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洁  阚卫华 《决策》2007,(10):52-53
领导形象是指领导者在其领导活动中,在下属和公众心目中留下的综合印象以及得到的总体评价.它是领导干部自身修养的外在表现,是一个领导干部综合素质、道德品质、工作能力、工作作风等内在品质的集中体现.领导形象是领导科学的基本范畴之一,也是新时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较多议论的一个问题."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可以说,领导形象是领导者在公众面前树立的一面旗帜,是其有效实施领导行为的"无形资产".  相似文献   

2.
内在动机与外在激励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本文结合管理实践系统论述了内在动机对于个体行为的激励作用,探讨了个体的内在动机与外在激励之间的关系,明确了内在动机与外在激励在激励机制设计中的地位。通过模型分析发现,内在动机对于个体的行为具有显著的激励作用,它能够提高个体的努力水平。内在动机对于外在激励具有替代作用,内在动机是个体努力的根源,应该成为激励机制的核心,而外在激励则是对内在动机的补充。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外在形象的追求越来越倾向于人本化和个性化.作为能够体现出一定政治内涵和代表社会价值取向的领导者的外在形象,不仅反映领导者的政治素养,也折射出一种特别的社会责任感.在电影《周恩来》里,有一组长镜头,拍摄的是周总理最后一次参加全国人大会议并做报告之前,拖着重病的身体一丝不苟地打理自己的衣着,然后以坚定儒雅的精神风貌出现在代表们面前的过程.这种带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形象追求,是领导者获得民众支持和社会承认的重要手段. 领导者的外在形象是多元的,如整洁大方的仪表、合适得体的衣着、昂扬饱满的情绪、灵活优雅的姿态等,其中服饰是直观的、重要的外在因素.作为领导者,身负重要的政治使命,选择的服饰在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政治内涵.成功的着装不但能够帮助领导者完成领导使命,还能够在维护领导形象、维护组织形象、维护国家形象上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公道正派是组工干部的内在要求,也是组工干部需要始终保持的良好外在形象,要做到公道正派,组工干部必须常怀"三心"。  相似文献   

5.
<正>在互联网+时代,领导者习惯于高声地"发表"自己,然而,领导者更需要的是"安静"的领导力。而要修炼"安静",领导者首先需要学习和实践"深度聆听"。深度聆听具有建立信任关系的内在价值,为领导者发挥影响力奠定根基。3R技术可以帮助领导者提升深度聆听能力,但在操练外在技巧的同时,更重要的是领导者要修炼内在的"安静"品格。  相似文献   

6.
赵新玲 《经营管理者》2013,(6X):234-234
朗·L·富勒在《法律的道德性》中阐述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以及法律的内在与外在道德,在这一部分富勒作了详细的论述。本文仅从富勒关于法律的内在道德和外在道德道德谈起,分析其与人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领导形象是指领导者在其领导活动中,在下属和公众心目中留下的综合印象以及得到的总体评价,是一个领导干部综合素质、道德品质、工作能力、工作作风等内在品质的集中体现。领导形象是领导者在人民群众面前公开树立的一面旗帜,是其有效实施领导行为的“无形资产”。江泽民同志曾指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在群众中树立什么形象,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探索和实践新时期如何塑造领导形象,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领导者应该强化形象意识,高度重视良好形象的塑造。具体来讲,就是要做到“五不”:  相似文献   

8.
领导形象是指领导者在其领导活动中,在下属和公众心目中留下的综合印象以及得到的总体评价,是一个领导干部综合素质、道德品质、工作能力、工作作风等内在品质的集中体现。领导形象是领导者在人民群众面前公开树立的一面旗帜,是其有效实施领导行为的“无形资产”。江泽民同志曾指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在群众中树立什么形象,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探索和实践新时期如何塑造领导形象,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领导者应该强化形象意识,高度重视良好形象的塑造。具体来讲,就是要做到“五不”:  相似文献   

