解放新女性艺术形象的作家,除了鲁迅、茅盾、丁玲外,就要算曹禺了。他塑造的蘩漪、陈白露、愫方等女性形象,以独具的艺术美而争妍于新文学园地。这些具有悲剧美的形象是通过她们对个性解放和美的追求与独特的社会环境形成的强烈矛盾冲突,内心的无比痛苦及感情波涛的起伏而塑造出来的。她们的灵魂经历了从人间到地狱的广阔世界的悲剧旅程。曹禺以具有悲剧美的女性形象而发展了我国的悲剧艺术,并将悲剧的文学剧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5.
马歇尔与熊彼特企业家理论的比较与借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立富 《河北学刊》2001,21(1):79-82
马歇尔认为企业组织在企业家带领下克服风险和不确定性而获得利润的过程,就是市场实现均衡状态的过程;他把企业家机能纳入市场结构,以稳健的风格塑造了温和的企业家形象。熊彼特认为企业家“创新”是在打破市场的均衡状态,利润是企业家为“新组合”所作贡献的价值体现,他刻画了一个鲜明的企业家形象。马歇尔与熊彼特的观点对我们的借鉴意义表现为:重视企业创新的层次性;塑造鲜明的企业家形象。  相似文献   

16.
元代是中国戏曲的黄金时代,元杂剧以其独特的风貌成为了这一时代文学的标志。从题材到人物形象的塑造,元杂剧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呈现出一派万紫千红、争妍斗艳的繁荣局面,为中国古代文学的人物画廊增添了一系列熠熠生辉的经典艺术形象。其间,尤为令人激赏难忘的莫过于那些敢爱敢恨、至情至性的青年男女形象了,如张生、崔莺莺者。相较于那些追求爱情的青年女子形象,元杂剧中的母亲形象则显得颇为逊色。  相似文献   

17.
关汉卿是我国元代最杰出的戏曲家,他在几十年的戏剧创作生涯中,为我们塑造了许多鲜明独特的艺术形象,其中窦娥就是最成功的一个。与关剧《救风尘》中的赵盼儿、《望江亭》中的谭记儿等具有喜剧意味的下层女性形象不同,窦娥是一个典型的悲剧形象。在她身上,集中而深刻地体现了自我牺牲精神和至死不屈的斗争性,打上了传统的中原文化和外来草原文化两种不同文化的烙印,因而具有文化学上的意义。一纵观窦娥短暂、悲苦的一生,我们可以看到纯洁善良、与世无争、相信命运和坚贞不屈、抗争到底,这些看似矛盾的性格完美地结合在她身上,成为…  相似文献   

18.
(一) “意境”是什么?有人说它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艺术形象,又有人认为它相当于典型形象。据我看来,在某种意义上,“意境”虽然可说是具有一定典型意义的艺术形象,或者包含着具有一定典型意义的艺术形象,但它绝不等于艺术形象或典型形象;并且,不是所有的艺术形象或典型形象都有“意境”。“意境”是我国古典美学中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概念。  相似文献   

19.
<正> 文学的根本特征是通过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凡是文学作品,就都具有艺术形象;但这并非说所有的艺术形象都如恩格斯所说的“每个人都是典型”。而只有那些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生活本质规律的某些本质方面,并成功地运用典型化方法创造出来的个性鲜明而又具有共性的形象,才堪称之为艺术典型。这里,所谓共性,就是一定的社会性和倾向性;个性则是一定的社会性和倾向性的集中鲜明的具体表现。恩格斯说:“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正如老黑格尔所说的,是一个‘这个’。”(《致敏·考茨基》)恩格斯的这段关于  相似文献   

20.
(一) 如同任何艺术创作的过程都是想象的过程一样,任何艺术欣赏的过程,也都是想象的过程。我们把前一种想象称之为创作想象,后一种想象叫作欣赏想象。没有欣赏想象,也就谈不到真正的艺术欣赏。因为艺术作品中的形象不同于生活中的形象。大家知道,生活中的形象是艺术形象的根源,前者是客观的、个别的,后者则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一般和个别的统一。艺术形象的塑造,不管多么成功,但在直观性、生动性、广阔性、连贯性、完整性和多样性方面,都是不能与生活形象相比拟的。正因如此,人们在欣赏艺术形象的时候,总要根据作品的“规定情境”,根据自己对生活的回顾,加进某种想象。被马克思称为“伟大的俄国学者和批评家”的车尔尼雪夫斯基曾对生活形象和艺术形象的感受作过如下的比较:“当我们观察现实的时候,它好象一种完全独立的东西,独自地吸引我们注意,难得让我们有想到我们的主观世界、我们的过去的可能。但当我们看一件艺术作品的时候,我们就有主观的回忆的完全自由,而且艺术作品通常都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