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重点探讨肇庆传统村落的人居环境建设与当地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厘清古村落在多种因素合力作用下的内在发展机制与发展脉络,从总体上概括肇庆传统村落的基本分布特点与环境特征。  相似文献   

2.
古村落人居环境是农耕时代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产物,蕴含了结合自然进行规划设计的卓越智慧,具有中国本土文化精神的原创价值。以山西历史文化名村夏门为例,探寻了古代夏门村落营建具有将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统一的整体规划理念,弥补自然之不足与营造风景相统一的建设手法,以及充分尊重地形与发挥建筑师创造性相统一的创作方式等设计智慧。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别墅建筑的历史原型与演化的研究,探究中国传统中结合自然的居住原则,发掘古老的居住环境意识与传统生态哲学思想对创造现代人居环境具有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古村落入口空间是村落景观的重要节点,体现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和审美意识。在古代天灾人祸、多乱不安的整体环境中,"安全感"作为居民对入口空间的一种感知,既是需求也是要求。以浙江传统村落入口空间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研了20余座古村落的基础上,梳理各类文献资料,发现入口空间的"安全感"不仅仅通过景观营造手法来构建,同时也受到生态观、民俗文化的影响,从生态、景观及文化3个方面讨论村落入口空间"安全感"的营造手法,总结不同营造手法在入口空间的不同体现。通过挖掘浙江传统村落的人文、艺术魅力,为现代居住区入口空间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进而推动浙江传统人居理念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古村落的价值认定与可持续发展——从新农村建设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村落在中国有着广泛的分布,村落与遗址的双重身份使其既具有使用价值,又具有深厚的文化意义,是聚落,也是文物。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古村落无疑也要与时俱进。与一般的村落建设不同,古村落的根本价值在于所承载的历史信息。于是,如何确定好古村落的文化内涵,总结村落中在建构和谐的天人关系,融洽的人伦亲情,特色鲜明的人居环境方面的经验,就显得十分重要。这是古村落得以长期存在的基础,也是古村落的价值所在。于是,古村落成为新农村,需要内外兼修,而不能只重外表;需要典主雅辅,而不能哗众取宠;需要立足长远,而不能急功近利。这种立足长远的发展观,可以使古村落在现代化的大潮中以独有的魅力来赢人,建构自身的文化资本,实现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城市人居环境包括硬环境与软环境两个方面.人居硬环境除了居住的房屋之外,更包括居所所处的周边环境及整座城市的土地、空气和水资源以及自然生态圈等;人居软环境主要指一座城市的文化,它既是人居软环境的核心内容,又是提升城市人居环境总体水平的核心竞争力.人居硬环境与软环境的建设既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又可以互相转化与促进.  相似文献   

7.
古村落是文化遗产体系中的一种重要类型,有着重要的历史、艺术及科学价值。文章以宁海前童古村落为例,立足于文化价值分析及可持续发展的保护与研究,针对当前古村落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旅游开发、生态安全等方面分析前童古镇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动力、制约因素与可利用的基本对策,大力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在总结古村落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体现古村落保护与发展协调的整体构思和规划方法,通过功能转换、环境更新、旅游开发等促进古村落的更新发展,实现其文化价值的推陈出新。  相似文献   

8.
在追求人居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国际背景下,阐释了中国古代生态思想和自然审美观及其影响下的城市建设的基本传统,并以古都北京为典型实例,分析了北京水系对金、元、明、清各代城市结构的影响及北京的园林化建设,说明了兼具景观与生态的山水园林城市设计理念是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优秀传统.  相似文献   

9.
现在徽州古村落民居的外部环境规划往往缺乏科学、系统的指导思想,没有充分体现我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特色与优点,更没有涉及徽州古村落外部环境以及周边绿化环境、水环境的营造理念和规划思想。因此,将徽州古村落外部环境规划艺术应用到新农村民居建设,必须批判地继承和吸收徽州古村落外部环境规划艺术中的优秀成果,去其糟粕、吸其精华,使之得到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徽州古村落色彩形态可谓青瓦白墙,高大堂皇,与自然环境相融合,源自于东方美学道法自然,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人文环境。当今的新农村色彩规划,切不可盲目照搬徽州古村落的色彩形态,而应借鉴它因地制宜的结合当地农村的风土人情与文化传统的精髓,做出富有地方语言、地方情调的建设色彩规划。  相似文献   

