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哲学界流行着一种观点: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就是它的物质性。对此,笔者不能苟同。因为社会规律本质上是人的社会行动规律,在社会规律的结构内容中和发生作用的链条上,人的目的性、主观因素,也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一个环节。社会规律不同于自然规律。在自然界中,全是不自觉的盲目动力在起作用。而自然规律,就表现在这些动力的相互作用中。可见,自然规律是不自觉的盲目动力交互作用的结  相似文献   

2.
人的意志与社会规律的关系问题,既是困扰着人类实践的重要难题,也是困扰着社会哲学和意志论的“根本难题”。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无法完满地解释下列形式上的悖论:一方面,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而人们的行动总是有意志的;另一方面,社会规律又具有客观性,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实际生活中,从客体或主观意志出发而不是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去理解人的意志与社会规律的方法,既在实践中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后果,也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唯物主义精神。“合理地解释和改变世界”的现实需要和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3.
人的实践活动和成长过程,本身内在地固有着一定的因果性、必然性、基本的轨迹和规律。人们必须努力探索和认识把握人的成长规律,并以此作为自己的认识指南和行动向导。人的成长规律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智商量是事业成功的基础;安排和把握好人生的“播种收获季节”是事业成功的保证;整合好六个方面的合力是事业成功的关键;智商量与智商量的释放形式的矛盾运动是事业成功的动力。  相似文献   

4.
创作自由是存在着两重性的,一方面它与作家个体相关,另一方面它又与社会群体相关。就作家个体而言,要获得创作自由,必须是对审美规律的认识;就社会群体而言,要获得社会自由,保证创作自由,则必须是对社会规律的认识。在人类还未进入到共产主义这一理想  相似文献   

5.
亚里士多德提出,人如何行动决定人有什么样的德性,而人的行动开始于对行动的选择。选择是实践理性的审思活动。由于实践理性的参与,行动是自愿和自我负责的,从而证明,人最终是自我成就的,成为什么样的人由人自己决定。对亚里士多德的著名论点-实践理性只是审思行动的手段,而不审思行动的目的,有着普遍的工具理性的误解。本文说明,实践理性并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性的达到既定目的手段,而是和人的德性、情感、欲望一起,共同构建出具体情境下行动的目的并筹划达到目的的途径。实践智慧是人在行动中揭示真理的方式,它总是和情感一起出现。人的自我决定包括了行动和情感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论社会发展中的自觉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规律是人的活动规律社会是人的活动所构成的社会,因此,社会运动规律就是人的活动规律。然而,对这样一个命题,仍然存在着两种有原则区别的解释:A.这样的规律是超脱于人的活动之上的永恒存在,人们只能诚恐诚惶地破译它、践履之;B.它自身就来源于并存在于人的社会活动中。如果  相似文献   

7.
把经济行动看作是社会行动的一种特定类型是经济社会学最基本的理论前提之一,经济行动确实无法脱离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客观的社会条件,因为它是嵌入在整个社会结构当中的。它不仅仅是一种与配置稀缺资源相关的经济行为,同时也是一种受政治、文化等诸多社会因素影响的社会行动。  相似文献   

8.
徐瑞坤  周宜 《理论界》2022,(11):27-33
阿甘本的《业》一书在伦理学层面延续他以往的生命政治议题,批判性地考察了行动何以归责于作为行动者的主体并使他有过错的问题。在阿甘本看来,法律通过制裁使人原本无辜的行动变得有过错,这也是法律得以建立的前提。自由意愿的发明使得过错内在化——它连接了行动与主体,并将行动的责任归给主体。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将人界定为通过作为手段的行动追求作为目的善的主体,这使得善被分裂到主体之外,由此行动被外在规范捕获,责任主体得以建立。要使人从罪业中获得救赎,就必须切断行动与目的的连接,使行动成为作为纯粹手段的姿态,从而破除虚构的责任主体。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大众化宏观变革和发展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是建立在高等教育实践基础上的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探索和总结,它可分为宏观方面的变革与发展规律和微观方面的变革与发展规律两部分。本文就高等教育大众化从量的增长发展规律、质的变化发展规律以及量的增长与质的转变的规律性联系三个方面的宏观变革理论问题进行一些定量化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人的意识能否创造、消灭或改变客观规律?或者能否改变、限制它的作用范围和程度?这是关于规律的客观性与意识能动性关系问题讨论中各种意见分歧的焦点。然而,对这样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的讨论,现在似乎陷入了困境。如果说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不能创造、消灭和改变规律及其作用,人对规律只有遵从的义务而无选择的可能,这就给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规律观蒙上了宿命论的色彩;如果说规律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那么,规律的客观性就被取消了,我们的讨论就失掉了唯物主义基础,即使把这种说法加上种种条件和范围的限制,问题也没有实质性的改变。看来,有必要对我们的研究方法、对规律自身的规定进行  相似文献   

