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九岁的父亲     
他一直没结婚。他说他已经有一个女儿了,他的女儿流落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里,他一生一世都要寻找她。一个朋友的故事。我的这个朋友,现在已经是国内优秀的诗人,但故事发生在他九岁那年,那时候谁也看不出他会混成个人样,甚至谁也把握不准他是否能够长大成人。他三岁时被父母抛弃。他体弱多病,闷热的秋天里,连眍进颅骨的眼睛也被黑压压的蚊虫遮住了,他也不知道挥一下手臂。父母认为他活不成,把他丢弃在长江边上,就转身,渐行渐远。他瘦弱的双腿追不上父母,只能伏在江边荒草里,老鼠似的"吱吱"哭叫。正是骑在父亲脖子上  相似文献   

2.
约翰·斯托尔是伦敦一所心理辅导机构的教师,一次偶然的机会,遇到了大学同窗艾琳,两人曾是大学里最要好的朋友.于是,他俩找到一家餐厅边吃边聊. 聊天中,艾琳告诉他一件事:一个男子深爱上了她,她对他也挺上心的.可是,每逢提到结婚,男友总是躲闪,艾琳无法确定对方是不是真的要与自己结合.最后,艾琳邀请约翰趁着男友周末出差,一起去一趟他的住处,看对方到底捣的什么鬼.  相似文献   

3.
一位商场上的朋友,经过多年打拼,拥有了一家颇具规模的公司.因为住一个小区,经常看到他来去匆匆、忙忙碌碌的身影.可最近发现他在朋友圈里晒出了外出旅游、和家人一起休闲等照片,感到很惊讶. 偶然的机会,遇到他就约了一起喝茶.聊着聊着,我说:“难得和你这个大忙人一起喝个茶啊.近来你的朋友圈里的内容可丰富了啊,拍摄水平也真不错.  相似文献   

4.
多多黛 《伴侣(A版)》2016,(11):44-45
一 林小小回国了,这个消息在朋友圈炸开了锅. 当年,她走得多决绝啊,就差站在胡峰的尸体上了.大学刚毕业,她就高调秀恩爱,和一个有家室的男人.她等了他两年,才等到了一个远走他乡的约定. 胡峰是林小小的前男友,大学里事无巨细地疼了她四年,超级暖男,像林小小老妈的分身.可是,在大学毕业时却被告知,他只是她用来敷衍流言蜚语的工具.  相似文献   

5.
沧海蝴蝶     
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独特的气味,日子久了,那种气味就代表他。F说,他爸爸是一家海鲜酒家的厨师,小时候,每晚爸爸下班回来,他都嗅到他身上有一股浓烈的腥味。他们住在一个狭小的房问里,爸爸身上的腥味令他很难受。他和爸爸的关系很差。考上大学以后,他立刻搬出去跟朋友住,父子俩每年只见几次面。  相似文献   

6.
正马未都曾分享过这么一个故事:一父亲跟儿子及其朋友吃饭,吃完后,父亲跟儿子说:"我觉得你这个朋友不可深交。"父亲解释,从吃相能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看他夹菜有个习惯动作,喜欢把筷子插到菜里翻上来,扒拉两下夹起自个儿要吃的菜,根本不顾及别人,这种人就很自私。"后来果不其然,这个朋友因利忘义,弃他而去。所以,我总觉得:吃相能见品相。  相似文献   

7.
一 陈曦来这个城市,是为了奔赴男友.结果,她前脚刚踏上这个城市的领土,她的男朋友就拖着行李,去奔赴了另外一个女孩. 来这里第一件倒霉事,就是失恋. 为了面子,陈曦决定在这个城市留下来,不然当时扬言出来找幸福的话,怎么解释呢. 李姐是陈曦在这个城市唯一一个朋友,她们是大学校友.她收留了经济拮据,没有去处的陈曦.  相似文献   

8.
那年3月,我刚满21岁,在南方这个开满樱花的城市里上大学三年级。我的哥嫂也在这座城市,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高考时我的第一志愿才选择了这里。一年前,哥嫂去了英国留学,临走前他们把房子的钥匙交给我,并把我托付给了他们在这个城市里最要好的朋友姜姐,哥嫂的家离我就读的学校只有5站路,他们走后我就把行李从学校搬到了哥嫂家,成了一个"走读生"。  相似文献   

9.
他受一位前去服刑的好友之托—照顾他的妻儿。16年后朋友刑满出狱之后,他以一腔深情,将妻儿还给了朋友,这本是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然而,16年后的朋友已变成了一个无耻的小人,最终为这个感人故事留下了太多太多的遗憾。1972年初.正读初中的儿子刘自忠和同学宋玉娟随着大批的南京知青,一起来到了江苏省大丰县一个叫老河口的偏僻村子里插队落户。刘自忠、宋玉娟被分插在村子里周德庆的家中。周德庆这一年也刚刚初中毕业辍学在家,三个同龄的孩子很快成了形影不高的好伙伴。在那段物质匮乏的年代里,三个人结下了纯真的友情。1974年6月…  相似文献   

