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正> 一《周易》的理论体系建立在其自然观的基础之上,“天地养万物”、“天地感而万物化生”的观念充斥了这部经典的一切方面。在八卦系统中,以象征天地的乾坤两卦为最重要,《系辞》所谓“乾知大始,坤作成物”,天地乃是自然万物之最本原的存在。《系辞》曰:“生生之谓易”,又云:“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晋韩康伯注:“天地者,易之门户;而易之为义,兼周万物,故曰行乎其中矣。”这种关于天地生成万物并支配一切的思想,构成了《周易》哲学的理论基础。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尽管也认为“唯天为大”,但似乎并没有象《周易》那样将天的原则与社会的伦理政治礼乐等等神秘地联系起来。是产生  相似文献   

2.
王阳明首先以"知"说"万物一体",认其当从"感应之几"上看.感应之几有二用:一方面一气流通,正是万物一体给出了人在天地之间的位置;另一方面,圣贤有分,人对万物的普遍的恻隐顾惜之情成为万物一体的开始.他也看到,二用又必归一几:"才能之异者"悲天悯人的救世热忱,与"才质之下者"各随其分的尽职精神,二者的搏斗、协调,只能指向人性的陶冶和养成.作为一种理论,王阳明的万物一体说实质上是一种事关修道的审美直感论,它坚持了儒家知行合一的品格,"行"之而成,与"政治哲学"有很大的距离.  相似文献   

3.
陈来 《江海学刊》2015,(3):11-20
"天地之心"一词最早见于《周易》复卦的彖辞"复其见天地之心乎",《礼记》礼运篇也有"人者天地之心也"一语。汉代董仲舒说"仁,天心",这是汉代儒学宇宙论的重大发展。北宋程颐反对"静见天地之心"的说法,主张"动见天地之心",邵雍之子邵伯温认为天地之心不可以非动非静,动静之几为天地心。南宋朱子把天地之心作为仁说的基础,但这并不是简单回到董仲舒,而是把北宋儒学对《周易》的讨论中天地以生物为心的思想与"仁"联系起来,用仁去规定易学讨论中的天地之心,使仁获得了本体论的意义。明代王阳明把"人者天地之心"当作万物一体思想的一种说法,由于他过于关注心,相对忽视了仁,所以他对天地之心的阐发,只是着重于心之灵明。罗近溪以生生之机为天心,但是他没有把这看作是仁体的大用。  相似文献   

4.
先秦儒家生态思想有其内在逻辑性。其天道依据是"生生",蕴含"时""变"观念。"仁"是对天道"生生"的人道承接,其内在规范性是以"位"为前提,"中"为尺度,"止"是"中"的精微之地,同时以"爱"为基础,"忠恕"为方法。先秦儒家正是通过对"生生之仁"的终身践行,参赞天地,化育万物,此即"生生而仁"。"生生而仁"是人对栖居之维度的筑造,先秦儒家通过生生而仁,通达天命,实现浑然与物同体的和乐境界。  相似文献   

5.
浅析荀子的君子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新山 《青海社会科学》2001,(6):118-121,110
在荀子看来 ,人类社会主要是由君子和小人这两类社会成员组成的。君子有两种含义 :一是指在位的统治者 ;二是指有道德、守礼义者。他经常提及的君子主要是指第二种。荀子认为君子是礼义的源泉 :“天地者 ,生之始也 ;礼义者 ,治之始也 ;君子者 ,礼义之始也。故天地生君子 ,君子理天地。君子者 ,天地之参也 ,万物之总也 ,民之父母也。无君子 ,则天地不理 ,礼义无统 ,上无君师 ,下无父子 ,夫是之谓至乱。”(《荀子·王制》,以下引此书 ,只注篇名 )。君子是法律的本原 :“法者 ,治之端也 ;君子者 ,法之原也。故有君子 ,则法虽省 ,足以遍矣 ;无君…  相似文献   

6.
《老子》中的"物"主要分为"道"、天地、万物、器物等四类存在体。"道"是绝对的"有",是形上之"物",它开出了天地、万物等天然现象之"物"。"道"在展开自身的存在过程中孕育出天地,继而由天地的运作产生万物。在这一宇宙生成论中,"道"始终"不自为大"。天然现象之"物"依"德"而展开其存在。天地的"不自生"即是天地保持着自身合理的存在状态,天地与万物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万物分为自然物和人,万物的普遍存在状态是"自化",人如何"自化"影响着万物的整体走向。器物是人造现象之"物",是被动的存在体,其"德"本自万物。辨析《老子》之"物"具有三重意义:其一,理清层次、结构、关系、价值向度、侧重点、思想特色;其二,利于语词、文本的遴选和文意的理解;其三,进入"自"的向度。  相似文献   

