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胡伟希 《社会科学》2012,(4):124-134
按照先验哲学的观点,人之所以能以信念的方式去把握世界,是因为人具有一种先验能力——"定然判断力"。定然判断力作为宗教信托之运用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他力型与自力型。他力型是定然判断力使个体在潜意识中满足与"一即一切"之宇宙终极实在合一的冲动,于是出现了"唯一神教"的宗教信念原型。自力型是定然判断力使个体在潜意识中与"一切即一"的宇宙终极实在合一的运动,于是出现了具有"泛神论"色彩的宗教信念原型。潜意识中的宗教信念原型以"象征"方式并借助"爱"之情感上升到意识层面成为经验世界中的宗教信念。故宗教信念经由三个世界:超验世界、潜验世界与经验世界的共同参与才得以完成。  相似文献   

2.
王新水 《兰州学刊》2005,(3):67-68,98
本文认为,人们对老子的"道"及其"有""无"三概念之间的关系迄今还存在误解,有进一步澄清的必要.<老子>中的"道"有两个维度,一指向"存在",即超验、终极、本真的存在;一指向"应为",即现实世界中万物应遵循的规律.而其"有""无"都只指向可感的经验世界,与"道"并非同质的概念.因此,从概念上来说,"道"非"有"非"无",亦非二者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其"气"范畴的实体性为逻辑起点,通过分析气与太虚之间的关系,说明在《张子正蒙注》中,"太虚"作为本体是万物从中产生并复归之的宇宙的本然体态。"太和"所表示的也是太虚所指代的对象,但太和的本体性主要表现在其为"气与神和"的和谐性。而且太和所涵之神是宇宙之所以然的根本。通过分析气、太虚、太和以及神等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呈现《张子正蒙注》的本体论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4.
"道"是人类无数次生命体验和感性认识之后的理性发现.是中国哲学的核心概念,也是庄子哲学的本根.在<庄子>的哲学世界里,"道"大体有三个基本象征:一是宇宙存在的象征,二是事物自身规律的象征,三是人的最高认识境界的象征.<庄子>的全篇都在言说"道".庄子对于"道"采取了一种诗意的象征表达,使得作为宇宙存在、一切事物的基本规律和人认识世界最高境界的抽象的"道",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展示与确证.  相似文献   

5.
杨国荣 《社会科学》2013,(8):116-129
在不同于"技"、"器"层面的追问、以区别于器物之知的方式把握世界等方面,中国的"性道之学"与跨越知识界限的智慧之思具有一致的内涵。尽管在具体表述上,中国谈"性道之学",西方讲philosophy,但两者的实际指向则并无根本不同:"性道之学"与哲学,都是智慧之思,其实质的内涵彼此相通。从形式层面看,哲学离不开概念的运用,其中既关乎概念的构造,也包括概念的分析。同样,性道之学也涉及名言的生成和名言的辨析。魏晋时期进一步提出辨名析理,"析理"以性道为内容,"辨名"则关乎名言(概念)的分析,由此,性道之学与名言(概念)之间的关联得到了更自觉的肯定。从"哲学何为"这一层面看,中国的"性道之学"对智慧之思所具有的规范意义和引导意义,也给予了自觉的关注。就以上方面而言,中国的"性道之学"显然包含着哲学的内涵,属于实质意义上的哲学。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哲学本质上是价值哲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价值论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中国传统哲学本质上是价值哲学.儒、墨、道、法虽然旨趣有异,但却殊途同归,百虑一致,都把致思的最终趋向确定在世界对人的意义上,归结到价值理想的追求上.传统哲学的本体论并非以宇宙的本质为认识的根本目标,而是借"天道"以明"人道";传统哲学的认识论并非以认识的来源和规律为探讨的最终归宿,而是借"知行"以说"道德";传统哲学的辩证法并非以世界的运动过程和规律为研究的至上兴趣,而是借"阴阳"以言"治平",传统哲学的历史观也并非以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为思考的终极意义,而是借"理势"以论"至治".自然与人伦合一,知识与道德融合,宇宙法则与治世规范统一,"必然"原理与"应然"判断贯通,是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7.
苟小泉 《社会科学》2012,(9):108-115
在中国传统哲学本体论中,终极视域是一个绝对超越的无限世界,对于终极视域的探讨产生了终极本体即"虚极"、"太极"或"太虚"。终极本体不是从逻辑性、知识论,而是从感应性、感通性的维度实现主体对终极本体的发现。由于感应性、感通性往往具有主体所赋予的价值性规定,所以,终极视域的本体论形态最终表现出价值论的特征。从理论意义看,终极视域的本体论提供了解决有限性视域或经验世界的终极根源问题的根据。  相似文献   

