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5 毫秒
1.
儒家学派自春秋战国时期由孔子创立以来在对后世的各个朝代都产生的重要的影响。汉代法制是中国法制儒家化的开端,本文从汉朝的立法、法律内容、刑法、民商、司法等各方面阐述了汉朝法律儒家化的表现。  相似文献   

2.
自春秋以来,不管是提倡周礼的孔子儒学还是孟子、荀子的实用儒学,不管是较为极端的程朱理学还是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近代新儒学,都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这集中体现在对封建社会伦理秩序的维护上。其中,以士人为政的官德思想表现最为突出。儒学提倡经世致用,关注政治道德的建设,因此,儒家官德思想就成为政治道德的核心内容。儒家的为政之德有明确的对象,主要体现在对官吏、君臣以及士与仕的关系上。儒家试图从广义的道义论上规划某种理想的政治道德,以保证有效的执行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的道德体系是以私德建设为要义的。先秦儒家就以"天赋善性"为理论前提,从利己、利亲两个方面阐述了私德的内涵,并致力于个体的道德自我修正结构的建设,进而从私德入手衍生出服务于政治结构和社会秩序的中国式的公德,形成了缜密的道德体系。而考察我国当前高职院校的大学生道德教育,现代与传统的疏离、公德与私德教育的分裂、教育方法的禁令式使道德教育面临教学效果失效等困境。儒家私德理论则为我们的道德教育提供了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诸方面的启发。  相似文献   

4.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化的今天,儒家伦理是否能够有效地降低代理成本仍是一个未知的学术问题。本文运用2002~2012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了儒家伦理、全球化和公司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儒家伦理可以降低代理成本,提高代理效率,但是公司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削弱了儒家伦理的边际贡献。本文不仅为儒家伦理的经济价值和合法性提供了经验证据,而且纠正了一些学者对中国儒家的偏见。  相似文献   

5.
和谐社会是千百年来人们梦寐以求的一种礼会形态。我国古代儒家、道家等学派都有丰富的和谐思想,重和谐的价值取向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和谐社会”理念是中国古代崇尚“天地人和”的优良传统与现代社会科学理论的一次成功嫁接,是新一代领导集体理论创新能力的一大见证。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领导干部研讨班上,从六个方面概括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企业管理学的角度审视了以孔子思想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文化。作者通过分析儒家思想中"人本"、"人性"、"仁政"这三个核心内容,从哲学基础、理论核心、实践策略三方面论述了先秦儒家人本主义理念的内涵,指出了对现代企业管理实践的启示。作者认为有必要将儒家人本主义管理理念与现代企业管理理论进行有机整合,培育出具有深刻中国精神的现代企业管理科学。  相似文献   

7.
一.“法道互补”与儒的“吏化”和“痞化”我们已经分析过:儒家的道德自律有利于澄清吏治,但它的小圈子倾向则助长吏治腐败。相反地,包括科举制在内的“儒表法里”则在这两个方面都抵消了儒家的影响。它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瓦解了儒家的道德自律,造就了一大批缺少“廉耻”、一心奔竞“利禄之门”、不择手段追求“黄金屋”“千钟粟”和“颜如玉”的庸吏、墨吏,另一方面也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小圈子政治的弊端,不仅保持了大一统的延续,而且使裙带式、乡党式的“关系学”腐败受到限制。但总体上看,它的前一种作用更突出,尤其在晚近的明…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儒家管理思想作为一个独立的体系形成是孔子完成的。他第一个从理论上总结了奴隶制社会的管理经验,第一个系统地整理、总结了中国的传统管理文化,用了半个世纪的时间去传播这种管理文化,正是这两个总结,奠定了孔子在中国管理思想史上的地位。一、儒家管理思想  相似文献   

9.
<正>从中国古代问责官员复出的政治理念上来看,儒家的伦理政治思想既构成对官员进行问责的理论基础,又构成官员复出的哲学根基。就前者讲,儒家伦理政治思想确立了官员责任的基本准则。儒家对官员进行问责的思想源远流长。从影响儒家至深的周公开始,就奠立了"敬德爱民"的为官原则。换言之,凡是为官不能谨守德性规范、又不能体现爱民精神的,就失去了为官的资格。原始儒家最重要的两个代表——孔子与孟子,就更是精心建构了为官的仁学体系和仁政机制。孔子强调,"仁者爱人"是一  相似文献   

