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就业协议书与劳动合同辨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就业协议是用人单位与求职人员之间签订的关于未来劳动聘用关系及劳动合同主要内容的书面文件。由于许多大学生都需要在正式毕业前寻找工作,而用人单位也担心应聘人员脚踩多只船,所以,在当前毕业生求职过程中广泛适用。由于就业协议本身不是劳动合同,关于就业协议的相关法律规定也不多见,实践中就业协议的法律效力受到挑战。本文主要比较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的异同,从而为认清就业协议的法律性质,顺利解决关于就业协议纠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性质争议颇大,破解症结在于厘清就业协议的主体和内容。高校作为就业协议的管理者,应被排除缔约主体的地位;通过对现行就业协议内容进行类型化区分,可认定就业协议构成劳动合同或预约合同。而以就业协议的解除进行检视,劳动合同说更具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为此,现下就业协议需相应改革,确保在内容和规范适用方面符合劳动合同的标准。  相似文献   

3.
毕业生就业协议是用人单位与应届毕业生之间签订的关于未来建立劳动关系的合同,其作用是多元化的。该协议应当属于普通民事合同,与劳动合同存在很大区别。目前,我国仍旧应当保留毕业生就业协议,但它的缺陷也非常明显,因此需要对其从主体、内容、性质和配套措施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4.
《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大学毕业生就业面临新的法律问题。毕业生就业协议的法律性质及其功能在《劳动合同法》的视野中,需要重新思考和界定。就业协议的签订和履行应当以《劳动合同法》加以规制。通过分析毕业生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的本质,以《劳动合同法》为视角,结合当前大学生就业的新情况,分析就业协议的缺陷所在,并对如何做好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法》的有效衔接等问题作出一些思考,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高等院校毕业生逐渐增多,但是由于大部分毕业生对有关就业方面的法律知识缺乏了解,因此在就业过程中产生了许多问题.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就业协议的签订、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的区别等法律问题,从而为大学生更加理性的签订就业协议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6.
论高校就业法律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就业法律指导是就业指导中最急需加强的环节,它以帮助大学生就业、就业稳定和职业生涯发展为定位,以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为重点。开展高校就业法律指导工作,必须正确认识就业协议的法律性质,以《劳动合同法》等与就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为核心;必须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加强对劳务派遣、灵活就业、违约金、见习期等法律疑难问题的研究,并配备专门教师,将法律指导列为毕业生必修课程,建立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等等。  相似文献   

7.
高校就业协议书签订后经常毁约,造成根本原因是协议书法律性质不明确。通过对毕业生、用人单位和高校违约现象分析,提出构建劳动合同缔约过失责任,明确责任主体、责任范围、赔偿方式等建议。签订就业协议书为缔约阶段,违反就业协议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相似文献   

8.
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由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统一制订,毕业生可向辅导员领取就业协议书。高校毕业生就业必须由当事人(毕业生或结业生)和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并由学校对就业协议鉴证登记。一、就业协议书条款就业协议书是高校学生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的法律依据,一般应包括以下条款: 1.工作{劳动合同)期限;2.工作岗位和工作内容; 3.劳动保护和工作条件;4.工资报酬和福利待遇; 5.就业协议终止的条件; 6.违反就业协议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高校是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管理部门,而不应是作为民事合同的就业协议的主体。不少高校制定了《就业协议管理办法》,但这一"办法"存在侵害毕业生合法权益的问题,应当修改。此外,就业协议本身及其在功能发挥上也存在不少缺陷,致使就业协议制度难以较好地担当起现实的需要。就业协议制度这两个层面的问题给相关主体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带来了诸多困境。对此,采纳附生效条件的劳动合同或附生效期限的劳动合同的形式可以有效解决当前这种困境。  相似文献   

10.
就业协议适用劳动合同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就业协议,应当适用劳动合同。认识目前就业协议的特征,认识就业协议适用劳动合同的依据和必然性,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拓展《劳动法》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1.
不同类别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机会、就业质量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就业院校背景歧视不利于用人单位科学选拔人才和高校健康发展,并对毕业生就业造成消极影响。立法部门应建立健全反就业歧视的法律体系,各级政府及劳动部门应改革相关的政策和措施,非重点高校要加强办学特色和教育质量建设,积极与用人单位沟通,搭建多种就业平台,通过多方面努力促进毕业生就业公平。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平等就业权益、就业和劳动报酬权益、社会保障权益、权利救济的权益等合法劳动权益屡屡受到侵犯,这些侵害存在的原因包括大学生自我维权意识和保护能力弱、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用人单位缺乏社会责任感、大学生权益保障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等。大学生劳动权益的保护不仅要靠自身维护权益意识的提高,还要靠学校、政府和企业的多方保护。而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是毕业生就业过程中与用人单位签订的重要协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因高校在就业工作中的功能发生转变,高校在就业协议书中的法律地位也应从就业协议书的当事人转变为监督鉴证机构。从就业协议书的概念、基本内容及功能入手,针对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就业协议书的相关对策,以此实现顺利解决纠纷和保障高校毕业生合法权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高校毕业生求职就业时存在法律风险,其表面原因在于毕业生自身维权意识淡漠、维权能力欠缺,而深层次原因在于高校法律指导功能的缺失.因此,拓展就业指导的法律内容、深化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提高师资水平、尝试建立毕业生法律援助服务、全程为毕业生求职就业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务应当成为当前完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5.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终止劳动合同之后,因劳动者利用在原单位所掌握的商业信息、技术秘密等商业秘密而引起的争议大量出现。目前我国处理此类争议的主要依据是《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合同法》中关于商业秘密保护的规定。从劳动合同的后合同义务角度对这类纠纷的实质进行分析、讨论,并呼吁立法将劳动合同的后合同义务规定为法定的义务,以维护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6.
通过发放问卷对应届毕业生进行抽样调查来研究大学毕业生在劳动市场中介使用上的一些特征以及劳动市场中介的使用对就业情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这一群体最青睐的劳动市场中介是公共信息网站和校园招聘会。在这一群体之内,入学前的户口性质和毕业时的学历程度与大学生通过哪种劳动市场中介成功找到工作是显著相关的。通过不同劳动市场中介就业的人可能会进入不同性质的单位、不同的行业和不同的职位,但工资水平未必会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7.
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当前,劳动合同短期化现象普遍存在,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劳动合同短期化引发的问题不利于劳动关系的稳定以及国家社会的和谐发展.通过运用市场逆向选择,第二方执行契约和静态比较优势理论对劳动合同短期化现象进行经济学的阐释,并提出一系列解决劳动合同短期化问题的政策思路,实现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劳动合同制度是劳动法的核心,劳动合同解除制度是劳动合同制度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单方解除则为解除制度的重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重点在于合同解除后责任承担问题,其法律效力理论体现了对用人单位单方解除权的限制.我国应借鉴国外解雇自由与解雇保护原则相协调的模式,而我国现行立法三种劳动合同适用同一种解除制度,其合理性有待商榷.解除原因认定、解除期限通知等规范的可操作性也应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