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的过程实质是对城市文化适应的过程,学校是农民工子女接触城市文化最直接的场所。在学校教育中,学校文化显性差异表现在符号系统、教学行为、规范意识、课堂文化上;隐性差异表现在价值倾向、文化排斥、心理层面上。为帮助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文化,适应城市学校的教育教学,应以建设学校文化为契机,构建融理念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为一体的融合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子女在城市教育过程中的社会融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民工子女在进入城市学校之后的教育过程中的融入困难成为当前我国农民工子女教育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这有着深刻的体制、政策、文化和个人等多层面的原因.为此,应从城市教育一体化和均衡化发展、完善教育政策、提高农民工子女与城市社会的多元文化整合、促进农民工子女对城市教育的主动融入、设立学校社会工作者岗位等多个层面入手解决农民工子女在教育过程中的融入问题,促进其在城市教育中的社会融入.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但是在根深蒂固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影响下,城乡之间基础教育水平的差距不断扩大,农村基础教育水平长期落后于城市。同时,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大量流入城市,其子女在城市就近入学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因此,在城镇化进程中必须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改革教育管理体制,合理配置城乡教育资源,加大教育资源向农村及贫困地区倾斜。同时,消除城市居民及学校对农民工子女的偏见,增加教育投入,挖掘现有公办学校潜力,加大对民办及农民工子女学校的扶持,保证农民工子女就近入学,平等的享受城市基础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4.
贾娜娜 《南方论刊》2012,(8):24-25,15
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具有公共性、外溢性,但目前公办学校收取高额择校费、赞助费,民工子弟学校教育水平低等现象突出,随迁子女入城就学难问题日益严重,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从公共财政视角看,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经费供给体制存在诸多障碍,文章指出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建立中央和省级政府为主体的经费共担体系,以保障公民义务教育的普遍实现。  相似文献   

5.
《江西社会科学》2015,(7):206-211
当前,我国农民工及其随迁子女是我国社会发展中的弱势群体。农民工子女碰到的教育困难,是非甸社会转型时期付出的一种社会成本,但这种社会成本不能也不应该由农民工家庭完全承担。由于教育是社会公共产品,融合教育的发展不能依靠市场的调节作用,需要政府履行自身责任,并承担相应的义务,以解决当前融合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教育失衡问题。政府作为促进教育融合的中坚力量,要积极建立家庭、学校以及社区联动机制,重视农民工家庭作为城市弱势群体的社会需要。  相似文献   

6.
随着农村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的大规模流动,同父母一起流动的子女队伍日趋庞大,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也日益浮出水面。通过分析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所面临的困境,对产生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原因作了探讨,认为应取消民工子女进入公立学校的门槛,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给予农民工子弟学校更多政策和资金支持,而不是简单取缔;改变学校的教育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7.
津、沪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模式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外来民工子女提供基础、义务教育的两种主要模式:天津以公办学校为主体的模式与上海以简易学校为主体的办学模式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别。上海模式形成的主要原因不是教育资源不足或其它什么原因;在相关法律条文缺失的条件下,迁入地能否有效解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城市政府态度具有决定性。  相似文献   

