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西社会科学》2017,(2):160-166
中国山水画滥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而这一时期也正是庐山隐逸文化形成的关键时期。东晋画家顾恺之和南宋画家宗炳是中国山水画滥觞的两位至关重要人物,二者均与庐山隐逸文化有关。顾恺之崇尚魏晋玄学思想,是画史记载最早的山水画家之一,其爱画庐山,画史记载绘有《庐山图》和《雪霁望五老峰图》,曾著《画云台山记》,对研究中国山水画的萌芽有重要意义。宗炳不仅崇尚庄学思想,还崇尚儒家思想和佛学思想,是庐山东林寺莲社"十八高贤"之一,所著《画山水序》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篇中国山水画论,对后世山水画创作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绘画中,所谓文人画就是指从事绘画艺术的封建阶级士大夫——文人学士之画。它既不同于民间画工的画,又不同于皇家画院画家的画。文人画理论的核心是强调抒发作者主观感情和笔墨趣味。明代陈继儒把文人画概括为“力、巧、神、学、识”的总和。宋代苏轼说:“观士人画(即文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乃若画工画,只取鞭策皮毛,……看数尺便倦。”(苏东坡集《跋汉杰画山》)同时他还指出了文人画和画工画的不同之点即:“士人画”重“意气”,画工画重外形(“只取鞭策皮毛”)。把画与文结合到一起来谈论的是南宋的邓椿,他在《画继》中说:“画者文人极也,……其为人也多文,虽有不晓者寡矣。其为人也无文虽有晓  相似文献   

3.
《随园诗话》,[清]袁枚撰。袁枚(1716-1798),字子才,号简斋,晚号仓山居士、随园老人,浙江钱塘人。乾隆四年进士,乾嘉时期著名诗人、诗论家,论诗主张"性灵说",著有《小仓山房诗集》《小仓山房文集》等。《随园诗话》二十六卷(其中《诗话》十六卷,《补遗》十卷),近两千则,约三十万字,卷帙之富,影响之大,有清一代,诗话之作,无能出其右者。近读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随园诗话》一书,该书是吴兆基、武春华主编的"中国古典文化精华"中之一种,此为选译本,较有特点。笔者阅读时,发现本书在校勘、标点等方面存在若干问题,今就所见,一一指  相似文献   

4.
程敦厚是南宋初年有名的文人,善为诗文,尤妙于四六,著有《义林》一卷、《金华文集》、《外制集》、《韩柳意释余》。然因正史无传,又无墓志铭等对其身世记载详细的文献传世,故程敦厚生平事迹,南宋人已不甚了了,有关程敦厚的介绍当然颇多舛误与疏漏。关于程敦厚生年,限于资料,无法确定。而其卒年,  相似文献   

5.
放翁与唐琬重逢沈园、题《钗头凤》词于园壁的一段哀情故事,最早见之于南宋周密撰的《齐东野语》卷一,惟唐氏所和之词,却不甚了了。近读齐治平著的《陆游》(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一书,其中专题述及“《钗头凤》的悲剧”,也没有写出唐氏的和词,读者深以为憾。陆游同时代人的著作中确有唐氏和《钗头凤》词之记载,如南宋陈鹄(字西塘,南阳人)《耆旧续闻》卷十中说:  相似文献   

6.
李成梁是明季镇辽名将,辽宁铁岭人,曾封宁远伯,《明史》不但有传,《功臣世表》亦列有专项。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名将,有关其卒年的记载,谈迁《国榷》、谷应泰《明史记事本末补遗》中的《辽左兵端》、《明史功臣世表》、《续文献通考》,均取万历三十四年说。据《明史李成梁传》云万历二十九年李成梁复镇辽东时“年已七十有六”(卷238),则李成梁卒于万历三十四年如准确无误,其卒岁应为八十一岁。然《明史李成梁传》和作为《明史》蓝本的王  相似文献   

