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海波 《东岳论丛》2023,(2):167-176
社会转型期加剧了法律与道德之间的撕裂,立法日益成为道德失范治理的重要路径。通过立法强制执行道德会导向一种法律道德主义,这不仅面临着严肃的理论争议,而且稍加不慎还会带来道德强制的风险。立法具有实现道德法律化及通过树立道德范例指引行为的功能,这有赖于其是否以适宜的方式调整道德。私德或美德适合采取权利型规范,而公德或底线道德适宜以义务的方式来引导。在立法对道德保持开放的前提下,应充分尊重个体的道德自主性。在私德或美德的范畴内,公民享有一种做错事的道德权利,个体可自主选择过自己想要的道德生活。  相似文献   

2.
王海明 《阴山学刊》2010,23(3):5-11
伦理学,就其最重要和最完美的部分来说,是如何治国的科学,是治理社会的最高级、最重要、最关键的科学。伦理学,就其全部内容来说,则是关于道德价值的科学,是关于优良道德的科学。伦理学分为元伦理学和规范伦理学以及美德伦理学。元伦理学主要通过研究"是与应该"的关系而提出确立道德价值判断之真理和制定优良的道德规范之方法:元伦理学是关于优良道德规范制定方法的伦理学。规范伦理学主要通过社会制定道德的目的,从人的行为事实如何的客观本性中推导、制定出人的行为应该如何的优良道德规范:规范伦理学是关于优良道德规范制定过程的伦理学。美德伦理学主要研究优良道德如何由社会的外在规范转化为个人内在美德,从而使优良道德得到实现的途径:美德伦理学是关于优良道德实现途径的伦理学。  相似文献   

3.
人性学说与道德建设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从逻辑上说,如果把人性的内容或特征主要地归结为自然本能或利己之性,那么,在设计道德建设模式时,当然的选择是法制而不是德化。因为,道德是柔性的,它主要通过人们内心的良心觉悟,才能发挥作用。如果人的本性就是不可逆转的食色、利己指向的话,柔性的道德在它面前就将黯然失色,无所作为。与之相比,法律的特征是刚性的,它有国家机器的强力为其后援。从而,根据上述人性认识,只有通过法制即法律强有力的引导和干预,才能使人们的行为不得不服从社会利益和公共原则。相反,如果把人性的内容和特征,主要地归结为道德要求或利他之性,则在道德建设的  相似文献   

4.
在现阶段,我们有必要肯定合理利己行为,因为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的富裕为肯定合理利己行为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现实可能性;法制的健全为肯定合理利己行为提供了制度保障;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为肯定合理利己行为提供了情感认同基础;社会主义道德的先进性和广泛性的统一为肯定合理利己行为提供了理论依据。从实践意义上来说,肯定合理利己行为有利于正确评价人们的道德状况,鼓励大多数人向善;有利于对保护私有经济成分作出合理的解释;也有利于为我国的引进外资政策提供道德支持。  相似文献   

5.
论道德原则     
道德原则是伦理行为应该如何的基本规范。由是观之,道德原则便是一种“应该”、一种“价值”,因而是道德客体(伦理行为)事实如何对道德主体(社会)制定道德目的的效用:伦理行为事实如何是伦理行为应该如何所由以产生和推导出的实体;道德目的则是衡量伦理行为事实如何的道德价值的标准。因此,要弄清道德原则,便必须一方面弄清伦理行为事实,另一方面弄清社会制定道德的目的:这是道德原则所由以产生和推导出的两个前提。在此,我们只拟考察前者,因为道德目的在于保障社会存在发展和满足每个人的个人需要已成人们的共识。 所谓伦理行为或道德行为,无疑是具有道德价值,可以进行道德评价的行为,是对道德目的具有效用的行为,是对社会的存在发展和每个人需要的满足具有效用的行为,是有利或有害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和每个人需要满足的行为,说到底,也就是利害人己的行为。因此,伦理行为可分为利人、利己、害人、害己四类。另外,行为由目的与手段构成,所以,伦理行为便又可以进而分为目的利人、手段利人、目的利己、手段利己、目的害人、手段害人、目的害己、手段害己八类。不过,实际上,目的与手段相互依赖不能独存,而这八类的目的与手段结合起来,便形成如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伦理关系中 ,利他的道德品行同时具有利己性 ,这种利己性主要体现在 :道德可以使人安身立命 ,归顺社会 ,获取经济效益 ,赢得他尊他爱 ,并促进人格完善、实现生命超越。利他是道德的外在价值或社会价值 ,利己是道德的内在价值或个体价值。只要是利他的道德品行 ,必然而且应然得到一个利己的回报。  相似文献   