10.
儒家的和谐思想,是儒家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的先哲们从不同侧面较为全面地揭示了和谐的内涵、本质、价值、目标、途径等等,对于弘扬优秀中华民族精神,陶冶人们高尚情操,培育国民美好品行,调节社会各方面人际关系,都发挥过无比重要的理论影响,即使到了今天,仍有不可低估的重大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1.
《论语》这部承载了中华民族智慧的经典著作,在治世、社会发展等方面给我们以太多的启示。为政以德,是孔子强调的实行仁政的首要原则。为政由人,重视贤才的作用,是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2.
儒家传统价值观与西方现代企业管理理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儒家传统价值观儒家有“传统儒家”和“新儒家”之分 ,现代企业管理有国外发达国家的现代企业管理与中国现代企业管理之分。要考察儒家价值观与现代企业管理的关系 ,首先要区分上述两对儿概念。儒家 ,从狭义上讲 ,是指先秦时期的一个思想流派 ,以孔子 (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 )为宗师 ,崇奉孔子学说 ,其特点是强调对仁、义、礼、智、信等基本道德的实践和修养 ,虽然在一些不同的历史时期受到过一定程度的批判 ,但是它一直是中国人大部分伦理、教育、政治以及宗教的基础。从广义上讲 ,儒家实际上成了中国传统思想 (甚至是东方…  相似文献   

13.
《领导决策信息》2010,(11):28-29
2009年 2009年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实行,让中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特别是15个副省级城市的主要经济指标表现良好.在很多方面的表现都可圈可点。  相似文献   

14.
《领导决策信息》2009,(7):26-26
2008年是我国经济大起大落的一年,虽然受到全球及全国经济的谨慎形势的影响,15个副省级城市的主要经济指标总体上表现良好,在不同方面的表现可圈可点。  相似文献   

15.
正确认识儒家仁学经济思想儒家的仁学经济思想的基本原则是重义轻利、以义求利。正确解读儒家仁学经济思想的钥匙是正确认识儒家对义利关系、道德与经济关系的认识。仁是儒家最高的伦理、政治范畴与哲学范畴。儒家所说的义利关系实质是道德与经济的关系。人们的物质生产生活以及所有的经济活动均受伦理道德的制约。人们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所有的经济活动,不仅是一个物质产品的生产与流转过程,也是一个受道义支配、制约的一个求道尽仁的精神活动过程。好利还是好义也成为人性善恶、君子小人分野的根本标准。儒家强调道德决定经济,重…  相似文献   

16.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更加激烈,降低成本增加利润是每个企业追求的目标,即引出如何加强成本控制。通过成本控制定义中引伸出成本控制的表现方面主要在料、工、费等方面加强管理,成本管理过程中目标定位应考虑的问题点;现代成本管理主要表现的几个方面等;现代企业的成本控制方法(6σ、ERP及P、D、C、A的运用)是现代管理理念与传统成本控制相结合的具体运用。本文主要从上述几个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7.
徐世昌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他的做人准则和政治理念,都较为鲜明地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说一中庸之道.在此思想的指导下,逐渐形成了徐世昌独特的义利观,即在国内的政治斗争中通常表现为利大于义,而在对外政策中又表现为义大于利.在折衷平衡中,徐世昌力图实现其政治报负,但在理念和实践的悖论中,他最终还是陷入到了左支右绌的窘境之中.  相似文献   

18.
仇小萌 《科学咨询》2023,(3):212-214
董仲舒的仁义思想是对儒家仁义思想的创新与发展,也是儒家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从仁义思想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仁义思想的创新和发展以及仁义思想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等方面进行分析,进一步探究董仲舒仁义思想渗透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高校可以通过强化大学生的家国情怀教育、帮助大学生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义利观来推动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行。  相似文献   

19.
工作场所的儒家传统价值观:理论、测量与效度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文化的内核,文化价值观的差异影响着个体员工重要的态度和行为。本文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分析和界定了"工作场所儒家传统价值观"(CTVW)的内涵与维度,并通过三项实证研究对CTV W量表的信度与效度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一的测量结果表明,工作场所的儒家传统价值观本质上是一种以关系和谐为核心的儒家关系导向,其下包括尊从权威、接受权威、宽忍利他和面子原则四个维度,CTV W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与建构效度。研究二的效用分析表明,CTV W能够较好地预测员工的公平敏感性与组织公民行为,CTV W量表具有较好的效标效度。研究三的差异分析表明,具有不同社会历练的员工具有不同的儒家传统价值观,CTV W量表的效度得到进一步验证。最后,本文就工作场所儒家传统价值观在中国及其它文化背景下的研究意义以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荀子作为我国先秦诸子中杰出的思想家和儒家重要思想家,其政治思想的最主要的特征是主张礼治,他的礼熔儒家的礼与法家的礼于一炉。本文试从荀子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人性恶”出发,通过对人性恶的逻辑推导阐述出其导向为礼治,继而更深层的从礼治来源、方案、与法治的关系等方面阐述礼治思想。在礼治思想中,荀子认识到了规则的重要性,但最终却回归到了“圣人”模式之上,没有最终走向法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