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今世界,非西方社会的各种发展形态引起了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理论界的空前重视。西方学者开始从各个领域和视角进行探索,取得了不少令人瞩目的成果,如韦伯的世界文明比较理论;帕森斯的社会演变和文化传播理论;罗斯托的结构变动理论以及“现代修正学派”和“强大政府学派”的理论等等。这些理论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非西方社会发展的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也给予了新的启示。今天非西方社会的现代化将沿着整体论、决定论还是西方中心论的方向发展,是一个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学说中的生活范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马克思关于人的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的新概念,这就是“生活”范畴。正如马克思的“实践”、“存在”、“自由”等范畴对后来西方哲学有着广泛影响,并发展出葛兰西的“实践哲学”和萨特的“存在主义”理论等学说一样,马克思的生活范畴也对西方思想发生了重大影响。例如在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中,法国哲学家列裴伏尔就此专题写出《现代世界中的日常生活》(1968年)的名著,卢卡奇的学生、匈牙利女学者阿格妮丝·赫勒写出《日常生活》(1970年)一书,等等。在当代西方学术中,日常生活的社会分析和研究正方兴未艾,而且这个理论在近来也已被介绍到…  相似文献   

3.
西方女性研究是一个包含多种政治立场与目标的研究领域。在这一领域中,对理论问题的争论始终没有停止过,对父权制、普遍论和差异性、妇女的范畴、社会结构主义和唯本主义等问题的讨论折射出女性研究学者的理性思考以及对妇女和妇女运动如何与理论相连接的探索。本文简略回顾了女性研究中几个重要的理论争论,由此描述出西方女性研究的理论发展脉络和历程  相似文献   

4.
一党的十五大报告在论述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时指出,这个理论对以下三种类型国家的状况进行正确的分析并作出了科学的判断。第一种情况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第二种情况是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第三种情况是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就我国理论界研究状况而言,研究“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显得不够。当我们把目光转向研究现代化进程中的这个问题时很自然地会得出这个结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超前意识与制定正确的现代化发展战略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首先,现代化建设的超前意识是制定正确的…  相似文献   

5.
现代化、西化及其它——现代化问题的方法论思考○赵利生一现代化与西化问题是困扰发展中国家的一大难题,也是我国理论界和现实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一直面临的富有争议的问题。就是到现在,问题似乎仍未解决,以至在某种程度上大家都懒得去争了,似乎争论到什么时候,也争不...  相似文献   

6.
一、发展理论、现代化理论和依附理论“发展理论”一词是一个具有特定含义的固有概念,发展理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发展理论研究整个人类社会(包括西方和非西方)由欠发达向发达的过渡过程;狭义的发展理论是研究非西方欠发达国家如何从欠发达状态过渡到发达状态的理论,它是固有意义上的发展理论。发展理论最初是从经济学和经济史学界兴起的,它致力于研究非西方欠发达国家如何使国民生产总值(GNP)快速地增长并赶上西方发达国家。社会学对发展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20世纪最突出的现象之一,就是亚非拉各民族赢得国家独立,进而追寻现代化目标。一些国家的成功鼓舞了人们的信心,而一些国家则陷于停滞不前,发展中国家的差距日益扩大,总结经验教训非常必要。它们面临着不同的初始条件,无法选择起点,但因地制宜方能扬长避短。本文认为,经济发展是现代化的发动机,政府主导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实行正确的战略和政策,至关重要;政治现代化是社会稳定与变革的保证,其内涵远超出“民主”与“专制”之争;文化建设不仅成为现代化的精神支柱,而且给成功后的民族以指引;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前景取决于对今日发展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8.
对于垄断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应如何分析,划分资本主义国家阶级的标准是什么,怎样把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与当今资本主义世界的现实结合起来研究,这些都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多年来一直在激烈争论的重要问题。其中对于确定工人阶级的定义,特别是确定小资产阶级(即所谓“中产阶级”、“中间阶级”、“新小资产阶级”、“专业-管理阶级”等)的定义问题争论得最多。西方学者所说的阶级结构的概念,实质上就是如何确定资本主义社会特定阶级的定义的问题,也就是如何确定划分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的标准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进化理论在20世纪的社会理论中是一个有很大争议的主题,同时也是当代政治哲学所思考的核心问题之一。德国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重要代表人物于尔根·哈贝马斯的对社会进化作为“问题”的批判和重构受到不少学者的重视,而且其构筑的“批判的社会理论”所包括的最高层次就是社会进化理论。应当说,哈贝马斯是把个体同一性的发展作为一把钥匙,运用于集体同一性演变的研究,从而认识到个体和社会乃是自己建立起它们的同一性。进一步而言,他欲图在其所提出的交往理论基础上重新审视社会进化。如果把这个问题转换成正统马克思主义话语,也…  相似文献   

10.
向您推荐     
《社会》1989,(5)
现代生活有什么新的规律?现代人生活方式的特点是什么?怎样把握现代生活的发展方向?《现代生活思考》正是社会学家们对这些问题思考的结果。该书集中了在“全国社会改革与生活方式理论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对生活方式研究的精华,全书共二十八万字,第一编“理论的思考”汇集了社会学家对现代生活方式定义、范畴、结构及特征等问题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现代化研究中的“隔断模式”与“冲突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学者薮野佑三的“隔断模式”和美国学者亨廷顿的“冲突理论”,是值得重视的两种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现代化理论。前者否认了视早发型、国家为理想类型的西方神话,但未能有效地解决后发型国家的现代化理论建构问题。后者意识到诸发展目标之间全面和谐的观点是错误的,但也未能真正地走出发展选择的困局。对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而言,早发型国家究竟是理想类型还是参照坐标,诸发展目标之间究竟是全面和谐还是彼此冲突,这些都亟待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予以解决。因此,对这两种现代化理论进行探讨,将有助于正在创建中的现代化研究中国学派开阔视野,从问题中找到出路,推动中华民族的现代化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2.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民族文化和社会道德的构建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就是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 第一,提高民族文化素质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条件。现代化不仅是“物”的现代化,同时也是“人”的现代化,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现代化最终取决于“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内涵很丰富,但最根本的就是要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其中包括人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社会心理素质,使其适应现代化的要求。在生产力的三要素中人是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所以人是社会的主体、是社会实践中最重…  相似文献   

