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曹参到周勃的汉初丞相,是萧何长者政治路线的继承者,他们所推行的“长者政治”,不是所谓的“黄老政治”,而是“因世而权行”的政治策略,是陆贾《新语·辅政》中设计的圣贤政治模式的政治实践。  相似文献   

2.
在<新语·辅政>篇中,陆贾所设计的圣贤模式是对汉初实际存在的长者政治的总结与提升,他的以"仁义"为"巢"、以"圣贤"为"杖"等主张,为汉初治国者统治天下提供了合法性理论依据,得到了他们的普遍认同.  相似文献   

3.
汉初政治实体存在多层级性的政治现实,汉初中央统治集团具有"长者"特质,他们依照陆贾为其所"造"<新语>中提出的"因世而权行"政治理论选择原则,推行一条诸子学术整合、重构政治学理论的开放政治路线.  相似文献   

4.
《新语》,是汉兴第一部重要著作;作者陆贾,楚国人。楚汉之际的著名思想家、外交家。秦末大乱,陆贾以客从刘邦,待命帐下,南征北战,备受赏识,居左右,参与策划军政大事。汉兴,陆贾数有大功于汉,特别是在汉初的政策转变中,陆贾是唯一从理论上作出贡献的开国元臣,他的理论贡献即是《新语》。汉初乃布衣将相之局,君臣起于草莽,多出身低微。刘邦不好儒,竟然溺  相似文献   

5.
周文娟 《南方论刊》2010,(4):100-101
陆贾《新语》是西汉初年的重要著作,但历来研究者甚少。近人王利器先生汇旧注古本,撰为《新语校注》一书,甚为精当。本文试对《新语校注》的训诂内容作番探讨。其训诂内容主要包括:解释题意、说明章旨、解释词义、给字注音、说明修辞手法、诠解成语、叙事考史。另外,作者还进行了详细的校勘工作,如指明异文,改正讹文,增补脱文,删除衍文,乙正倒文等。  相似文献   

6.
陆贾是西汉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撰有《新语》12篇、《楚汉春秋》9篇(今佚)。陆贾也是儒家经学史上的重要人物,精通《春秋》之学。至于他在《春秋》三传中持哪一传所述经义,前人说法不一。清代以降,戴彦升(《陆子新语序》)、唐晏(《陆子新语校注序》)、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王利器(《新语校注》)  相似文献   

7.
《新语》是陆贾的传世名作.历代书目大凡以陆贾为儒家,仅有北宋的《崇文总目》卷5把《新语》列入杂家类[1](P62),元修《宋史·艺文志四》列入子部杂家类[2](P5207).对此,清代戴彦升的《陆子新语序》指出: 陆生书本列儒家,惟《崇文总目》移入杂家,《宋史·志》因之.彦升谓杂家者,兼儒、墨,合名、法,本书惟《思务》一篇称墨子之门多(下缺),绝未道其学.《辅政》篇叹商鞅显于西秦,世无贤知之君,能别其形.盖于法家深疾之.独陈儒术,无所兼合,入之杂家,谬矣.[3](P217)  相似文献   

8.
关于汉初思想家陆贾、《史记》卷九十七本传,记载他著有《新语》。但《四库提要》疑现本《新语》为后人所作。为此余嘉锡的《辩证》对其疑问点作了解明、结果人们都把《新语》看作陆贾的著述。另外《新语》的注释书以王利器的《新语校注》(新编诸子集成第一辑)最为详细和准确、故本稿用之。  相似文献   

9.
读屈大均《广东新语》李默《广东新语》,从《天语》至《怪语》共二十八卷,成书于康熙十七年(1678年),刻书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是屈大均生平五种得意之作《屈沱五书》中的一种。屈大均精熟广东地方文献,并遍游各地,随行随记,证以书史。他曾参加《永...  相似文献   

10.
<正> “十三行”之名,始见于屈大均的《广东新语》及其中引用的《广州竹枝词》.因此,考订《广东新语》的成书时间,有助于解决“十三行始于何时”这个悬案.彭泽益先生将十三行始起的时间定为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左右或稍后,但未说明依据,看来是受了朱希祖的影响.但朱说本属臆测,并无确据而不足采信.幸而屈大均在其著述中,为我们提供了可靠的线索.  相似文献   