8.
现有的户籍制度、考试制度、教育财政制度对农民工随迁子女非义务学校教育支持不够。对此,可通过改革中考、高考相关制度,引进教育券制度来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非义务学校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9.
农民工学龄子女教育选择研究——基于广东省的实证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子女"求学难"是一个难解的社会公平问题.本文以农民工为对象,通过实证调查,对他们为义务教育阶段子女进行教育选择的动因、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全面展示其教育选择的完整而艰难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李琳 《社会科学家》2012,(2):151-154
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子女在城市里接受教育,这些孩子对城市教育的适应性问题已经吸引了包括教育工作者在内的多方面的关怀,适应城市学校的学习生活要迈出的第一步就是语言的适应,即从家乡话转入普通话的适应。在对某城市小学一年级的抽样调查后发现,方言已经成为了这些小学生为适应城市教育而必须跨越的第一道门槛,而且这道门槛也对在城入学的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产生了一定影响。加强对在城入学的农民工子女的普通话训练并帮助他们树立积极、乐观的自信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全纳教育视野:流动人口子女流入地义务教育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是关系到社会变迁及和谐社会构建的大问题,破除社会排斥、促进社会融合是社会政策的目标.把全纳教育理念导入基层学校并进行学校社会工作的微观干预,有利于推进流动人口子女的社会化进程,进而推进"全纳社会"的形成.文章以全纳教育为视野,从社会环境、学校实践和家庭关系三方面探讨了全纳教育在流动人口子女流入地义务教育中实施的现实性,认为混合班制的学校教育是全纳教育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12.
农民工文化需求支持体系是为实现农民工文化权利提供保障的各种影响因素的综合体系。文化资源、文化机会、文化途径、文化能力是满足农民工文化需求的影响因素,农民工文化需求环境包括政策和制度环境、文化教育环境、舆论和服务环境三个方面。基于农民工文化需求的影响因素现状和文化需求环境,可以构建由政府、社会、社区、企业、农民工组成的全方面、高效率运作的农民工文化需求"五位一体"支持体系,"五位一体"支持体系的核心内容包括制度支持系统、教育支持系统、舆论支持系统、服务支持系统和自主能动系统五个子系统。  相似文献   

13.
《新学术》2007,(3)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进入城市中的农民工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大量的农民工人口迁移也带来了许多的社会问题,其中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就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已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情况到底怎么样,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形成的原因是什么,解决的方法又是什么,本文仅对这几个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中,农民工作出了重大贡献。但由于教育机会不平等和教育途径的限制,其子女的平等受教育问题遇到了很大困难。因此,对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应有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随迁未成年子女犯罪率呈上升趋势,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通过大量调查研究发现,农民工随迁未成年子女犯罪,基本上都经历了:"在家缺少关爱、 教育——在校学习成绩差,厌学、 逃学、 辍学——流落社会——沉溺网络——交友被诱——走向犯罪"这一"心路历程".针对这一"病根",提出"家长、老师、社会共同努力,预防农民工随迁未成年子女犯罪"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城市中的农民工随迁子女数量大幅增加。近年来,农民工随迁子女在社会融入过程中遇到不少问题,这一群体的教育问题、生存状况、心理健康日益引起公众和媒体的关注。媒体对于这一特殊群体的关注与报道,对于维持社会稳定、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对重庆媒体中对农民工子女的新闻报道进行定量和内容分析,概括了当前报纸对农民工子女生存现状报道的不足,并对农民工子女报道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一般而言,教师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知识和经验,在教育子女方面应该具有天然的优势,但现实生活中却总会出现一些教师子女教育"灯下黑"现象。究其原因,教师子女的认知偏差是致使该现象出现的一个重要因素,具体表现为:对"教师"与"父母"的角色认知偏差、对"师生"与"亲子"的关系认知偏差和对"学校"与"家庭"的空间认知偏差。基于此,教师应引导子女形成正确的认知,并根据对象和互动情境表现适宜的角色行为。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子女跟随父母入城,面对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社会融入问题,社会工作有必要以其独特的个案、小组、社区和行政工作的介入模式,帮其建立和完善"三位一体"的社会支持网络,促进农民工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入。  相似文献   

19.
刘明先 《理论界》2007,(8):125-126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已经不再只是一个城市边缘群体的教育问题,而是一个潜在的社会问题,成为城市安全和城市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必须通过政策倾斜和制度安排来切实保障农民工子女的平等受教育权。  相似文献   

20.
高职教育具有高教性、职业性和地方性特点,因此必须构建大学文化、企业文化和区域文化"三源融合"的高职校园文化。文章主要探讨"三源融合"高职校园文化的特质、构建的基本原则、和途径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