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分析农业高职院校现有英语教学的缺陷,论述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一体化教学的可行性,提出了建立一种适合农业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高职新生的英语语音教学是英语专业各学科教学的基础,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改善学生的语音面貌是许多语音教师探讨的焦点。通过对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来自全国高职新生英语语音常见偏误进行整理和分析,提出了调整国际音标的教学顺序,以学生语音偏误频率的高低为依据进行教学改革,以MMC语音矫正与操练系统理论为基础设计语音实训内容,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和建立语音档案等手段,使新生的语音面貌在短时期内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从开设专门用途英语选修课的必要性入手,阐述了基础英语与专门用途英语之间的关系,探讨了解决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从课程设置、教材选择等多方面分析了开设专门用途英语课、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4.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开始尝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学分制下分层次模块教学,得到了师生的一致肯定,但仍存在值得继续探索与改进的方面。本文从学分制与模块教学的理解入手,分析当前教学改革形势下,部分高职院校大学英语学分制改革下的模块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岗位和任务为目标的教学改革模式,以及新模式下将产生的一系列变化和要求。  相似文献   

5.
高职英语教学改革要以新形势下的社会需求为依据,从专门用途英语(ESP)的教学改革入手,突出学生的职业英语应用能力。作为探讨文化进化规律的模因论,与语言学习和外语教学息息相关。本文从模因论出发,进行高职专门用途英语(ESP)的课程教学实践探索,重新寻找适合高职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改革发展的新方向,以期有效实现专业知识与语言知识的融合以及跨学科知识间的迁移学习。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职校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课程设置为专业服务,不同专业对高职英语的教学提出了不同要求。高职英语如何贴近行业、贴近专业因材施教是当今探讨的主要问题。文章从如何做好教学定位、如何引进与学生专业相关的英语知识、拓宽学生视野等角度,论述了如何在高职汽车服务和物流专业的《高职英语》教学中因材施教,以及因材施教在高职教学中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和外语教师对模因论的研究为语言教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文章尝试以模因论为基础,以高职英语听说教学为研究对象,以语言模因为切入点,探讨如何通过传统背诵,保障模因基础;结合巧妙复述,实现模因重组;借助创新模仿,构建模因类推,从而帮助学生积累一定量的语言知识,并创新运用所学知识地道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最终实现将外界的语言输入内化为自己能够灵活运用的模因,从真正意义上促进高职英语听说教学改革,提高高职英语听说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行业英语的渗透与教材的二次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现行高职英语教材普遍存在行业英语内容不强,脱离各专业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需要以及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等实际问题,采用归纳与实践结合的方法,探索了在适合国情、密切与行业合作基础上对教材二次开发。研究结果对高职英语教材建设及高职英语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高职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是新形势下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秉承高职教育"以职业为导向"、"工学结合、能力为本"的教学理念,构建与职业岗位对接的高职英语多元化课程体系,是实现高职英语可持续发展教学目标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高职英语分级教学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学生英语基础水平的差异,高职英语实施分级教学有利于优化课堂,提高教学效果,但同时也引发了一些问题。本文从高职英语分级教学的具体实际出发,对分级教学的理论依据、具体实施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社会需要和学生基础的分析,探讨如何从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过渡到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提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逐步融入专门用途英语。向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发展,以切实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实用能力。  相似文献   

12.
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高职英语教学可以进行分层次教学改革尝试。高职英语自身教学特点表明分层次英语教学是一种可行的教学形式。在具体操作上应做好学生分层、课堂设计与教学、多元考核等工作,同时也须应对这种教学改革所带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定性和定量研究发现,除行业知识缺失感维度略显严重外,“双师”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师职业倦怠情况,总体不太严重,依次为:行业知识缺失感、低成就感、情感衰竭和去个性化。高职英语教改、教学工作、人际关系、下厂实习、科研、学生评教等六个压力源与高职英语教师职业倦怠成线性正相关,其中前三个压力源对高职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预测几乎都达到极其显著水平。研究结果对高职英语教师“双师”素质培养,缓解其职业倦怠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ESP,即行业英语逐渐被部分高职院校纳入其课程体系。这里以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200名化工专业在校生、20名教师及100名本专业毕业生为调查对象,通过对在校生、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等三方面的需求分析,重新评估了当前化工专业英语课程体系,查找其在教材使用、教学模式、评估体系和师资结构上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提出建立新的有本专业特色的化工类行业英语课程体系及教材。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高职院校学生数量增加,学生来源不同,英语基础相差悬殊,针对目前现状,作者进行了高职高专英语分级教学可行性的分析与研究。经过一年半的教学实践,英语分级教学后的教学效果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16.
语音是语言三要素之一,是掌握语言知识和获得语言技能的基础。对英语学习者来说,掌握好英语语音是英语学习的关键。过去英语教学普遍关注的是“what to teach”和“how to teach”,在新课程环境条件下,应增加“who to teach”和“how to learn”,“learning by doing”,讲求“What result we want to get”。应当结合教学实践,分析目前高职师范生在英语语音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英语语音教学问题,提出教学改革的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高职英语教学的改革进行反思,从需求分析的角度,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1 139名高职在校生的英语学习需求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提出改革建议:构建高职英语"分类"教学模式,即根据专业大类划分,将高职英语教学分为GE+ESP(专业.语言融合)教学和EOP(行业英语)教学两个阶段。文章最后指出,该分类教学模式的实施将有效克服当前高职英语课程的局限性,是实现高职英语教学目标可行有效地途径。  相似文献   

18.
针对高职英语教研现状,依据《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确定的教学目标,提出了高职英语“分类”教学,即根据专业大类划分,将高职英语教学分为GE+ESP(专业·语言融合)教学和EOP(行业英语)教学两个阶段。还对分类教学的定义、理论依据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该教学模式实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通过简述国内外对于课堂教师话语的研究以及教师话语的重要性,引出对高职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的分析。本文从高职英语课堂实验及问卷调查结果入手,对高职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的现状、存在问题等进行分析,最后通过对高职学生及教师的开放性问卷调查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大学英语生态化课堂的建构是当前教学改革的新的方向之一,本文引入功能语言学的评价理论探索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学生与文本有效互动的新途径。在分析学生与文本低效互动所产生的问题的基础上,概述了学生与文本互动的已有研究,从而提出了从主题理解、读写一体化两个角度运用评价理论引导学生与文本有效互动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