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演艺活动中的节目主持人古已有之,其中记栽较为翔实的是宋代。宋代演艺活动中的节目主持人有一个十分有趣的名字——“竹竿子”,那是因为他们在主持节目时手里拿着一支“竹竿拂尘”。“竹竿子”多由教坊内的“参军”担任。可能是因为他们擅演“参军戏”(类似今天的相声),口齿伶俐,能够胜任这一举足轻重的任务。一个节目将上场,先由“竹竿子”上前致语,“勾”出节目,相当于今天的报幕;表演结束时,“竹竿子”还要再上台,念七言诗一首,然后以“歌舞既阑,相将好去”之类的话语送别观众。也有不用“竹竿子”的,由演员自己报幕介绍,叫作“自勾”。“竹竿子”有时可根据需要作变通,不拿“竹竿拂尘”,而拿其他东西主持节目,如每年春天诸军聚集宝津楼下,为皇帝表演百戏。由于是广场演出,而且率先登场的又是声势浩大的锣鼓表演,故而“竹竿子”也手摇双鼓上台致语了。  相似文献   

2.
引戏色是宋杂剧五大脚色之一,它源出于宫廷教坊乐官"参军色",这已成为学界的共识。然而,参军色更早的渊源是什么,则极少有人论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参军色指挥乐舞时所持的道具"竹竿子"入手进行研究。因为竹竿子这一道具与更古老的旌旗、晕干等存在源流关系,由此也找到了它与古代礼乐之官太常的联系,因为太常的命名就是根据古代旗帜"太常"而来的。太常官在唐代又衍生出"司功参军"一职,负责地方上各类的礼乐活动,遂成为参军色的渊源所在。  相似文献   

3.
“舞台教学”简论──乐舞表演艺术专业教学的一个新概念李曙明,方光耀,张晓楼“舞台”是表演艺术家的摇篮“舞台”是表演艺术专业教学之内容、形式、技巧、艺术、生理、心理、结构、功能、个体、群体相互作用的“全息场”。──作者(二)“舞台教学”,作为“乐舞表演...  相似文献   

4.
节序浓缩了人们对于特定时序的感情 ,它的优美传说、特殊风俗更赋予词人抒情言志的广阔天地 ,使宋代节序词呈现出与其他题材迥异的迷人魅力。宋代节序词除了以其独特的民俗文化层面向人们展示了“祛灾、祈愿、祝福”和“赏心、乐事、良辰”这两大宋人节日民俗生活主题 ,更以婉曲深致、多角度的抒情主题丰富着节序词的人文内涵。  相似文献   

5.
在魏晋玄学影响之下,“有无之辨”成了魏晋时期重要的议题。“以无为本”的“贵无论”触发了魏晋士人们对乐舞的语义功能新的思考与实践,名士们以超越“礼”——寻求“道”——达于“无”的路径,实现了对两汉儒教传统乐舞美学思想的超越与突破,使乐舞美学从礼乐合一的思想束缚中挣脱出来,将对美学思想的探寻带入乐舞艺术内部世界中。  相似文献   

6.
礼藏于乐:礼乐文化的形态原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礼的形态原型来源于乐。远古时代“事神人之事”的表现形态是“乐”而不是“礼”,上古以祭祀礼仪为中心的各种“礼”的存在是以“乐”的形式出现的,“礼”、“乐”实为一体,“礼”藏于“乐”。真正“礼”观念的出现,是从“礼节”和“仪节”开始自乐舞中分化出来开始的,并且这种分化又开始于人们对神灵态度的变化。从以乐舞降神到以乐舞祭神的转变,使原来融合在乐舞中的“礼节”和“仪节”逐步分化成为事神仪式中具有独立意义的元素,同乐舞一起构成整个事神仪式。礼乐关系也已开始从“礼藏于乐”的融合状态转向礼、乐独立,共同服务于事神礼仪的并列状态,“礼”观念、意识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7.
宋代“积贫积弱”说自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提出后,就长期占据着史学界的权威地位。但近20年来,一些学者开始质疑宋代“积贫积弱”的说法,并通过各种方法试图推翻宋代“积贫积弱”说。然而,如果从综合国力上来讲,宋代“积贫积弱”说是不容置疑的。  相似文献   

8.
《辞源》将“舞象”释为“古武舞名”,所引语例出于《礼记·内则》。在《礼记》等文献中 ,“象”可指乐舞名 ,指两种乐舞 :一为周武王时代创制的乐舞 ,因其舞姿象周文王时击刺之法 ,故名《象》;一为周公时代创制的乐舞 ,以表现周武王伐纣灭商之武功为内容 ,故称《大武》,又因其象武王之事而称《象》。故《辞源》不应将“舞象”收为词目 ,也不应将其释为“古武舞名。”  相似文献   

9.
音乐是跳跃的符号,是一种极为抽象的声音的艺术,难以捉摸,而舞蹈则是瞬息万变的动态艺术,倘若要用形象化的文字将其表述出来,则需要有较高的乐舞欣赏能力和语言驾驭能力,可以说是一项难度很大的语言艺术。然而,在中唐时期却出炉了一大批描写乐舞的杰作。这些“乐舞诗”的成就不仅在于其具有超人的艺术魅力,更在于这些诗歌中所体现出的丰富...  相似文献   