7.
<正> 所谓湖湘学派有两层意义,一是指湖南地区的理学(即道学或新儒学),二是指它的继承和发展。三十余年来,台湾学术界在这方面作了不少努力,发表了一些论文专著。如吴康《南宋湘学与浙学》(《学术季刊》4卷2期1955年12月),蔡仁厚《南宋湖湘之学序论》(《鹅湖》4卷9期,1979年3月等)。特别是近几年来,出版了几部专  相似文献   

8.
《梦溪笔谈》是我国北宋时期沈括在晚年撰写的一部笔记著作。沈括,字存中,生于宋仁宗天圣九年(公元1031年),卒于宋哲宗绍圣二年(公元1095年),在世六十五岁。《梦溪笔谈》是沈括晚年客居京口梦溪时期撰写编定的。《笔谈》的最初刻本当是三十卷本,内容也比今本要多。这一点可从南宋初年江少虞编的《皇朝事实类苑》和明朝万历年间华亭陈继儒、秀水沈德先辑刻的汇秘笈本《补笔谈》加  相似文献   

9.
吕本中,字居仁,号紫微,寿州(今安徽寿县)人,世称东莱先生,是“江西诗派”发展期的最著名的诗人。他生于北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卒于南宋高宗绍兴十五年(1145)。由于诗人经历了北宋末南宋初纷乱剧烈的社会动荡,其诗作的时代感和现实感比他的前辈诗人表现得更为强烈。从现存《东莱先生诗集》20卷(计1157首)、《外集》3卷(计175首)的全部诗作来看,题材相当广泛,或记叙重大事件,或刻画人  相似文献   

10.
宋代岭南学者李昴英传略杨芷华前言在岭南学术史上,番禺人李昴英无疑是南宋期间一位重要人物。然其生平事迹,史籍载录极其粗略。浩繁达496卷的《宋史》也没给李昴英立传,仅在黄师雍、程公许等人的列传中,插叙有关他的片断记载①。直至明黄佐《广州人物传》、邵经邦...  相似文献   

11.
对“客为周君画荚”之管见李昕战国时,韩国人韩非、在其所著《韩非子》一书中,出现了花草画家的记载,这就打破了在此之前人或动物统治画坛的樊篱。他对这位画花草的画家虽未写出名字,但对其所画作品效果却形容非常生动具体:客有为周君画英者,三年而成。周君观之,与...  相似文献   

12.
《历代赋汇》,清康熙间陈元龙奉敕纂修,正集140卷,外集20卷,逸句2卷,补遗22卷。共184卷,收自宋玉至明代的赋3834篇。据湖南图书馆刘志盛同志《赋书目录》,此书有清康熙间内府刻本,另有清光绪十二年(1886)刻162卷本及清光绪二十年(1894)上海点石斋印162卷本。(无《补遗》二十卷)1987年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曾据清光绪间双梧书屋俞樾校本整理影印,我所见者为康熙间刻本及1987年影印本。  相似文献   

13.
村愚《“蒙汗药”之谜》说:史籍中最早记载曼陀罗花的,似为北宋周师厚在元丰初年写成的《洛阳花木记》,……但并未指出此花的特性。那么,首先记载曼陀罗花具有麻醉性能的书,是那一部呢?郎瑛《七修类稿》曾引南宋范成大著《桂海虞衡志》的一段有关记载。但查《古今逸史》、《知不足斋丛书》等收录的《桂海虞衡志》,均无此段记载。看来,如果不是郎瑛别有所据,就是他搞错了。成书比《桂海虞衡志》稍晚的史籍,则有明确的记载。如周去非《岭外代答》云云。(见《学林漫录》初集第201页)。其实,曼陀罗花具有麻醉性能.它的应用,在北宋就有记载。北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杜杞在广西曾用曼陀罗酒麻醉广西少数民族起义军六百余人。北宋曾巩《隆平集》卷二十:蒙(是旱)“率其徒随〔吴〕香出降,〔杜〕杞犒以牛酒,六百余人始与盟,置曼陋罗花酒中,既昏醉,悉杀之。”  相似文献   

