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果从列宁算起,戈尔巴乔夫应是第7位入主克里姆林宫的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他担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和苏联总统的时间并不算长(1985年4月—1991年12月),却留下了若干值得思考的问题。别  相似文献   

2.
元帅是苏联武装部队中的最高军衔,其授衔的决定是1935年9月13日苏共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人民委员会作出的,并由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授予那些杰出的军事领导人。从1935年至1991年苏联解体止的56年间,苏联一共授予了41人元帅军衔(其中  相似文献   

3.
盛世良 《领导文萃》2007,(10):80-85
尤里.安德罗波夫(1914~1982)被认为是苏联历史上最神秘的总书记和国家元首。他在卫国战争中组织游击队打击敌寇,他指导镇压了“匈牙利反革命事件”,他在令人毛骨悚然的克格勃当了15年第一把手。随后当了15个月苏共中央总书记便与世长辞。  相似文献   

4.
作者曾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经历了苏联崩溃的日日夜夜。他不久前撰成《大国悲剧》(新华出版社出版)一书,详尽披露了苏联垮塌的前前后后及各共和国分裂出去后对千百万人民造成的后果,并作了深刻反省。这里摘录其中几段。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由此,我们应该吸取何种教训?由此,也可知:戈尔巴乔夫不是什么“改革家”,而是一个“听命于西方的走狗”、卖国贼。  相似文献   

5.
王久成 《经营管理者》2014,(12):173-174
苏联模式是社会主义最早的实践模式,其特点是苏共中央高度集权并对全社会实行指令性计划的社会发展模式。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之后,通过模仿苏联模式,在经历痛苦的调整和变革之后,最终找到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这就是以邓小平时代开启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6.
杨俊 《领导文萃》2012,(10):60-64
斯大林时代的谢皮洛夫德米特里·特罗菲莫维奇·谢皮洛夫是一位只当了八个半月(1956年6月1日-1957年2月14日)外交部长的苏联政治家。他是50年代最耀眼的政治明星之一,有过短暂的飞黄腾达,曾是苏共中央主席团(相当于后来的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负责意识形态工作。1957年苏共中央领导层发生了激烈的政治斗争,谢皮洛夫曾被开除党籍,发配外地,没收住房。谢皮洛夫1905年出生于阿什哈巴德,后来全家迁到了塔什  相似文献   

7.
这里说的勃列日涅夫不是别的什么人,正是1964年“宫廷政变”罢黜赫鲁晓夫后上台的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勃列日涅夫主政时间仅次于斯大林,长达18年,至终卸任,理所当然的是一位政治家,他曾提出著名的让苏联人民“充满希望和信心”的理论:苏联已建成了“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并很快被理论家们论证成真理。  相似文献   

8.
尤里·安德罗波夫(1914~1982)被认为是苏联历史上最神秘的总书记和国家元首。他在卫国战争中组织游击队打击敌寇,他指导镇压了"匈牙利反革命事件",他在令人毛骨悚然的克格勃当了15年第一把手,随后当了15个月苏共中央总书记便与世长辞。他  相似文献   

9.
徐隆彬 《领导文萃》2014,(19):74-77
正1957年,赫鲁晓夫在列宁格勒农业工作者会议上提出:"苏联已经具备一切条件,要于今后几年按人口平均计算的肉类、牛奶和黄油等产量方面达到美国现有的水平。"是时,苏美两国肉类产量的实际情况是:苏联肉类总屠宰量为750万吨,人均36公斤;美国肉类总屠宰量1600万吨,人均97公斤。接下来的苏共中央"六月全会"上,畜产品产量如何追赶美  相似文献   

10.
叶书宗 《领导文萃》2007,(5):165-169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生的苏联剧变,自有多方面的原因。就意识形态方面来说,苏共思想教育工作的失策,导致全社会、尤其是青年一代从意识形态迷茫.滑落到理想信念崩溃,无疑是剧变的思想根源。勃列日涅夫上台后.苏共领导已经注意到青年一代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并且不惜人力、物力,加大思想教育工作的力度。无奈苏共中央无视客观世界的变化.一味简单化地、教条主义地强行灌输。加上苏共自身的渐次蜕化,以致思想教育工作的效果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11.
1953年7月10日,莫斯科各报刊登了一则爆炸性消息;几天前,苏联共产党举行了中央全会,决定把贝利亚从苏共中央委员会清除出去,并开除出党。同日,贝利亚的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和内务部长职务也被解除。此时,距斯大林逝世还不到4个月。几个月后,贝利亚即被枪决。  相似文献   