10.
爱情证书     
朋友打电话给我,约我去喝酒.他说他又与女朋友分手了,重新回到了单身行列,自然要来投奔我们这些兄弟哥们. 我们相约着在一个熟识的酒吧喝酒.去酒吧的路上,我开始思索各种能用来安慰失恋者的话语,因为这朋友深情的秉性我是深有体会的.在过往的年月里,他的感情生活也是那么的曲曲折折,每次爱情的最后收场无不是痛恨交错,满怀悲情.我们总免不了要陪他醉个死去活来,还得用世界上最开阔最温馨的话去宽慰他.  相似文献   

11.
一个人坐在半岛咖啡,等待着一个朋友的到来。今天的阳光很好,热烈却不夸张。我选了一个靠窗予的位置,因为这个地方最安静,最适合倾听。朋友来了,无恙,眼神里却分明带着些许的忧伤。其实我大概知道朋友约我来的目的——他和她分手了。我很快开门见山,他也直奔主题。“你们怎么样?”  相似文献   

12.
郭韶明 《女性天地》2013,(10):35-36
心理圈的一个朋友,在博客里写了几个同学的命运。 有个同学,数年前大学一毕业就去搞推销,无论家长还是同学都无法理解他的行为,看上去,这似乎是个一意孤行的决定。可是现在,那位同学已经是大地区的代理了。  相似文献   

13.
朋友何文是个幸运儿。他学的是英语专业,大学一毕业就被学校推荐到国务院一个下属机构做文字翻译。可是,就是这样一个为无数人羡慕的工作,他干得却很不开心。北京是一个官员云集的地方,何文更是扎在了官堆里,他觉得低头抬头见的每一个人似乎都可以对他发号施令,这让他时时有一种压抑感。尤其令他感到郁闷的是机关生活的程式化和办公室里拖沓慵散的气氛,这和他活泼浪漫的性格格格不入,他觉得长此以往自己的激情将会被消磨殆尽,成为一个乏味和安于现状的“公务员”。一次他到广州公干,闲余进一家酒吧消遣,调酒师——一个长得白白净净的小伙子…  相似文献   

14.
大学毕业后,经过多次应聘,我与一家公司签订了试用合同.与我一起进公司的还有小明和阿萍两个人.人力资源部的张主任明确告诉我们:公司将在三个月后与我们三人中的一人签订正式的用工合同. 由于小明在大学里所学的不是对口专业,所以他工作起来十分吃力.一个月之后,他主动辞去了这份工作,只剩下我和阿萍两个人来角逐这个指标.  相似文献   

15.
多年前的一个春天,我16岁的母亲被一顶换亲的花轿,抬到了豫东平原上这个小小的黄河滩村。我的父亲是个粗鲁无知的人,如花似玉的母亲在他的醉骂殴打中凋落了青春。父亲的一位渔夫朋友看不惯我的父亲,他常常呵护我的母亲,训斥我的父亲:有本事多打几网鱼,种好滩里的庄稼,喝酒打老婆算啥汉子……这个渔夫14岁死了爹娘,没亲没故,多  相似文献   

16.
燕子低飞     
江非 《现代交际》2008,(10):40-40
帕帕·敦特一向非常喜欢花,他经营花店已经很多年了,花店坐落在一个十字路口旁。他工作非常勤奋,并且生活得也很美满,他甚至有足够的钱供他的儿子约翰上大学。约翰也像他父亲一样喜欢花。虽然他想上大学,但他的理想是毕业后帮助父亲经营这个花店。  相似文献   

17.
赵杰昌 《职业》2016,(1):56-57
85后大学生李文强是个地地道道的城里人,但他说:"我的未来在农村!"李文强大学学的专业,与农业毫不相干.但大学毕业后,他却认准了农业这个产业,放弃当时在银行工作和出国工作的机会,毅然选择投资农场搞农业,到乡下流转土地种起了有机蔬菜,在蔬菜地里逐渐实现着一个都市男孩的农业梦想.  相似文献   

18.
有个朋友给我们讲故事,他讲得一波三折,我听得惊心动魄,几乎要陪他落泪,虽然他并没这个意向。他说当他看见那块玉时,心脏几乎要从胸腔里跳出来,但只一瞬间他又装得若无其事,好像根本没看见这个宝贝,把话题切换到那个并没有多大价值的帽筒上  相似文献   

19.
郭龙 《职业》2011,(22):37-37
他是一位企业的老总,有一天他突然接到了一个电话,是以前的同学打来的。他们高中最好的一个朋友因病去世了,现在他的小女儿从北京的一所大学毕业了,朋友希望能在他的公司里找到一份工作,在北京站住脚。  相似文献   

20.
莲影 《伴侣(A版)》2017,(5):44-46
1 夏天开始的时候,艾琳在大学同学的聚会上又遇见了付强.懊恼之余,只得捡了个离他最远的地方坐着,从一进门就琢磨着怎么趁他酒兴上来之前开溜. 其实上大学时,她是对他动过心的,他英俊潇洒、谈吐风趣,除了家世差点,随便哪一样都拿得出手,可是在爱情蔚然成风的大学校园里,这一微不足道的遗憾又算得了什么呢?真正让艾琳开始鄙视他是缘于一条发错的短信,那时她才知道原来他同时追求好几个女孩子,个个家境优渥气质不俗,而自己竟是其中性价比最低的一个,于是毅然和他决裂.情场老手果然不是吃白饭的,被抓了现形依然大言不惭地说:“不管你信不信,我对你是真心的.”多么熟悉而又混蛋的辩白,电影里的渣男都这么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