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颖 《理论界》2009,(6):150-151
"关乎以文,而流化天下".电视作为一种文化存在,与我们通常所说的"文化"相比,似乎有一些特殊之处.电视是一种大众文化,娱乐性是其主导方面,但电视作为一种特殊的传媒,它在完成这一功能的时候有自己特殊的手段,它必须在娱乐与媚俗之间保持一种恰当的张力关系.  相似文献   

2.
市场经济大潮强烈冲击着我国大众传媒业。一方面是纯商业性的传媒机构大量涌现;另一方面是主流传媒或迫于市场压力,也纷纷实施商业化运作,在操作方法、运营模式、编辑方式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突出了商业化取向。传媒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表现出了娱乐化的倾向,其中新闻娱乐化现象也开始出现,使得传媒庸俗化、传媒道德滑坡、传媒社会责任弱化等一系列问题日益突出。如何正确对待娱乐,摆正娱乐在传媒中的位置,从而引导大众传媒积极、健康地向前发展,是社会各界应该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康梅钧 《学术界》2007,(4):87-92
由于市场经济的渗透,传媒文化领域中的消费文化日益增长,并强烈影响着社会整体文化的诸多方面.传媒消费文化对社会文化基础性意义上的改变,使文学生产者与传播者都卷入到这样的文化场景,文学内容与文学审美的方式等随传媒消费文化的不断发展,悄然发生了深刻变化.传媒消费文化重塑了"身体神话",打造了娱乐化审美趣味.文学生产的价值取向与传媒消费文化之间形成了紧密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4.
王小平 《天府新论》2009,(2):111-116
20世纪90年代以后,影视文化把我们带入了娱乐时代.事实上,文化自古以来就有娱乐性,但真正强化文化的娱乐性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事,它标志着传统理性哲学的感性转向、身体转向,宗教信仰的崩溃,经济的市场化、跨国化带来的消费社会,传媒的大众化、狂欢化,同时娱乐时代的产生也是一种"控制"与"反控制"的文化权力博弈的后果.但不管怎样,娱乐只是在前台表演的演员,指挥它的"总导演"叫资本.  相似文献   

5.
消费意识形态的出现是现代性文化和生产型社会转进的必然结果。在当代社会,信息化与消费化相辅相成,文艺消费更显抽象化,文艺娱乐被纳入了“消费体系,”创新日益成为一种时尚,媚俗艺术蔚为潮流,文艺与生活的界限日益模糊。这与消费社会将一切转化为消费客体,彻底根除了超验的道德根基和神圣信仰的体系化逻辑有关,更与传统的等级制社会、特权经济和专制文化被公民社会、信用经济和市场民主体制、商业文化取代有关,也与消费社会信息化、消费化语境中注重以形象战略实现商业利润的运作机制有关。对待消费意识形态和消费社会不能采取一种完全非历史、非辩证的极端化态度。  相似文献   

6.
杨昕 《天府新论》2008,(2):128-131
从时代特征上看,当代流行文化是一种阶层性文化、商业消费性文化、娱乐消遣性文化、媒介符号性文化和价值解构性文化,流行文化的这些时代特征内在地表现着其所要传播的价值观念.从流行文化与道德的关系上看,流行文化也必定会寓含着一定的道德价值取向,体现出一定的伦理价值意蕴.流行文化品性蕴含着社会的道德价值取向,流行文化市场环境影响着社会道德氛围设置,流行文化资源配置决定着社会道德资源益损,流行文化变换反映着道德价值趋向变迁.道德力量制衡流行文化在社会中的传播和影响,使其符合人类的价值需求,也使社会道德价值能够不断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7.
对当前社会的许多人来说,用"道德复归"来冠名娱乐传媒背后的慈善效应,已经成为某种言语习惯。严格地讲,娱乐传媒用享乐形式支持了一种慈善效应,但是这种效应只是非规范型道德与享乐型意愿契合的"道德蜕变"。现代社会的"道德复归",还需要通过个人主义道德的提高来促使个体对道德责任的认知。  相似文献   

8.
网络文化的时代特征及其伦理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成龙 《兰州学刊》2009,(1):127-129
从时代特征上看,网络文化是一种商业消费性文化、娱乐消遣性文化、媒介符号性文化和解构性文化,网络文化的时代特征表现着其所要传播的价值观念。从网络文化与道德的关系上看,网络文化包含道德价值取向,体现出一定的伦理价值意蕴。网络文化品性蕴含着新的时代精神气质,影响着社会道德氛围,决定着社会道德资源的增减,反映着社会道德变化趋势。道德力量制约着网络文化的传播和扩散,并对其进行纠错,使之更加符合人类发展的价值取向,也使人类社会道德能够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9.
尽管后现代性是否是一个与当代中国思想事实相关的问题尚处于争论之中 ,当代传媒却急不可耐地率先给自己贴上了后现代的标签——后现代的诸多特点在传媒娱乐板块已日益昭显。后现代化的传媒与当前我国社会道德失范有着密切的关联 ,而且 ,后现代的传媒本身也处于无法排解的道德悖谬之中 ,这本身已或多或少地说明 :构建当前的传媒道德 ,后现代的立场无补于事 ,于是 ,回归现代性就成了我们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纵观娱乐文化的发展历程,娱乐文化在顺应社会发展的同时,也满足了大众追求平等、实现自我的心理需求,但也对大众造成了不良的心理影响。拜金主义的盛行和审美情趣的下降,直接导致了娱乐文化内涵的空壳化。因此,规范娱乐文化,应当提升娱乐文化的品位、突出娱乐文化的德育功能、扩大娱乐文化的层次性、对娱乐文化进行本土化创新。  相似文献   

