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毛泽东在长期领导中国革命战争的过程中,从中国的历史、国情和革命战争的特点出发,以伟大的军事战略家的胆略和气魄,以其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为根基,批判地吸取了中国古代兵法的精华,创造性地总结和提出了一整套独具特色的崭新的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军事辩证法。本文仅围绕以弱胜强的战略战术,略作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成吉思汗为什么能够凭着经济文化较落后的只有百多万人口和十几万骑兵的蒙古,战胜了经济文化较发达的人口众多,兵力雄厚的诸国,征服了半个世界?”这一命题出发,初步探讨了成吉思汗的军事思想。指出:一,使军事与经济密切结合,充分发挥游牧、狩猎经济的特长,为战争服务。二,使军事与政治密切结合,通过战争实现政治目的,运用政治保证战争胜利。三,在朴素辩证法和唯物论指导下的建军活动。四、根据双方矛盾着的政治、经济、军事特点制定战略战术,实施战争指导。但是由于阶级的和时代的局限,我们在研究成吉思汗的军事思想时,应吸收其精华,注意剔除其糟粕。  相似文献   

3.
试论《孙子兵法》中的认识论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子兵法》中的军事辩证法思想和战略战术原则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而蕴涵在其军事理论和体现在对战争及其规律的具体认识过程中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认识论思想则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认为,朴素的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可知论,包括认识的主观能动性、全面性、过程性在内的认识辩证法,是《孙子兵法》中认识论思想的基本内容。尽管这一思想具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但它毕竟代表了不同于同时代的孔子唯心主义先验论的认识路线,构成中国传统哲学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源头。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同志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战略家,而且不愧是一位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军事辩证法的大师。这是举世公认的。 对于毛泽东同志的军事辩证法思想本文试图从以下七个方面加以探讨,并希望同对此有兴趣的同志们商榷。 一、毛泽东同志军事辩证法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光辉贡献 军事问题、战争问题是历来的思想家、军事家和哲学家所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无论在中国或外国,从古代起,就产生过许多朴素的军事辩证法思想。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没有先进的无产阶级宇宙观作指导,当时的研究虽然也概括了不少军事斗争的实  相似文献   

5.
在毛泽东军事辫证法的形成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充足的思想资源与养料.毛泽东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利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对中国古代兵书中朴素军事辩证法思想的直接汲取和利用;(2)对中国古代典籍中具有谋略意味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中的合理因素进行改造、利用;(3)对记载于史籍的有关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的战争谋略和智慧进行摄取并加以灵活运用;(4)对中国古代文艺作品、历史典故、民谚俗语、棋艺戏曲中的生活智慧加以提炼萃取,并用于对军事辩证法思想的阐释与说明.正是注重汲取中国传统智慧,从而使毛泽东军事辩证法具有中国特点和中国气派.  相似文献   

6.
《孙子》一书的作者孙武是春秋末期新兴地主阶级的著名军事家。《孙子》这部伟大的军事理论著作,用朴素的军事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总结了丰富的战争经验,论述了一般战争规律,被列为《武经七书》之首。据传全书原有八十二篇,现仅存十三篇。其中,《形篇》、《势篇》分别对军事实力和战术作了重要论述,闪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所进行的长期武装斗争中,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革命战争实践结合起来,深入探索战争和战争指导规律,形成了包括马克思主义的战争观、马克思主义的建军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的军事战略战术思想等内容的毛泽东军事思想。贯串于其中的活的灵魂则是军事辨证法思想。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有哪些主要内容?它在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本文拟对这一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壮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也是一个富有道德精神的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发展过程中,壮族形成了自己的道德哲学,并产生了自己的伦理哲学经典──《传扬歌》。这部伦理哲学经典约形成于宋明时期,主要流传于红水河流域的壮族地区。它用质朴的民歌语言,全面地唱说了壮族劳动人民的基本伦理思想,以及从社会到家庭各个不同层次的道德规范。正因为它的中心旨趣是阐扬做人的道理,为世人指明方向,故题为《传扬歌》。壮族人民长期以来广泛传唱《传扬歌》,以它作为本民族的伦理教科书。歌中所阐述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普遍成为壮族群众为人处世的准则和评理断事的依据。《传扬歌》是壮族人民道德哲学思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周易》的军事思想进行探讨,认为其较突出的是:以怀邦安民为核心,以朴素的军事人道主义为纲领的军事原则。对统帅的要求,既要守持正义,又要聪明睿智、凛然威严,这样才能吉祥而无凶险。《周易》还突出严肃纪律的治军思想、审时度势的战略战术观念等。文章指出,尽管《周易》不是一部成熟的兵书战策,但它对战争规律的省察与揭示都触及了军事科学的要害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歌圩是壮族人民的一种传统的民俗活动。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分布于壮族居住的各个地区,深为壮族人民所珍重喜爱,在其民族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一种传统的民俗活动,它虽然在原始意义上可能与宗教信仰发生过密切的关系(如一些学者所论述的那样),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毫无疑问,它与壮族人民的婚姻爱情生活有着千丝万缕  相似文献   

