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选择微米、亚微米和纳米级碳酸钙增韧聚氯乙烯复合材料,研究了填料粒度对聚氯乙烯(PVC)复合材料微观结构、材料力学性能及界面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少量CaCO3填充PVC复合材料使体系的加工流动性变好,大粒径颗粒填充PVC复合材料的流动性能更好。纳米CaCO3/PVC复合材料断面出现大量的拉丝结构。采用纳米CaCO3填充PVC可使材料产生脆韧转变,显著提高PVC复合材料的韧性;微米CaCO3对PVC基本上没有增韧作用,拉伸强度随着填充量的增加而下降,而且粒径越大拉伸性能下降的趋势也越大。引入了TPT方程的半经验参数B对不同粒径的CaCO3填充PVC复合材料的界面粘接情况进行定量描述,发现碳酸钙颗粒粒径越小,界面作用越大。  相似文献   

2.
针对淡水泥浆侵入对地层电阻率的影响,分析了造成油气层高侵的成因。认为在淡水泥浆打井时,泥浆矿化度与地层水矿化度差异较大的情况下,由于泥浆大量侵入地层,造成冲洗带混合液淡化对地层电阻率的影响大于含油饱和度降低对地层电阻率的影响,越靠近井壁现象越明显,从而在油气层段表现出高侵特征。指出用淡水泥浆打井,在井况差、泥浆比重大的情况下,由于泥浆大量侵入地层,而在油气层段形成高侵。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固化过程温度和热应力场分析的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了三维非稳态数值求解。通过与已有实验结果的比较,验证了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的正确性。获得了3234/T300层合板固化过程中内部温度及热应力分布,分析了保温时间、升温速率、铺层设计等对温度、内部热应力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预固化时间越长,层合板内温度梯度越小,热应力峰值越低;升温速率越大,层合板内温度梯度越大,热应力峰值越大;采用对称铺层可降低层合板内部温度梯度和热应力。  相似文献   

4.
以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DDM)为固化剂,通过插层法制备了环氧树脂/有机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根据样品在丙酮中的溶胀度,确定了纳米复合材料的最佳制备条件,在此条件下,制备了一系列蒙脱土含量不同的纳米复合材料。用X射线衍射(XRD)表征了蒙脱土在基体中的分散状态,测定了纳米复合材料的氧气透过系数,并研究了纳米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蒙脱土的含量较低时,可以形成剥离型纳米复合材料;环氧树脂与蒙脱土复合后,阻隔性能大幅提高;蒙脱土的加入使纳米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和玻璃化转变温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采用物理共混工艺制备了聚二甲基硅氧烷/多壁碳纳米管(PDMS/MWNTs)复合大应变敏感材料,研究了掺杂比例对其大应变敏感特性的影响;在形貌表征基础上建立了敏感机理模型。初步探索了MWNTs和石墨填充PDMS复合材料的大应变特性。结果表明,PDMS/MWNTs复合材料相对电阻变化率与大应变成良好的线性特性,其中MWNTs掺量为9 wt%时复合材料表现出最优的应变特性,应变系数达到3.1;MWNTs和石墨填充PDMS复合材料电阻变化随大应变表现出非线性特性,分析认为MWNTs的远程导电网络和石墨的近程导电网络相互补充,搭建起更加稳定的导电通路,从而减缓了电阻的线性增大。  相似文献   

6.
采用CFRP对腐蚀预损伤的Q235钢材标准试件进行加固,结合力学性能试验研究,探讨了CFRP层数对不同腐蚀量预损伤钢材力学性能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随着试件腐蚀量的增大,屈服荷载和极限荷载均有所减小,极限荷载减小更明显。随着CFRP层数的增多,屈服荷载和极限荷载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大,极限荷载增大更多。当CFRP层数相同时,不同腐蚀量的试件屈服荷载与极限荷载提高率基本一致。当腐蚀量相同时,粘贴CFRP层数越多,试件越不易进入塑性变形阶段。腐蚀量越大,试件断裂时的塑性变形越小。最后对试件与CFRP的界面应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供应链成本效益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 :供应链的出现对于目前经济环境下的企业生存和发展是一条可行的道路 ,对于其效果本文以模型分析的方法 ,从成本分析出发 ,研究供应链的采用对其节点的效益 --以其对利润率的贡献率为指标。在分析过程中 ,产生了一些重要结论 :(1)库存比重越大 ,效益越明显 ;(2 )行业利润率越低 ,效益越明显 (3 )越接近用户 ,效益越明显  相似文献   