9.
领导者的公关形象是社会公众对领导者在公关活动中的所有言行综合认识后形成的一种总体评价,是领导者的表现与特征在公众心目中的反映。它由内在精神和外显形象两部分组成,是二者的有机统一。内在精神是领导者的内在追求动力和凝聚力,体现于领导者的目标追求、价值取向、影响力等方面;外显形象是社会公众对领导者外部特征的综合反映,主要体现于领导者的仪容仪表、言谈举止、礼仪风度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领导形象是指领导者在其领导活动中,在下属和公众心目中留下的综合印象以及得到的总体评价。是一个领导干部综合素质、道德品质、工作能力、工作作风等内在品质的集中体现。领导形象是领导者在人民群众面前公开树立的一面旗帜,是其有效实施领导行为的“无形资产”。江泽民曾指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在群众中树立什么形象,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讲学习政治讲正气读本》,党建读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332、229页。)因此。探索和实践新时期如何塑造领导形象。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领导者应该强化形象意识,高度重视良好形象的塑造。具体来讲,就是要做到“五不”:  相似文献   

11.
领导干部的形象既是领导干部自身思想修养、道德品格、学识水平、心理气质以及风度仪表等诸多内在因素的综合表象,又因其身份的特殊性,具有进行领导活动、实现领导职能需要的外在要求。因此,领导干部的形象是领导者主观意识和客观要求的统一。 领导干部首先要注重公众形象。公众形象是领导干部的为“官”形象。邓小平同志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判断、衡量和评价领导干部是非曲直、功过得失的根本依据,  相似文献   

12.
领导干部形象塑造要注重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的有机结合,处理好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的辩证关系,只有内化于心才能外化于形。必须把领导形象塑造的培训重点放在思维的训练与改善上,增强培训的思辨性、探索性、参与性和体验性。  相似文献   

13.
秦德君 《决策》2005,(1):54-55
领导者的形象之光,本质上是来自于内在的人格之美、人性之美、人情之美。领导者的形象塑造,重在人格形象的塑造。  相似文献   

14.
正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是满足高品质社会需要的重要途径。期刊是精神产品的载体,期刊发展最深厚的基础是以创新思维和能力发现、满足、引导实际的社会阅读需求,不失时机地进行改版,与时俱进地提升杂志的内在品质和外在形象。《领导科学》创刊于1985年3月,其诞生就是以创新思维顺应和满足领导科学学科发展和领导工作现代化实际需要的结晶。回顾《领导科学》创刊30多年的发展历程,其之所以能够保持广泛深入的实际影响和较高的学术地位,  相似文献   

15.
领导形象是指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在群众心目中留下的综合印象以及得到的总体评价。它是领导者个人品德、操守的外在反映,是领导者自身领导实践的客观后果,是一个运动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张世平 《科学咨询》2004,(24):12-13
新时期教师的为人师表要做到:志存高远、爱国敬业;先强己,先律己.因此,教师具有审美能力和审美知识、具有审美的形象、品质和人格,将对学生的外在和内在心灵产生较大的影响.教师注重身教,更要注重良好形象的教育.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教师的为人师表要做到:志存高远、爱国敬业;先强己,先律己。因此,教师具有审美能力和审美知识、具有审美的形象、品质和人格,将对学生的外在和内在心灵产生较大的影响。教师注重身教,更要注重良好形象的教育。一、教师审美形象设计的科学与艺术认识有教育研究者提出教师应树立五项教师形象:无私奉献形象—爱党爱国,热  相似文献   

18.
所谓领导风度,是指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使部属和公众产生愉悦和好感的美好的言谈举止,其实质是公众对领导者外在形象的一种认同和评价,是领导者仪表荚与心灵关的综合反映。领导风度的内容十……  相似文献   

19.
在房地产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中,房企的品牌建设问题备受重视,企业的品牌建设既涉及内在品质又涉及外在形象,因篇幅所限,本文仅从企业的字号及标志设计、品牌个性塑造、品牌高度提升方面研究房企的品牌形象构筑问题,希望对致力于房地产企业品牌建设的管理者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女秘书一直占据着秘书群体相当大的比例,然而社会却对女秘书存在诸多误解。作为当代的女秘书,应当抛弃传统的社会偏见,正视自己的职业角色,立足本分,在提高自身的内在修养的同时,也注重外在形象的提升,将内在修养和外在形象科学结合,塑造出完美的正面职业形象,体现出当代女秘书的职业风采和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