11.
唯物主义历史观即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马克思实现哲学思想根本革命变革的标志。它作为一门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或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基础。我国的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实行自我完善和发展的一种伟大实践,其理论基础当然也只能是历史唯物主义。但是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一门科学,并没有穷尽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真理;相反,它仅仅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认识社会与人的科学方法论基础。它要永葆青春活力,其内容就必须随着人与社会的发展以及社会体制改革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否则,它就不可能成为改造社会、改造人自身的方法论基础。因此,关于体制改革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问题,可以大致分解为这样两个紧密相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真理有没有阶级性呢?从任何真理都是客观真理的意义上说,任何真理都是没有阶级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因此,不论自然科学方面的真理,还是社会科学方面的真理,都是人们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列宁在《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中说得很清楚,它包含有“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不依赖于人类的内容”。(《列宁选集》第2卷第121页)。这就是说,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是人们的头脑把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正确地反映出来,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只能如实地反映它,而不能任意制造和消灭它。比如,生产力和  相似文献   

13.
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中,政治学是作为最高善的研究学科,而对于伦理学的研究与实现正是走向政治学的完满,因此研究政治学和对伦理学当中的理解是作为行动者而言必不可少的。人在政治生活中,自身的行动是带有对社会上的责任,而就因为人有权力去行动,所以也就带有对行动上的责任。那么如果一个没有责任的人就代表了失去在社会中作为人的权利。然而,责任的形成又是基于人自身的意愿和所作出的选择而决定,所以责任的推演过程就成了责任之如何可能的重要研究问题,同时也是作为行动者必须考虑的一个核心。亚里士多德是最早比较详细分析出人的行为是基于考虑、意愿与选择而走向责任,因此对于了解责任的形成,行动者的行为依据和对后来伦理学的影响,有着不可或缺的一环。  相似文献   

14.
在讨论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的过程中,有的同志认为:任何经济规律的存在,总是以一定的经济条件为前提的,如果人能消灭产生某种经济规律所由产生的前提,人就可以消灭规律.他们认为,只要在认识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确切的根据客观规律的要求去采取正确的行动,作为某种经济规律所依以存在的客观条件是可以消灭的,因而某种经济规律也是可以消灭的.究竟应该怎样理解人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呢?我想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看法,并向同志们请教.马克思主义认为,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按照它本身固有的规律发  相似文献   

15.
世界观是一个人对社会、自然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根本看法.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也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用它来观察历史,我们就能深刻地认识到,资本主义之所以最终走向灭亡,社会主义之所以必然取得胜利,是有其内在不可抗拒的规律的.  相似文献   

16.
哲学有个恒定的主题,就是研究人和世界的关系。无论任何哲学,不管它是否公开承认这是哲学的主题,但最终都要对这个主题作出这样或那样的回答。所谓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也都是从人与世界所发生的实际关系出发,去认识世界以形成其世界观理论体系的。我们常说,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理论体系,它要回答的是整个世界最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这也是因为,如果哲学不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它就不能从根本上、总体上把握人和世界的关系,从而确定人在世界中的位置,当然也就不可能形成特定的世界观。我之所以如此强调人与世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中存在着一种观点,认为历史规律是人们行动的合力。苏联学者库利科夫认为:社会历史规律是人们大量行动相互作用的结果和这些行动的合力(见《哲学译丛》1983年第6期,第3页)。国内学者中也有人认为,社会历史规律表现为由无数个人错综交叉的力量所组成的一丛平行四边形的合力(见《规律论》华岗著,第452~453页)。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18.
论法律与规律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为所制”——立法活动受规律的制约  规律是事物之间的内在和必然的联系,它具有客观性、重复性、可预测性。对于自然规律,基本上不存在争议;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是否同样也存在着规律,人们意见不一,但大多数人认为是存在社会历史规律的,而且它也具有上述的三个属性。(1)客观性。在社会历史领域,人们预期的目的往往是彼此冲突、互相矛盾的,而无数个别愿望和个别行动发生冲突的结果,造成了一种同没有意识的自然界完全相似的状况。(2)重复性。社会历史规律有别于社会历史事件,社会历史规律是社会历史的深层结构,它隐…  相似文献   

19.
新经济社会学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以广阔的经济领域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学理论。作为一种独立的理论形态,它主要由三个核心性命题构成,即“经济行动是社会行动的一种特定类型”、“经济行动具有社会性的定位”和“经济制度是一种社会性的建构”。它在架通经济学与社会学,从而深化对社会的认识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0.
行动学习的理念、目标及关键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动学习是一种强调真实的人在真实的时间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学习的管理人员开发方法。行动学习的核心理念是反教条主义,并强调管理者在实践中转变心智模式。它注重培养管理人员长期关注问题、深入研究问题以及处理人际关系三方面的能力。行动学习成功的关键在于:营造适宜的企业内部氛围;开展积极有效的小组活动;慎重选择行动学习项目;充分发挥教练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