8.
讨论了约瑟夫逊结中噪声驱动下电流的线性响应 .理论结果表明 :随着噪声自关联时间τ的增大 ,平均归一化电压减小 ;热涨落参量越大 ,平均归一化电压减小越缓慢 .就驱动电流的线性响应而言 ,白噪声与O—U噪声作用正相反  相似文献   

9.
摘要:针对砂泥岩互层的复杂测井环境,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计算了多层介质模型的水平井双侧向测井响应。结果表明,井眼半径、泥浆电阻率和围岩(砂岩、泥岩)的电阻率及侵入半径与电阻率对水平井双侧向测井响应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砂泥岩地层中,井眼尺寸越大,泥浆电阻率越高,对视电阻率的影响越严重;当目的层厚大于8 m 后,视电阻率受围岩(砂岩、泥岩)影响很小,基本上反映地层的真实电阻率,并且曲线变化规律大致相同,此时可近似为三层介质模型;对于低阻侵入,侵入越深,视电阻率越偏离真实地层电阻率。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高吸水冻胶调剖堵水剂HSG成胶前溶胶体系的流变性能。通过考察主剂共聚物含量对溶胶体系表观粘度的影响,以及粘温特性、触变性、蠕变-回复、小幅振荡剪切应力扫描和频率扫描实验,确定了溶胶体系的流变性参数。结果表明:HSG溶胶体系的表观粘度随主剂共聚物含量增加而增大,随温度升高明显下降。HSG溶胶体系表现出正触变性,主剂共聚物含量越大,溶胶体系触变性越强。蠕变-回复实验表明:随共聚物含量的增加,溶胶体系弹性增强。通过小幅振荡剪切应力扫描、频率扫描实验得出随主剂共聚物含量增加,线性粘弹性区域变宽,储能模量、耗能模量和复合动态粘度变大。  相似文献   

11.
以原位聚合法制备的PS/PMMA高聚物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用Mie散射理论研究了丁苯橡胶的加入对复合材料光散射性能的影响,并用实验对理论研究的结果加以验证,结果表明:理论模拟的结果与实验的结果相吻合,添加SBR后PS/PMMA高聚物复合材料的有效光散射能力随预聚MMA量的增加呈现明显的振荡变化关系,随着SBR添加量的增多振荡增强。突出表现了PS/PMMA高聚物复合材料弱作用强响应的软物质特性。  相似文献   

12.
将硝酸铁溶液与正硅酸乙酯混合,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Fe/S iO2粉状物作为催化剂,用化学沉积法裂解乙炔制备出无序多壁碳纳米管。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显示碳纳米管相互缠绕,管径均匀,外径在9~13 nm左右。热重分析估计粗产品中碳纳米管的含量大约为50%,用XRD分析表明用此法制备的碳纳米管的石墨化程度比较高。  相似文献   

13.
采用反应直流磁控溅射法在Al2O3陶瓷基片上制备TaAlN薄膜,通过调节复合靶Al/Ta面积比调节Al掺杂量,研究了Al/Ta面积比对TaAlN薄膜微结构及电性能的影响。XRD结果表明,TaN薄膜中掺杂Al可在2θ为38.5°和65.18°处分别有立方结构的AlN(101)和AlN(202)相出现。随Al/Ta面积比的增大,TaAlN薄膜的沉积速率、电阻率、方阻以及TCR绝对值逐渐增大。当Al/Ta面积比为零时,TaN薄膜的电阻率和TCR绝对值分别为247.8μΩ·cm和12 ppm/℃,当Al/Ta面积比增大到29%时,TaAlN薄膜的电阻率和TCR绝对值分别增大到2560μΩ·cm和270 ppm/℃。  相似文献   

