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基于ESP的研究生公共英语口语教学体系构建策略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ESP的研究生公共英语口语教学是一个综合体系,涉及到教学主体、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等教学体系基本构成元素的有机组合。应从以学生个体需求结构为中心,构架ESP导向口语课程教学体系;以专业文化为导向,构建ESP导向口语教学主体;以学习任务为载体,嵌入ESP导向的专业元素;以"合作学习"为方式,营造ESP导向的外部交际环境等层面建构。  相似文献   

2.
结合需求分析及ESP相关理论,调查了大学ESP课程的社会需求和学习需求。对未来职业领域最需要具备的英语技能调查发现,用人单位需要毕业生有一定的专业英语能力;从学生视角出发,对ESP语言技能学习需求和课程需求展开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ESP课程学习需求具有个性化和多样性的特点。本文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凝练出一套多元化ESP英语“模块”化课程。这个课程模式根据学生必需的知识结构、专业方向和个体主观需求将课程设计成几个模块,如语言基础模块、学术技能模块、专业英语模块,每个模块下设几门核心课程。  相似文献   

3.
宋枫 《宿州学院学报》2012,27(1):116-119
探讨引入ESP模式的英语教学改革方案的可行性,以培养"外语+专业知识"的实用复合型人才。结合ESP(专门用途英语)的性质与特征,分析了建构ESP体系行业英语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同时根据高素质护理人才的培养目标及护理行业英语教学的现状,进一步研究了护理行业对ESP课程的具体需求。并以该需求为指导方针,从课程定位、课程设计两个方面具体阐述如何根据ESP的需求分析理念及"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建构适合护理行业的ESP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4.
基于对医科院校学生学习需求所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EGP课程已不能满足学生需求,医科院校的英语课程重心应逐步转向ESP课程,同时ESP教学应主要由大学英语教师来承担,教学管理部门要重视大学英语教师跨学科知识的培训,为开设ESP课程储备师资。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双语教学与传统的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工科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课程建设的新模式——整合、优化。根据工科各专业自身的特点,运用整合的方式,把基础英语、双语教学和传统的专业英语教学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分别进行整合、优化,拓宽和丰富ESP教学理论。整合优化的目的是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充分获取信息、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构建知识和培养语言技能。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双语教学与传统的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工科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课程建设的新模式——“整合、优化”。根据工科各专业自身的特点,运用整合的方式,把基础英语、双语教学和传统的专业英语教学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分别进行整合、优化,拓宽和丰富ESP教学理论。整合优化的目的是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充分获取信息、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构建知识和培养语言技能。  相似文献   

7.
基于EGP教学改革的ESP网络教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新一轮大学英语(EGP)教学改革的新浪潮和全球化趋势的新需求,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成为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新方向。为进一步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有必要推动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课程建设和教学模式创新,以需求分析为ESP课程开发基础,遵循个别交互的ESP课程设计原则,并实验多元互动的ESP教学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ESP理论人手,对多元化人才进行了主客观的需求分析,并通过分析学生对教材满意度、授课形式、授课进度和四级后续课程的需求得出如下结论.ESP多元化课程中任务型教学法、交际法和合作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和授课模式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多元化课程所使用的教材应更加注重真实性和实用性,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社会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9.
仇旭 《宿州学院学报》2012,27(12):108-110
以理工类院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基于需求分析理论设计调查问卷,调查该类学生的ESP需求状况.调查结果表明:1)ESP课程比EGP更具吸引力;2)选择ESP课程须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3)ESP不仅要训练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还要注重专业术语和专业知识内容的教学;4)ESP教师应具有英语教学能力和相关专业知识;5)ESP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主要为课时问题和语言环境问题.基于调查结果提出以下建议:1)目前应注重ESP师资培养;2)大面积铺开ESP教学尚不可行;3)ESP教学方法应有别于EGP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作为ESP课程的基础,需要分析能使ESP课程设置更具针对性和导向性.然而,由于ESP学习者需求的复杂性,应使用多种方法从多种渠道进行需要分析.本文将在介绍和评价各需求分析方法后,对某海外大学需参加EAP课程的八名亚裔研究生提出了需要分析方案,以期设计有针对性的EAP课程,希望对国内的EAP课程设置前的需要分析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高职英语教学改革要以新形势下的社会需求为依据,从专门用途英语(ESP)的教学改革入手,突出学生的职业英语应用能力。作为探讨文化进化规律的模因论,与语言学习和外语教学息息相关。本文从模因论出发,进行高职专门用途英语(ESP)的课程教学实践探索,重新寻找适合高职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改革发展的新方向,以期有效实现专业知识与语言知识的融合以及跨学科知识间的迁移学习。  相似文献   