8.
论传统"大同"与"小康"的理想社会秩序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札记·礼运>的"大同"与"小康",是中国古代社会理想的经典概括.从宇宙星象的时间-空间秩序抽象而来的天道,是论证大同世界与小康社会的思想背景,所以,无论大同还是小康,都是以"道"为终极根据,追求理想的社会秩序伦理秩序、生活秩序.因大道之彰隐不同,从而体现天道的社会形态不同,使得社会互动准则也就不同"公"与"札"是分析大同与小康的关键词.大道流行,"公"作为一种价值理性,是整合社会秩序的基本准则;而大道隐没,来自宇宙天道的终极根据萎缩,于是,"礼"作为一种工具理性,成为规范社会秩序的另类选择.因此,大同与小康殊途同归,都是强调整合社会秩序的理性主义取向.  相似文献   

9.
《老子》中的"物"主要分为"道"、天地、万物、器物等四类存在体。"道"是绝对的"有",是形上之"物",它开出了天地、万物等天然现象之"物"。"道"在展开自身的存在过程中孕育出天地,继而由天地的运作产生万物。在这一宇宙生成论中,"道"始终"不自为大"。天然现象之"物"依"德"而展开其存在。天地的"不自生"即是天地保持着自身合理的存在状态,天地与万物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万物分为自然物和人,万物的普遍存在状态是"自化",人如何"自化"影响着万物的整体走向。器物是人造现象之"物",是被动的存在体,其"德"本自万物。辨析《老子》之"物"具有三重意义:其一,理清层次、结构、关系、价值向度、侧重点、思想特色;其二,利于语词、文本的遴选和文意的理解;其三,进入"自"的向度。  相似文献   

10.
"虚无"既是道家哲学的基本概念,也是中国美学的基本概念。在中国美学中,"虚无"具有多种意义:首先,作为对非审美的心灵活动的否定,它是进入审美与艺术创作活动的首要前提。其次,作为与"实体"相对的虚空或无形之物,它是艺术作品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和艺术形象得以显现的必要条件。最后,作为对非审美的日常生活世界或经验世界的否定,它是艺术意境得以成立的根本依据和本质规定。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道剑因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而上者谓之道 ,形而下者谓之器。中国古代传统哲学对宇宙的这种划分 ,使得以物喻道成为先秦道家宣讲道义的重要方法之一。先秦道家认为天地之间无物非道 ,万事万物均是道性的体现。这种道器观直接影响到古代文学风格的形成。古代剑文学之所以具有阴柔幽妙、流动多变的特点 ,即是其典型体现  相似文献   

12.
基督教顶礼上帝,以有神论问鼎社会,是有限.上帝,作为抽象的概念,其内涵则是真(理)、是生(命)、是道,依然是超越有限,不可言说的无限!上帝借"言"创生天地万物,又是以"言"表述其终极关怀的,无限又寓于有限.禅奉佛教无常缘起之理,视事物生成乃相互对待,此有则彼有;破对待而灭,此灭则彼灭,大千世界万般皆空.如此否定本体尤显示存在的无限性.同时又以缘起为不变之自性,"尽在自心",非本体的无限性,顺化而为"心"本体的有限性.从哲学上讲,基督教上帝创世的神本体论,以道、言,与禅缘生的非本体的本体论的空、心,实现它们之间有始→未始→有始→未始的本体论对话,同样表现出它们对超越有限的终极关怀.无论是基督教的神本体与道本体论,还是禅的非本体的性本体论与心本体论,既是非相之性,亦是实相之性,理论上的相通之处,充分说明在现实中对话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同时还必须注意到它们自身在思维上的冲突,及其在实践中矛盾对立的概念的并存与应用,即宗教社会学上的二律悖反.  相似文献   

13.
认识论的始原性提问是关于终极实在的提问 ,此乃认识论的逻辑起点。基督教的提问对象是“存在” ,由此它既肯定了关于世界的经验知识的真实性 ,更进而揭示了经验知识得以成立的先验条件与超验依据 ,使其整个知识论体系拥有严密的逻辑辩护。儒与道的性问系之于“存在者” ,由于将存在者视为自存的 ,这使其无意于认真思考知识的合法性辩护问题 ,贬抑和割裂语言与思想的同一 ,使其认识最终陷于非认识性的神秘 (更多的是道家 )与独断 (更多的是儒家 )。释家问的对象是“不存在”或虚无 ,由于虚无不过是存在者的另一面相 ,故在语言观等方面与道及儒并无根本区别。但由于以论证世界的虚无为旨 ,释家既否定了认识主体的存在 ,也否定了认识对象的存在 ,并进而否定了知识本身。这使它在一种悖论式的形式中最终否定了它的认识论本身  相似文献   

