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的"大中东民主改造"战略是基于反恐和国家安全的现实主义考虑,而阿拉伯-伊斯兰世界的反美主义则源自现代化与全球化负面影响和美国偏袒以色列的不公正中东政策.在反美主义语境下推进中东民主化进程,必然会遭到阻碍和扭曲.反美主义使中东缺失民主化进程的稳定环境,限制甚至阻止美国进一步推动民主的决心,成为阿拉伯世界威权政府对抗美国民主化压力的制衡手段,甚至还会制约美国"大中东民主改造"战略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
中东民主化的可能性和艰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美国的"大中东"民主计划提出后,中东民主化已在阿拉伯-伊斯兰世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文试从理论角度分析中东民主化进程,认为它主要受四个因素制约,一是伊斯兰与民主既相容又不相容;二是美国的中东政策发生了变化,从"例外论"到"改造论",从"文明冲突论"到"第三波"民主浪潮,但双重标准不会改变;三是民主和反恐不是相辅相成的;四是现代化与民主并非成正比.因此,中东民主化的实现将是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中东特别是阿拉伯地区的反美情绪一直比较强烈,美国的中东政策是其根源.但美国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而是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的政策是造福于人的"无私"政策,并在"9·11"之后把中东广泛存在的反美主义一律视为恐怖主义,认为中东的独裁政治是滋生反美主义的首要原因.于是美国便提出"大中东民主改造"战略.但民主政治本身并不能消除恐怖主义,至少从近期看,美国的这一政策效果还不甚理想.  相似文献   

4.
自从美国的“大中东”民主计划提出后,中东民主化已在阿拉伯—伊斯兰世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文试从理论角度分析中东民主化进程,认为它主要受四个因素制约,一是伊斯兰与民主既相容又不相容;二是美国的中东政策发生了变化,从“例外论”到“改造论”,从“文明冲突论”到“第三波”民主浪潮,但双重标准不会改变;三是民主和反恐不是相辅相成的;四是现代化与民主并非成正比。因此,中东民主化的实现将是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推进伊拉克和巴勒斯坦民主化进程是美国中东民主化战略的重点,但过去一年的实践证明,伊拉克的民主化进程并没有按美国的意愿发展,哈马斯的当选更令美国的中东民主战略陷入困境。美国有必要调整其战略和政策,否则很难预料美国和西方期待已久的中东民主化浪潮会带来何种结果。  相似文献   

6.
推进伊拉克和巴勒斯坦民主化进程是美国中东民主化战略的重点,但过去一年的实践证明,伊拉克的民主化进程并没有按美国的意愿发展,哈马斯的当选更令美国的中东民主战略陷入困境.美国有必要调整其战略和政策,否则很难预料美国和西方期待已久的中东民主化浪潮会带来何种结果.  相似文献   

7.
中东特别是阿拉伯地区的反美情绪一直比较强烈,美国的中东政策是其根源。但美国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而是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的政策是造福于人的“无私”政策,并在“9·11”之后把中东广泛存在的反美主义一律视为恐怖主义,认为中东的独裁政治是滋生反美主义的首要原因。于是美国便提出“大中东民主改造”战略。但民主政治本身并不能消除恐怖主义,至少从近期看,美国的这一政策效果还不甚理想。  相似文献   

8.
"伊斯兰劫持民主"这一民主化前景影响了美国在中东推动民主的热情,这似乎印证了民主化问题上的"中东例外论".然而,伊斯兰教与民主的关系并非结构性冲突,二者对立关系的成因是西方和伊斯兰世界相互建构的共有的敌对观念.政治伊斯兰的分野和转型使不同派别对于民主的态度出现分歧,美国对政治伊斯兰党派态度的转变也有利于其民主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伊斯兰劫持民主”这一民主化前景影响了美国在中东推动民主的热情,这似乎印证了民主化问题上的“中东例外论”。然而,伊斯兰教与民主的关系并非结构性冲突,二者对立关系的成因是西方和伊斯兰世界相互建构的共有的敌对观念。政治伊斯兰的分野和转型使不同派别对于民主的态度出现分歧,美国对政治伊斯兰党派态度的转变也有利于其民主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9·11"事件后,在"反恐"的名义下,美国发动了阿富汗战争,继而又发动伊拉克战争.在军事打压的同时,小布什政府又提出"大中东倡议",对阿拉伯-伊斯兰世界进行"柔性改造",亦即借传媒力量来影响和控制阿拉伯-伊斯兰国家,进而争得民心,实现军事手段所无法达到的目的.因主客观原因,修复美国在阿拉伯-伊斯兰世界的形象成为美传媒外交的重要内容.从目前来看,小布什政府在阿拉伯-伊斯兰世界的传媒外交尚未取得成功,美国的国家形象也未获得改善,甚至有愈抹愈黑的迹象.这与美国在中东一贯推行的双重标准、阿拉伯-伊斯兰世界本土传媒的反弹和美的霸权心态等有关.  相似文献   