11.
广告娱乐化的评析与效果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儒俊  李菁 《东岳论丛》2012,(2):178-181
娱乐广告是一种全新的广告传播形式。但是,由于广告主和广告从业人员、媒体、受众接受心理等因素的制约,广告娱乐化传播过程中存在不少影响传播效果的问题。因此,我们在思考"娱乐之后"如何策略地提升广告传播效果问题时,要有意识地评析它的经济功能、教育功能、社会功能,评析它对社会道德、文化教育、伦理、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新闻界,日益明显的新闻娱乐化趋向已形成一种潮流,大有左右新闻传媒之势.有人对此持反对意见,将新闻娱乐化视为洪水猛兽,认为新闻的娱乐化必将导致媒介的庸俗化.也有人完全赞同,将新闻娱乐化看做争取受众和市场的法宝.应该如何看待当前愈演愈烈的新闻娱乐化现象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深入地分析它的成因和利弊,从而正确地认识这一现象,处理好新闻与娱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石建 《天府新论》2019,(4):138-151
基层文化治理是基层社会治理的一个子系统,是国家文化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文化治理侧重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对基层民众行为的规制,凸显文化的治理工具向度,缺乏将文化作为治理对象的剖析。乡村娱乐作为基层文化的重要表征,其边缘化、原子化特征是基层文化治理亟待回应的议题。乡土闲暇生活的边缘化、私性化,是乡土逻辑与国家治理逻辑多维度建构的产物。乡村娱乐不仅仅是一种消遣方式,更是基层民众自我价值的呈现方式,亦是基层文化治理的重要阵地,是实体性娱乐活动、精神价值信仰、基层治理三维面孔的交汇点。  相似文献   

14.
大众文化的媚俗化是指为了迎合广大受众的视听心理而降低其文化产品的审美水准和道德水平,弱化文化产品的教育功能。大众文化媚俗化的形成是由诸多因素共同导致的,有复杂的生成系统。其中,现代传媒为其提供了技术支持,欲望彰显为其提供了社会心理背景,商业利润为其提供了发展动力。只有对大众文化的媚俗现象进行认真、彻底地分析,解剖其形成机制,并加以批判性的引领,才有可能在适当的时机促成媚俗化的"文化工业"转变为真正代表普通民众的原生性的"民间文化",即真正含义上的"大众文化"。  相似文献   

15.
革命抗战影视经历了从"乐观主义"到"观乐主义"的价值转换,呈现娱乐化倾向,这与后现代主义文化、资本、技术、部分国人对规则的漠视等有直接的关系,但根本症结在于当代革命抗战影视生产和消费的价值扭曲。理解娱乐化合理的价值诉求,拒绝过度娱乐化;客观公正地解读和发扬传统革命抗战文化;建立适应多元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为大众文化辩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众文化是以规模化生产为标志 ,以现代传媒为手段 ,以大众为消费对象的现代文化形态。与主流文化、知识分子文化相互融合 ,其覆盖率、影响力和市场份额已达到绝对领先的地步。轻视 ,或照搬西方的批评语言对其批判 ,都是不合时宜的。它应运而生 ,弥补主流文化和知识分子文化之不足 ,在普及文化的同时使大众得到娱乐和休息 ,有积极的功能 ,不能苛求。  相似文献   

17.
传媒文艺作为后语言时代的文艺形态,是现代观念与娱乐生产的新形式。它具有批量化、工业化等特征,与受众互动、媒介逻辑和社会机制有关,是多种文化作用下的文艺形式。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在互联网的生产与传播中传媒文艺成为当下文艺的重要形态,是现代观念与娱乐生产的新形式。传媒文艺与传统文艺在话语范畴、意义关系、受众角色、接受要求、接受方式、介质逻辑等维度上差异明显,呈现出大众媒介系统下文艺的独特性。当前,传媒文艺批评要走出后现代话语的思维依赖,实现学科建设、意义生产、文艺效果、文艺功能等批评话语重建。  相似文献   

18.
曹多胜 《江淮论坛》2010,(2):188-192
新闻娱乐化被视为最具消费主义时代特征的文化现象之一,在电视媒体中表现最为明显。电视新闻在经历了将娱乐元素有限植入和传统新闻“严肃性”娱乐式解构后,必将回归其本真状态,实现新闻的电视表达。电视新闻娱乐化倾向不仅影响和改变着公众对新闻事件的认知习惯,同时也对新闻本体价值的判断与选择带来了冲击。  相似文献   

19.
大众传播娱乐化现象及其负面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我国传媒开始出现一股娱乐化潮流,这一现象的产生有其时代背景.其表现特点是趣味化,时尚化,肤浅化.它的存在虽有其合理性,但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  相似文献   

20.
道德理性与生命智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道德的本性是什么?也许人们会毫不犹豫地说,是价值与规范。道德是对价值的追求,这种追求通过对人的行为的规范,因而规范最直接地体现了道德的本性。但是,当循着这个思路,必然地逻辑地提出另一个问题:道德的主体为什么要追求这种价值?文化体系中为何要产生这样一种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事实上某种程度上是限制了个体自由的规范体系?在文明进程与文化积淀中,各个民族、各种文化为何总要形成那些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相异,而在文化本性与文化功能上又异曲同工的价值规范体系的设计?个体为何不仅要接受这些规范,而且把它内化为信念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