14.
在从迁出地转移出来之后,我国流动人口的二次迁移(永久迁移)意愿出现了明显分化。在构建“推力—拉力—阻力—能力”的“四力”解释机制的基础上,统计分析发现:我国流动人口的永久迁移意愿呈现出层次性特征,按意愿强烈程度依次是“长期居留”“家庭团聚”“户籍转换”和“置业安家”。迁入地拉力越大、个体能力越强、家乡羁绊与迁移阻力越小,则其永久迁移意愿越强烈;而来自迁出地及家庭的推力仅能提高其“户籍转换”意愿;流动人口的“长期居留”和“置业安家”意愿主要受到“能力”机制影响,“家庭团聚”与“户籍转换”意愿主要由“拉力”机制决定。流动人口的永久迁移意愿决策已主要遵循经济理性与社会理性逻辑,而不再是生存理性逻辑。  相似文献   

15.
用HF/STO-3G方法优化了(AgCl)n(n≤5)团簇结构,并计算了能隙、电离势、电荷布局数、偶极钜、(AgCl)2和(AgCl)3的红外光谱。结果表明:(AgCl)3结构最稳定;平均结合能随着尺寸增大趋于平缓;(AgCl)n团簇具有很强的绝缘性;结构对称性越高,电荷布局数越均匀,偶极钜越小;最强的(AgCl)2和(AgCl)3的红外光谱线分别位于142cm-1和232cm-1处。  相似文献   

16.
用循环伏安法和线性单扫描伏安法研究了L-色氨酸在单壁碳纳米管/玻碳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探讨了不同缓冲液、pH值以及扫描速度等的影响.实验表明:在pH=5的乙酸铵介质中,L-色氨酸在单壁碳纳米管/玻碳修饰电极上的电氧化过程是一完全不可逆过程,于0.703 V(vs. SCE)处产生一灵敏的不可逆氧化峰,峰电位相对于裸玻碳电极负移55mV,峰电流大大增加.峰电流与L-色氨酸的浓度在5.0×10-6-1.0×10-4 mol/L 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84,检出限为1.0×10-7mol/L,样品检测平均回收率为98.80%.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螺旋扭曲扁管管外强化换热性能,采用周期性边界条件对螺旋扭曲扁管管外层流流动与换热性能进行 了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并且与圆管进行比较。通过建立不同规格的螺旋扭曲扁管换热器几何模型,得出螺旋扭曲扁管 的长短轴比a/b越大、螺距s越小,其管外传热性能就越好,强化传热综合性能评价因子就越大,与此同时,其流动阻力 也会增大。随着Re数的增大,强化传热综合性能增强,但趋势变缓。该研究结果对螺旋扭曲扁管换热器的设计有一定 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根据几何光学近似和小扰动理论,推导了高斯光束热晕效应的解析公式,据此解析公式对准直高斯波束的热晕效应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热畸变参数越大,热晕效应越强,但是,随着热畸变参数的增大,上述解析公式不再适用。  相似文献   

19.
以实物期权理论与博弈论理论为基础,推导了目标公司现金流不确定性对业绩补偿承诺的作用机制,并以我国2008—2018年签订了业绩补偿承诺的并购事件为样本,验证了模型推导结果。结果表明:目标公司现金流不确定性越大,目标公司越可能在承诺期结束时支付补偿款;随着不确定性增大,补偿款占交易对价的比例越小,文中的研究为并购实务中业绩补偿承诺合同条款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0.
以三元乙丙橡胶(EPDM)为连续相(基相),团状模塑料(DM C)为分散相(增强相)制备EPDM/DM C复合材料;测定了试样性能,并确定最佳配比。结果表明:EPDM与DM C相容性较好,可进行共硫化;mDM C/mEPDM=100/90时,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和耐热老化性能较好;用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硫化剂,试样的耐热老化性能较好,硬度和扯断伸长率无明显变化,用过氧化二苯甲酰(BPO)为硫化剂,试样的扯断伸长率和耐热老化性能有明显改善。改性后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兼有两种材料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