11.
作为美国"大中东民主战略"试验田之一,巴勒斯坦启动西方民主机制的直接结果使得美国陷入"民主悖论",即美国力主"反恐",却是其眼中的"标准恐怖组织"夺取了巴民主的果实.随着哈马斯的上台执政,将给原已动荡不安的巴政坛和十分脆弱的中东和平进程带来新的变数.  相似文献   

12.
自小布什总统上台以来,促进民主已经成为美国中东政策的核心支柱之一.布什总统的大中东民主计划是美国民主化战略的重要一环,本文将对该计划与克林顿政府和欧洲的民主计划作简要比较,在此基础上对其未来的发展作初步评估.  相似文献   

13.
解析美国"大中东倡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2月,美国布什政府提出旨在中东国家推动政治、经济、社会改革的"大中东倡议"(下称倡议),又被外界称为"大中东民主改革计划",认为是"冷战后最雄心勃勃"的计划.所谓大中东,是指22个阿拉伯国家和土耳其、以色列、阿富汗、巴基斯坦,但主要针对的是阿拉伯国家,将以色列、土耳其等国纳入该计划,是为了显示美国"改造中东"并非仅仅针对阿拉伯"反美"国家.美准备在6月召开的8国集团首脑会议上正式提交该计划,寻求整个西方世界的支持.  相似文献   

14.
伊拉克战后,中东国际关系和地缘政治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美国全球和中东战略的调整对阿以冲突的基本格局带来巨大冲击.作为中东热点的阿以问题面临新的地区和国际环境.美国"大中东民主计划"的出台,给中东国家带来巨大压力.阿拉伯国家面临内忧外患,对阿以冲突的关注减弱,而阿以问题对地区和国际局势的影响也趋于下降.作为阿以冲突核心的巴以和谈前景并不乐观,全面的阿以和平前景既取决于双方的和平诚意及战略调整的长期效果,也取决于国际社会在何种程度上认同并参与中东和平进程的行动.  相似文献   

15.
美国在中东的民主困境——试析美国的大中东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小布什总统上台以来,促进民主已经成为美国中东政策的核心支柱之一。布什总统的大中东民主计划是美国民主化战略的重要一环,本文将对该计划与克林顿政府和欧洲的民主计划作简要比较,在此基础上对其未来的发展作初步评估。  相似文献   

16.
中东剧变对阿拉伯世界整体格局和阿拉伯板块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产生了深刻影响。阿拉伯世界转型促使海合会正不断向阿拉伯君主共同体转型,也加快了东盟本身及其许多成员国的民主化进程。面对当前海合会从海湾次地区力量迈向中东地区性力量的战略走向,东盟在政治与经济层面加强了与海合会的协作,海合会的大国外交战略也将不断变化中的东盟纳入其重要战略目标领域。尽管如此,双边政治合作仍滞后于经贸合作,东盟—海合会自由贸易区仍是未来的首要目标。  相似文献   

17.
在民主化进程中,阿拉伯国家并非"例外",而是滞后于世界其他地区.阿拉伯国家的民主实践呈现由弱渐强、逐步推进的趋势.但是,阿拉伯国家政治发展中的根本问题--政权产生的方式--尚没有实质性突破,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阿拉伯国家的民主化道路基本上要经历一个权威政权主导下的政治自由化和有限民主化阶段.  相似文献   

18.
伊拉克战争结束后,小布什政府提出了"大中东计划".这份计划是冷战后美国政府特别是小布什政府推行"民主改造中东"系列思想、战略和政策的延伸与整合.尽管在"大中东计划"纷繁复杂的内容中没有特别提及石油问题,但是,其中却明显隐藏着美国冷战结束后一以贯之的中东石油战略意图--旨在通过从根本上解决改变大中东产油国的政治现状,使之最终成为与美国同质的政治体制,从而构建独霸中东石油的机制化霸权.  相似文献   

19.
7月12日,由上海社会科学院欧亚所、上海社会科学院非传统安全研究中心和中东研究中心主办的“美国民主化战略与近期中东中亚局势”研讨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召开。来自上海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等单位的20余位专家学者在研讨会上,就当前美国政府的“民主化改造战略”、美国“大中东计划”、中东局势以及中亚“颜色革命”等国际热点问题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同时专家学者们还积极为中国的中东中亚政策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20.
“9·11”事件后,在“反恐”的名义下,美国发动了阿富汗战争,继而又发动伊拉克战争。在军事打压的同时,小布什政府又提出“大中东倡议”,对阿拉伯—伊斯兰世界进行“柔性改造”,亦即借传媒力量来影响和控制阿拉伯—伊斯兰国家,进而争得民心,实现军事手段所无法达到的目的。因主客观原因,修复美国在阿拉伯—伊斯兰世界的形象成为美传媒外交的重要内容。从目前来看,小布什政府在阿拉伯—伊斯兰世界的传媒外交尚未取得成功,美国的国家形象也未获得改善,甚至有愈抹愈黑的迹象。这与美国在中东一贯推行的双重标准、阿拉伯—伊斯兰世界本土传媒的反弹和美的霸权心态等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