14.
“以人为本”的哲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哲学语境中,"本"即根据和终极本质."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根据和终极本质."以人为本"之"本"既是本体论意义之"本",也是历史观意义和价值论意义之"本".现实的人及其创造性实践活动,是"以人为本"的深刻根据."以人为本"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是正确认识历史规律的关键和科学处理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关系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15.
老子公平思想的基本理念可概括为"自然是社会制度的第一美德"和"自然即公平"。老子公平思想区别于孔子公平思想的基本特点在于,前者以"自然"为正义原则、"道"为正义准则,后者则以"仁"为正义原则、"礼"为正义标准。"自然"是相对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演化过程来说的"道"之"始然"(原初的样子)或"本体"(本来状态)。"道法自然"意味着"道"永远保持其无欲、虚静、无为的原始状态,这是"道"之所以成为实在世界("域")中可以为"天下式"的正义者和正义标准的内在根据。老子依据"自然"原则所要创建的公平社会是以"温饱型共同富裕"为特征的"自均"社会,它必须依赖于"法自然"的"圣人"才能从理想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16.
庄子承续了老子的“道论”视角及其理论的核心内容,探寻人生意义的终极根据.庄子将生命的终极价值根据定位在“道”的终极存在层面,突出了“道”作为一切价值和存在根源的至高地位.面对生死带来的人生困顿,庄子将现实的惨淡归因于“本真之性”的凋敝,并强调护养“本然人性”,避免世俗功利私欲价值和道德智巧对实现人生终极自由造成屏障.在“与道为一”这一终极价值理想引导下,获得对世俗经验世界有限性的终极超越.庄子在解答生死问题、建构生死观的过程中完善并展开了他的“道论”,并在“道论”的指导下反过来对生死问题做出最终的解答.在庄子的哲学中,生死观是与“道论”浑融互进、相辅相成的.在环绕“道论”而打开,面向终极“世界大全”(“道”)的生死观中,庄子寄寓了深厚的价值期盼.  相似文献   

17.
"道"是自然万物的本源;万物运行的本质规律。"道"本体是宇宙的终极根据,以及人生价值的源头。如果锻造出能窥及艺术大美的主体——能把握深层艺术效果和积极内容价值存在的自我,即能无限接近宇宙本体大美的心灵,进入"道心",才能创作出补益于天地身心的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18.
《道德经》首章首句"道可道,非常道"六字对于理解老子之道极为紧要。千百年来,人们对此句的解释存在严重的分歧甚至根本对立。依次辨析几种最具代表性和影响性的解释,诸如"道不可言说,可言说之道非恒常之道""道可言说,但非恒常不变"等,从而可以知道,这些解释均是未得老子本意的歧解。"道可道,非常道"的意思仅仅是说:世人通常认为的一切可道之道(即可行之道),均属人为之道,虽其或可得一时之益,或可解一时之难,然必因人因时而兴废,皆非恒常之道。  相似文献   

19.
一、艺术作品与真理“真理”一词在西方哲学传统中主要有两方面的涵义。传统形而上学和神学赋予“真理”以绝对性、完善性和永恒不变性,“真理”本质上是心灵和外部世界的一种关联,是心灵对外部世界的准确再现,因而“心作为一面巨镜,它包含着各种各样的表象(其中有些准确,有些不准确),并可借助纯粹的、非经验的方法加以研究”。①这种“真理符合论”以“镜式的视觉隐喻”为其依据,其困难在于,人类心灵达致外部世界的普遍通道是不存在的,人心不是纯净清晰的明镜,不能充当客观判断的固定不变的依据。“真理符合论”最终必然乞灵于某种“神目观”来为人类的经验和理解奠定终极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东岳论丛》2016,(6):24-32
唯物论与唯心论作为两种重要本体论,在哲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但也日益暴露出"解释力"的局限性,即:不能对宇宙世界提供周延的依据性解释。"二元论"虽有"调和"两种本体论的意向,但却并未真正解决二者的对立。两种本体论之局限性的根源在于,它们只执着于"物质"或"精神"之一端,而忽视了宇宙世界乃由"物质"和"精神"所构成的整体。要超越这种局限性,需要按照马克思所指引的方向,建构既包含又超越"物质"与"精神"的新本体。借鉴中国哲学的传统资源,这种新本体乃是"道",这种本体论可谓之"唯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