13.
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现代性问题是多面的,想要实现新的叙事模式并构建自成一派的话语体系,就必须对后现代性话语作出回应和超越。后现代性话语的出场与在场离不开西方社会的文化与危机,但它不但没有反映和解决全球化带来的普遍现代性问题,反而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号召力、社会凝聚力、政党公信力等产生了负面影响。以鲍曼“流动的现代性”为例,其作为后现代社会的图景和社会方案与中国式现代化并不匹配与兼容,其执行性更加偏向于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改造,对于社会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而言过于超前与理想化。总结实践与理论,正因为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明确现代化发展方向,坚持文明发展特性,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团结凝聚社会力量,中国式现代化才实现了对后现代性话语的超越。  相似文献   

14.
宋红娟 《社会》2022,42(6):107-131
费孝通的社会理论在社会结构方面更受学界重视,而其中的情感维度尚未得到足够关注。本文试图在费孝通早年有关中国现代化的理论视域中,梳理他有关“桑梓情谊”与“亲属情谊”“乡土工业”“村镇地方团体”之间关系的探索和讨论,进而呈现费孝通社会理论中对于情感的重视。 在费孝通看来,中国的现代化应该以中国传统社会组织为基础来嫁接西方现代技术, 从而推动整个社会从传统向现代的有效过渡。 在此过程中,他尝试将既旧且新的“桑梓情谊”阐释为现代中国社会的情感基础。 文章认为,“桑梓情谊”表征并构造了本地的根源与大社会的流动以及地方与国家的人际关联, 是理解费孝通社会理论之情感维度的关键,对我们思考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也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东亚模式与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亚模式反映的是东亚现代化发展道路。现代化不等于西化,但是现代化又离不开西化。在东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西方影响起了非常大的作用。首先是早期现代化的冲击和其经验与科技的普及,促进了亚洲的转变。但是西方影响也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很多不利的地方,其中最明显的是个人主义的恶性膨胀。ANIES在接受外来经验的同时努力保持自己的发展特点。东亚发展模式有力证明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当代世界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这也是后发现代化的后发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16.
西方新发展主义理论述评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新发展主义是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流行于西方的最新理论思潮。新发展主义的提出是对过去40年以“现代化理论”为代表的传统发展主义的理论反拨 ,是西方左翼基于后现代主义对发展研究领域的“理性”、“进步”等主流发展概念的文化批判。新发展主义倡导多元文化主义 ,要求尊重文化差异 ,主张发展中国家走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另类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
东方现代化与中国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东方现代化”问题的提出 提出“东方现代化”这问题,是因为在过去若干个世纪中,现代化几乎与“东方社会”无缘。在很长一个历史时期,在很多人看来,“东方现代化”是否可能,是一个只能“悬置”的问题。起初“东方”还只是一个地理和文化的概念,而“西方”社会是从古希腊、罗马文明发展而来。在中世纪时代,地中海曾被看做世界的“西方”,中世纪以后,  相似文献   

18.
坚持对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引导,既有实施操作的理论问题,也有切实可行的方法问题;既有价值观教育的具体内容问题,也有制订相应的青年政策问题。本文提出,邓小平同志一再强调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应作为贯穿于整个现代化进程与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必须坚持的长期价值观导向;而近期的青年价值观导向应是“爱国、公正、自主、创新”。文章认为,在思考未来青年政策时必须把握四个支点,即青年如何进行人生目标的设计,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对待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如何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谭明方 《浙江学刊》2001,(3):107-111
社会学要回答"单个的人怎样组成了社会"这个问题."社会行为"与"制度文化"这两个范畴,对把握"单个的人怎样组成了社会"的问题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可以说,"社会行为与制度文化的相互关系",就是"单个的人怎样组成了社会"这个问题的理论表述形态.考察西方社会学发展史上形形色色的具体理论,归纳起来可以看作,一是人文主义社会学流派主张的"社会行为"决定"制度文化"的研究范式;二是实证主义社会学流派主张的"制度文化"决定"社会行为"的研究范式.因此可以说西方社会学的发展史,就是关于"社会行为和制度文化相互关系"的两种不同研究范式的学说史.另外,从范畴的学科属性看,"社会行为与制度文化的相互关系"是社会哲学中"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范畴在社会科学层次上的具体表达,它属于社会科学层次的范畴.将"社会行为与制度文化的相互关系"定义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有利于解决我国社会学对象研究中一直困扰着研究者们的以下问题"社会学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的同一性"问题,"社会学和其他社会科学在研究角度上的关系"问题,"研究对象和范畴体系的内在联系"问题,"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有机结合"的问题,以及"西方理论和本土理论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一词 ,自 2 0世纪 80年代见诸西方报刊以来 ,很快成为新闻媒体和国际学术论坛的热门话题。但在欧美学术界 ,对于全球化的含义、全球化与当代资本主义的关系、全球化对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影响、全球化发展的前景等一系列问题 ,历来众说纷纭 ,争论不断。针对鼓吹经济全球化必然要求“非民族国家化”、“非领土化”、“非政府治理”、“非主权化”和“跨国民主化”等论调 ,不少西方学者据理驳斥 ,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现状及其所主导的全球化实质作了批判性的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