12.
正一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出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在国内搞所谓"公开性"和"民主化",提出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在外交上主张缓和苏美关系和苏中关系。小平同志敏锐地捕捉到这个新动向。1985年10月9日,罗马尼亚总统齐奥塞斯库访华。邓小平通过他向戈尔巴乔夫传话:"如果苏联同我们达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苏联解体20周年,苏共垮台20周年!20年过去了,人们还在问,为何曾经叱咤世界的社会主义大厦,一下子就倒塌溃散了呢?最近重读时任苏共中央宣传部部长、政治局委员雅科夫列夫的著作《一杯苦酒:俄罗斯的布尔什维克主义和改革运动》,忽然想到《庄子·田子方》里的一句话:哀  相似文献   

14.
<正>为了抗议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全体西方国家抵制了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冷战双方对峙到极致。奥运会这种最和平的盛会都不参加,但是东西方各国领导人都来到贝尔格莱德出席铁托葬礼,可谓一时之盛。所以在铁托的葬礼上出现了很神奇的情景。这边是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和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坐在一起——中苏当时是最大的对头,互相陈兵百万,在珍宝岛双方已经干起来了,中国这边每天批苏修,苏联那边批中  相似文献   

15.
《领导科学》2006,(24):44
1956年,在苏共二十大上,苏联共产党总书记赫鲁晓夫代表苏共中央作了一个秘密报告。这是一份标志着苏联的内外政策发生重大变化、足以影响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的报告,因而震惊全球。于是,美国中情局的特工们为搞到这份报告,绞尽脑汁,各显神通,煞费苦心……艾森豪威尔下令动手由于赫鲁晓夫的报告是在苏共二十大期间特别安排的一次会议上作的,对外严格保密,只有克格勃保存了几份,那是用来听取苏联党内和东欧共产党国家的意见时用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向中央情报局局长杜勒斯指示道:“马上命令你的手下想尽一切办法把赫鲁晓夫的报告内容搞到手…  相似文献   

16.
正1956年2月,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会议上做了题为《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对斯大林利用个人崇拜独断专行滥杀无辜的罪行进行了深刻揭露和批判,从而使国际共运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那么,这个报告是如何出台的?既然是"秘密报告",为何弄得全世界人人皆知,沸沸扬扬?斯大林去世后,苏联发生了一连串令人惊心动魄的大事件,  相似文献   

17.
1992年初前苏共书记、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利加乔夫出版了《戈尔巴乔夫之谜》一书,对苏联的瓦解和戈尔巴乔夫领导的“公开性”改革进行了反思。用利加乔夫的话说,书中的许多警告日后“不只是得到了验证,而且是以最悲惨的形式发生。”1999年《戈尔巴乔夫之谜》一书在俄罗斯再版,更名为《警示》。本刊选登了部分章节并作删节,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苏共二十八大于1990年7月2—13日召开。党代会前夕,有人预言这将是苏联共产党最后一届代表大会,很多人不以为然,认为不过是危言耸听罢了,但是不幸,此话确实言中了苏共的历史命运。戈尔巴乔夫年初就在筹备这一届党代会了。在2月初举行的全会上,已经通过了苏共中央提交的二十八次党代会的纲领《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此外,他和同事们思考和议论最多的  相似文献   

19.
李同成 《领导科学》2003,(13):42-43
1950年,毛泽东访问苏联,中苏两国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两个社会主义大国互相支持,在世界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两国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嬗变,由结盟到对抗。其间,毛泽东与赫鲁晓夫的交锋可谓尖锐复杂、惊心动魄,这里面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赫鲁晓夫访华1954年9月,赫鲁晓夫被选为苏共中央第一书记。随后,他率领苏联庞大的代表团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5周年庆祝活动。10月3日,中苏领导人在中南海颐年堂举行最高级会谈。双方谈了战争与和平以及双方的国内形势之后,赫鲁晓夫问毛泽东:“你们对我方还有什么要求吗?…  相似文献   

20.
李同成 《领导科学》2003,(11):38-41
1953年3月5日晚9时50分,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因重病与世长辞。噩耗传来,毛泽东顿时沉浸在悲痛之中。时隔不久,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突然在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上作了关于斯大林问题的“秘密报告”。这份秘密报告犹如一颗重型炸弹在克里姆林宫爆炸,其“冲击波”迅速地辐射到苏联全国,乃至全世界。毛泽东看了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后,非常气愤。他认为,斯大林确实干过一些错事,但绝不能全盘否定他,不能忘记他办过的正确的事,更不能忘记他对中国革命的支持和援助。斯大林“助蒋抑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