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列宁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辩证法范畴论的基础上,深入地研究了亚里士多德、黑格尔等哲学家的范畴观,特别是批判地吸取和改造了黑格尔的思想,对范畴的起源和作用、个别与一般、原因与结果、现象与本质的范畴论,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每一门科学都有一个理论体系,作为研究自然、社会及其人们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科学的唯物辩证法,当然也应该有一个完整而严密的科学体系。可惜,这种体系至今还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3.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第二国际的修正主义者在帝国主义大战期间,堕落成为社会沙文主义者。他们以庸俗进化论为理论基础,这对俄国革命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列宁需要从理论上对庸俗进化论进行批判,挽救俄国革命。列宁选择唯物辩证法作为理论武器,根据前人的成果和自己的理论研究,初步回答了构建唯物辩证法体系所必须解决的逻辑起点、构建原则和体系核心三大问题,构建了唯物辩证法体系的雏形。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其政治生涯中,对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曾经做出了一系列的深刻阐述。但由于革命实践的发展,由他们亲手创立的无产阶级专政学说,也亟待进一步充实、丰富和发展。在这方面,列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根据十月革命后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在《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伟大的创举》、《无产阶级专政时代的经济和政治》等一系列光辉论著中,列宁深刻阐明了在过渡时期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必然性、无产阶级专政的形式和实质、无产阶级专政与民主等理论问题,继承和发展了马恩的无产阶级专政学说,为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学说作出了新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5.
伟大的导师列宁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由于革命斗争的实践需要,致力于辩证法的研究,他不仅全面、深刻地研究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而且运用它系统地研究了辩证法史,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批判地继承了辩证法史上的优秀思想,明确地提出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核心,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对唯物辩证法的贡献是围绕对立统一规律展开的。毛泽东对唯物辩证法的贡献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唯物辩证法理论的贡献,突出表现在发展了对立统一规律的学说,发展了特殊与普遍、个性与共性的辩证法,对矛盾特殊性的系统分析发展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法,把辩证法当作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二是对唯物辩证法理论应用上的贡献,毛泽东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问题,创造性地制定了一系列的符合辩证法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其中以矛盾分析方法,一般与个别相结合的工作方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群众路线领导方法最为突出。毛泽东对唯物辩证法的应用十分广泛十分丰富,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不朽的理论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7.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马恩集西欧二千多年来辩证法历史发展的精华特别是对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加以扬弃而创立的。恩格期在《反杜林论》中说:“马克思和我,可以说是从德国唯心主义哲学中拯救了自觉的辩证法并且把它转为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唯一的人。”(《马恩选集》第3卷,第51页)恩格斯的《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和《费尔巴哈论》等著作处处闪耀着唯物辩证法思想的灿烂光辉。第一次制订了唯物辩证法的科学定义和基本特征,提出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思想。黑格尔在马克思以前他第一个全面地有意识地叙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但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上的。在他那里,辩证法的规律是作为思维规律硬加在自然界和历史上面的。因此辩证法所研  相似文献   

8.
列宁提出要创立新法制、严格守法执法、完善法律监督,开创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先河,对社会主义国家法制建设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列宁关于立法执法、守法和法制监督的论述具有普遍指导意义,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和“三个代表”思想是列宁法制思想理论在当今中国的创造性实践。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同志的辩证法思想,是唯物辩证法在中国革命具体实践中的运用与发展,是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的理论依据。它曾在我国民主革命、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过巨大的历史作用,并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发生深刻的影响。它同我们党、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命运与前途息息相关。因此,坚持理论与实践统一的原则,紧密结合中国革命的历史深入研究毛泽东同志的辩证法思想,认真探索毛泽东同志对唯物辩证法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同志的辩证法思想,是唯物辩证法在中国革命具体实践中的运用与发展,是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的理论依据。它曾在我国民主革命、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过巨大的历史作用,并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发生深刻的影响。它同我们党、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命运与前途息息相关。因此,坚持理论与实践统一的原则,紧密结合中国革命的历史深入研究毛泽东同志的辩证法思想,认真探索毛泽东同志对唯物辩证法的宝贵贡献,无论对于我们继承这份珍贵的精神遗产,以至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我们民族的兴旺发达和国家的繁荣昌盛,都是十分必要的。毛泽东同志对唯物辩证法的丰富和发展,是在把唯物辩证法运用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的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宝库增添了许多新的理论财富。尤其是在唯物辩证法方面,毛泽东同志借用“新陈代谢”这一古语,赋予了它科学的新意,进而把新陈代谢概括为宇宙间普遍的永远不可抵抗的规律,从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确立了新陈代谢规律在唯物辩证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对唯物辩证法的一个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分别确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后,马克思集中精力研究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而恩格斯则在他的几篇重要著作中,系统地阐述了唯物辩证法的一系列规律和范畴,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理论体系。因此,作者认为恩格斯是唯物辩证法理论体系的创立者.  相似文献   

