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管理创新100看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领导决策信息》2011,(9):15-22
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切实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要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开创新形势下社会管理新局面。  相似文献   

2.
省部声音     
《领导决策信息》2011,(36):3-M0002
李源潮 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 人民群众是推动科学发展的主体力量,是破解各种难题的根本依靠。领导干部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要求,到群众中去,拜人民为师,在同群众朝夕相处中增进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在应对复杂局面、解决实际问题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主席指出,“热爱人民,就是要忠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重于一切,永葆人民子弟兵政治本色,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为人民无私奉献。”我军是人民的军队,来自于人民、服务于人民,人民群众是我军的力量之源、胜利之本,是官兵团结奋斗、无私奉献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加快实现军队建设跨越式发展的今天,大力培育和弘扬这一核心价值观,保持我军与人民的血脉联系尤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省部声音     
《领导决策信息》2011,(39):3-M0002
要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自觉把人生坐标定位于服务人民群众,心系群众、感恩群众、敬畏群众,视群众为亲人、把群众当主人,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把握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新期待,眼睛向下、重心下移,推动文化产品、文化设施、文化服务向基层倾斜、向农村倾斜、向普通百姓倾斜.让文化改革发展成果更好惠及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5.
部委声音     
《领导决策信息》2010,(36):M0002-M0002
领导干部要追求人民群众认可的先进和优秀,虚心听取群众意见,真实了解群众意愿.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要追求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先进和优秀,不能图虚名。  相似文献   

6.
张迁 《科学咨询》2010,(1):I0001-I0001
践行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检验标准。发展慢了不是科学发展,人民群众不满意也不是科学发展。如何才能让发展是科学的,让人民群众是满意的呢?笔者认为,关键要靠“跑”。  相似文献   

7.
今年以来,襄阳区公安分局坚持以人民群众的呼声为第一信号,以人民群众的需要为第一选择,采取“大练兵、大接访、大调查、大会战、大防范”等措施整治社会治安。  相似文献   

8.
新形势下,人民群众对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生活质量改善和提升的期望也越来越高。要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需要我们科学把握全局,关键在五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9.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领导干部要常怀为民之心,常行为民之事,做为民表率、常怀感恩之心。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为官的品德。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我们党自诞生那天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作自己永远不变的根本宗旨,忠实地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正因如此,人民群众成为我们事业的衷心拥护者和坚定支持者。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开拓,都离不开群众衷心拥护和支持。  相似文献   

10.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对90多年历史经验的真理性总结和规律性揭示,特别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的根本定位,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先进性。牢牢把握这一基本要求,对于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社论社评     
只有真正弄清楚“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充分认识到权力来自人民、只能用于为人民服务,才能把群众当主人、当亲人,带着深厚感情对待群众,把服务体现在每一项工作中。  相似文献   

12.
廖海敏 《决策探索》2014,(12):34-35
焦裕禄同志具有心中装着全体人民的公仆情怀、凡事探求就里的求实作风、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以及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是为民务实清廉的典范。焦裕禄同志是穷苦人出身,一生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对人民群众洋溢着深情厚谊。一是视人民为父母。焦裕禄同志有一句名言:“我们不是百姓的父母,而是老百姓的儿子,还要做听人民群众话的孝子,我们不是为民做主,人民才是主,人民要自己做主人,我们就是长工,是给人民扛长活的。”  相似文献   

13.
张荣臣 《领导之友》2012,(7):55-57,64
党的群众工作,是中国共产党依据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宣传、发动、教育和组织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共同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全局性工作;是中国共产党依据党的性质和党群关系的基本原理,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出发,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  相似文献   

14.
在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上,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上面对激情万丈的人民群众振臂高呼“人民万岁”。“人民万岁”是发自毛泽东这位人民领袖的肺腑,包含着他深深的人民情怀,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光辉。毛泽东的人民观,即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形成和完善的关于对人民的内涵、人民的作用、党群关系、人民的利益及其实现途径等方面的总的认识和根本观点,是毛泽东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追溯毛泽东人民观的历史渊源出发,结合毛泽东人民观的基本内容,梳理其发展历程,分析其人民观的哲学基础,不仅探讨这位伟人的“人民观”的深刻内涵,而且为我们继续坚持和发展其人民观的基本观点,全面贯彻落实新时期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提供哲学依据,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要从自身做起,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与群众打成一片,带着感情工作,牢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要保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真正做到知实情、出实招、办实事。  相似文献   

16.
“一定要让群众打得起官司,有理就打得赢官司。”这是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薄熙来对人民法官的殷切期望,也是我们向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把重庆真正建设成为人民群众“打官司公正、便宜、方便”的地区,关键在人民法庭。要扎实开展民生法庭创建工作,把人民法庭建设成为人民群众感知司法公正的“窗口”、联系群众的“纽带”、培养干部的“基地”。  相似文献   

17.
马建中 《决策探索》2005,(10):17-18
搞好卫生工作、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涉及到经济发展和社会隐定的大局,是关系到实现中原崛起、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当前,全党上下正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这更增强了我们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卫生事业,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实现中原崛起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8.
省部声音     
《领导决策信息》2011,(46):3-M0002
李源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 要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为主题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建立干部经常性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工作机制,及时了解群众意愿和需求,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创先争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李波 《决策探索》2014,(2):43-43
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要做到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使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20.
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提升群众的信任指数,发展指数才会顺势上扬,幸福指数才会水涨船高。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牢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刻把"为民、务实、清廉"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将"八项规定"付诸于行动,竭诚服务群众,奋力推进发展。"万事民为先",这是历史经验的重要启示。为民就是要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造福祉。要在思想上重视群众,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追求。要充分认识"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深厚意蕴,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落实到具体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