7.
论不德、道德、美德的区分与判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剑 《江汉论坛》2001,(6):87-91
道德行为与美德行为虽然都具有善的性质,但道德之善与美德之善属于不同层次, 道德之善是一种普通的善,美德之善是一种至善。具有道德之善的行为是一个合格的社会人 的道德行为,具有美德之善的行为是一个属于圣贤之人的至善行为。美德引导着道德发展与 进步的方向,为促进社会道德发展与进步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8.
刘长欣 《东岳论丛》2003,24(2):83-87
在社会伦理关系中,利他的道德品行同时具有利己性,这种利己性主要体现在:道德可以使人安身立命,归顺社会,获取经济效益,赢得他尊他爱,并促进人格完善、实现生命超越.利他是道德的外在价值或社会价值,利己是道德的内在价值或个体价值.只要是利他的道德品行,必然而且应然得到一个利己的回报.  相似文献   

9.
尼采是现代西方最具争议和最富影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在其哲学思想中,道德观占据着重要地位。纵览其道德哲学著作,可将其道德观概括为:道德怀疑主义,及在此基础上所主张建构的一种真正的美德,即能"增强生命"的东西。尼采的道德怀疑主义是极端错误的,道德评判标准也是不可取的。我们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评判标准。  相似文献   

10.
爱尔维修认为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里,利益起着支配一切的作用;利益是我们的唯一推动力。他把利益原则提到自然规律的高度。爱尔维修认为,个人利益是道德的基础和归宿,而社会公共利益是道德或美德的标准,他的伦理学目标,不是个人的幸福,而是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和谐结合。爱尔维修追求利己与利他、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和谐统一,对这一理论的探讨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杨少涵 《江淮论坛》2010,(4):70-75,175
心之良知和认知两种功能及其关系是孔子"心学"的基本内容。良知之心是对内在道德法则的直觉功能,具有内向性和直觉性的特点。认知之心包括道德认知和非道德认知,道德认知是对外在伦理规范的学习认取,非道德认知是对外部事物的分析判断。认知之心的特点是外向性和逻辑分析性。对心之两种功能的不同侧重或取舍,是后世儒家孟荀之争和朱陆之辩的根源性原因。  相似文献   

12.
作为道德生活主体的个体,其所特有的一系列规定性即人性是道德主体进行道德选择所依据的内在准绳。人性是自然性与社会历史性的辩证统一。由于对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的误解,长期以来人们只重视人的社会性,忽视人的自然性,在此基础上建立的道德观是一味地强调利他,否定利己。我们应该从人性的角度出发,首先分析利己价值观存在的必然性,利己心是人求生存的一种本能需求,本身无所谓道德还是不道德,它正确与否的关键在于当个体利己时,如何处理“己”与“他”的关系。善的利己观有两个境界,一是具有广泛性的一般境界—利己不损他;二是具有先进性的较高境界—互利。  相似文献   

13.
徐建勇 《江淮论坛》2010,(4):76-79,169
在《新原人》中,冯友兰用西方现代逻辑分析的方法,深入地分析和阐发了"觉解",将人生"自由"的实现,建立在理性的"觉解"基础之上。同时,冯友兰又继承了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因之提出的人生境界说,对人生"自由"的实现、"自由"的认知和"自由"的规范进行了新的诠释。冯友兰的"自由",是道德认知之后,对道德的超越,是超越的道德。这种"自由",是不受限制,是超越限制,是精神的"自由"。  相似文献   