7.
人生在世,过好"人"生是人应尽的责任。高明无私覆是天之道,厚薄无私载是地之道。选择效仿、修存天地之生生不息的无私覆、无私载的大德,便是人之道。天地最大的功德在于生养万物,圣人最大的宝贝在于居于令人崇敬的德位。以仁存心,以义存心,以礼存心,以信存心,以仁义礼信践行,念念为善,孜孜行善,这就是人之为人的修养责任。修存"生"之大德,守保人之尊位,从而能够正其位凝其命。  相似文献   

8.
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是宇宙万物之本体。但是老子的超越之道并非是自然界及其规律,而是超越的主观精神境界。“道生万物”,表明超越之道并非是抽象的逻辑观念,而是真实自然、与宇宙万物同体的生命境界。“天地不仁”中的天地不是纯粹的物理存在,也不是主宰意义上的人格存在,而是一种价值存在,只不过带有某种虚化的宗教人格意味。领会和诠释老子的天道观,宜从人生哲学的视域而不宜从自然哲学的视域。  相似文献   

9.
一种观点认为 ,中国哲学自然观的特点是从“生命存在”角度理解自然 ,同时把天地自然看作是包括人在内的万物生命之源和存在基础 ,天地自然因之具有“生生”之德。万物均出于自然 ,各有其道 ,人之所以被超拔出来居于“三材”地位 ,乃因惟独人道具有“成万物”之理性作用。由此构筑的天人关系理论即形成中国独特的生态哲学之主轴 ,其内在理路是 :1.天地自然生成万物 ,故乃人生命之源 ;天地自然同时形成以人间男女、夫妇为基础的礼义原则 ,故它又是人生意义和价值之依据。 2 .人生价值即实现自然所赋予的目的 ,此亦即完成人之自我本性。 3.天…  相似文献   

10.
性命范畴展开为力命和心性。力命是讲主体人的能动性、创造性与客体的自然必然性、法则性;人力、人为与天命、命运的关系。船山说:人珍惜人的生命存在,“胥为生矣,举行喙息、高骞深泳之生汇而统之于人,人者天地之所以治万物也;举川涵石韫、敷荣落实之生质而统之于人,人者天地之所以用万物也”[1]。人是天地所以治万物和用万物的根据。若无人,天地何以治?何以用?治万物和用万物是人的特有的能动性,所以人能“参天地”、“赞化育”、“御万物”,强调人的能动性和有为性。(一)力与命的关系船山认为,人的能动性和有为性,可以改…  相似文献   

11.
汉初面临种种冲突,其社会文化价值的首务是医治战争创伤.彰显汉初时代哲学思潮的是<淮南子>,它以道家思想统摄各家学说,具有综合先秦诸子之学的意蕴.主张天地万物是"阴阳和合而万物生",一阴一阳之谓道,道是宇宙万物之所以存有的原由和本根.道分天道、地道、人道,天人之际相通相感.天人之际作为汉的时代精神的体现,<淮南子>以究天地之理,接人间之事为其主题而展开论述,若天人之际不和谐,就会给人带来灾难.圣人以至诚的精神,与天相通相感.人的神、形、气相依不离,皆得其宜.人在保养精神中,实现自身价值.<淮南子>依据其对现实社会的体认,采取无为而治的设计方案,作为为政治国的实施原则和政策.它与老子以"天地不仁"异,而认为天道、圣人是讲仁义、行仁义的.  相似文献   

12.
仁学本体论     
《文史哲》2014,(4)
仁学本体论是以仁体统摄儒家传统的各种形上学观念,将仁发展为一本体的观念或发展为一仁的本体论。传统儒学"万物一体"的思想既是一种精神境界,也指万物关联共生的整体,这种整体就是仁体。仁体论把传统儒学的一体之仁与生生之仁作了有机结合。仁本体与关联共生的万有是"全体是用,全用是体"的关系。翕与辟是生生之仁体的两个重要而根本的倾向,翕作为宇宙的本质倾向是仁的根源性表现,维系了生生的连续稳定性,使天道性理、伦理之善等价值得以安顿。仁是相恕,恕是他者优先,是平等而不会自我中心,恻隐之心是仁体的发见和显现,我与他者是一体共生的仁爱关系,因此群体意识和责任意识是仁本体的内在要求。我们今天需要在他人优先、仁爱优先的立场下重建仁学本体论,重建儒家哲学。儒家非宗教的人道主义即仁道,可以成为社会群体的凝聚力和道德基础而无需超越的信仰。  相似文献   