11.
传统聚落建筑的审美文化特征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筑是文化的现象,也是文化的载体。传统聚落建筑作为人居的物质实体,它以服务于人的生命存在和精神自由为宗旨,同时深受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美学思想的影响,表现出自然适应性、社会适应性和人文适应性的美学特征。对传统聚落建筑的审美反思,有利于我们了解中国传统建筑丰富的文化内涵,并推动我国现代生态聚落的建设和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分析生态博物馆思想与我国中东部古村落旅游开发的密切关系,以皖南古村落宏村基于环境—居民游客满意度调研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生态空间是古村落生态主体和生态文化的承载基质,生态主体是古村落生态空间和生态文化延续和创新的关键,而生态文化是古村落生态主体和生态空间核心特质的呈现方式。在立足池州市自然和文化特殊背景前提下,以上述结论为参考,提出了池州市古村落差异化和特色化发展的相关路径,即正确处理生态空间、生态主体和生态文化三者关系,科学保护、有机更新、合理布局生态空间,保障利益、分清权责、矫正确立生态主体,唤醒民知、推进民为、创新发展生态文化。  相似文献   

13.
结合传统古村落的内涵,深入分析徽派传统古村落的建筑空间特点,指出当前保护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古村落保护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4.
风是人居环境中的重要资源。通过分析传统家居方式及现代人居环境中合理利用风的建筑艺术形式,力求探讨如何合理地利用自然风,创造舒适、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5.
城市生态系统是自然与社会协调统一的载体 ,是建设和优化城市人居环境的生态基础。要想使现代城市人居环境更好地发挥其自身的功能 ,解决日益凸显的城市生态病 ,就必须加快城市生态系统的完善 ,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全面、流转畅通、高效有益的生态系统网络。  相似文献   

16.
西藏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平均海拔高,气温低,很多地方都不适合人类生存。但自远古以来西藏人民就在雪域高原条件下创造了城市文明,并构建了适合高原条件的城市人居环境,其城市选址、空间布局和住居建筑等都能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顺应自然,展现了西藏人民的人居智慧,西藏城市成为全球人居环境的一个特殊样本。20世纪中叶西藏民主改革以来,随着政治制度的变革、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提高、交通条件的改善,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央政府援藏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西藏高原人民顺应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在对高原自然规律认识不断加深的基础上,运用智慧和能力,将城市人居环境变得更加美好。  相似文献   

17.
古村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脉所在,保护古村落的文化遗产意义重大。在古村落的新农村建设中,新农村建设与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旧"矛盾日益表现出来。为解决这一矛盾,我们在研究分析古村落保护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新农村建设中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给出了保证新农村建设与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和谐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新型城镇化建设应与古村落文明的保护和传承相统一.在保护原则上应坚持分类保护 、因村制宜原则;应充分发挥古村落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转化,并将其融入到现代乡村文化建设中;在保护 、利用古村落传统公共文化空间基础上,建构现代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充分利用古村落传统文化资源,突出文化创意,打造乡村农业文化综合体新形态.  相似文献   

19.
针对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古村落文化景观的设计研究,在分析了传统古村落在发展与演进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瓶颈的基础上,从多个维度深入地探讨了优化古村落文化景观设计的策略与途径.  相似文献   

20.
花窗·符码     
正花窗:传统人居美学的艺术展现管宁点评(福建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花窗无疑是最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文化符号之一,同时又是具有高度设计美学价值的艺术品。花窗的精湛技艺与精美图案,常常让人感叹古人生活的优雅与闲适。中国传统人居美学的核心理念便是人与自然的融合,其中包含人文与自然的融通、对接,甚至难分彼此。这显然源于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