14.
许多人认为,在公域为主的当今时代,我们的日常行为由公共法律和管理规范加以引导和约束,所以,确定对与错、正义与不正义的标准是伦理学的中心论题,而美德则是个人道德境界修养的事情,在公共生活中只具有第二位的、工具性价值,即是说,以美德为中心论题的美德伦理学,在理论上就不能有独立的地位。本文认为,美德伦理学在当代更能体现出其重要性,我们应分析美德的存在论性质,并从美德的存在论性质中引申出美德规则,它与健全的道德规范是协调的,在美德伦理学视野中,我们能统一理解正义和美德。  相似文献   

15.
作为论述孝道的典范之作的《孝经》,是儒家学派的扛鼎力作,其蕴含的义理亦体现为追求儒家理想道德人格范型的价值取向,主要表现在"知""情""意"和"行"四个方面。其内容分别是:道德认知——《孝经》中的"孝为德本";道德情感——《孝经》中的"敬亲博爱";道德意志——《孝经》的中"扬名显亲";道德行为——《孝经》中的"不骄、不乱、不争"。  相似文献   

16.
效果主义、义务论和契约论并非伦理学反思所仅有的形式,伦理学反思如果采取其他的形式也许会更有成效。美德伦理学有可能就是这种更有成效的理论形式。美德伦理学可以分为非道德的美德伦理学和道德的美德伦理学。前者以亚里士多德的美德伦理学为代表,其核心的美德概念和道德的规范或法则没有明显的联系。后者以18世纪苏格兰哲学家弗朗西斯·哈奇森的美德伦理学理论为代表,其美德的概念和道德上正确或错误的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当代美德伦理学家更关注美德和行动正确性的关系,他们当中的许多人更强调美德,而不是行动的效果在决定一个行动正确与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德育应如何看待"利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扈中平 《学术研究》2005,3(6):117-120
利己从理论上讲只是一个中性词,是人趋利避害的一种自然本能,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利己与利他并不是天然对立的,利己本身并不包含道德问题,利己的手段才牵涉到道德问题.因此,道德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去灭杀人的利己之心,而是规范人利己的手段,通过利他而合理利己.为利己正名是我国道德教育走出困境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8.
经济规律也是社会规律。由于商品交换利己动机是"合法"的,这使我们可以较准确把握商品主体交换行为的轨迹;商品主体两重利己动机,是商品经济基本规律生成的关键的逻辑支点。本文讨论的,是商品主体在利己动机驱动下,形成的两种商品流通形式,实现的互惠互利交换效果,以及通过商品生产、交换可能促成的双赢结果。本文将再次运用拙论原创的超...  相似文献   

19.
"斯密难题"与市场运作中的败德行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的行为的出发点是利己的还是利他的,市场经济的确立使这一斯密难题在我国显性化.市场运作中的败德行为,是由于当今市场运作中的败德成本远远低于败德效益,其内化的收益和外溢的成本,刺激了败德行为的产生.针对败德行为,应把部分道德规范上升为法律规范,转变道德行为的"亏本"现象,并分清道德建设的层次性.  相似文献   

20.
宋健  杨柳 《船山学刊》2019,(6):40-46
与"道义论"或"功利论"相比,"美德伦理"更当重视"道德评价"的问题;否则,其倡导的"美德"只能流于乾纲独断或神秘主义。道德评价如何求"真",从结构上说,至少涉及三个方面:"行为是否属实";"主体有无隐情";"标准能否服众"。就范畴而言,儒家哲学中,与"真"相对的不只是认识论意义上的"假",还包括"伪"(人为)"情""私";故所求之真,往往关乎价值领域内的"诚""理""公(义)"。船山"不间之孝"论,在厘清评价结构的同时,注重范畴间的相互作用,为当代美德伦理的发展提供了丰厚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