11.
于珍 《理论界》2012,(4):151-152
营口西炮台是一座近代海防军事遗址,是清末海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军事工程是巩固国防、进行战争和遏制战争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构成军队战斗力、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军事工程的修筑受军事思想和战略战术的指导,受国家的经济状况和科学发展水平的制约。辽宁营口西炮台的修筑,记录和承载了清末战略防御思想的转变、清朝巩固海疆的举措、洋务派学习西方近代军事和引进仿造外国"坚船利炮"的实践、中国传统夯土技术的应用以及近代中国"求强求变"和"顽强不屈"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2.
在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明史上,古代军事科学的发展与哲学的繁荣,交相辉映,丰姿多彩。其中,做为中华民族一员的蒙古民族,为发展古代军事科学,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分析蒙古族古代的军事思想和战略战术,特别是总结成吉思汗时代的蒙古族军事哲学思想,对我国的哲学和军事科学的研究,当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壮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长河中,逐步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风俗习惯,成为人们生活与行为的规范。然而,由于历史的、地理的和生活的种种原因,壮族的风俗习惯也是一分为二的,既有部分糟粕,更有相当部分的良风美俗。在历史上,壮族的良风美俗,对于密切人们之间的关系和增进民族内部的团结,对于促进壮族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族的繁荣进步,都曾起过有益的作用。在今天,继承和发扬这些良风美俗,对于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壮族的良风美俗遍及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热情好客这是壮族人民在社会生活中关心别人的传统风尚。明人邝露的《赤雅》写  相似文献   

14.
在中外军事史上,应给予成吉思汗军事思想,以应有的地位。成吉思汗创建统一的蒙古帝国,并奠定了元朝统一全中国的基础,但也不能回避成吉思汗的向外侵略、扩张,给各国人民和蒙古民族本身带来巨大灾难的历史事实,而应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和方法,分析成吉思汗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这一历史遗产。 本文拟从分析成吉思汗战略思想的内容和特点入手,试图从哲学思想的角度,对成吉思汗战略思想进行初步的探讨,以就教于军事学界和哲学史学界的同志们。 (一)成吉思汗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毛泽东同志说:“战略问题是研究战争全局的规律性的东西。”这就是说,战略是把握战争全局的,是对战争全局的筹划和指导。战略制定得正确与否,对整个战争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研究和总结成吉思汗的战略思想,不能脱离当时战争的特点及其和政治,经济的关系,不能不联系他的战争观。  相似文献   

15.
壮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壮族先民在长期的劳动和斗争生活中,不断地认识世界,创造了自己独特的神话。这些神话,体现了壮族先民对宇宙起源、人类起源、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的最初看法,是古代壮族人民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萌芽。关于“大气”构成天地的观念古代人类对于他们生活在其中的奇妙的大自然,具有特别浓厚的探索兴趣。浩渺的苍天,广袤的大地,纷繁的物类,是怎样形成的?壮族先民通过探索和思考,对这个问题做出了自己的回答。  相似文献   

16.
《三十六计》(《秘本兵法》),大约成书于晚明或清初。此书是手抄本秘传下来,无撰者可考。最初在一九四一年十月用土纸排印,在成都瑞琴楼发行,但尚未广泛流传。此书是一部兵书,是一部古代军事谋略学专著。它包含着丰富的军事哲学思想,闪耀着辩证法的光辉。这本书已于一九七九年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今天,我们认真分析研究这份遗产,对丰富军事历史知识,研究现代军事哲学,是很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7.
《三十六计》的最大特色在于以《易》论兵,援《易》析谋。作者运用传统易学的认识论和思辨方式对军事谋略的历史实践作了分类总结,对谋略运用从做法、条件、要求、原理诸方面作了考察分析,并道出了谋略推演的一些带有规律性的诡道逻辑。全书具有注重人为、强调辩证施谋的思想特点,闪耀着民族传统兵学的独特光辉,对于我们深入研究军事辩证法和军事谋略,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三十六计》的最大特色在于以《易》论兵,援《易》析谋。作者运用传统易学的认识论和思辨方式对军事谋略的历史实践作了分类总结,对谋略运用从做法、条件、要求、原理诸方面作了考察分析,并道出了谋略推演的一些带有规律性的诡道逻辑。全书具有注重人为、强调辩证施谋的思想特点,闪耀着民族传统兵学的独特光辉,对于我们深入研究军事辩证法和军事谋略,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光辉篇章,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光辉结晶,是我们党和国家的瑰宝。然而,什么是毛泽东军事辩证法的特点?它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呢?我认为,对待战争指导规律,“着眼其特点和着眼其发展”(《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116页),是毛泽东军事辩证法的根本特点。这是理解和运用毛泽东军事辩证法的关键,是毛泽东军事辩证法的灵魂。  相似文献   

20.
周大雄 《江淮论坛》2009,(3):72-76,164
《孙子兵法》作为一部兵书,对中国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是民族优秀文化的典范之作。孙武在军事理论上的辉煌成就,是与他在哲学上的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密切联系的。历久弥新的《孙子兵法》以其蕴涵独特的军事艺术魅力和哲学智慧的灵光而被后世奉为兵学圣典。在哲学领域内,《孙子兵法》并没有完整的哲学体系,但是,它所反映的军事哲学思想却有着丰富的内容、卓越的命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