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Tony,一名黑人孤身一人来到美国,然而他通过自己辛勤努力实现了自己拥有一座农场的梦想。他的成功是一个典型的美国梦。美国梦就是一种信念:人们相信通过辛勤努力就可以在美国实现梦想,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2.
胡说八道     
《中外书摘》2014,(3):92-92
有个小孩据说生下来就没说过话,天长日久,父母以为他天生是哑巴,也就认了命——如果是个迷信的人,就会反省自己或自己的祖先干过什么缺德的事;不过在一个崇尚科学的新世界里,人们早已从因果报应的诅咒里释放出来了——说回这个小孩,有天吃饭,他忽然说:“汤太咸了。”  相似文献   

3.
卢浮宫印象     
人们都说,到了巴黎不去卢浮宫,就如同去了北京没去故宫一样。 应该说,我们是与秋天同时来到巴黎的。巴黎的秋天是迷人的。在那个金色的下午,我们从凯旋门出发,沿着香榭里舍大道至杜伊勒利广场,通过卡鲁塞长廊便来到了卢浮宫广场。卢浮宫正如恩格斯所称颂得那样,“辉煌灿烂,宏伟壮丽”。  相似文献   

4.
正不得不说,这真是一个具有高级感的故事。其有趣程度,绝对超过你想象。真正的周到体贴,始于餐桌之外的准备。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为了能够更好地招待他,中央政府就组织了一个名厨美食团,到访全国各地,说:"我不要你鲍参翅肚,只要你好味,有地方特色,外国人吃不到的。"美食团从上海一路吃下来,最终来到广州。当中有位同志想起自己的战友是清远人,就想:既然来到这里了,不如再  相似文献   

5.
汶川地震后不久,一个黑头发黄皮肤的小男孩来到了上海红十字会,用磕磕巴巴的中文向工作人员说明了他的来意。他的名字叫查尔斯·张,是美籍华人。在电视上看到汶川大地震的消息后,他就在居住地夏威夷进行了募捐,他自己动手做了4个木制捐款盒,在盒子上写明寻求捐助的原因和他的预期目标——1000美金,并承诺亲手将捐赠款送到自己的家乡——上海的红十字会。  相似文献   

6.
大卫的机遇     
大卫·斯旺沿着大道,朝波士顿走去。他的叔父在波士顿,是个商人,要给他在自己店里找个工作。夏日里起早摸黑地赶路,实在太疲乏,大卫打算一见阴凉的地方就坐下来歇歇。不多会儿,他来到一口覆盖着浓阴的泉眼旁边。这儿幽静、凉快。他蹲下身子,饮了几口泉水。然后,把衣服裤子折起当枕头,躺在松软的草地上,很快就酣然入睡了。就在他呼呼大睡的当儿,大道上来了一辆由两匹骏马拉着的华丽马车,蓦地,由于马蹩痛了脚,车子“嘎”地停在泉眼边。车里走出一位年长绅士和他的妻子。他们一眼就瞧见大卫睡在那儿。“他睡得多沉,呼吸那么顺畅…  相似文献   

7.
最牛的离别方式要属密特朗的:作为法国前总统,他有过N个情人,其中有一个和他生了一个女儿。他知道自己已经到了癌症晚期之后,带妻子和子女去了埃及,在尼罗河上坐船一周。之后又在法国南部乡村别墅与情人和私生女聚会。然后回到自己在巴黎的公寓里,把所有药都停了,一个人等待死亡降临。  相似文献   

8.
成功的条件     
李茜 《老年人》2006,(4):31-31
有一个孩子不到10岁就在巴黎举行了小提琴个人独奏音乐会,一时被誉为神童。孩子志存高远,想成为未来的小提琴大师。一天,他由父母带领,来到巴黎拜艾涅斯库为师。没想到,艾涅斯库竟冷漠地说“:你找错人了,我从来不给私人上课!”小孩没有畏惧退缩,坚持说:但我一定要跟您学琴,求您  相似文献   

9.
正很久以前,一位挪威青年男子漂洋过海到了法国,他要报考著名的巴黎音乐学院。考试的时候,尽管他竭力将自己的水平发挥到最佳状态,但主考官还是没能录取他。身无分文的青年男子来到学院外不远处一条繁华的街道,勒紧裤带在一棵树下拉响了手中的琴。他拉了一曲又一曲,吸引了无数人驻足  相似文献   

10.
1999年桂花飘香的时节,我怆然离开巴黎,离开尚未完成学业的妻子,无限寂寞地回到了北京。但我依然无法忘却Mina,一个有着奶油色皮肤的苏黎世金发女郎。巴黎陪读,我初识苏黎世女孩Mina1997年10月底,我并不美丽的妻子和众多的留法博士一样,在获得法国国防部提供的生活费之后,去巴黎攻读土木结构力学博士学位。在国内留守了将近一年,我辞去了台商独资的首都民族乐器有限公司总经理一职,前往法国陪读。来到巴黎后,我白天几乎是昏睡,只等着晚上去实验室陪妻子做实验。才一周,我就厌倦了在那23层高的实验室里陪着…  相似文献   

