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对广西省边境小额贸易现状进行了概括,发现广西边境小额贸易自2000到2010年一直以较快的速度增长,但边境小额贸易对广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度起伏较大;建立模型对广西边境小额贸易与广西经济增长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边境小额贸易规模扩大对广西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关联度较小,最后本文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
采用1978~2015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和增长核算方法测算了农村劳动力省际转移特征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研究发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对非农业部门产出贡献率和社会总产出贡献率分别为11.64%和10.21%;劳动力转移使自身生产率提高4.49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7.93%,其中贡献率主要来源于"胡焕庸线"以东地区(11.74%)和农村劳动力转入地(16.11%)。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的机理,一方面是产业效率差异带来产出差额从而对经济增长做出贡献,即增长效应;另一方面是集聚效应和干中学等学习效应导致劳动力素质和技能提升,带来劳动者生产效率提升,即效率效应。本研究既论证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也为制度改革和市场化推进导致的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性提供实证结论。  相似文献   

3.
出口作为外需不仅直接拉动经济增长,还通过对消费、投资和进口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本文以天津市为例,估算了出口对GDP增长的最终贡献率。得出自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出口的增加对GDP的增长贡献率平均能达到20%左右。  相似文献   

4.
借鉴人力资本外溢模型,实证分析了湖北省农村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湖北省农村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远高于物质资本的产出弹性,农村人力资本的外溢效应对产出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从要素产出贡献率来看,物质资本对湖北省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3%,人力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水平贡献率之和仅为10%,湖北省农村经济发展仍属于物质资本推动增长型,人力资本是湖北省农村经济发展的稀缺资源和短板所在,提升湖北省农村人力资本水平是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正广西地处华南沿海经济圈、大西南经济圈和东南亚经济圈的交汇中心,是中国走向东盟,乃至走向世界的重要门户,但开放型经济仍然是广西经济发展的一块短板,2013年广西进出口总额328亿美元占全国的0.79%,只有广东的3%,重庆的47.8%,四川的50.8%,这与广西作为中国-东盟合作的桥头堡的地位极不相称,更是与作为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中南、西南地区战略支点的发展大势不相适应。为破解开放型经济支撑广西广西经济乏力的难题,引导广西企业走出  相似文献   

6.
要素产出弹性与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技术进步对推动中国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技术进步贡献率则是对这种作用的有效衡量.测算技术进步贡献率首先需要确定要素产出弹性,针对当前要素产出弹性和技术进步贡献率估计存在的分歧问题,利用参数方法,借助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在对C-D生产函数进行扩展的基础上,改进了要素产出弹性的估计方法,提出利用灰色理论和非参数局部线性估计相结合对要素产出弹性进行动态估计的方法,并用该方法估算了1986年一2006年中国制造业贫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测算中国制造业分时期的技术进步贡献率.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贡献率小于50%,经济增长主要还是靠增加要素投入驱动,属于粗放型增长方式.用本研究的方法估计的产出弹性来测算的技术进步贡献率对非技术因素具有一定程度的过滤作用,有效消除了索洛余值中的非技术进步因素,为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算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充分考虑农民工和城市非农产业工人的生产率差异的基础上,本文利用新经济增长理论中的生产函数模型来分析农民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给出了贡献率和年平均贡献率的定义及测算公式,最后利用我国1995 -2005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在考察期内,农民工在我国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13.2%。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杭州市居民1985-2012年间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做出分析,得到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的结论。并进一步引入实证研究,得出消费,投资与GDP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消费和投资对GDP都有正向影响,且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大于投资。最后通多过对居民消费率和城乡居民收入做出分析,为杭州市提高居民消费率和促进经济增长提出了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课题组 《决策探索》2003,(11):19-21
根据有关宏观经济理论,在总需求中,消费在一定时期内比较稳定而变化不大,除非收入有较大的增减;净出口在较长时期内占GDP的比重往往较低,发达阶段的出口导向型国家和地区除外;投资是引起国民产出变化的最重要因素而又多波动,这是由投资的性质和投资乘数作用及加速原理所决定的,所以,改变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有效.联系河南的实际,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消费、出口、投资中,净出口总额占GDP总量的比重很低,2001年为3.5%;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较大,且相对稳定,1995年占53.1%,2001年为55.2%,但分别低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4.4和4.8个百分点;投资对河南GDP增长的拉动作用显著,1998、1999、2000和2001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分别拉动GDP增长4.2、1.9、2.9和2.9个百分点,贡献率分别为48.3%、23.8%、30.9%和31.9%.总体看,河南属投资拉动型省份.  相似文献   