14.
新发现的五卷本《王无功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韩理洲校点),比明代以来通行的诸种三卷本,多收诗60余首(三卷本共收诗50多首),加上卷五“杂著”部分所收19首赞语性质的四言咏史诗,再加上“补遗”部分所录的7首诗,共收各体诗143  相似文献   

15.
《水浒》是一部宣扬投降主义的长篇章回小说,是一个极好的反面教材。《水浒》故事最初起源于北宋宣和年间。南宋以来,开始在民间流传。起初只是口头传说,后来出现了话本。宋朝,罗烨所著的《醉翁谈录》中,记载有“石头孙立”、“青面兽”、“花和尚”、“武行者”等有关《水浒》故事的话本小说目录。但具体内容无从窥知。宋周密《癸辛杂志续集》载有宋末画家龚圣与所作的《三十六人赞》并序,其中已把宋江等三十六人组织在一起了。《三十六人赞》所列姓名、绰号和《水浒》基本相符,其中有一点显著不同,即“三十六人”中有“铁天王晁盖”。  相似文献   

16.
梁红玉,南宋抗金名将,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曾记载:“韩蕲王之夫人,京口娟也。”后来元人脱脱等编修的“宋史》对梁的籍贯出身只字不提。直至当代,一些颇有代表性的书籍都沿袭了上述两书的说法。如蔡东藩《宋史演义》、臧励龢《中国人名大辞典》、新旧《辞海》、《辞源》以及《中文大辞典》(台湾版)等都回避了梁红玉的籍贯问题,这不能不算是一个缺陷。据本人查证,梁红玉的籍贯是江苏淮安市。清乾隆年间的《山阳县志》记载。“宋,梁夫人,蕲王韩世忠妻。楚北辰坊人。初,江淮兵乱,梁流落为京口娟家女。”清同治年间的《重  相似文献   

17.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十四对《宋史·曹友闻传》所载李显忠事迹提出质疑,认为其败于元兵之事,与史不符,可能另有一个李显忠。陕西洋县文化馆所存南宋理宗(赵昀)绍定六年(1233年)刻的《统制李侯重建州记》碑文中有“侯名显忠”句,故清代几次纂修《洋县志》著录此碑时,也都认为此是记载理宗时李显忠的事迹,致使混淆错乱。细读宋史,原来南宋确有两个李显忠。他们同为抗金将领,  相似文献   

18.
李秉衡,字鉴堂,是清朝光绪时期驰名国内外的高级官员,平生爱国清廉著称于世。《清史稿》卷四百六十七,列传二百五十四记载:“李秉衡,字鉴堂,奉天海城人。”《奉天通志》卷四载:“李秉衡,字鉴堂,海城人。”新编《辞海》历史分册(中国近代史)载:“李秉衡(1830~1900),清末奉天海城(今属辽宁)人,字鉴堂。”史册记载都一致认定  相似文献   

19.
张锡厚同志编著的《王梵志诗校辑》(中华书局一九八三年十月出版,以下简称《校辑》),根据二十八种敦煌写卷,并从唐宋诗话、笔记小说里钩沈辑佚,整理出王梵志诗六卷(另补遗一卷),共三三六首,向广大读者较全面地展示了这位唐初民间诗人的诗作原貌,显然是唐代诗歌和敦煌遗书整理研究工作的新的重要成果。编著者化了大量功夫,对所收入的作品作了认真、谨慎的校勘和注释,也获得了较好的成绩。由于敦煌写卷本身的情况十分复杂,如夹杂着许多俗体字、通假字和讹别字,夺衍误倒和字  相似文献   

20.
目次一、宋本《杜工部草堂诗笺》(存第一卷至第二十二卷)二、明正德本《集千家注批点杜工部诗集》(残本)三、明嘉靖本《集千家注批点补遗杜工部诗集》四、清康熙本苦竹轩《杜诗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