11.
周毅 《金色年华》2007,(3):21-21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凭着一股子闯劲儿,他从乡下来到了城市。他不甘心只做一个打工者。就凑了有限的一点钱,组建了一家规模很小的建筑装修公司。虽然接的都是一些简易工房建筑、家庭装修之类的小单子,但毕竟自己的公司总算有了起色。  相似文献   

12.
卡玛 《金色年华》2011,(12):14-15
2006年,高中辍学的万大鹏怀着美好的梦想来到北京。 刚到北京的时候,大鹏觉得自己好歹也是读过高中的,找一个推销员、营业员之类的活儿应该没问题,事实却并非如此,人家一看他土气的衣着,听他外地的口音,就挥挥手让他走。  相似文献   

13.
感受巴黎     
凯宾 《老人世界》2014,(10):37-38
巴黎是黄昏的组成部分,或者说黄昏是巴黎的组成部分,没有黄昏就没有巴黎,而没有巴黎黄昏也就没什么意思了,巴黎用街景把自己变成一幅油画、一枚古董,镶进黄昏里……巴黎,对我来说是《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佐拉、巴尔扎克、巴黎公社、凯旋门、拿破仑,还有沙特、毕加索……太多了,说不完。  相似文献   

14.
初到延安 萧军一行于1940年6月14日来到了延安。萧军自己说,他在此地并无安家落户、长居久住的打算,他认为自己是一个作家,活动的天地应该在“大后方”,那里有刊物,有报纸,有朋友,有自己的读者群众,同时,他也不愿意受团体的约束,希望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经营自己的“独立生活”。  相似文献   

15.
药菲菲 《金色年华》2011,(10):12-12
巴黎有个年轻的画家,他倾尽家产,在巴黎著名的艺术街上开了一家画廊,展示自己的作品。这条艺术街很有名,许多大腕画家都在这里展示作品,不少价值不菲的艺术品都是在这里被买走的。  相似文献   

16.
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德国有一位扳道工,他对自己的工作十分的认真和负责。有一次,他接到通告,有两列火车即将通过车站,让他为其中一列火车扳道,让火车改道而行。 他来到了道口,远远地见一列火车慢慢驶来,另一方向,他又看到一列鸣着汽笛准备快速通过道口的火车。就在准备扳道的时候,他突然发现了自己的孩子站在铁轨里玩,刚好是那条火车就要快速通过的铁轨上。孩子显然对身旁的一切一无所知,他玩得十分开心。 一念之间,他想跑过去,救出孩子。但常识告诉他,如果救出了孩子,再回来扳道,时间已来不及了,这样就会造成两列火车…  相似文献   

17.
李洹 《金色年华》2008,(6):21-22
针对奥运圣火在巴黎传递遭受的不公待遇,法国华人、华侨及中国留学生在巴黎共和国广场举行了主题为“支持北京奥运。反对媒体不公”的集会。在这次集会上。中国留法学生李洹用法文发表的长篇演讲,在华人、华侨及留学生中引起轰动。 李洹同学曾登上法国电视二台,与该台驻北京记者就中国问题进行辩论。他的语言和学识功底赢得了尊敬。李洹表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在国外更爱国;宁可让自己受委屈,也不能让祖国受委屈。 李洹目前就读于法国里尔第二大学。是该校高等商学院的一名硕士生。现将李洹同学的法文演讲稿译文(略有删节)刊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娱乐天地     
《老年世界》2009,(17):47-47
有一个人买了10头驴。 当他骑在一头驴上数驴时,发现只有9头驴;当他下来数时,就成了10头驴。 于是他说:“我步行就赚一头驴,骑驴就少一头驴,还是步行好!”  相似文献   

19.
丁耀忠 《职业时空》2005,(15):14-15
2005年的4月18日,皮尔·卡丹在他位于巴黎北郊的新落成的皮尔·卡丹国际创作中心,度过了自己55年的职业生涯。55年来,皮尔·卡丹从时装、餐饮到化妆品,构筑起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商业王国。目前,他在全球98个地区拥有分公司,雇员超过20万人。他曾风趣地说:“我能够喝我自己生产的酒,到我自己的剧院看演出,在我自己的餐馆里就餐,在我自己的饭店里睡觉,穿我自己生产的服装,用我自己品牌的香水……”  相似文献   

20.
张珠容 《女性天地》2014,(10):19-19
考上大学那年,他怀揣着父亲给的2000元来到北京师范大学求学。他梦想当一名导演,但这仅有的2000元根本不够过日子,更别说交下个学期的的学费了。怎样才能够生存下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