12.
ESP英语课程是以学生的专业和将来的职业需要为中心而开展的英语学习,它将是我国大学英语改革的方向。笔者根据国内外ESP理论和实践的经验,提出在内蒙古自治区综合性大学开展ESP课程的方案,并对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培养模式直接决定着人才素质的高低。工科院校经管专业的课程设置,需要结合学校工科品牌专业的实际,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整合全校资源进行课程建设。对强势的工科专业与经管专业形成良性互动的机制,逐渐形成工科院校经管专业的工科特色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ESP与MTI     
通过比较ESP与MTI的异同,认为ESP与MTI虽然学科分支不同,分属语言教学和翻译教学,但两者都是教学,都强调实践性、应用性和专业性。ESP是MTI教学的核心课程,ESP课程设置上有宽窄之分(wide and narrow-angled course designs),目前一般院校在MTI的教学中都采用ESP的宽泛型课程,而开设ESP的窄型(专门型)课程更具市场针对性,选择课型应根据所属院校的专业特色和社会需求的分析而定。  相似文献   

15.
在新时期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广大地方本科院校为满足时代需求和学生更高层次英语学习的需求,开始探索ESP课程建设。本文针对地方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与挑战以及地方高校的特点,提出了ESP课程体系视野下的大学英语教学衔接模型。该模型整合通用英语(EGP)、专门用途英语(ESP)和通识教育(EGE)三大课程群,并将各大课程群又分别分为基础级、提高级和发展级三个级别,再根据人才培养的不同层次又分为三大模块,由此构建一个“3+3+3”的循序渐进、动态开放的课程体系,以期对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化和推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海洋强国”战略实施途径,提出发展涉海高等教育、培养涉海外语人才应成为“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涉海ESP课程特点以及对广东海洋大学60名学习“海洋科技英语”课程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学习动机、学习方式、课程评价、学习成效四方面分析了涉海ESP课程教学现状,进而在教学目标、教学形式、教学评价、校外实践四方面提出了保障涉海ESP课程教学成效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7.
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目标为背景,根据ESP需求分析理论,从学生角度入手,以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形式,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生进行需求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学生赞同开设专业英语课程,且能明确其在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但目前专业英语教学不能满足学生对其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应尝试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下的英语课程及教学方法进行相应的改进。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我国高校公共英语教学和教改现状,特别是ESP课程教学情况的评述,以及在对合肥工业大学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关于公共英语教学问题调研个案分析的基础上,倡导建构根据学生专业及其英语基础等的以ESP课程为主干的"EGP→ESP","ESP+EGP","ESP-BE"等各具特色的英语教学模式,即建立分模块、分类型的公共英语课程体系,强调各类学生的英语教学应结合各自的学科专业,以期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效率,以及用英语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针对ESP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定位不明确的现状,通过对大学本科阶段学习者英语学习需求的阐述,和对ESP(专门用途英语)、EGP(基础英语)和BE(双语教学)关系的讨论,指出我国大学本科阶段ESP教学定位是基于EGP教学之上,为学生进入BE阶段的语言准备型教学形式,表现为从语言教学渐变到以英语为教学手段的学科教学的连续体。ESP教学地位定位的意义不仅体现为为大学生进入双语学习做好语言准备,还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师的发展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从宁波工程学院光电子专业着手,剖析当前地方本科院校普遍存在的学生专业意识淡薄,实践动手能力差,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等问题。从课程设置,实践环节,教师培养三个方面探索工科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以实现毕业生与社会需求的无缝链接。通过学习德国工科院校的先进经验,结合国家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及自身的教学实际,重点在实践教学环节提出了五点建议以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具有适应社会需求的工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