11.
论陆贾的儒学观梁宗华陆贾是西汉初期一位重要的思想家。对其思想归属,或有异议。《汉书·艺文志》列其著作《新语》入儒家类,《四库全书总目题要》称“汉儒自董仲舒外,未有如是之醇正也”;近世则有视陆贾为道家者,以其倡言无为,祟俭尚静,实属新道家,或以为陆贾思...  相似文献   

12.
<正> 由诸丞亮、刘淑贤、田淑娟编著的《现代汉语新词新语新义词典》(以下简称《词典》)已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关于本书的宗旨,作者在《代序》中说:“《现代汉语词典》从1959年底完成初稿,1978年正式出版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突飞猛进,反映这一社会变革的新概念已经并正在大量涌现,因而表达这些概念的新词、新语和新义,也必然随之而在语言实践中逐步形成.同时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规模的限制,《现代汉语词典》还漏收漏立了一些词目和义项.我们编写这部《现代汉  相似文献   

13.
乂田 《阴山学刊》2007,20(1):61-62
据东汉赵岐《孟子题辞》记载,汉文帝时已置《论语》博士,说明汉初《论语》已经存在,陆贾《新语》、董仲舒《春秋繁露》及其对策对《论语》的引用也说明了这一点。《论语》在汉初已出现,汉初鲁学、齐学并盛,故在这一历史时间已存在鲁学《论语》、齐学《论语》了,只是期间《论语》无定名,从而也无《鲁论》、《齐论》之称,但无名而实存的《鲁论》、《齐论》比《古论》出现得早。  相似文献   

14.
玄林“新语”《王弼评传》,王晓毅著。30.9万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2月出版。责任编辑:蒋广学。写书作文,不拘一格,评传体裁,也非例外。看到王晓毅博士的新著《王弼评传》一书,采取了凸显晓白明畅的“传”而又不失逻辑严谨的“评”的样式,十分高兴。特...  相似文献   

15.
陆贾的历史意识及其文化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陆贾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历史意识,可惜一向为研究者所忽略。本文主要通过陆贾的著作《新语》对此进行阐明与分析,指出陆贾不但关注历史、研究历史、撰写历史,而且对历史的价值及其实现有独到认识。本文重点探讨了陆贾心目中的历史规律——道德仁义支配着历史的变化。以往人们往往低估了陆贾对汉初文化建设的贡献,实际上,单就其历史意识而言,他不但改变了秦人鄙弃历史的态度和历史无用论的认识,而且为儒学及文化的复兴提供了契机,陆贾同时也开辟了秦史研究之先河,并定下秦史研究的基调  相似文献   

16.
张秀宁 《兰州学刊》2009,(5):168-171
《阴谋与爱情》中体现了席勒的个人政治美学思想。借助于爱情和死亡这两种极具特殊性的、极端的人类行为,席勒塑造了斐迪南这一具有代表性的个人政治表达者,显露出了强烈激越的个人政治激情,表现出特殊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7.
《吕氏春秋》蕴含着丰富的政治理论和政治智慧,是先秦政治思想的集成性著作;同时,也是开启西汉政治哲学的重要思想资源。吕氏春秋的政治哲学表现为立君道护治道的利欲论、着眼政治操守和智慧的君臣论、接近德主刑辅模式的德刑论。《吕氏春秋》的政治哲学是秦汉之际社会思潮、学术思潮的反映,值得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18.
《新语》——汉代儒学制度化的理论先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习惯于把儒学制度化理论归功于董仲舒,而往往忽视陆贾的作用.陆贾在其<新语>中对儒学与王权结盟的方式--儒学制度化,儒学制度化的三种具体形式--儒学法律化、儒学礼仪化、儒学习俗化,儒学如何制度化--改造儒学、寻求王权支持等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董仲舒正是沿着陆贾的路子使得儒学制度化,故陆贾其书<新语>实则是汉代儒学制度化的理论先声.  相似文献   

19.
作为在中国知识界和思想界颇有影响的《读书》杂志,自创刊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虽然在《读书》中的文章多偏重于文史哲领域,但其中关于政治哲学和政治科学等的文章仍包涵了20多年来知识分子对于政治问题的富于启发性的思考,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读书》所发文章主要包括政治哲学、比较政治学和国际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喻立平 《江汉论坛》2005,3(3):16-19
《中庸》是儒家政治哲学的纲。《中庸》从形上之道的角度系统总结儒家政治思想,天道“中和”,是其核心政治价值;人道“诚明”,是对政治主体的规范;政道“位育”,是其社会理想。将天道、人道、政道融会贯通,载道以入政,修德以化政,力行以成政,形成了儒家独具特色的人治政治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