13.
庄子生态哲学在解构了人类视域的基础上,实现了在万物视角下的对于自然的观照和生命的尊重,同时以其全息整体的生态宇宙观、万物平等且相通的生态认识论、物无贵贱的生态价值观以及注重生态修养的心性论组成了具有前瞻性的生态思想体系,描绘了一幅"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生命共同体蓝图。庄子生态哲学提醒我们跳出人类视域的局限来接近世界,去感受人类命运与自然命运的联结;提醒人类思考自己在生命共同体中的位置,顺物自然、寓诸无竟,回归自然的本真。庄子生态哲学对于当今世界具有独特且深刻的生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王博 《船山学刊》2014,(3):38-46
王夫之的仁学思想内容极为丰富。在仁与礼方面,他主张"仁礼互藏"、仁礼互为体用的思想框架,强调礼为人之所独有;在仁与义方面从道德修养和政治治理两个不同维度分疏仁义之同与仁义之别,凸显人之"思"对仁义之本体的认识作用;在仁与孝方面继承儒家传统思想,并阐明了仁人之孝敬生身父母的意义;在仁与政道、治道方面强烈谴责打着"使人履仁而戴义"旗号却大行违德背道之事的"申韩之儒",并提出"君天下者,仁天下者"的光辉命题。这四个方面是王夫之"以人道率天道"的新仁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体现了王夫之思想对前人的继承和超越并暗含的近代性因素。  相似文献   

15.
王瑞雄 《理论界》2023,(11):29-34
《周易》的生态思想集中体现在其宇宙论或自然观中。在自然的生成上,《周易》主张天地万物自然而然地生生不息,强调生生的顺成性、反生性、交互性、开放性和时机性。在自然的秩序上,《周易》提出了天地父母、万物同胞、宇宙一家的关联结构。在自然的意义上,《周易》强调天地生物之仁德,显示了一种无目的和无意志的道德宇宙观,并以此作为圣人治天下的模范。《周易》“生生之仁”和“万物一家”观念,有助于在生态危机背景下对机械论自然观和人类中心主义进行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16.
较之其他儒家,宋明儒家对"生"之义理作了高度思辩的理论发微,从而形成其独具特色的"生"之伦理思想.他们通过对性与天道问题的周延论证,清晰而透彻地说明了"生"之本源依据;通过"为天地立心",特别彰显了人道之"生"的意义;通过"万物一体"的生命情怀,表达了"生生之境"的终极伦理追求.其"生"之思想的根本在于从深层次上确证人的伦理性存在的意义,提升整体人类的伦理境界.  相似文献   

17.
张载提出的"天人合一"说具有极丰富的生态智慧。他的学说从人自身出发,以"体物"为核心,以"仁"、"德"为红线,归宿于"穷神知化,与天为一"的境界。其学说最大的特点是承认自然界的内在价值,人是自然界价值的承担者和实现者。他的学说是一种实践学说和价值学说,其中"乾父坤母"、"民胞物与"、"天地之心"、"大其心以体万物"等,强调人类要尊重自然,爱护万物,这对于今天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而言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王阳明的思想中,"良知"不仅是判断是非的标准,更是贯穿天地万物,达成万物一体的枢纽。在良知的诸多含义中,"气"和"心"构成了贯通天地的两条路径:气兼具物质性和运动性,构成了人与万物的物质统一性;心的感应能力则使得人们作为能动的主体自觉到自身与万物的一致性。良知贯通万物的特性使"致良知"工夫成为了以追求"天人合一"之境为目标的"大人之学",而这需要恰当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阳明认为,"大人之学"就是要将自然界纳入"道德共同体"之中,以普遍关爱的态度对待之。而根据儒家"爱有差等"的伦理原则,此举并不意味着人类不能利用自然物,而是强调人们对待自然的基本态度应是关爱而非戕害,并且当人类要剥夺动植物的生命时必须十分慎重,反复考量其必要性。相比于西方的人类中心主义和"深生态学""大地伦理"等思想,阳明良知说的生态意义在于提供了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合理框架,避免了非此即彼的思想对立。  相似文献   

19.
陈文殿 《天府新论》2009,(6):103-107
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龙”不是“神”,而是中华民族生命存在方式和生命生成方式的凝炼、概括和提升。中华“龙”文化的建构历程及建构机制折射出中华民族的形成及生命生长历程。从生命生成视角和文化建构视域来看,天地之大德日生、和实生物、和而不同、生生之谓易、生生不息,构成中华“龙”文化的生命理念;其生命生成方式和文化建构模式是一种融合兼容、有容乃大的模式;其基本特性是优化创生性、开放性兼容性、协调和谐性、系统整体性、一体多样性。中华“龙”文化内蕴着宝贵的生命生态精神和生命伦理智慧,从生命生成的生态性视域解读中华“龙”文化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申"乃"神"之初文,为电之象形.电随雷雨,有滋生万物之功,故滋生万物成为神的核心内涵.在<老子>中,神与谷结合,为谷神,成为天地之根、万物之源.在<庄子>中,神融入生命,为藐姑射神人,成为万物的滋养者、精神境界的开辟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