13.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学说发展史的历史贡献有三:一是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学说包括其哲学基础、理论来源及其内容构成、精神实质的整体性把握;二是首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学说发展史的概念命题,明确了其发展史的研究目的,凸现其发展史的基本线索,初步划分其发展史的历史阶段;三是系统总结了马克思主义学说发展史的主要特点.指出在理论品格上,“马克思主义不是死的教条,不是什么一成不变的学说,而是活的行动指南”;在运作机制上,随着具体的社会政治形势改变,“马克思主义这一活的学说的各个不同方面也就不能不分别提到首要地位”;在策略原则上,必须将马克思主义学说所涵括的社会主义意识“灌输”到广大无产阶级中去才能真正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历史发展.这极大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将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发展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列宁主义阶段.  相似文献   

14.
15.
列宁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从俄国经济发展和革命斗争的实践出发,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所有制理论。他的所有制理论不仅表现在分析俄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发展中、表现在帝国主义理论中,还表现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的理论中。列宁的所有制理论不仅是对马克思经济理论和所有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马克思所有制理论的直接实践,并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和社会主义思想家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相似文献   

16.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创立者是马党思和恩格斯。列宁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在指导俄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在总结无产阶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成就、深入研究哲学史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过程中,全面而深入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对认识的对象、内容、过程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等一系列问题作出了出色的贡献,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宝库。当前,在我国进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时期,认真学习与研究列  相似文献   

17.
18.
列宁在参与一系列爱国主义问题的激烈争论中,提出了掌握无产阶级爱国主义内容的三个重要方法,阐发了掌握无产阶级爱国主义内容的一个总体思路,是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的爱国主义理论,对社会主义国家在爱国主义的理论建设和实际建设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 列宁在阅读黑格尔《逻辑学》时所写的《辩证法的要素》十六条,是否包含了辩证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是否构成了辩证法的完整体系?对此,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它是列宁批判地改造黑格尔辩证法的丰硕成果,它科学地表述了辩证法的基础、原则、规律与范畴及其相互关系,可以说《辩证法的要素》是列宁对唯物辩证法科学体系的设想。为什么说《辩证法的要素》是列宁对唯物辩证法科学体系的设想呢? 我认为,首先要从这十六条要素形成的过程来理解。列宁构思和表述《辩证法的要素》,看来有一个深思熟虑、反复推敲、不断深入、逐步完善的过程。列宁之所以着手写辩证法的要素,与黑格尔没有将辩证法的环节讲清楚有直接关系。黑格尔是这样说的:“这个既是分析的、又是综合的判断的环节,通过它,那开始的普遍的东西从自身规定为自己的他物,它应该叫做辩证的环节。”  相似文献   

20.
怎样理解唯物辩证法的核心?这是涉及到是否准确理解列宁的有关思想和唯物辩证法的理论本性的重大问题.代表权威观点的前苏联和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都认为,列宁称矛盾学说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我认为这种理解不符合列宁关于唯物辩证法理论核心思想的原意,很有跟随列宁思想的逻辑深入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