10.
中部塌陷原因及崛起途径探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冯子标 《管理世界》2005,(12):150-151
一1980 ̄2003年,我国中部地区"!的经济水平在全国范围内的地位持续下降。1980年中部地区人均GDP相当于全国平均数的88%,1990年下降到83%,而到了2003年,中部地区只相当于全国水平的75%。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对下降呢?依据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一个经济体的长期经济增长率是由资本积累、劳动力在数量和质量上的提高以及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配置和使用效率决定的。而实证研究表明,在我国1980 ̄2003年平均9.3%的经济增长中,资本积累贡献率为59%,劳动力总量扩张作用为9%,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率为32%,也就是说,资本积累、劳动…  相似文献   

11.
吴超  景禹 《决策咨询通讯》2012,(2):33-38,78
技术进步在地区经济增长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经济增长是否依靠和实现了技术进步是区分粗放型和集约型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标志。近年来,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本文从经济增长贡献率的角度出发,通过实证研究,运用柯布—道格拉斯动态生产函数和索洛经济增长速度方程模型,得出环渤海地区三省一市的技术进步和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而判定了该地区主要经济增长方式,并且通过比较借鉴提出依靠技术进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创新构建人力资源贡献率模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源是现代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源泉和根本动力。增加人力资源投资,提高人力资源质量,已成为各国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人力资源贡献率模型的构建更好的反映人力资源贡献率对经济的影响,采取加大人力资源投资力度,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3.
陈宏  银路  赵锐 《中国管理科学》2002,10(Z1):450-453
本文从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角度,根据四川省和广东省投入产出报表提供的数据,对比分析了两省农业的经济发展状况.研究发现虽然四川农业的经济增长数量不如广东农业,但经济增长质量超过广东农业;四川农业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超过广东的农业,推动作用不如广东农业.  相似文献   

14.
基于经济增长理论,提取质量要素构建“技术进步-资本增长-质量提升”的多指标多原因结构方程模型,并利用蒙特卡洛-贝叶斯插补法测算1998-2017年的质量提升率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研究发现:第一,创新会拉动质量提升,质量提升会提高产品异质性进而形成高质量贸易关系,显著促进对外贸易额增长。但会增加能源消耗,亟待转变能源结构;第二,质量提升率均值5.11%,呈现阶梯式上升态势,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有利于要素流通、要素质量提升,从而获取更高水平的要素收入。国家宏观调控措施在保障要素供给质量、提高配置效率和均衡供需结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第三,质量提升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大值16.82%、均值8.84%,低于技术进步和资本增长的贡献率,但趋势上存在交互影响和互补作用,质量提升已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显性表达。  相似文献   

15.
刘丽明  赵敏 《管理科学》2002,15(5):65-68
在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保持经济长期增关键是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从新增长理论可以看出,通过技术进步来推动经济增长才是一种可持续增长模式,由于技术存在的外部性,政府必须对人力资本及技术进步的投资和发展进行财政支持.从世界范围看,对人力资本、研发活动投资较多的国家,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速度以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都高.在对我国财政的转型目标--公共财政的机制与经济长期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述后,提出了对人力资本、技术进步进行财政支持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现代经济计量分析表明,促进一国或一地区经济增长最基本的因素是技术的发展。日本经济学家金森久雄估计,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年份(1955年-1968年)的经济实际增长率中,技术进步的贡献率达60%,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于1981年3月公布的研究报告表明,在1961年-1970年间,技术进步对台湾生产力的平均贡献率为60%,美国经济学家估计,从50年代到70年代,美国工业生产的增长有27%到47%得益于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丹尼森通过分析几个发达国家50年代到70年代的经济增长因素发现,技术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一般都在  相似文献   

17.
<正>2017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为27.8万亿元,规模位居全球第一。但2018前三季度贡献率为负9.8%,依靠出口拉动经济这一渠道正逐步收紧。扩大进口的意义很大程度上作用在消费端。消费成为驱动增长的核心动力不仅是经济发展的规律,也是提高国民幸福  相似文献   

18.
李莎  严恒元  陈建  杨明 《决策探索》2014,(22):90-92
科技创新对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呈现递增趋势。目前,世界主要国家都在寻找科技创新的突破口,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先机,在一些工业发达国家,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60%以上。因此,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科技创新必须迎头赶上。  相似文献   

19.
广东第二产业对第三产业拉动分析——诱发系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是全国的工业大省,第二产业多年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主导地位.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广东已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将逐渐超过第二产业.但这不是单纯是工业增长变慢而服务业增长加快的过程,不是单纯减少第二产业投资而增加第三产业投资的关系;而是通过第二产业的发展拉动第三产业的过程,使二、三产业共同发展的辩证关系.本文利用2002年广东投入产出表(经2004年广东省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调整)计算并分析广东第二产业对第三产业各种诱发系数,以研究新时期广东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2006年2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到2020年,力争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而在“十一五”末,我国的科技进步贡献率指标需达到45%以上。从各地区目前的情况看,东部发达省市的完成情况较好,广东目前技术进步的贡献率为49%,上海预计到2010年,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