10.
宋代笔记取材广泛,内容丰富,是研究宋代语言的重要资料。文章选取《汉语大词典》未收的词条“豢安”“烨奕”“冢穴”“友狎”“荡游”“叙谢”“劾牍”“嘿自”“荡柝”“曲避”“讥薄”“悖骂”“兢惕”“色缴”等进行考释,以有助于宋代笔记的词汇研究和相关辞书的编纂修订。  相似文献   

11.
倡导“三教合一”是宋代思想界的基本特征,本文通过对宋代儒、释、道各家“三教合一”思想的考察,分析了每家的理论特色,指出:宋代的“三教合一”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唱,佛、道为伴唱而共谱的时代之曲。宋代“三教合一”思潮不仅完成了三教之间的理论整合,推动了理学的形成,而且造就了以“和合”为特征的深层民族心理结构,对中国社会产生了至深至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宋代文人与宋代女乐关系密切,对宋代女乐舞蹈起到了促进作用,宋代文人与宋人女乐关系内质是“才子佳人”。  相似文献   

13.
儒家思想在汉代的影响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作为国家礼乐思想的体现者,汉代国家祭祀乐舞可以反映儒学对汉统治思想影响的进程。儒学提倡的“顺阴阳助教化”的思想理念在汉代祭祀乐舞的某些具体篇章中有体现。汉初宗庙乐舞《四时》的出现完成了先汉时期“阴阳五行”观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转变。五郊迎气乐舞的完善说明新的世界观的形成。而灵星祠舞的重新解说,代表着儒家思想对汉代国家祭祀的重新整合,代表着“顺阴阳”观念成为汉国家政治最高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4.
一、汉代所见各种名称的民间乐舞百戏艺人 在汉代文献中较常见的民间乐舞百戏艺人名称有倡、俳、优、象人等。 《说文》:“倡,乐人也”,意指表演歌舞音乐的艺人。这是汉代人对“倡”的解释,先秦仅含倡和或唱歌,并不指艺人。如《诗经》和《礼记》之“倡”皆指倡和;《韩非子·外储上》的“讴癸倡”指唱歌。所以,以“倡”代表艺人自汉代始。 先秦时代,职业的乐舞表演艺人以女性为主,故多称“女乐”。如《左传》襄公十一年载郑人赂晋侯,以“歌钟二肆、及其鎛磬,女乐二八。”乐舞表演伎艺又是战国时期赵、中  相似文献   

15.
宋玉《舞赋》的语境及其语境下的意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战国晚期,在楚国“巫音”盛行、国势衰败的情况下,宋玉赋写《舞赋》蕴含着两层意思:一是继踵屈原对巫术乐舞的改革,向楚王推荐《激楚》等新乐,希望改变“巫音”、“巫舞”一统楚宫舞坛的局面;一是在赋写中突现《激楚》等乐舞“激越”、“美和”的艺术境界,希望楚国君臣能在乐舞的启发下,振作精神,精诚团结,重兴国家。同时,这一结论也为宋玉《舞赋》并非伪作的说法提供了可信的证据。  相似文献   

16.
“不见经传”的出处及原义成语“不见经传”,一般成语词典引书证是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认为是其“源”,现代众多的成语词典中,编纂考释最严谨的刘洁修《汉语成语考释词典》又补充了宋代洪迈《容斋随笔》一条书证,可见,共认“不见经传”出现的时间不早于宋代。读...  相似文献   

17.
上古诗歌与乐舞之间的关系,涉及到的学术问题很多。张树国先生的大作《宗教伦理与中国上古祭歌形态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版)以上古祭祀歌辞为研究对象,考察其与上古宗教伦理之间的密切关系,对诗歌起源及发展史、诗歌的文化内涵及美学内涵都做了认真研究。提出了“诗乐舞产生并发展于祭祀仪式”的文学艺术起源说,强调祭祀仪式与诗乐舞的互涵互动关系,而在仪式的背后则是渐去渐远的宗教伦理背景。  相似文献   

18.
宋代审美文化的勃兴,主要归因于宋代社会普遍形成的文化享乐氛围。宋代在军事上积贫积弱、屡遭挫折,遂由外向进取转为内防变乱;宋代佛教道教日益世俗化、享乐化,不再神圣不可高攀;而宋明理学则过于重心性内省及自我修身。这林林总总的一切,在客观上导致了对道统理想“内圣外王”中“外王”部分的阉割,从而使人们的操作欲望,由唐代雄浑大气的金戈铁马转变到宋代绵软细腻的舞文弄墨之类的文化享乐上来。宋代词文、书法、绘画、园林、说话及舞蹈等文艺式样的兴盛,正是宋人逃避“外王”挫折,沉迷于文化享乐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民俗文化产业与振兴民族经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俗文化是隐藏在人民生活与思想中的象征符号。每个民俗文化符号 ,都传达着特定的民族的、民俗的、历史和文化的内涵。民俗文化符号无论是以物质或精神的形式融入商品之中 ,即会产生“超值”现象。发掘、生产、销售这种“民俗文化符号” ,是第三产业今后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民俗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20.
巴蜀民俗文化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巴蜀民俗文化形成的因素涉及巴蜀自然地理环境、物产资源、生产方式、民族迁徙分布等等。巴蜀民俗文化的特点,为“超稳定性”、“和谐共生性”,“通俗多样性”。重视研究巴蜀民俗文化,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是颇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